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胶原蛋白是一种构成动物结缔组织细胞外基质的高分子蛋白质, 在生物医学、组织工程、食品以及化妆品等领域均有着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胶原蛋白由于来源丰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与可降解性等优点, 可被用作敷料或组织工程支架用于创面修复。根据材料来源, 胶原蛋白可被分为天然胶原蛋白和重组胶原蛋白, 天然胶原蛋白主要是从哺乳动物和鱼类中直接提取的;而重组胶原蛋白是基于基因工程技术得到的, 来源包括微生物、动物或植物重组表达体系。该文总结了胶原蛋白的来源及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及其优点、不足等, 胶原蛋白结合三维打印技术用于创面修复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以及中国胶原蛋白产业的市场规范对创面修复领域的影响, 并对研发胶原蛋白相关产品的注意事项等做了进一步说明, 旨在为选择合适来源的胶原蛋白进行创面修复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急性或慢性创面是常见的临床问题。胶原蛋白因具有来源丰富、生物相容性良好、免疫原性低以及可生物降解等诸多优点, 被广泛用于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 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该文简要回顾胶原蛋白在创面愈合相关的不同生物学过程中的作用, 对胶原蛋白的来源进行了概述;此外, 该文还总结了基于胶原蛋白的创面敷料在创面修复领域中的应用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胶原蛋白敷料的生物相容性及动物有效性。方法制备重组胶原蛋白敷料,按照GB/T 16886方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皮肤刺激及致敏性评价。同时制备皮损模型,观察胶原蛋白敷料对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经检测,重组人胶原蛋白敷料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结果为一级,且无刺激和致敏反应;经动物有效性实验观察,重组胶原蛋白敷料24 h时可有效改善皮损部位,48 h时基本恢复正常皮肤状态,与同期对照组及空白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胶原蛋白敷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性较高,对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可作为临床辅助治疗使用。  相似文献   

4.
胶原蛋白水凝胶是一种新型创面敷料, 胶原蛋白和水凝胶的优势相结合, 可有效发挥二者各自在创面修复再生中的优势。近年来, 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对胶原蛋白水凝胶的机械特性和生物功能等进行完善, 使其更适用于创面环境, 已成为科研与临床的研究热点。该文系统回顾了胶原蛋白水凝胶在创面修复中的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 分析了其当前的优势、局限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以期为胶原蛋白水凝胶的研制及其在创面修复领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鱼胶原蛋白作为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该类材料替代哺乳动物源性胶原蛋白用于医学临床的可行性及风险管理。方法基于对鱼胶原蛋白在生物医学领域研究最新进展的广泛调研,综合分析其研发、应用现况,提出应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结果鱼胶原蛋白来源丰富、病毒传播风险低、生物风险低、宗教壁垒低、生物相容性高,有望作为新型胶原蛋白来源部分替代目前常用的哺乳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制品应用于临床。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转化医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论鱼胶原蛋白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可行性和必要性,可部分替代生物风险高的哺乳动物源性胶原蛋白医用制品,但尚需进行大量的应用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应用于过敏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 4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 症状积分、皮肤屏障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表皮含水量及表皮油脂含量均高于治疗前,经皮失水量低于治疗前,且 试验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复发率为 2.50%,低于对照组的1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修复敷料应用于 过敏性皮炎治疗中的效果确切,可改善患者过敏症状,修复皮肤屏障功能,降低复发率,临床应用安全 有效。  相似文献   

7.
创伤修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伤修复与组织再生是生物学与医学领域最重要的基本问题之一。近二十年来,借助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自身生存质量认识的提高,创伤修复在基础研究和临床治疗的许多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有力推动了创伤修复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体表软组织创伤修复基础研究 主要围绕着生长因子调控创伤修复的细胞、分子与基因机制而开展。在细胞水平,研究了炎性细胞与组织修复细胞在修复中的作用。发现单核-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等在损伤与修复早期扮演着杀菌与促修复“双重”作用。炎性细胞作为创面生长因子产生的主要来源,通过正反馈与逐级放大等方式,可调控创面炎性细胞趋化、修复细  相似文献   

8.
胶原贴敷料用于面部激光/光子术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对面部激光或光子术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对面部激光或光子术后患者局部敷胶原贴敷料,每天一次,共贴敷7次.观察创伤修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接受激光或光子治疗的患者术后使用胶原贴敷料,其创面恢复时间显著缩短、不良反应减少且患者感觉舒适.结论:胶原贴敷料可应用于面部激光或光子术后的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体软骨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节炎、颞颌关节疾病及关节机械损伤以及颌面部美容整形的发展,都使得软骨治疗成为倍受关注的对象,由于软骨组织中无血管、神经及淋巴等供应,而软骨细胞又为终末分化细胞,软骨缺损很难自身修复,故治疗以软骨移植为主。软骨移植包括自体、同种异体、异种移植,其中自体软骨移植来源有限、给患者带来二次创伤并增加患者疼痛而致应用受限,异种移植由于强烈的免疫排斥等问题研究还处在基础实验阶段,而同种异体软骨移植来源广泛,生物学性能良好,可望成为较理想的软骨移植物,但其存在的免疫排斥反应影响移植物在体内的长期存活,是目前研究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鼻腔黏膜修复敷料对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 取2022年8月-2023年2月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78例鼻窦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术后干预方案 的不同分为对照组( n =39)和观察组( n =39)。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和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喷鼻,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鼻腔黏膜修复敷料,比较两组术前、术后4周鼻 腔粘膜功能(鼻粘液纤毛清除率、鼻粘液清除速度)、粘膜创面清洁时间、鼻腔粘膜转归情况及不良反 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4周鼻粘液纤毛清除率、鼻粘液清除速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清洁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术后鼻出血、鼻 粘膜水肿、囊泡、粘连、瘢痕增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鼻腔黏膜修复敷料对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功能恢复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并可缩 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骨科领域,由于严重创伤、骨肿瘤、骨髓炎等多种原因所致的骨缺损十分常见,良好的骨修复材料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常用的骨修复材料包括自体骨、人工骨及金属假体。自体骨是理想的骨缺损修复材料,但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且有限的来源难以满足大段骨移植的要求;金属假体亦存在松动、断裂、组织相容性差、不可降解等诸多问题。因此,研  相似文献   

12.
肌腱损伤由于其高发生率及难治愈性,已逐渐成为骨科医师的严峻挑战。创伤及肌腱退变导致的肌腱损伤都伴随着肌腱组织结构的改变,并且会引起胶原蛋白含量的失衡,以及纤连蛋白、腱生蛋白C、氨基葡萄糖、蛋白聚糖等物质的增多。这些改变将造成胶原纤维的变性、卷曲,纤维束的直径减少。肌腱损伤后通常难以完全恢复,多以纤维化的瘢痕组织愈合,在组织结构及生物学特性上都无法与正常肌腱组织相比。虽然修复肌腱损伤的方法众多,这些方法还无法达到良好的长期疗效,也无法完全修复肌腱,使其达到原有的强度和功能。  相似文献   

13.
叶剑清  吴昭仪 《中国美容医学》2014,23(17):1453-1455
目的:探讨海普林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血管型眶周色素沉着的修复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6例,外用海普林联合胶原贴敷料;对照组:44例,外用氢醌霜联合胶原贴敷料,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海普林联合胶原蛋白敷料治疗血管型眶周色素沉着的临床疗效好,安全、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4.
胶原蛋白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胶原是人和动物的主要结掏蛋白,在人体内约占蛋白质总量的三分之一。它作为细胞外问质的主要成分,参与了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等行为.而胶原蛋白的合成及分解改变涉及多种疾病.如遗传性胶原病、肝硬变、矽肺、硬皮病等。在肿瘤的发生与转移过程中,胶原与其它细胞外间质成分一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学的发展,促进了胶原蛋白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胶原类型不断出现,胶原蛋白的化学结构、产生来源、生物学意义及其在正常和病理组织中的分布等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现将胶原蛋白在这几方面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酵母重组胶原蛋白液体敷料应用于面部敏感性皮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 3月-12月我院收治的206例因皮炎、湿疹等引起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对照组(n=98)和试验组(n=108),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冷敷治疗,试验组采用酵母重组胶原 蛋白液体敷料冷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主客观症状体征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各项主观症状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 治疗后客观体征各项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 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酵母重组胶原蛋白 液体敷料应用于面部敏感性皮肤效果确切,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在光子嫩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 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行光子嫩肤术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 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在光子嫩肤术后予以透明质酸钠修护贴敷料外敷,观察组在光子嫩肤术后 予以重组Ⅲ型人源化胶原蛋白贴敷料外敷,比较两组面部主观症状评分、红斑消退时间及过敏反应发生 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3、5、7 d面部灼热、干燥、疼痛、紧绷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 术后14 d主观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灼热、干燥、疼痛、紧绷感症状消 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应用敷料外敷后均无过敏反应发生。结论 重组Ⅲ型人源化胶 原蛋白贴敷料在光子嫩肤术后创面修复中的效果确切,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生物支架材料胶原膜交联前后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比较胶原膜交联前后的生物特性,为胶原膜的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 取市售新鲜牛尾,分离肌腱,制备胶原蛋白,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胶原蛋白含量;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olyae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波长扫描,氨基酸含量检测分析胶原蛋白特性.将制备的胶原蛋白,真空冷冻干燥,制备胶原膜,采用戊二醛交联.大体观察及扫描电镜观察交联前后胶原膜形态,并测定胶原酶溶解时间、pH值、吸水性能及抗撕强度.取自愿捐赠的骨髓制备BMSCs,按2×103/100 μL浓度接种于交联前后胶原膜上培养7 d,测量细胞吸光度(A)值及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 制备的胶原蛋白含量约为2 mg/mL,最大吸收波长约为230 nm.胶原蛋白氨基酸分析显示,甘氨酸含量约为21.47%,脯氨酸12.04%,羟脯氨酸10.18%,未检出色氨酸.交联前胶原膜为白色海绵状,孔径较大且不均匀,pH值为4.5~5.0;扫描电镜观察为孔网状结构,孔径大;吸水力为其重量的61倍,抗撕强度为210 g/cm3,胶原酶溶解时间为30 min.交联后胶原膜变薄,无色,半透明,致密,柔韧性好;镜下可见致密排列的胶原纤维成网状;pH值为6.5~7.0,吸水力降低,抗撕强度约为3 400 g/cm3,胶原酶溶解时间为90 min.细胞增殖实验表明,细胞在交联前后的胶原膜上均能良好生长,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见BMSCs在交联后的胶原膜上生长良好. 结论 从牛肌腱中成功提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蛋白膜.经化学交联剂交联后,胶原膜仍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且理化性质优于交联前,可作为生物支架材料,用于皮肤创伤修复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8.
孟浩  罗卓荆  冯林杰  王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12):933-934,I0003
[目的]研制出一种可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并观察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在支架材料中的生长情况。[方法]以I型胶原蛋白和明胶通过冷冻干燥技术制备胶原蛋白支架材料。扫描电镜观察内部结构的排列规律及走行,测量其孔径大小、孔隙率等指标。将骨髓基质干细胞复合到胶原蛋白支架材料中共培养5 d后,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在材料内部的生长情况。[结果]构建的材料均为圆柱状,内部为孔径均匀且平行排列的微管结构,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成功种植在支架材料上,在材料内部生长良好。[结论]构建的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三维空间构形和生物相容性,为神经损伤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19.
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一定的成骨诱导能力,是骨替代材料的潜在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主要介绍胶原蛋白及明胶等胶原材料、丝蛋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海藻酸盐等天然高分子衍生材料的特点、功能及其在骨组织修复领域的研究成果,同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0.
瘢痕是皮肤组织创伤异常修复的结果。近年来点阵激光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瘢痕治疗中,但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研究表明点阵激光能够在靶组织中形成多个微热损伤区,诱导皮肤创伤修复反应,影响表皮层和真皮层细胞的功能,诱导血管和胶原蛋白变化,改变热休克蛋白、微小RNA、基质金属蛋白酶和转化生长因子β、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等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