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临床上股骨转子间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且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创伤的能量有逐渐加大的趋势,导致骨折的程度加重。目前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我们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36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病率日益增加,而老年患者常伴有多种或多系统内科病患及骨质疏松,因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准确分类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固定材料,对于保障治疗效果至关重要.锁定加压钢板作为一种新的内置物于21世纪应用于临床治疗复杂性和骨质疏松性骨折.我科2008年10月至2010年7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粗隆间EvansⅢ、Ⅳ型骨折20例,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的上升,老年人由于跌倒所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明显增多,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采用Gamma钉中的TAN(顺行短转子髓内钉)治疗此类患者24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59~86岁,平均70岁。全部为跌倒所致的低能量损伤,术前合并有心脏病的12例,合并有糖尿病的  相似文献   

5.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为严重粉碎性,类型亦较多,以往其治疗方法以牵引为主,但患者住院时间长,并发症多.近年来我院采用手术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提供新思路。方法对2006年10月~2010年10月我院接收的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施行DHS术治疗,骨折按Tronzo和Evans的分类方法,观察记录患者骨折类型均获愈合情况,有无坏死和感染等并发症。结果所有7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5周,随访无感染、脂肪栓塞、深静脉血栓、骨折不愈合、髋内翻及旋转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DHS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则、骨折固定牢固、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 ,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为骨科常见病。股骨转子处为松质骨 ,血运丰富 ,骨不连少见 ,但易出现肢体短缩、髋内翻、外旋畸形 ,故影响术后恢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并能早期活动的效果 ,现将其治疗发展情况作一综述。1 骨牵引长期以来 ,许多临床医生认为 ,牵引治疗由于长期卧床易引起褥疮、泌尿系感染、坠积性肺炎及心脑血管并发症 ,与手术相比 ,有较高病死率[1] 。Horowitz[2 ] 报道骨牵引病死率为 34 7% ,而手术治疗为 17 5 % ;但近年来随着老年病学和内科医学的发展 ,这…  相似文献   

8.
随着老年社会的到来,由骨质疏松引起的股骨转子间骨折已成为骨科常见病.股骨转子处为松质骨,血运丰富,骨不连少见,但易出现肢体短缩、髋内翻、外旋畸形,故影响术后恢复.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应达到骨折良好复位、坚强内固定并能早期活动的效果,现将其治疗发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研究协会AO 分型及Evans-Jensen分型在X线片与三维CT重建影像下诊断结果的可靠性,探讨三维CT的优势。方法 由3名骨科医生回顾性分析我院具有完整X线和CT三维重建检查影像学资料的54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在X线片和三维CT影像下进行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应用一致性检验评价同一医生在不同影像方法下和不同医生在同一影像方法下两种分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采用X线片进行骨折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3名医生间kappa值分别为0.597(0.547~0.653)和0.571(0.539~0.600),中度一致性;而采用三维CT进行AO分型kappa值降低为0.411(0.366~0.455),中度一致性,Evans-Jensen分型kappa值升高为0.704(0.671~0.737),高度一致性。各自分别通过X线片和三维CT进行骨折AO和Evans-Jensen分型kappa值为0.464(0.406~0.579),中度一致性和0.191(0.160~0.233),一致性很弱。结论 基于X线片的AO分型和Evans-Jensen分型均有中度的组间一致性,而采用三维CT不能提高AO分型的一致性,且不适用于Evans-Jensen分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应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患者27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18例;年龄69~89岁,平均76.2岁;左侧19例,右侧8例。按 Evans-Jensen 标准分型并根据改良 Harris 标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术后2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4.15个月。3例分别因急性心力衰竭、脑出血和肺心病死亡。末次随访时患者 Harris 平均评分80~97分,其中优19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5.8%。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内侧壁骨块的手术方法具有固定可靠、恢复生物力学平衡、减少并发症等优点,允许早期髋关节部分负重条件下功能锻炼,从而获得理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动力髋螺钉、Gamma钉、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3年5月至2008年6月,我院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DHS)、Gamma钉、人工关节置换术等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72例,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优24例,良43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93%.伤口感染2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应用DHS内固定有5例发生髋内翻;人工股骨头置换术8例无近期并发症,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结论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应首选手术治疗,处理好围手术期的治疗、严格选择手术治疗方式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在手术治疗的同时,给予抗骨质疏松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应用微创动力髋螺钉(DHS)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经验。方法自2000年5月-2004年8月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DHS固定治疗15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65~80岁,平均67.5岁。结果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值比较无明显变化;15例患者均获1~4年随访,骨折于术后3~4个月全部愈合,无伤口感染、内固定失效及延迟愈合。关节功能优9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微创动力髋螺钉固定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动力髋螺钉内固定(DHS)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C臂X线透视下闭合复位,采用DHS内固定术.结果:切口长度平均5.3cm,出血量平均51.0ml,手术时间平均40min,临床愈合时间为60~91d,平均70.2d,无伤口、肺部、泌尿系统感染,无骨不连、内固定断裂脱出,髋骨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微创DHS内固定股骨转子骨折.具有简便快速、创伤小、固定牢、愈合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阳波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3):1974-1975
目的 探讨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22例患者行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100例患者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结果 PFNA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显著小于DHS组(P<0.01);PFN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DHS组(X2=4.829,P=0.028);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疗效优良率(95.%)高于DHS组(93.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05,P=0.341).结论 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和比较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2年6月本科73例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41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动力髋螺钉组32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力髋螺钉组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7.5% (28/32)、90.2%(37/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都是治疗老年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尤其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具有创伤小、骨膜不需剥离、术中出血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5年6月~2008年11月38例运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随访调研。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较为满意。结论: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尤其适用于老年人,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周印 《中国医药指南》2012,(33):198-199
目的对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间我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8例,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用动力髋螺钉和锁定钢板展开内固定治疗,并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的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均较对照组更加优良,且(P<0.05),而两者患者的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动力髋螺钉和锁定钢板股骨转子间骨折实施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均较为理想,然在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以及手术时间等方面,钢板法表现出更高的优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加压滑动髋钉板(DHS)系统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系统对老年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术后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对35例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病例分别应用DHS和PFNA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12~24个月。结果DHS内固定组手术15例,主钉退出2例;PFNA内固定手术20例,全部获得骨性愈合。但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DHS组。结论对于老年性股骨转子问骨折。应用PFNA内固定在手术切口创伤、手术时间、手术器械的操作、术中出血量等方面明显优于DHS内固定,且微创小切口、固定牢靠、功能锻炼时间提前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FNA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术配合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或喷鼻剂加服钙尔奇D片治疗,对其进行追踪随访。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及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6~20个月,28例骨折患者全部愈合;术后功能评价:优22例,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2.86%。结论:PFNA内固定联合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能有效促进骨痂的生长,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了患者的卧床时间,促进了早期功能锻炼和患髋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房子强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43-2645
目的 比较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动力髋螺钉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9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各32例,A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PFNA)治疗,B组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C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术中所需时间、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术后患者负重行走时间、Harris评分等.结果 B组、C组术式术中所需时间分别为(75.6±10.9)min、(60.3±11.6)min,均明显长于A组的(30.5±3.1)min(t=84.785、62.157,均P<0.05);B组、C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0.8±73.8) ml、(417.4±59.3)ml,均明显高于A组的(116.7±32.3) ml(t=249.843、286.241,均P<0.05);B组、C组术后负重行走时间分别为(12.6±2.7)d、(11.8±2.1)d,均明显长于A组的(5.2±0.4)d(t=7.398、4.769,均P<0.05).A组骨性愈合时间为(11.9±1.8)周,C组为(13.5±2.2)周,B组为(17.4±3.1)周,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34.971、15.449,均P<0.05).A组Harris评分(88.1 ±3.7)分,C组(77.3±4.7)分,B组(71.6±5.1)分,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71、15.449,均P<0.05).结论 PFNA较其他两种治疗方式有一定的优势,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作为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