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背景:目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广泛应用于成人创伤及感染的治疗,在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中的作用尚未见系统报道。目的:探讨VSD在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采用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11例,男8例,女3例;年龄18个月~7岁,平均3.3岁。股骨远端骨髓炎6例,胫骨近端骨髓炎4例,髂骨骨髓炎1例。所有患儿均行术前脓液及血培养和术中脓液培养,采用VSD引流,双联抗生素用药,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生素,5~7d拆除VSD引流敷料,创口不再有脓液渗出后关闭伤口。抗生素应用至体温平稳后2周停药,复查3次血培养均为阴性方可出院,下肢石膏固定并口服抗生素4周。出院后1、3、6个月进行随访。结果:11例患儿中5例脓液培养及血培养均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仅脓液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脓液培养及血培养为溶血性链球菌,1例脓液培养为表皮葡萄球菌,1例脓液培养及血培养均阴性。5例VSD引流1次,5例VSD引流2次,1例VSD引流3次,平均1.6次,平均VSD治疗时间1.5周,术后1~5天体温逐渐平稳,整个治疗过程中护理十分方便,无需每日换药,最终11例患儿均缝合关闭伤口。所有病例均完成3次随访,伤口愈合良好,X线片示骨修复良好,无一例出现发热、局部红肿,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VSD治疗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操作简便、高效、安全,治疗时间短,患者痛苦少,可作为儿童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的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贾海亭  王玉亭  孙琳  刘涛  于嘉智  王春华  王世富 《骨科》2023,14(6):536-539,546
目的 总结儿童足部骨髓炎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23年1月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诊治的18例儿童足部骨髓炎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孩13例,女孩5例,年龄为1个月14天~11岁,就诊时发病时长为3天~2个月。发病部位跟骨6例,趾骨4例,跖骨4例,距骨3例,足舟骨1例。18例患儿起病时均表现为患处肿胀压痛,16例伴有患处皮温高,7例起病时无明显诱因,9例发病过程中伴有发热。8例入院前于外院行抗生素治疗,4例入院前于外院行抗生素联合软组织清创引流。入院后2例患儿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16例患儿采用抗生素联合骨质开窗引流。结果 入院24小时内实验室检查13例白细胞升高,8例中性粒细胞升高,11例C-反应蛋白升高,15例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所有患儿均行MRI检查提示骨质异常信号。血培养仅有1例患儿阳性,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行手术治疗的16例患儿中脓液培养6例为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例为肺炎链球菌,1例同时有甲氧西林敏感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化脓性链球菌。住院总时间为11~49 d,所有患儿均治愈。其中1例发病过程中伴有大隐静脉血栓性静脉炎,1个月后复查血栓消失,血管完全再通;1例残留足部畸形;1例足趾短缩。结论 儿童足部骨髓炎比较少见,临床多表现为足部肿胀压痛,多数起病时有明显诱因,治疗上积极采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时需行清创引流。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胫骨近端截骨搬运与胫骨远端截骨搬运在治疗胫骨骨髓炎清创所致大段骨缺损时对搬运区骨生长矿化情况及足踝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7年7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骨科采用骨髓炎清创及骨搬运手术治疗的42例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资料。根据慢性骨髓炎Cierny-Mader分型:42例患者均为弥散型(Ⅳ型)胫骨骨髓炎。根据搬运部位不同分为2组:32例采用胫骨近端截骨搬运(近端组),男27例,女5例;年龄为17~65岁;左20例,右12例。10例采用胫骨远端截骨搬运(远端组),均为男性;年龄25~63岁;左6例,右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对合端手术干预数、外固定指数(EFI)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髓炎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完整随访,近端组与远端组随访时间为(590.1±287.3)、(615.6±130.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搬运后近端组与远端组分别有3例、2例出现足部马蹄内翻畸形,均需手术干预;术后近端组与远端组分别16、3例对合端需手术干预19例;近端组与远端组EFI分别为(76.2±50.0)、(84.3±59.9)d/cm,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端组与远端组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分别为(81.4±10.1)、(60.0±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骨搬运治疗胫骨骨髓炎清创所致的骨缺损时,胫骨近端骨搬运与胫骨远端骨搬运对搬运区骨生长及对合端骨愈合无明显影响,但胫骨近端骨搬运对足踝功能的不利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应用带血管局部肌瓣转移联合滴注引流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带血管局部肌瓣转移修复清创后遗留的残腔,配合滴注引流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76例.治疗前,12例经过4次手术,17例经过3次手术,26例经过2次手术,21例经过1次手术,其中行髓内针固定者27例,钢板螺丝钉内固定者49例;已经做过局部肌瓣填塞手术者6例.结果 76例术后炎症均得到控制,窦道闭合.经过6~18个月随访,骨折均愈合,骨髓炎复发4例.结论 选择带血管局部肌瓣转移修复清创后遗留的残腔,重建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并配合滴注引流,是治疗股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慢性骨髓炎是骨科临床的疑难杂症之一,本文旨在探讨一种目前比较合理的治疗方式。目的:探讨运用灌洗负压引流和可吸收人工骨或者骨水泥混合抗生素分期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采用一期清创灌洗负压引流,二期可吸收人工骨或者骨水泥混合抗生素植入治疗27例慢性骨髓炎患者,男21例,女6例;年龄20~77岁,平均38岁;骨髓炎发生部位:胫腓骨17例,股骨7例,跟骨3例。结果:27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51个月(平均27个月),25例痊愈,2例复发。结论:一期清创、灌洗负压引流,二期可吸收人工骨或者骨水泥混合抗生素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3月~2016年10月,我科采用病灶刮除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植骨治疗7例股骨远端非骨化性纤维瘤患儿,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8~14岁。2例多发病变,对侧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均有病灶;其余患儿病变均位于股骨远端。就诊原因:膝关节疼痛6例,无症状外伤后发现1例。临床表现:膝关节偶尔疼痛,关节活动正常。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007年10月,我科收治18例严重膝内翻畸形患儿,采用2孔钢板螺钉行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骺阻滞术治疗,获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12岁。股骨、胫骨同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模式在外固定架骨骺牵开术治疗儿童股骨骨肉瘤的应用体会。方法对行外固定架牵引分离股骨远端骨骺,配合瘤骨切除、大段同种异体骨重建术的7例股骨下段成骨性骨肉瘤患儿,实施改良整体舒适护理。结果 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压疮、腹胀便秘等常见并发症,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对骨骺牵开术保留股骨的骨肉瘤骨骺患儿实施改进后的舒适护理模式,可提高手术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7月至2021年1月,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或加髂骨混合植骨)治疗胫骨骨髓炎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5~64岁,平均41岁。对5例急性感染期创面或慢性骨髓炎急性发作期患者,先给予局部换药引流或扩创后VSD处理,全身抗感染或预防感染治疗,待急性感染期过后再彻底扩创、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予以修复重建;对11例慢性低毒性骨髓炎患者,给予彻底扩创后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一期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予以修复重建。对7例扩创后骨缺损较多或空腔较大者,给予硫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髂骨混合植骨,采用肌瓣或肌皮瓣嵌合修复。组织瓣切取大小为2.0 cm×3.5 cm~12.0 cm×23.0 cm。通过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参照McKee等骨感染治疗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除1例组织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组织瓣均顺利成活。随访12~40个月,平均18个月。1例骨髓炎术后1年复发,给予再次彻底扩创后,应用载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正1937年,Blount[1]首次总结并报导了一系列以胫骨近端后内侧内翻、内旋畸形为表现,累及骨骺及干骺端的骺软骨发育障碍性疾病,并提出"胫骨内翻"这一概念。此后,对该病进行报导的文献称此类畸形为Blount病。Blount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最初发现的时间常被作为Blount病的分型依据,可分为婴儿型(早发型)和青少年型(迟发型)。早发患儿胫骨近端畸形更严重,多同时累及双侧;而迟发患儿股骨远端骨骺畸形常先于其他畸形,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San-Julian分型III型)行关节囊外整块切除联合使用保留胫骨骨骺可延长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重建术的早期临床研究。[方法] 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共6例患儿在本院行穿刺活检病理学证实为骨肉瘤,影像学分型,均为San-Julian分型III型,其中男2例,女4例;年龄7~12岁;左侧3例,右侧3例。均在本科接受关节囊外整块切除联合保留胫骨骨骺可延长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术,术后指导患儿进行功能锻炼,伤口2周后拆线,再过1周后即给予术后的规范化化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6例患儿手术时间分别为2.5 h、3 h、3 h、3.2 h、3.5 h和4 h,平均(3.20±1.14) h;术中出血量600~1 200 ml,平均(850.00±484.77) ml。6例患儿均获随访9~21个月,平均(15.17±9.53)个月。根据美国骨肿瘤学会评分系统(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 MSTS),术后3个月功能评分18~27分,平均(22.83±7.67)分,患儿肢体功能达到良好标准。末次随访,患肢膝关节屈曲角度90°~110°共4例,110°~130°共2例,伸直均能达到180°;共5例患儿双下肢长度相差1.5 cm,1例患儿双下肢长度差异约为2.5 cm。随访期间所有患儿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肺部转移。[结论]通过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对于股骨远端骨肉瘤San-Julian分型中的III型的患儿,关节囊外切除联合使用保留胫骨骨骺可延长肿瘤型人工关节假体重建术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保留骨骺的转移性骨生长术在儿童骨肉瘤保肢手术中的应用及早期疗效。方法 2010年3月-2011年3月,采用保留骨骺的转移性骨生长术治疗3例骨肉瘤患儿。其中男1例,女2例;年龄10~14岁。病程2周~3个月。肿瘤位于股骨远端1例,胫骨近端2例。按照San-Julian影像学肿瘤分型均为Ⅱ型,Enneking骨肿瘤外科分型均为ⅡB型。行新辅助化疗,手术截除部分骨骺,保留关节面下部分骨骺,予以Ilizarov支架外固定并进行转移性骨生长治疗。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认手术边界是否安全,观察伤口愈合情况,有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骨转移生长长度、速度、轴线、骨愈合,患肢长度、功能。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示3例患儿均获得安全手术边界。1例股骨远端伤口Ⅰ期愈合;2例胫骨近端伤口愈合不良,换药4周愈合。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分别为12、18、24个月。随访期间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发生。2例外支架固定10个月后出现针道感染,经换药、抗感染治愈。转移性骨生长长度分别是18.0、9.5、16.0 cm,延长速度分别是2.57、2.07、1.20 cm/月。1例出现延长偏移,给予麻醉下调整。2例于停止延长8个月后获骨性愈合,拆除外固定支架;1例转移性骨生长欠佳,给予回缩促进骨痂生长。末次随访时,3例患儿下肢全长较健侧短缩1.0~1.5 cm,骨盆取骨区无异常;2例膝关节屈曲度分别达90°和120°,1例仍有外支架,功能测量不满意。结论采用保留骨骺的骨转移性生长术治疗儿童骨肉瘤,通过自体骨段延长的方式修复骨缺损,为儿童保肢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假体翻修对减少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肢体不等长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2009年—2013年,收治3例儿童胫骨近端经典型骨肉瘤(ⅡB期)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12、13、13岁。术前化疗4个疗程后,一期行胫骨近端瘤段切除、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术;待患者20、17、17岁时行二期假体翻修术。结果 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两期手术。二期术后双下肢长度相差19、7、21 mm。二期术后分别随访13、3、27个月,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满意,根据美国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功能评分标准(MSTS)评分分别为26、27、25分。结论一期胫骨近端半关节置换联合二期翻修手术治疗儿童胫骨近端骨肉瘤,可保留股骨远端生长能力,减少双下肢不等长程度,并获得满意稳定性和良好功能。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关节在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重建功能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置换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3月~2005年8月收治48例恶性骨肿瘤,男23例,女25例;年龄15~47岁,平均21岁。其中骨肉瘤位于股骨远端15例,近端7例,肱骨近端9例,胫骨近端5例;软骨肉瘤位于股骨近端3例,肱骨近端2例,胫骨近端1例;尤文瘤5例,位于股骨近、远端各2例,股骨近端1例;股骨远端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病程3个月~2年。参照Enneking分期标准,B期2例,A期22例,B期24例。均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48例获12~65个月随访。术后3例皮下积液,2例局部皮肤坏死换药后治愈,迟发感染1例,经引流抗感染治愈;3例疼痛,1例服止痛药,2例能忍受;1例外伤后股骨上段假体折断,行翻修术后可行走。2例术后分别于8、17个月局部复发行截肢术。术后1~2年肺转移7例,2~3年肺转移4例,恶性肿瘤最终保肢率93.8%。参照Enneking骨骼肌肉肿瘤术后肢体功能评定标准,获优18例,良21例,可5例,差4例。结论辅以综合治疗,人工假体置换术是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重建功能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比较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病例45例,其中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27例,骨缺损长度为5~15.5cm,平均8.9±2.1cm;采用Llizarov技术治疗18例,骨缺损长度为5~14.9cm,平均8.3±2.3cm。Masquelet组分2阶段治疗:第1阶段术中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制备个体化抗感染占位器(抗生素与PMMA骨水泥混合)植入缺损部位;第2阶段采用Masquelet技术修复骨缺损并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固定。Llizarov组11例近中段缺损采用胫骨远端截骨向近端骨搬运修复,7例中远段缺损采用胫骨近端截骨向远端骨搬运修复。记录两组病例骨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采用胫骨骨折疗效Iowa评分及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两组手术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45例患者获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21.5±6.5)个月。Masquelet组与Llizarov组骨愈合时间分别为20.8±6.0周和28.8±9.6周,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23.2±7.6周和32.8±8.4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胫骨骨折疗效Iowa评分及SF-36量表总得分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同时间点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均可以有效解决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清创后大段骨缺损问题,但Masquelet技术能显著缩短治疗周期,完全负重时间早,手术操作简单,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成人胫骨慢性骨髓炎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应用皮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植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效果.方法 开放伤后继发胫骨慢性骨髓炎19例,清创后创面范围为8.0 cm×3.0 cm~11.0 cm×8.0 cm.采用积极清创后平均19 d VSD治疗,待创而肉芽组织新鲜、感染控制后,采用大小为9.0 cm×6.0 cm~12.0 cm×10.0 cm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术后1例出现皮瓣切口远端皮缘坏死,1例术后3 d皮瓣因蒂部缝合过紧压迫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17例皮瓣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无臃肿,质地佳.术后皮瓣受力处无破溃,无骨髓炎复发.结论 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是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讨论应用生长导向技术治疗儿童由于佝偻病导致的膝关节内外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16例(32膝)患儿,保守治疗无效后均行股骨远端和/或胫骨近端侧方半骨骺临时阻滞。随访18~24(平均19.8)个月。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拍摄双下肢站立位全长X线片,通过测量下肢及股骨、胫骨机械和解剖轴线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1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12例24膝获得满意的效果,平均股胫角(FTA)改善9°,3例6膝畸形平均股胫角(FTA)改善4°,1例患儿术后由于生长缓慢,术后18个月时仍无明显改善。1例1膝螺钉松动,术后3个月给予更换螺钉。所有病例无骨骺损伤。结论应用生长导向技术治疗佝偻病导致膝关节内、外翻成角畸形患儿,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疗效可靠、术后患儿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8.
奴卡氏苗引起骨关节感染的报道并不多见.本文报道1例由奴卡氏苗引起的胫骨近端、股骨远端骨髓炎并膝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的x线Campanacci分期与手术方式选择,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收治的78例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0例,年龄21~68岁,平均38岁;肿瘤部位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端21例,桡骨7例,股骨近端11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髁间2例。根据Campanacci影像学分级本组患者Ⅰ级17例,Ⅱ级46例,Ⅲ级15例,再考虑到患者年龄、肿瘤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膝关节多发骨折患者影像学观察,分析该类骨折AO分型构成特点,探讨AO分型对手术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统计2003~2007年间膝关节多发骨折患者的发病例数,并且按年龄段、发病年份、受伤机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例患者术前X线片进行AO/OTA分型,记录接受手术情况,术后1年进行Lyshlom评分,拍摄X线片评估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共统计膝关节多发骨折167例,占下肢多发骨折的23.69%,其中由交通伤导致占53.29%,30~4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为29.34%。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占44.3%,髌骨+股骨远端占31.1%,胫骨近端+髌骨占19.8%例,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髌骨占4.8%。股骨远端骨折A3型最多(25.4%),胫骨近端骨折B1型最多(21.7%),髌骨骨折C3型最多(31.2%)。[结论]膝关节多发骨折多由交通伤导致,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呈逐年升高趋势。以股骨远端合并胫骨近端骨折多见,骨折类型以关节外股骨髁上,胫骨平台合并干骺端和涉及关节面髌骨横行骨折为主,骨折程度主要以粉碎型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