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32例,其中恶性19例,良性13例,均行DCE-MRI检查.测量MRI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血管内血浆容积(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各测量参数值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定量DCE-MR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参数Ktrans、Kep、Ve和Vp值分别为(0.632±0.418) min-1、(1.324±0.514) min1、0.431±0.207和0.193±0.103,良性病变Ktrans、Kep、Ve和Vp值分别为(0.107±0.091) min-1、(0.667±0.259) min-1、0.357±0.125和0.096±0.042,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间Ktrans、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2、3.625,P值均<0.05),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间Ve、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4、2.248,P值均>0.05).Ktrans、Kep这2个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46,判断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2.3%、91.7%,特异度分别为87.5%、75.0%.结论 DCE-MRI可定量评估肺部病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参数Ktrans、Kep值在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直方图分析与老年前列腺癌(PCa)患者腹腔镜根治术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17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老年PCa患者临床资料,DCE-MRI扫描检查资料均完整,包括入院时DCE-MRI扫描参数[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速率常数(Kep值)、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值)],成功完成腹腔镜根治术,随访1年,统计复发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以直方图分析统计项目[中位数(M)、下四分位数(M25%)、上四分位数(M75%),偏度(Skew)、峰度(Kurt)]比较两组患者DCE-MRI扫描参数,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老年PCa患者腹腔镜根治术预后的关系。结果 腹腔镜根治术后随访1年,发现117例老年PCa患者中有19例复发,复发率达到16.24%;预后不良组Ktrans值、Kep值、Ve值的平均数、10%位数、90%位数均高于预后良好组,Skew、Kurt均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DCE-MRI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预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DCE-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对直肠癌患者热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前瞻性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于衡水市人民医院肿瘤科治疗的6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热化疗治疗2 w。治疗前后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CE-MRI、DWI扫描,测量肿瘤体积变化,获得DCE-MRI、DW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表观扩散系数(ADC)]。对比治疗前后、不同疗效组(T降期组和T未降期组)肿瘤体积、Ktrans、Kep、Ve、ADC的变化和差异,分析Ktrans、Kep、Ve、ADC与直肠癌肿瘤缩退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Ktrans、Kep、Ve、ADC鉴别直肠癌热化疗疗效的价值。结果本组患者均完成2个疗程热化疗,治疗后Ktrans、Kep、Ve值、肿瘤体积均降低(P<0.05),ADC值显著升高(P<0.05),T降期组治疗前后Ktrans、Kep、Ve、ADC、肿瘤体积差值、肿瘤缩退率均显著大于T未降期组(P<0.05)。Ktrans、Kep、Ve、ADC差值与肿瘤缩退率呈正相关(r=0.392、0.385、0.256、0.409,P<0.05)。ROC分析显示Ktrans、ADC预测直肠癌热化疗疗效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0.867。结论DCE-MRI定量参数Ktrans、DWI定量参数ADC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对热化疗的反应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定量参数[转运常数(Ktrans)、细胞外血管外空间的体积分数(Ve)、速率常数(Kep)]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效果的价值,分析Ktrans、Kep、Ve与肿瘤缩退率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89例行NAC治疗的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于治疗前、治疗4 w后行DCE-MRI检查,获得定量参数化疗前Ktrans、Kep、Ve,化疗后Ktrans、Kep、Ve,Ktrans比值、Kep比值、Ve比值。分别以病理完全缓解(pCR)、肿瘤缩退分级(TRG)、肿瘤降期(T降期)为评价NAC疗效的标准,观察不同疗效组上述指标及肿瘤缩退率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DCE-MRI定量参数与肿瘤缩退率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DCE-MRI定量参数预测乳腺癌NAC疗效的价值。结果 pCR组、TRG缓解组、T降期组患者化疗前Ktrans、Kep、Ktrans比值、Kep比值均大于未pCR组、TRG未缓解组、T未降期组(P0.05)。化疗前Ktrans、Ktrans比值与肿瘤缩退率呈高度正相关(P0.05)、化疗前Kep、Kep比值与肿瘤缩退率呈中度正相关(P0.05),化疗前Ve、Ve比值与肿瘤缩退率无关(P0.05)。ROC分析结果示Ktrans比值、化疗前Ktrans预测乳腺癌pCR、TRG、T分期的效能高于化疗前Kep、Kep比值,其中预测乳腺癌患者pCR的效能最高,AUC分别达0.983(95%CI:0.967~0.999,P=0.000)、0.936(95%CI:0.892~0.980,P=0.000)。结论 DCE-MRI定量参数Ktrans比值、化疗前Ktrans预测乳腺癌NAC治疗后pCR具有较高价值,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NAC化疗疗效评价的主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在6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肝活检和肝脏DCE-MRI检查,通过检测双输入双室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得到参数指标,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度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V)、血流量(BF)。结果在60例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S1期3例,S2期3例,S3期1例和S4期53例;肝纤维化患者Ktrans和Ve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HPI、MTT、TT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HPI、MTT和TTP诊断肝硬化的效能较高(P0.05)。结论基于双输入双室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的DCE-MRI检查可得到多个定量参数,在诊断肝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RI,DCE-MRI)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9例行DCE-MRI并经病理证实的肝脏占位病变患者分为原发性肝癌组27例和非癌结节组12例。应用Tissue-4D软件进行测量分析,获得感兴趣区的组织容积灌注参数即转运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体积百分比(Ve)、速率常数(Kep)。结果两组患者Ktrans、Ve均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Kep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有中度诊断价值。诊断原发性肝癌Ktrans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298 min~(-1),敏感度为0.926,特异度为0.750。诊断原发性肝癌Ve的最佳诊断阈值为0.237,敏感度为0.926,特异度为0.500。结论 DCE-MRI可以定量分析病变的微循环情况,为鉴别原发性肝癌与非癌结节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定量分析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的可行性。方法收集经穿刺证实的女性浸润性导管癌患者55例,均予4~6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后分别行DCE-MRI检查。根据化疗后同一病灶穿刺病理结果有无癌灶浸润将所有患者分为缓解组和非缓解组。比较化疗前后两组患者细胞外血管外间隙容积比(Ve)、容量转移常数(Ktrans)、速率常数(Kep)的差异。分析DCE-MRI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判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化疗前两组患者的DCE-MRI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4个周期后DCE-MRI缓解组的Ktrans及Kep变化值大于非缓解组〔(1.60±0.25)vs(1.80±0.20)/min;(3.01±0.96)vs(2.87±0.88)/min〕,而Ve变化值小于非缓解组〔(0.62±0.14)vs(0.67±0.10)/min〕(P<0.05)。DCE-MRI对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疗效判定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0.0%、85.7%、70.6%、78.9%。结论 DCE-MRI定量分析对早期预测乳腺癌患者NAC疗效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增强扫描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评估肝硬化患者病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意义。方法 在6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肝活检和肝脏DCE-MRI检查,通过检测双输入双室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得到参数指标,包括对比剂容积转运常数(Ktrans)、速度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Ve)、血浆容积分数(V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以及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血容量(BV)、血流量(BF)。结果 在60例患者中,经肝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S1期3例,S2期3例,S3期1例和S4期53例;肝纤维化患者Ktrans和Ve指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而HPI、MTT、TT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Ktrans、HPI、MTT和TTP诊断肝硬化的效能较高(P<0.05)。结论 基于双输入双室Exchange血流动力学模型的DCE-MRI检查可得到多个定量参数,在诊断肝硬化方面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结合蛋白(Syntenin)在女性脑胶质瘤侵袭/转移中的异常表达分子机制并分析其影像学规律。方法选取45例该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的女性脑肿瘤患者,其中脑胶质瘤26例,转移瘤19例。取手术切除获得的26份脑胶质瘤组织,采用RT-PCR和免疫印迹技术检测Syntenin和磷酸化FAK Tyr397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收集术前患者行常规MRI和动态增强MRI扫描相关资料,在肿瘤实性区域最大截面和周围区域分别选取3个ROI,经工作站处理并计算得到ROI内的肿瘤的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容积分数(Ve)。分析脑胶质瘤和转移瘤的影像学规律。结果 Syntenin mRNA、FAK mRNA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tenin mRNA、FAK mRNA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等级呈正相关。Syntenin与磷酸化FAK Tyr397蛋白表达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的脑胶质瘤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yntenin与磷酸化FAK Tyr397蛋白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病理等级呈正相关;Syntenin蛋白表达水平与FAK Tyr397呈正相关。胶质瘤与转移瘤的瘤实质Ktrans、Kep、Ve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胶角质母细胞瘤周围区域Ktrans、Kep、Ve值均明显高于转移瘤周围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Ktrans值与周围区域Ktrans、Kep、Ve值均呈正相关;脑转移瘤Ktrans值与周围区域Ktrans、Kep、Ve值均无相关性。结论女性脑胶质瘤中Syntenin可通过与FAK相互作用经相应的信号通路提升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动态增强MRI可准确反映脑胶质瘤和脑转移瘤实性部分和瘤周区域的血脑屏障损坏程度,在两者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蒙药嘎日迪乌日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对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每组20只,10只用于脑梗死面积百分比测定,10只用于脑匀浆中NO、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 NOS)、VEGF及BDNF含量测定。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灌胃嘎日迪乌日勒0.18、0.36 g/kg,阳性组给予金纳多片0.16 g/kg,1次/d,连续给药7 d。再灌注24 h后处死大鼠,取脑,进行TTC染色计算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制备10%的脑组织匀浆,检测NO、n NOS、VEGF及BDNF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组脑梗死面积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高、低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明显降低(P0.05)。HE染色,给药组正常脑组织结构消失,椎体细胞体积缩小,部分椎体细胞脱失、坏死、组织稀疏,间质水肿,与梗死区边界模糊。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NO、n NOS、BDNF、VEGF均明显升高(P0.05);阳性组NO、n NOS、VEGF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嘎日迪乌日勒低、高剂量组NO、n NOS明显降低,嘎日迪乌日勒低剂量组BDNF明显升高、VEGF明显降低(P0.05)。结论嘎日迪乌日勒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脑组织中NO、n NOS、BDNF、VEGF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凝血功能、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衡水市饶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15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包括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患侧大脑中动脉(MCA)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峰流速(Vp)、平均流速(Vm)、峰流速对称性差值(DVp)及平均流速对称性差值(DV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治疗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2例患者退出研究。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APTT、PT、T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TT长于对照组,PT、TT短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患侧MCA的Vp、Vm、DVp、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患侧MCA的Vp、Vm快于对照组,DVp、DVm小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m 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患侧脑血流动力学,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2015年榆林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1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C组,每组70例。A组患者实施常规降压治疗;B组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降压治疗,7 d后降至120/80 mm Hg左右;C组患者在入院24 h内行降压治疗,7 d后降至140/90 mm Hg左右。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 d、1周、2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B、C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A组,且随着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的血压控制能有效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临床疗效,进而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发生与近期缺血性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连续符合纳入标准的73例患者,分为有症状组44例和无症状组29例,双盲评价影像资料,分析2组斑块成分(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结果与无症状组比较,有症状组患者纤维帽较薄/破裂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斑块纤维帽稳定性预测30d内临床症状稳定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79.5%、65.5%和74.0%,纤维帽较薄/破裂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是纤维帽完整较厚者的7.39倍,OR值7.39,95%CI:2.6920.3(P<0.001)。2组斑块内出血、脂质坏死核及管腔狭窄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纤维帽较薄/破裂与30d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以作为预测近期临床症状稳定性的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回顾性研究埃森脑卒中风险评分(ESRS)和踝臂指数(ABI)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复发及死亡风险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海宁市人民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TIA患者共86例。根据ABI值和ESRS分数分为ABI≤0.9组43例与ABI> 0.9组43例;ESRS≥3分组65例与ESRS <3分组21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5年后随访,调查患者复发缺血性脑血管事件或死亡情况。结果 ABI≤0.9组患者ESRS、血糖、高血压、TIA或缺血性脑卒中史与ABI> 0.9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2.145、2.268、5.939、4.170,P <0.05)。ESRS≥3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33例,死亡15例;ESRS <3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死亡4例;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90,P <0.01)。ABI≤0.9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18例,死亡16例;ABI> 0.9分组复发缺血性脑卒中18例,死亡3例;两组差异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谷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早期进展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分为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非进展性脑卒中组60例。另选择同期住院非脑卒中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发病1、3、7d的谷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和非进展性脑卒中组1、3、7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进展性脑卒中组比较,进展性脑卒中组发病1、3d血清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105.8±13.3)μmol/L vs(96.7±11.3)μmol/L,(116.0±13.3)μmol/L vs(101.1±11.2)μmol/L,P<0.05]。结论在缺血损伤早期,血清谷氨酸水平变化可预测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阿司匹林使用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9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按《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中的推荐用法,入院后立即口服阿司匹林300 mg/d,两周后改为100 mg/d;观察组借鉴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推荐用法,首剂嚼服阿司匹林300 mg,第2天起改为100mg/d。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3%(73/80),观察组为88.8%(71/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两种阿司匹林使用方法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取得的效果相似,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关于阿司匹林的推荐用法较为简洁,值得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中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内脏脂肪特异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Vaspin)、抵抗素(Resistin)水平和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Vaspin、Resistin、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Vm)及其对称性差值(DVp、DVm)]、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Vaspin、Resisti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aspin水平升高,血清Resistin水平降低(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Vp、Vm、DVp、DV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p、Vm加快,DVp、DVm减小(P0.01)。(4)两组患者治疗前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降低(P0.01)。(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血清Vaspin水平,降低血清Resistin水平,改善脑血流动力学,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的肝细胞癌(HCC)患者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扫描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4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HCC患者76例,均接受TACE治疗。治疗前后进行MR检查,记录表观扩散系数(ADC)、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和组织间隙-血浆速率常数(Kep)。结果 在TACE治疗前,76例HCC患者病灶ADC为(1.1±0.1)×10-3mm2/s, Ktrans为(1.4±0.3)min-1,Kep为(1.9±1.1)min-1,与治疗后(分别为(1.4±0.2)×10-3mm2/s, Ktrans为(0.7±0.2)min-1,Kep为(1.3±1.0)min-1)比,差异显著(P<0.05),而治疗前后病灶大小并无显著变化【(7.7±3.2)cm对(6.5±2.8) cm】;在76例经TACE治疗的HCC患者中,应答59例(77.6%); 59例应答患者治疗后病灶ADC为(1.4±0.4)×10-3mm2/s,显著大于17例未应答患者【(1.1±0.3)×10-3mm2/s,P<0.05】,Ktrans为(0.8±0.2)min-1,显著低于未应答患者【(1.2±0.4)min-1,P<0.05】,而两组病灶大小【(6.6±3.1)cm对(7.4±3.8)cm】、治疗前ADC【(1.1±0.2)×10-3mm2/s对(1.0±0.2)×10-3mm2/s】和Kep值【(1.4±0.3)min-1对(1.4±0.4)min-1】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TACE治疗的HCC患者肿瘤病灶功能磁共振成像参数可能会发生一些特征性变化,了解这些变化对判断疗效可能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毒素(LPS)水平及活性。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作为脑卒中组,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健康对照组以及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卒中后1、3d血浆中LPS及LPS结合蛋白(LBP)、s CD14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脑卒中组患者卒中后1、3d血浆中LPS、LBP和s CD14的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且与脑卒组卒中1d比较,卒中3d后血浆LPS[(0.29±0.07)U/ml比(0.38±0.05)U/ml]、LBP[(22.13±2.75)μg/ml比(27.16±3.75)μg/ml]和s CD14[(1251.11±179.79)ng/ml比(1472.29±158.18)ng/m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01)。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及活性显著升高,通过检测血浆中内毒素水平及活性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病情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MRI定量评估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通透性,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BB通透性的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将5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常规药物组12例,静脉溶栓组19例和取栓组19例,患者在发病72 h内完成DCEMRI(基线时),8例患者发病14 d复查影像检查,发病3个月随访时行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将m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使用T1DCE-MRI Extend模型计算BBB通透性指标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值,并计算脑梗死侧与脑梗死对侧Ktrans值的比值(Ki/c)。比较所有患者脑梗死侧与脑梗死对侧、发病14 d复查与基线时、3组Ktrans值和Ki/c值差异,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lg(Ki/c)值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脑梗死侧Ktrans值较脑梗死对侧明显增高[0.0047(0.0019,0.0087)/min vs 0.0011(0.0003,0.0016)/min,P=0.000];发病14 d复查Ki/c值较基线时明显增高[70.77(13.43,399.43)vs 5.31(3.58,12.64),P=0.012]。常规药物组lg(Ki/c)值为0.42±0.49,静脉溶栓组lg(Ki/c)值为0.77±0.32,取栓组lg(Ki/c)值为0.85±0.41,静脉溶栓组和取栓组lg(Ki/c)值较常规药物组明显升高(P=0.021,P=0.005),静脉溶栓组与取栓组lg(Ki/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4)。常规药物组、静脉溶栓组和取栓组发病3个月预后良好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52.6%vs 52.6%,P=0.69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lg(Ki/c)值与治疗方案(P=0.017)和脑梗死病史(P=0.030)有关。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BBB通透性与不同治疗方法、既往脑梗死病史有关,并且发病14 d BBB通透性较72 h内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