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通过TGF-β1/Smad通路对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采用0.2、0.4、0.8 U/ml的BTXA处理成纤维细胞,分别作为0.2 U/ml BTXA组、0.4 U/ml BTXA组、0.8 U/ml BTXA组,空白对照组不采用BTXA(0 U/ml)处理,0.8 U/ml BTXA+TGF-β1组用0.8 U/ml BTXA和10 ng/ml的TGF-β1激活剂处理。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2、0.4、0.8 U/mlBTXA显著降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活力和PCNA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2、0.4、0.8 U/ml的BTXA显著提高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uman keloid fibroblasts,HKF)生物学行为和TGF-β/Smad信号通路和ERK信号通路表达的影响。方法:在HKF培养过程中加入A型肉毒毒素进行干扰,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Smad通路和ERK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及细胞增殖、侵袭、凋亡情况。结果:A型肉毒毒素可以抑制HKF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凋亡,并且明显抑制Ⅰ型胶原、Ⅲ型胶原、纤维连接蛋白、α-SMA和CTGF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IFN-γ、TGF-β3基因的表达水平。上调Smad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调VEGF基因表达,明显抑制p-Smad2和p-Smad3蛋白表达水平,并且抑制P-ERK1/2蛋白表达。以上生物学变化均且呈药物浓度依赖性。结论:A型肉毒毒素可抑制HKF的增殖、侵袭、血管生成和胶原积累,这些效应与TGF-β/Smad和ERK1/2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及对人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对传代培养的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3种浓度的丹参酮ⅡA(1×10-3/L、5×10-3g/L和10×10-3g/L),采用MTT法观察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情况;将TGF-β1启动子重组质粒phTGF2.14、phTGF1.12转染至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加入上述3个浓度的丹参酮ⅡA,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检测报告基因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活性。比较各组系膜细胞增殖及TGF-β1启动子活性。结果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的作用,抑制率分别为8.20%、18.40%和23.06%,呈剂量依赖性(P〈0.01);丹参酮ⅡA浓度为10×10-3g/L时,TGF-β1启动子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丹参酮ⅡA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抑制其增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GF-β1启动子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丹参酮ⅡA对胃癌MKN-45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对整合素β1、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肿瘤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丹参酮IIA对体外培养的人胃癌MKN-45细胞增殖的影响 RT-PCR法测丹参酮IIA作用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MMP-7的表达。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丹参酮ⅡA各浓度组(4μg/mL、8μg/mL、16μg/mL、32μg/mL、64μg/mL)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有显著差异(P〈0.05),其24h、48h、72h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42.5μg/mL、19.4μg/mL和7.4μg/mL。PCR半定量分析表明丹参酮ⅡA作用后整合素β1和MMP-7mRNA的表达受到抑制,抑制程度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丹参酮ⅡA能有效抑制人胃癌MKN-45细胞的生长,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丹参酮ⅡA可能通过降低人胃癌MKN-45细胞整合素β1和MMP-7mR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microRNA-200c(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阐明其涉及的TGF-β/Smad通路机制。方法:将miR-200c mi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和TGF-β1分泌表达变化分别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结果:miR-200c明显抑制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miR-200c能明显减低磷酸化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TGF-β1分泌。结论:miR-200c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 croRNA-200c(miR-200c)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并阐明其涉及的TGF-β/Smad通路机制。方法:将mi R-200c mi mics用oligofectami脂质体转染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测细胞增殖变化;3H-脯氨酸掺入法测胶原蛋白水平的变化。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和TGF-β1分泌表达变化分别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结果:mi R-200c明显抑制经TGF-β1诱导的人瘢痕疙瘩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mi R-200c能明显减低磷酸化Smad2和Smad3的蛋白表达水平及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TGF-β1分泌。结论:miR-200c能明显抑制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予含有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的培养液(分别为0μg/mL、50μg/mL、100μg/mL和200μg/mL)进行干预。不同时间点以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干预和不同时间干预,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早期凋亡率、细胞周期G0/G1期比例的影响,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200μg/mL组干预效果最明显。结论丹参酮ⅡA具有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的作用,且干预效果存在浓度依耐性及时间依耐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可能通过微小RNA-21d-5p(miR-21d-5p)对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的调控,从而对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观察TGF-β1处理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并检测miR-21d-5p的表达,在HK-2细胞中分组转染miR-21d-5p或anti-miR-21d-5p,再使用TGF-β1处理,观察过度表达或抑制表达miR-21d-5p对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活性及迁移的影响。分析TGF-β1、miR-21d-5p与BMP7的靶向关系。共转染miR-21d-5p和pcDNA3.1-BMP7,或anti-miR-21d-5p和si-BMP7,使用TGF-β1处理,评估TGF-β1、miR-21d-5p与BMP7的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增殖以及迁移的相互关系。结果:TGF-β1处理HK-2细胞后,miR-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对体外培养瘢痕成纤维细胞(hypertrophic scar fibroblast,HSF)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方法:将原代培养的HSF分为对照组、HMME-PDT组、单纯光敏剂组和单纯激光照射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PDT后HSF分泌至上清液的TGF-β_1蛋白表达量,应用Western-Blot观察PDT对细胞浆内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作用。结果:HSF分泌至细胞上清液的TGF-β_1蛋白含量较高,而HMME-PDT后降低;HSF合成的TGF-β_1蛋白水平高,HMME-PDT后HSF中的TGF-β_1蛋白含量减少。结论:HMME-PDT能够阻止TGF-β_1的信号传向细胞核,改变TGF-β_1在HSF细胞水平的表达,使细胞核内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有关的靶基因得不到激活,从而抑制HSF增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方前列消汤干预TGF-β1/Smad4、Smad 7信号转导通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前列腺炎(EAP)小鼠前列腺成纤维细胞(PrF)增殖与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C57BL/6小鼠制备前列消汤含药血清,根据细胞毒性实验结果,以5%、10%、20%的含药血清分别作为低、中、高剂量组进行干预实验。采用"免疫诱导+中医病因造模法"建立湿热证EAP小鼠模型,无菌条件下取出前列腺组织,分离培养PrF,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PrF,免疫荧光法检测PrF纯度,纯度达90%以上即以5 ng/ml TGF-β1浓度的培养液刺激进行建模。取建模后对数生长期的PrF随机分为空白组(无血清培养液),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含TGF-β1浓度5 ng/ml的培养液),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个复孔;干预培养24 h后检测各组PrF增殖情况,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TGF-β1的表达水平和Smad4、Smad7、p-Smad4、p-Smad7的表达水平,qPCR检测TGF-β1、Smad4、Smad7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PrF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经TGF-β1诱导后,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rF细胞增殖明显(P0.05),前列消汤低、中剂量组PrF细胞增殖受抑制(P0.05),前列消汤高剂量组PrF细胞增殖受明显抑制(P0.01);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前列消汤各剂量组PrF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P0.01),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Smad4、p-Samd7和TGF-β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经前列消汤含药血清干预后,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前列消汤含药血清能显著下调PrF细胞内p-Smad4,TGF-β1蛋白的表达(P0.01),而增加p-Samd7的表达水平(P0.01)。q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前列消汤高剂量组Smad4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Smad7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TGF-β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1);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前列消汤高剂量组Smad4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模型组、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Smad7基因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前列消汤低、中、高剂量组TGF-β1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PrF细胞凋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消汤各剂量组凋亡率均显著提高(P0.05),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结论:经TGF-β1诱导可刺激PrF细胞增殖,上调TGF-β1、p-Smad4的表达,下调p-Smad7的表达。前列消汤可以抑制PrF增殖,且呈明显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TGF-β1和p-Smad4的表达、提高p-Smad7的表达从而阻断TGF-β1通过Smad4途径诱导PrF细胞增殖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丹酚酸A对5/6肾切除(Platt法)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科素亚组,采用Platt法复制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术后8周分别观察大鼠肾组织BMP-7、Smad6、TGF-β_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p-Smad2/3、p-Smad1/5/8的蛋白表达。结果:各治疗组大鼠肾组织BMP-7、Smad6、p-Smad1/5/8的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0.01 or P0.05),TGF-β_1、p-Smad2/3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减弱(P0.01 or P0.05)。结论:丹酚酸A可能是通过诱导BMP-7、Smad6、p-Smad1/5/8蛋白表达,抑制p-Smad2/3蛋白表达,调节BMP-7/Smads/TGF-β_1信号通路,抑制了TGF-β_1信号向细胞核内转导的通路,从而抑制细胞外基质增生,起到延缓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及其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不同浓度丹参酮IIA(0.5、1、2、4 μg/mL)作用SGC7901细胞不同时间(24、48、72 h)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丹参酮IIA(2 μg/mL)作用SGC7901细胞48 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NF-κB p65亚单位、IκB-α、磷酸化IκB-α、IKK-α/β、磷酸化IKK-α/β的水平;ELISA法检测p65亚单位的DNA结合活性。 结果:MTT结果显示,丹参酮IIA(1、2、4 μg/mL)明显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呈明显的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均P<0.05);凋亡分析显示,丹参酮IIA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F-κB信号通路相关分子检测显示,与对照组比较,丹参酮IIA处理组细胞p65、IKK-β及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IκB-α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但其磷酸化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KK-α及其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表达变化均不明显(均P>0.05);NF-κB亚单位p65的DNA结合活性明显下降。 结论:丹参酮IIA可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降低NF-κB信号通路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TanⅡA)是否可以抑制骨肉瘤细胞株MG-63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TanⅡA干预骨肉瘤细胞,Western blot检测各组中细胞增殖相关蛋白(p21、PCNA、ki-67)和细胞迁移相关蛋白(COL1A1、COL1A5、MMP-2、MMP-9)及KLF-4的表达情况;MTT法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观察细胞迁移情况;转染过表达KLF-4或空白对照质粒至离体培养的骨肉瘤细胞中,再用TanⅡA干预,检测骨肉瘤细胞表型转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TanⅡA组中骨肉瘤细胞增殖能力降低(P0.01),迁移减少(P0.01),p21表达增多(P0.05),PCNA、ki-67、COL1A1、COL1A5、MMP-2、MMP-9、KLF-4表达减少(P0.01)。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后,相比于对照组,转染KLF-4过表达质粒可以增加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P0.05),逆转TanⅡA对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的抑制作用。结论 TanⅡA通过下调KLF-4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温阳消癥方对TGF-β1诱导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LncRNA MEG3的调控作用及对纤维化因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分为对照组、TGF-β1组、TGF-β1+3.5 mg/ml温阳消癥组、TGF-β1+14 mg/ml温阳消癥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及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α-SMA、FN、CTGF蛋白表达。结果:3.5、7、14 mg/ml温阳消癥不影响细胞增殖,35 mg/ml组细胞增殖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TGF-β1组中α-SMA、FN、CTGF mRNA、LncRNA MEG3及FN、CTGF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α-SMA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TGF-β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有效单体成分丹参酮ⅡA对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及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日本大耳白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将成纤维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丹参酮ⅡA组,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丹参酮IIA溶液作用24、48、72h对其增殖活力的影响;应用Elisa法检测丹参酮ⅡA作用48h后其I型胶原分泌量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丹参酮IIA对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0.1、0.5、2.5μg/mL浓度的丹参酮IIA对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P0.05),10μg/mL浓度的丹参酮IIA作用72h可抑制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P0.05),25μg/mL浓度的丹参酮IIA,24h即表现出对兔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且随着药物作用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强。丹参酮ⅡA组成纤维细胞Ⅰ型胶原分泌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其MMP-9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丹参酮ⅡA能够抑制良性狭窄胆管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的分泌,能诱导MMP-9mRNA的表达而促进胶原降解,从而抑制胆道瘢痕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 ⅡA)对人结肠癌细胞(SW480、HCT116细胞)增殖、凋亡与迁移的影响, 探究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人结肠癌SW480及HCT116细胞, 随机分为对照组, 丹参酮ⅡA(25、50、100 μmol/L)处理组, 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划痕试验分析细胞迁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W480细胞中凋亡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蛋白及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STAT3、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的方式抑制SW480及HCT116细胞增殖;与对照组比较, 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处理组细胞凋亡率分别增加了23.1%、35.3%及26.8%、34.6%;丹参酮ⅡA(50、100 μmol/L)干预后, 两组细胞的迁移抑制率分别增加了26.6%、36.5%及39.8%、42.0%;丹参酮ⅡA干预后SW480细胞中细胞凋亡通路中VEGF、bcl-2蛋白表达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对前列腺癌DU145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作用,并初步探讨隐丹参酮对DU145细胞中异黏蛋白(MTDH)表达及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不同浓度隐丹参酮及作用不同时间对DU145细胞中MTDH蛋白的表达影响;RT-PCR技术检测隐丹参酮分别作用DU145细胞12、24、48 h后细胞中MTDH mRNA的表达情况;Western印迹检测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48 h后细胞中MTDH、AKT、p-AKT、Bcl-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隐丹参酮能够明显抑制DU145细胞增殖,且抑制效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P0.05);以10μmol/L隐丹参酮作用DU145细胞24、48、72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42±4.51)%、(55.07±5.67)%和(70.84±4.66)%,明显高于对照组(3.1±2.48)%(P0.05)。Western印迹和RT-PCR结果显示,隐丹参酮可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下调MTDH的表达(P0.05),抑制AKT信号通路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5)。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前列腺癌DU145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MTDH表达,抑制其下游PI3K/AKT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 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通过TGF-β/Smads信号通路对前列腺癌细胞株PC3、LNCa P增殖能力的影响及通路关键蛋白TGF-βRⅡ、Smad2、Smad7在其中的作用。方法原代培养源于人前列腺癌基质的CAFs。Western blot检测CAFs、PC3和LNCa P细胞TGF-β受体II型(TGF-βRⅡ)表达。用CAFs原代培养液制备条件培养液CAFs-CM,用TGF-βRⅡ抑制剂(LY2109761)处理CAFs后制备出另一条件培养液CAFs-LY-CM,分别观察PC3和LNCa P在常规培养基、CAFs-CM、CAFs-LY-CM条件培养液中的增殖能力及差异性,以及活性形式磷酸化的Smad2(P-Smad2)、Smad7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CAFs、PC3细胞阳性表达TGF-βRⅡ,LNCa P细胞呈弱阳性表达。和常规培养基相比,浓度为0.75g/L CAFs-CM的条件培养基可显著提升PC3[分别为(6.36±0.65)和(2.94±0.19),P0.05]和LNCa P细胞[分别为(5.06±0.38)和(2.86±0.39),P0.05]的增殖能力。CAFs-CM上调PC3细胞Smad7蛋白表达水平,对LNCa P细胞P-Smad2蛋白表达几无影响。采用10~(-6)mol/L LY2109761处理CAFs后,CAFs-LY-CM可显著抑制PC3细胞增殖[分别为(4.09±0.36)和(6.36±0.65),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但对LNCa P细胞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结论 CAFs通过TGF-βRⅡ/Smad7关键蛋白调控PC3增殖,是PCa潜在的治疗新靶点。CAFs通过TGF-β信号通路调控LNCaP细胞增殖的作用不显著,存在其他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常氧和低氧下,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s)增殖和促纤维化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STS治疗瘢痕疙瘩的可能作用。方法原代培养5例KFs,将细胞分组,分别在常氧(21%O2)和低氧(2%O2)下用不同剂量的STS(0、50、100、200、400、800μmol/L)干预48 h,采用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同时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用不同剂量的STS(0、100、200μmol/L)同样干预48 h,实时定量PCR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骨细胞特异因子2(Periostin)的mRNA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IF-1α、TGF-β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低氧与常氧下的KFs增殖活力无明显差异;STS在常氧和低氧下明显抑制KFs增殖(P0.01),其有剂量依赖性,在低氧条件下STS的起效剂量比常氧下的高。低氧能够引起HIF-1α的mRNA和蛋白分别增加0.606(P=0.037)、0.950(P=0.002),VEGF mRNA上调7.256(P=0.043),Periostin mRNA上调6.285(P=0.006),TGF-β1蛋白增加1.641(P=0.011),对ColⅠ和ColⅢ的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常氧下,200μmol/L的STS增加HIF-1α和Periostin的mRNA表达分别为0.750(P=0.015)和8.553(P=0.000),减少TGF-β1、ColⅠ和ColⅢ的mRNA表达分别为0.349(P=0.007)、0.320(P=0.006)、0.453(P=0.015),对TGF-β1蛋白和VEGF 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低氧48 h,200μmol/L的STS使HIF-1αmRNA和蛋白表达分别减少0.548(P=0.016)、0.984(P=0.001),对TGF-β1 mRNA和蛋白以及ColⅠ、ColⅢ、VEGF、Periostin的mRNA表达影响不明显。结论常氧和低氧下STS对KFs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并能够影响促纤维化因子的表达,可能作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