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临床上切除色素痣、瘢痕、肿瘤、病毒疣等病变引起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常采用各种邻位皮瓣来修复,其中A-T皮瓣的应用文献报道较多,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发现以往对A-T皮瓣的设计不仅全部为直线,且皮瓣的底边延长线上有两个小的猫耳,因此,2007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A-T皮瓣修复各种皮肤缺损76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在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在拟修复区域旁顺皮纹方向设计近似三角形皮瓣,底边位于近缺损侧。于三角形皮瓣两腰切开皮肤,向下潜行分离皮下组织,形成皮下组织蒂皮瓣,向缺损侧推进,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应用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5例,切口Ⅰ期愈合,形态、质地好,瘢痕不明显。结论:皮下组织蒂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确定,操作简单,是修复面部小创面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外伤后和瘢痕切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沿胸脐支设计皮瓣,逆行切取,皮瓣转移修复外伤后前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3例;解剖游离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血管蒂的股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前臂瘢痕切除后创面8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5个月,前臂外形满意。皮肤质地柔软。弹性良好。结论胸脐皮瓣及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前臂软组织缺损创面,方法可靠,解剖容易,是一种简单、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A-T皮瓣在面部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自然轮廓线的一侧作为A-T皮瓣中三角形的底边,将缺损设计在三角形内。将游离后的皮瓣向创面推进,关闭创面并形成T形外观。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Ⅰ期愈合,随访时间3~16个月,局部平整,没有"猫耳朵"形成,面部各器官没有扭曲和移位畸形。结论:A-T皮瓣是修复面部中等大小皮肤缺损的较可靠和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风筝"皮瓣(亦称皮下蒂推进皮瓣)在面部部分区域(耳、鼻翼区、上唇区、眉区等)体表肿物切除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本组30例患者切除体表肿物后,于缺损邻近部位按照尽量不影响局部解剖单位为原则设计"风筝"皮瓣,推进转移修复皮肤缺损。结果:30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皮瓣血供可靠,随访时间3~6个月,皮瓣平整,瘢痕无增生,局部外形佳。结论:面部部分区域的创面不宜直接缝合,用"风筝"皮瓣进行修复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依据整形外科原则应用局部皮瓣急诊修复面部创伤性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对32例面部皮肤软组织即时性创伤性缺损,于严格清创后,根据创面缺损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分别设计皮下浅表肌腱膜系统(SMAS)蒂皮瓣、V-Y推进皮瓣、眼轮匝肌蒂岛状皮瓣、鼻唇沟皮瓣等修复创面,精细缝合关闭伤口.结果 32例伤口均Ⅰ期愈合,随访6~18个月,无明显瘢痕增生,无功能障碍,无需Ⅱ期修复,美容效果良好.结论 遵照整形外科基本原则采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可获得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眶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扩张皮瓣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利用扩张皮瓣修复眶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眶周分为5个区域:Ⅰ区,上睑;Ⅱ区,下睑;Ⅲ区,内眦部;Ⅳ区,外眦部;Ⅴ区,周围区域,包括鼻、眉间、眉、额部、颧部和鼻颊交界区.对19例眶周血管瘤、植皮瘢痕、外伤性瘢痕和色素痣患者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的皮肤软组织缺损位置,在邻近部位放置大小适合的扩张器1、2个(30~100 ml),扩张充分后,采用推进皮瓣、旋转皮瓣和易位皮瓣法治疗.结果 19例患者中,共形成扩张皮瓣33个,其中推进皮瓣18个,易位皮瓣11个,旋转皮瓣4个;扩张皮瓣全部成活,但出现睑裂闭合不全2例,眉移位1例,下睑外翻1例,其余效果良好.结论 对于眶周皮肤软组织缺损,利用邻近组织扩张皮瓣进行治疗,是较好的选择,但详细的术前设计和掌握眶周复杂的解剖结构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9例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设计Limberg皮瓣修复创面.其中肿瘤患者3例;色素痣患者6例.结果:9例患者术后皮瓣均未出现动脉供血和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色泽、质地较好;伤口Ⅰ期愈合,随访3~6月未见肿物或色素痣复发,瘢痕不明显,形态满意.结论:Limberg皮瓣修复面部中小缺损创面效果良好.设计原则包括:将旋转瓣设计在临近皮肤最松弛区域并且最好完整覆盖一个凸出的美学单位;如果局部旋转后发生猫耳畸形,可以使用皮下蒂皮瓣或者改良的Limberg皮瓣(DuFourmentel皮瓣);如缺损为圆形,用阅读者皮瓣(the reading man procedure)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组28例患者眼周肿物手术切除后均行A-T皮瓣修复缺损。在肿物周围设计A-T皮瓣,切除肿物组织的同时将缺损创面修剪成等腰三角形,底边线向两侧延长,在延长线上至三角形尖端点面积分离皮瓣,将两侧皮瓣向中间推进游离闭合缺损,如果张力大可在延长线下两边各设计一个等边三角形切除。结果:全部患者A-T皮瓣均成活,创面一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无明显瘢痕遗留,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眼周皮肤缺损简单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目的 介绍应用多种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在修复面部较大范围或特殊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时,根据创面的大小、形状、部位及周围皮肤情况,将2个或2个以上的局部皮瓣联合分区修复创面.修复皮瓣的面积为1.5 cm×2.0 cm~4.0 cm×5.0 cm,并将切口线沿面部分区的自然轮廓线(如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肤皱纹处设计,使切口隐蔽.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87例患者获随访1~48个月,修复皮瓣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较匹配,切口瘢痕平软而且较隐蔽.肿瘤患者无复发.面部的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其形态及美学效果均满意.结论 应用局部皮瓣联合修复面部较大范围或特殊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是在遵循面部分区原则及保持面部固有形态结构特征的美学基础上,能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容效果的一种较好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应用改良A-T皮瓣修复颜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5年12月,笔者应用改良A-T皮瓣修复颜面色素痣、瘢痕、体表肿瘤等切除后缺损患者4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五边形切除,于缺损邻近处设计改良A-T皮瓣,将A-T皮瓣推进修复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形态满意。结论:改良A-T皮瓣是修复颜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佳选择,其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Burow's楔形皮瓣联合A-T皮瓣在头面部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Burow's楔形皮瓣和A-T皮瓣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将面部肿瘤切除后的病灶修整成规则的三角形,设计邻近A-T皮瓣及发际线前Burow's楔形皮瓣,并使切口线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联合修复创面.自2006年8月至2009年10月,共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39例.结果 本组39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29例患者3个月至3 年,面部外形良好,肿瘤无复发.结论 将A-T皮瓣与Burow's楔形皮瓣联合应用修复头面部皮肤缺损有利于皮瓣推进并保持蒂部平整,两种皮瓣可以互补,提高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在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8年10月至2012年5月,对12例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进行修复。回顾分析本组患者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情况、皮瓣尺寸、修复效果、术后形态、供区瘢痕、继发创面是否植皮等情况。结果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得到良好修复,术后外观满意,供区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小腿后侧是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理想的皮瓣供区;腓肠神经小隐静脉筋膜皮瓣可以修复大部分足踝区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宽度较小时,供区可直接拉拢缝合;若无法拉拢缝合时,可植皮覆盖供区。对皮瓣滋养血管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A-T型皮瓣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采用A T型随意皮瓣[1 ] 为 2 16例皮肤组织缺损患者进行了修复 ,效果满意。1 皮瓣设计皮瓣形状术前如字母A或等腰三角形 ,术后如字母倒T。设计时皮瓣的纵轴尽可能与皮肤纹理或SMAS筋膜方向一致 ,横轴尽可能设计在较隐蔽的部位。一般以缺损组织长轴、皮肤纹理或SMAS筋膜方向设计皮瓣的纵轴 ,两条长轴等长 ,横轴在缺损组织底边 ,在皮瓣的底边延长线上做两个小的三角形修复皮角 (猫耳朵 )。A瓣的底边必须小于A瓣的长轴 ,否则修复后的切口张力大 ,愈后瘢痕明显 (图 1)。图 1 手术设计 (左 :术前 ,右 :术后 )2 临床资料本组共 2 16…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耳前邻近皮瓣与颞区邻近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根据患者颞部皮肤肿物的大小,设计患侧耳前方皮下蒂皮瓣的切取范围并将切口线设计在耳前皱襞上。在颞部肿物外缘向耳上方延长切口线约为皮肤肿物直径的4倍,设计旋转皮瓣。2个皮瓣联合应用,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共施行此类手术12例,患侧皮肤缺损修复满意,切口线相对隐蔽,面部器官形态功能均未受到影响,供区头发自然生长,瘢痕不明显。结论:利用皮下蒂皮瓣与旋转皮瓣联合修复颞部较大面积皮肤缺损,辅助切口少且切口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自然平滑过渡,创面修复满意,无需植皮,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面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自2005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各部位的皮肤软组织缺损22例。根据各部位的情况设计局部皮瓣,转移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术后随访22例患者3个月~5年,皮瓣完全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瘢痕不明显,修复的外形效果满意。结论:局部皮瓣修复面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是临床实用有效的方法,美容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介绍应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在遵循肿瘤切除的原则和面部分区修复的基础上,应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肿瘤和瘢痕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并使辅助切口顺应面部分区自然轮廓线(鼻唇沟、鼻翼沟、颌鼻缝、睑缘、唇红缘、发际等)或皮肤皱纹处,尽可能隐藏切口线.结果 本组共84例患者,面部缺损面积最小为1.0 cm×2.0 cm,最大为3.5 cm×6.0 cm.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明显并发症发生.其中61例获随访1~50个月,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组织在色泽、质地、轮廓等方面相似、匹配良好,且未见肿瘤复发病例,切口线相对隐蔽、切口瘢痕平软,面部外形轮廓及视觉效果良好,均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和美学效果.结论 利用Burow's楔形推进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创面,辅助切口少且切口相对隐蔽,同时皮瓣转移后较自然,过渡平滑,创面修复后外形结构特征更为自然,可获得满意的面部形态结构和美容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自2020年4月至2021年9月, 我们急诊收治手部创面患者9例, 创面大小为0.5 cm×0.9 cm~4.0 cm×7.5 cm, 根据术前彩超或便携式多普勒探测仪定位创面周围穿支血管情况, 着眼于供区与创面的匹配, 摆脱传统手部解剖标志及血管变异的束缚, 更自由地设计穿支皮瓣, 局部转移修复手部创面。皮瓣修复创面的形式包括V-Y皮瓣、顺行推进皮瓣、逆行旋转皮瓣等。皮瓣的大小为0.9 cm×1.5 cm~4.9 cm×7.5 cm。皮瓣供区较小时直接缝合;皮瓣供区较大时, 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术中皮瓣及植皮区缝合后张力适中, 术后皮瓣存活良好, 随访时间为5~22个月, 平均7个月。皮瓣外观满意, 未见明显臃肿, 肤色及质地与受区周围组织相近, 未见明显瘢痕增生及色素沉着。皮瓣感觉未明显减退。结论近创面局部穿支皮瓣设计灵活, 限制少, 手术方式简便, 可以有效修复手部狭长形、不规则形或其他皮瓣难以修复的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A-T皮瓣在修复面部皮肤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自1998年以来,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色素痣、瘢痕、基底细胞癌等切除后皮肤缺损的患者158例,术中将病变组织行圆形或椭圆形切除,再修整成三角形缺损。于缺损邻近处设计、形成A-T皮瓣,将缺损两侧的皮肤向中间推进闭合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切口期愈合,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A-T皮瓣修复面部皮肤缺损其方法简单易行,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局部皮瓣在颜面外伤软组织缺失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局部皮瓣修复面部外伤软组织缺失的美学效果.方法 自2005年7月至2007年12月,收治因各种外伤导致的颜面局部皮肤软组织缺失患者27例,采用鼻唇沟皮瓣、改良的菱形皮瓣、皮下蒂皮瓣、滑行推进皮瓣、A-T皮瓣等多种皮瓣进行修复.结果 27例面部软组织缺失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所有皮瓣全部成活,经6~18个月随访,伤口瘢痕不明显,功能满意,美学效果良好.结论 面部外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失,情况复杂多变,根据软组织缺损的部位、范围、形状,选择适当的局部皮瓣进行修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