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奥美拉唑不良反应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和评价, 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到的所有奥美拉唑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数据清洗, 收集患者性别、年龄, 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等信息;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综合标准法对与奥美拉唑相关的不良反应风险信号进行挖掘和评价。ROR法和PRR法的风险信号判断标准为报告数≥3, ROR或PR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MHRA综合标准法的风险信号判断标准为报告数≥3, PRR≥2且χ2≥4。结果以奥美拉唑为怀疑药物的报告共2 706份, 其中严重不良反应234例(8.7%);男性1 270例(46.9%), 女性1 432例(52.9%);中位年龄58岁, 其中<18岁者86例, 18~60岁1 417例, >60岁1 203例;奥美拉唑不良反应共累及17个系统/器官, 按报告数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胃肠系统[1 412例次(37.6%)]、皮肤及其附件[883例次(23.5...  相似文献   

2.
目的挖掘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 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04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收到的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AE报告, 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的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和标准化。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挖掘上述3种药物的风险信号。将AE报告数≥3、ROR值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PT定义为阳性信号。结果共收集到卡泊芬净AE报告1 348例, 涉及73个PT和13个SOC;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获得性肝内导管扩张、肌红蛋白尿症、视网膜炎、肾脓肿和血流灌注不足, 均为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不良反应。米卡芬净AE报告837例, 涉及39个PT和11个SOC;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肝母细胞瘤、类白血病反应、血肌酸激酶升高、酸中毒和皮肤坏死, 均为说明书未记载的新的不良反应。阿尼芬净AE报告202例, 涉及22个PT和12个SOC;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直肠梗阻、静脉闭塞性肝病、无尿症、室上性心动过速和急性呼...  相似文献   

3.
目的挖掘伊匹木单抗不良事件(AE)风险信号, 为临床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收集2011年3月1日至2022年9月30日以伊匹木单抗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采用《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6.0版首选术语(PT)和系统器官分类(SOC)对AE进行标准化和分类,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挖掘伊匹木单抗AE风险信号, 报告数≥3、ROR≥2且其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AE定义为风险信号, 对相关PT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AE报告共12 329例, 涉及1 915个PT, 采用ROR法获得268个风险信号(PT), 涉及21个SOC。报告数居前10位的PT为腹泻、结肠炎、皮疹、发热、垂体炎、肾上腺功能不全、食欲下降、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脏疾病、脱水, 均为说明书中常见AE。信号强度居前10位的PT为垂体炎、淋巴细胞垂体炎、免疫介导性皮炎、免疫介导的肾上腺功能不全、垂体功能减退、免疫介导的肝脏疾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免疫介导性脑炎、自身免疫性结肠炎和免疫介导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涉及的SOC分别为内分泌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  相似文献   

4.
老药一般认为是上市时间较早, 在临床使用多年, 且被医药工作者和公众所了解的药品。老药的安全性尚存在很多未知、未解问题。老药的一些不良反应可能目前还不十分清楚;老药在特殊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还需要长期监测;老药许多不良反应发生机制研究需加强, 大多数不良反应缺乏特异性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老药说明书中不良反应相关内容需要不断完善, 许多临床用药的安全性问题还有待制定规范的专家共识和指南。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的血栓栓塞和肝毒性风险信号, 为临床安全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 收集2008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到的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不良事件(AE)报告, 根据《国际医学用语词典》25.0版系统器官分类(SOC)和首选术语(PT)对AE进行分类和标准化。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检测3种TPO-RA相关血栓栓塞和肝毒性AE风险信号。AE报告数≥3、ROR值95%置信区间(CI)下限>1的PT被定义为风险信号。结果以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为首要怀疑药物的AE报告分别为25 215、18 762和1 204例, 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和阿伐曲泊帕相关血栓栓塞事件(TEE)PT 52、51和9个。艾曲泊帕信号强度居前5位的PT依次为肾动脉栓塞、门静脉血栓、脾栓塞、脾静脉血栓、肝动脉血栓;罗普司亭依次为动脉栓塞、脑血管闭塞、椎动脉闭塞、门静脉血栓、肠系膜血管血栓;阿伐曲泊帕依次为肾静脉血栓、门静脉血栓、脑静脉窦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分别挖掘出艾曲泊帕、罗普司亭、阿伐曲泊帕肝毒性风险信号...  相似文献   

6.
完善的药物警戒数据库是开展药物警戒活动的核心支柱。目前美国、日本、欧洲、世界卫生组织都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药物警戒数据库, 在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ADR信号挖掘和药物上市后再评价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上述4大数据库的数据来源、数据获取权限、可获取元素、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利用现状等方面进行概述, 为临床开展药物警戒活动、完善我国药物警戒数据库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药物不良反应(ADR)信号检测是药物上市后药物警戒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近年来, 我国ADR信号检测研究文献的数量明显增加。但该类研究中尚存在许多问题, 如对ADR信号的概念认识不清、信号检测研究的目的不明、信号来源局限、对检测数据未进行很好的处理、数据挖掘算法单一、数据选择的时间范围过短、未对信号检测中的偏倚进行处理和分析等。本文对这些常见问题谈一些看法, 希望对我国ADR信号检测研究的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品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致胆管炎的风险。方法通过开放性OpenVigil数据平台, 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1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西米普利单抗、阿维鲁单抗、度伐利尤单抗、阿替利珠单抗、伊匹木单抗和替西木单抗的药品不良事件(AE)报告, 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进行胆管炎风险信号挖掘, 风险信号的检测阈值设定为AE报告数≥3且ROR的95%置信区间(CI)下限>1。ROR及其95%CI下限值越大表示信号强度越大。比较不同品种ICI导致胆管炎的风险信号强度, 并对ICI相关胆管炎患者的主要特点(性别、年龄、原发肿瘤类型、AE发生时间和结局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收集到ICI相关AE报告52 440例, 其中胆管炎报告410例。检测出阳性风险信号的药物有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治疗和伊匹木单抗联合纳武利尤单抗, 其AE报告数分别为213、107、48、5和29(共402例), ROR(95%CI下限)分别为37.88(32.89)、26.07(21.46)、3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相关肺损伤的临床特征。方法检索医院信息系统, 收集2014年8月至2019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KI治疗并发生肺损伤患者的电子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从病历中提取的数据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原发疾病、临床表现、TKI用药情况、出现肺损伤时间、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和转归等。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20例, 男性10例, 女性10例;年龄32~75岁, 中位年龄60岁;原发疾病为肺腺癌者16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3例、小肠间质细胞瘤1例;6例有吸烟史;临床表现为咳嗽者19例, 活动后气促17例, 咳痰12例, 胸痛和发热各5例, 乏力1例;13例出现低氧血症。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TKI者17例, 应用伊马替尼者3例;出现肺损伤的时间为用药后2 d~2年, 中位时间1个月。实验室检查示15例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 11例涎液化糖链抗原水平升高, 11例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10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6例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13例氧分压降低, 11例血氧饱和度降低, 7例二氧化碳分压降低, 5例二氧化碳分压升高;20例患者均行胸部CT检查, 18...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严重过敏反应救治中使用肾上腺素的情况。方法对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8月12日至2022年11月30日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严重过敏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患者是否有休克表现, 将过敏反应患者分为休克组与无休克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过敏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和严重程度、肾上腺素使用情况和患者转归。对不同过敏反应表现时肾上腺素的应用情况, 以及肾上腺素使用剂量和途径的合理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及评价。结果共有132例严重过敏反应患者纳入研究, 其中男性62例(47.0%), 女性70例(53.0%);中位年龄53(1, 87)岁;休克组20例(15.2%), 无休克组112例(84.8%)。与无休克组患者相比, 休克组累及心血管系统[100%(20/20)比17.9%(20/112)]、神经系统[60.0%(12/20)比28.6%(32/112)]、消化系统[40.0%(8/20)比15.2%(17/112)]和泌尿系统[15.0%(3/20)比1.8%(2/112)]者更多, 而无休克组累及皮肤黏膜者较休克组更多[88.4%(99/112)比60.0%(12/...  相似文献   

11.
1例57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苯甲酸阿格列汀25 mg、1次/d, 用药前肝功能正常。服用阿格列汀25 d后, 患者出现皮肤黄染、乏力。实验室检查示总胆红素(TBil)65 μmol/L, 丙氨酸转氨酶(ALT)2 856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 028 U/L, 碱性磷酸酶(ALP)124 U/L。排除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和梗阻性黄疸后, 考虑为苯甲酸阿格列汀导致的肝损伤。停用该药并给予保肝治疗。17 d后, 患者上述症状消失, 实验室检查示TBil 17 μmol/L, ALT 112 U/L, AST 30 U/L, ALP 76 U/L。  相似文献   

12.
2023年世界患者安全日的主题为鼓励患者参与患者安全。鼓励患者(包括患者亲属、照护人员等)在用药安全中发声是用药安全管理和药物警戒的重要措施之一, 符合伦理和科学的原则,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趋势。患者参与药物临床试验安全监测、药物不良反应上报、药物安全信息沟通和安全监管, 成为医者及药物监管机构的用药安全合作伙伴已在全球被广泛认可, 我国也应重视并着手解决患者参与药物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障碍, 加速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肺腺癌根治术辅助化疗后出现脑转移接受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用药2周、停用1周)+替莫唑胺150 mg口服、1次/d(用药3周、停用1周)联合抗肿瘤治疗。治疗5个月后, 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劳力性呼吸困难等症状, 且进行性加重。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CT检查示两肺出现间质性肺水肿, 考虑与安罗替尼有关。停用安罗替尼与替莫唑胺, 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对症治疗。5 d后, 患者胸闷、咳嗽等症状缓解, 换用贝伐珠单抗联合替莫唑胺抗肿瘤治疗, 未出现不适。1个月后复查胸部CT, 两肺间质性水肿较前吸收。  相似文献   

14.
1例37岁女性因减肥口服奥利司他胶囊120 mg、3次/d, 4周后出现乏力、纳差、恶心, 6周后出现黄疸及尿量减少;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7 631 U/L, 天冬氨酸转氨酶(AST)6 295 U/L, 总胆红素(TBil)46.0 μmol/L, 血清肌酐(Scr)266 μmol/L,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3, 考虑为奥利司他胶囊导致的急性肝、肾损伤。停用该药, 给予保肝、降酶、补液、改善肾脏灌注等对症支持治疗, 10 d后患者上述不适症状明显好转, 实验室检查示ALT 181 U/L, AST 25 U/L, TBil 9.8 μmol/L, Scr 121 μmol/L, INR 0.9。3个月和1年后随访, 患者肝、肾功能均正常。  相似文献   

15.
1例66岁女性左肺浸润性腺癌患者接受安罗替尼12 mg口服、1次/d, 服用2周, 停用1周, 3周为1个周期。规律用药14个月后患者出现心慌、胸闷, 实验室检查示氨基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1 698 ng/L, 超声心动图示心尖运动减弱, 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 考虑为心力衰竭, 怀疑与安罗替尼有关, 停用该药并予对症治疗。8 d后患者上述症状减轻, NT-proBNP 485 ng/L。因病情需要, 患者遵医嘱再次按原剂量口服安罗替尼。3个月后上述症状复现, 并突发心室颤动, 考虑患者的心力衰竭为安罗替尼所致。再次停用安罗替尼, 给予利尿、改善心功能、营养心肌、补钾等治疗11 d后, 病情明显好转。此后患者未再服用安罗替尼。  相似文献   

16.
1例62岁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早餐前30 min饮足量水顿服, 服用时及服用后均保持立位)。用药3次后出现吞咽时胸骨后刺痛, 偶有反酸及上腹部隐痛。胃镜检查示食管距门齿20~37 cm处可见多发浅溃疡, 表面覆黄白苔。考虑为食管炎, 可能与阿仑膦酸钠有关。停用该药, 给予抑酸、修复黏膜和适当补液治疗, 并予全流食。2 d后胸骨后刺痛减轻;7 d后胸骨后刺痛较前明显减轻, 反酸及上腹部隐痛消失;1个月后吞咽时胸骨后刺痛消失。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地舒单抗的主要不良事件(AE)及其发生风险,为该药临床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数据库2010年第2季度至2021年第1季度收录的地舒单抗AE报告,采用比例报告比值比( PRR)法进行AE风险信号挖掘。AE报告数≥3、 PRR≥2且 χ2≥4的A...  相似文献   

18.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肺部感染接受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 g静脉滴注、2次/d。首次用药15 min后, 患者双侧上肢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伴瘙痒, 同时出现胸闷、憋气, 查体示心率110次/min, 呼吸26次/min, 血压196/118 mmHg(1mmHg=0.133kPa), 血氧饱和度0.85。考虑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所致速发型过敏反应。停用该药, 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平喘等对症治疗;2 h后患者皮肤瘙痒程度减轻, 红斑颜色变浅, 胸闷、憋气症状缓解, 查体示心率100次/min, 血压150/90 mmHg, 血氧饱和度0.90。  相似文献   

19.
目的挖掘注射用砷剂心脏不良事件风险信号, 提高临床对砷剂心脏毒性的认识。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比例报告比值比(PRR)法和英国药品和保健品管理局(MHRA)综合标准法3种方法对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山东数据)2003年第1季度至2022年第4季度和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3年第4季度至2023年第3季度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注射用砷剂心脏毒性风险信号进行挖掘。ROR法和PRR法中, 报告数≥3、ROR和PRR值的95%CI下限>1定义为不良事件风险信号;MHRA综合标准法中, 报告数≥3、PRR>2且χ2>4定义为不良事件风险信号。结果山东数据中共有注射用砷剂相关报告358例, 与亚砷酸氯化钠注射液有关者275例(76.8%), 与注射用三氧化二砷(ATO)有关者83例(23.2%);358例报告中25例(7.0%)报告了心脏不良反应, 严重者占28.0%(7/25)。FAERS数据库中共有ATO相关报告1 294例, 其中418例(32.3%)报告了心脏不良事件, 严重者占62.2%(260/418)。对山东数据...  相似文献   

20.
单克隆抗体(单抗)药物属于蛋白质类药物, 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极性强和跨膜受限等特点, 药物代谢动力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临床应用中存在治疗效果个体差异大、生物效应多样和治疗响应丢失等问题。影响单抗药物血药浓度的因素包括靶部位受体数量、抗药物抗体水平、药物间相互作用等。早期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助于及时调整单抗药物给药剂量, 提高疗效, 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应积极开展药物临床监测, 提高单抗药物合理用药水平和不良反应预警能力,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