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情绪问题发生率较高,包含多种障碍。儿童的情绪症状多样且不典型,常呈现行为异常和躯体症状。儿科医生是识别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要资源,早期识别和有效应对是降低情绪问题损害儿童发展的关键。需要在观念、意识、预见性和敏锐性方面做好早期识别的准备。重视高风险儿童、特殊家庭中儿童,重视共患病的诊断,了解警示性症状和早期识别的过程。对儿童情绪障碍的应对措施,采取三级干预模式,从预防开始,家庭、校园、咨询和专业化治疗多方面相介入,综合性治疗。最后,举例解释干预模式,包括健康促进、普适性教育、对情绪问题的指导和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神经发育障碍(NDDs)儿童合并睡眠障碍发生率高,其病程长短不一,治疗难度及复发率各方面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睡眠异常对神经发育行为障碍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会发展和行为表现等多领域的损害也更为显著,甚至会严重影响家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本文介绍NDDs儿童共患睡眠障碍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及其相应的临床症状、评估手段以及干预办法,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其对NDDs儿童睡眠障碍的早期识别及干预水平。通过改善睡眠质量来提高NDDs儿童的日间社会功能水平和康复治疗效果,并改善其家人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学习障碍是一种发育性神经障碍,根据DSM-5及ICD-11将学习障碍分为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和计算障碍。学习障碍对儿童的学业产生重大影响,但是学习障碍往往是儿童在学校表现出学业不佳时才被识别。在学龄前对学习障碍进行筛查及早期干预十分必要。本文重点讲述了学习障碍的早期筛查、学习障碍的诊断、学习障碍共患病和鉴别诊断,并从教育、认知行为和药物三个方面对学习障碍儿童的干预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发生于生命早期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ASD儿童常伴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免疫异常、焦虑、情感障碍等共患病,本文重点对目前研究较多的ASD共患ADHD、癫痫、睡眠障碍、胃肠道问题,分别从流行病学特点、对ASD儿童临床症状的影响、治疗方法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对儿童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识别能力,本文介绍了儿童青少年期起病精神病性障碍的早期征兆,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的先兆性症状和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特点、鉴别诊断要点,以及一种将列入DSM-V中的新型儿童精神障碍,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的主要特征。最后,对儿童青少年精神病性障碍的预防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信息     
《大众医学》2012,(11):77-77
焦虑障碍-高校新生和职场新人的困惑 近日有数据显示,80%~90%的焦虑障碍在35岁以前发病,10-25岁是发病的高峰期。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主任医师吴文源教授呼吁:“高校新生、职场新人处于焦虑障碍的高发期,需要加强对疾病的正确认知,出现症状尽早识别,及时进行专业的心理和药物治疗,以减少焦虑障碍对未来生活的影响。”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咨询部张海音主任指出:  相似文献   

7.
儿童多动症伴焦虑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简称为多动症。儿童多动症中约25%伴焦虑障碍。此类儿童比单纯ADHD社会功能损害大,治疗较为困难。为了提高对儿童多动症与焦虑障碍共患病的认识,本文对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加以综述。1多动症伴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8.
发育性协调障碍(DCD)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诊断率低,症状出现早,阻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DCD的早期识别与干预有利于减轻该疾病的终身不良影响。但目前国内大众对该病仍缺乏认识,医疗工作者对DCD的早期筛查及干预不够重视。本文概述发育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特征、早期筛查与诊断,并从西医干预、中医干预两个层面阐述DCD的临床治疗,首次提出中西医结合干预治疗,希望以此促进DCD儿童早期筛查工作的开展,为DCD的干预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的方法,提高其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焦虑症、抑郁症、双相及相关障碍等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逐渐增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早期识别与干预治疗对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预防和缓解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回顾梳理以往相关文献,对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类型以及其生理与遗传、家庭与学校环境等影响因素进行了概述,总结早期识别儿童青少年情绪相关精神障碍的方法及治疗策略,为今后制定更加科学高效的识别与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心境障碍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一类精神障碍,以抑郁、躁狂和双相情感障碍为主要表现,也可伴有焦虑症状。现普遍认为心境障碍的发生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干预等治疗手段为主。本文对儿童青少年心境障碍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望能引起社会对儿童青少年群体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儿童早期气质/个性特征(行为抑制、焦虑敏感性、特质焦虑等)可以预测儿童、青少年期的各种情绪障碍。气质构成了遗传易感性,具有易感气质的儿童在应激事件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发作病。遗传和环境危险因素对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具有交互作用,提示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姿势发育异常及运动障碍是其核心表现。交流障碍作为脑瘫儿童常见的伴随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患儿的心理健康及社会交往等造成严重影响。近年来,如何高效地提高脑瘫儿童交流能力是康复治疗的一大重点。而交流障碍由多因素导致,且临床表现多样,进行早期评估及干预尤为重要。本文从脑瘫交流障碍的影响因素、临床特征、评估及治疗等展开综述,为改善脑瘫儿童交流现状提供更多临床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早期发现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以期早期干预,早期治疗,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社会功能;方法:对1~3岁发育迟缓儿童40例采用CHAT-23-A、ASD早期行为标志既预警征象进行早期筛查,早期发现孤独症儿童.结果:40例发育迟缓儿童筛查阳性5例,阳性率12.5%,其中4例被确诊为孤独症谱系障碍,占10%,正常对照组儿童40例,阳性1例,经干预后进一步检查排除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结论:部分孤独症儿童早期可以表现为发育迟缓,因此对发育迟缓儿童进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早期筛查,是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发现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73例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相关因素,临床症状特点。方法:使用自制的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调查表对2001~2005年住院的患者进行登记。结果:12~18岁以广泛性焦虑为主,9~11岁以恐怖症为主。临床症状以紧张、睡眠困难、无原因的头痛、腹痛、心慌、出冷汗、害怕、坐立不安为主要特征。相关因素:性格内向、害羞胆小占80%,有遗传史占12%,学习困难50%,老师家长期望值过高48%。结论:由于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临床症状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的危害,应更加重视儿童青少年焦虑障碍。  相似文献   

15.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以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与狭窄兴趣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所致。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矿物质作为一种人们日常可以接触到的物质,可从多种途径参与ASD发病,影响ASD临床症状。总结了ASD儿童外周血常见矿物质的变化特点,为ASD儿童的早期识别与临床干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礼悦 《健康文摘》2007,(6):27-27
儿童多动障碍发生的原因至今尚不清楚,既往有学者将之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即人们所熟知的儿童多动症。追踪未经治疗或很少治疗的多动症儿童,发现随年龄增长其无目的性的过度活动会有所消减,但约20%的人可遗留残存症状,易在青春期出现违法行为、情绪不稳、忍受应激的阈值低和难以控制的冲动行为等。患该症的很多成人诉说他们常有抑郁、焦虑或癔病样症状。如予以长期合理治疗,多动症儿童的预后还是比较乐观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抽动障碍患儿的情绪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河南省儿童心理行为中心治疗的抽动障碍患儿143例,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进行分组分析。结果:抽动严重程度重组(II组)与抽动严重程度较轻组(I组)之间其情绪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Ⅱ组中女孩在抑郁障碍、广泛性焦虑和学校恐怖因子分较男孩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抽动症状越重,情绪障碍越明显,其中女孩的抑郁、焦虑情绪和学校恐怖症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沙盘游戏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沙盘游戏疗法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 随机将20例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8次沙盘游戏治疗,每周1次,每次50分钟;对照组不接受沙盘游戏治疗.采用儿少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心理测验工具对两组儿童治疗前、后进行评估.结果 经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或治疗组治疗前比较,除生活环境无明显变化外(t分别为-1.271和-2.012,均P>0.05),其余量表项目均有显著提高(均P<0.05),其中生活质量的总分均值、认知成份和情感成份的得分满意度均极显著提高(t分别为-7.961或-11.353、-5.041或-5.484、-7.049或-8.730,均P<0.01).结论 沙盘游戏疗法能够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可作为治疗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的方法 之一.  相似文献   

19.
刘树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2,(18):3774-3775
目的分析多动症儿童的注意力和康纳氏问卷的结果。方法通过持续性操作测试软件完成注意力测试,由了解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完成康纳氏父母症状问卷分析就诊的多动症儿童。结果分析对象184例,其中34例儿童不符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150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儿童在各分组中品行障碍、冲动、焦虑和多动异常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是学习障碍和心身问题异常与年龄增长呈现正相关表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各分型中注意缺陷型、多动-冲动型和混合型比较品行、学习、心身、冲动、焦虑和多动障碍差异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冲动-多动型和混合型患儿的异常发生机会较注意力缺陷型明显高增高。结论就诊儿童在品行、学习、心身、冲动、焦虑和多动障碍方面多少存在异常,应加强对家长相关知识的介绍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分布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行为问题和母亲焦虑的关系.方法 于2015年4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太原市城区具有代表性的三所幼儿园中969例3~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运用自行编制的儿童基本情况调查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全部样本中检出广泛性焦虑阳性者124例(12.8%),其中男孩占14.5% (73/504),女孩占11.0% (51/465),性别(x2=2.452,P=0.117)和班级(x2=3.763,P=0.1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焦虑组母亲焦虑得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t=5.209,P=0.001);焦虑组口吃、遗尿、尿频、交流差、抽动症状、多动、咬指甲/吸吮手指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非焦虑组,且在后五种行为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2.932、37.394、14.882、15.116、4.945,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尿频、交流差以及母亲焦虑得分与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关系最为密切(x2值分别为9.758、21.700、21.555,均P<0.01).结论 广泛性焦虑在学龄前儿童中较常见,学龄前儿童广泛性焦虑与母亲焦虑密切有关,患有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常常表现为行为问题,且尿频和交流差在广泛性焦虑的学龄前儿童中最常见.因此,对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早期识别、对父母进行心理养育咨询可以对儿童焦虑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