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黏液腺癌是肺腺癌的一类亚型, 其中浸润型黏液腺癌(invasive mucinous adenocarcinoma, IMA)最常见, 易被误诊为肺炎, 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可能与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由于其相对罕见, 相关研究较少, 目前指南未单独对其治疗进行指导。IMA患者常出现KRAS突变, 索托拉西布可能对KRAS G12C突变的IMA有效。NRG1融合被认为是IMA的重要驱动基因, 阿法替尼可能对治疗NRG1融合/重排的IMA有效。IMA患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率非常低, 而B7-H3表达率较高, 因此B7-H3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rimary pulmonary mucinous adenocarcinoma)是肺腺癌的一种少见亚型, 与非黏液腺癌(non-mucinous adenocarcinoma)在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影像、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遗传学改变、预后和治疗等诸多方面均不相同。肺黏液腺癌主要起源于支气管基底细胞和黏液细胞, 肿瘤细胞呈杯状或柱状, 胞浆富于黏液, 核位于基底, 常见特征性的跳跃式贴壁型生长模式, 其最主要的分子改变是KRAS突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由于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性腺癌(MIA)预后良好,当体积较小(≤2 cm)时外科可采用亚肺叶切除。我们对2015—2017年间最大径≤2 cm的肺腺癌冷冻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分析二者的符合率。方法此次研究共收集11189例小体积肺肿瘤冷冻诊断病例,以浸润程度和对手术影响进行分组,并行统计分析各组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AIS符合率为82.81%,MIA符合率为76.42%,浸润性腺癌符合率为88.39%,黏液型腺癌符合率为99.36%,转移性腺癌符合率为99.83%,亚肺叶切除的诊断符合率为88.69%。13.04%的病例冷冻诊断无法对手术方式做出建议。结论浸润性肺腺癌冷冻切片诊断符合率高,小体积早期肺腺癌术中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存在一定不符合率,部分病例无法在冷冻中确诊,需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强与胸外科医师的沟通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肺黏液腺癌发病率较低, 在胸部CT上可分为2型:结节肿块型、肺炎型, 其中以结节肿块型较为多见。结节肿块型肺黏液腺癌与其他非小细胞肺癌难以区分, 表现为分布在肺野周围的实性或部分实性结节, 伴毛刺、分叶, 更容易出现"空泡征"。肺炎型肺黏液腺癌预后不佳, 更易发展成弥漫性病变, 呈多灶性、多叶性, 类似炎症表现, 提示沿气道-肺内播散, 典型征象包括大片状低密度、低强化的实变、"枯树枝征"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结直肠黏液腺癌临床病理因素与MMR蛋白表达及KRAS、BRAF基因突变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01—2022-01山东省东阿县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33例黏液腺癌和307例非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对340例结直肠癌标本石蜡组织的MMR蛋白表达及K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检测,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黏液腺癌占结直肠癌的9.7%(33/340),与肿瘤大小、病变部位、浸润深度、错配修复蛋白表达及BRAF基因突变等临床病理因素有相关性(P<0.05)。结论 黏液腺癌是结直肠癌的少见组织学亚型,分析临床病例特征与错配修复蛋白联合KRAS、BRAF突变检测可为患者预后评估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ATS)下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远期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证据。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CBM、VIP、WanFang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3月13日,搜集VATS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NSCLC的临床对照研究,对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共2515例患者,其中肺段切除术783例(肺段切除组),肺叶切除术1732例(肺叶切除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肺段切除组与肺叶切除组OS[HR=1.02,95%CI(0.77,1.34),P=0.905]、DFS[HR=1.06,95%CI(0.85,1.31),P=0.6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TS下,肺段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Ⅰ期NSCLC其远期疗效相当,VATS下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可供临床选择的早期NSCLC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cm,原发于肺段支气管以下的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198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共诊治的42例周围型小肺癌,术前得到明确病理诊断者仅7例,本组患者行传统开胸切口一叶肺切除20例;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17例,5例行肺段切除。37例患者在术中行淋巴结清扫。所有患者术后均做化疗3~6个疗程,6例行术后放疗。结果: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35例为腺癌,2例肺泡癌,2例腺鳞癌,3例小细胞癌。6例发现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隆突下淋巴结转移,另2例纵隔淋巴结转移。结论:周围型小肺癌在诊断上较困难,剖胸探查后冰冻活检仍然是最准确的诊断手段。对能够承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应行肺叶切除,同时行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老年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胸腔镜切除手术(VATS)的82例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4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肺段切除组,将48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纳入肺叶切除组。比较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并比较术后12个月随访结果及肺功能检测情况。结果 2组手术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肺段切除组手术耗时(170. 43±25. 90) min,显著长于肺叶切除组的(158. 70±22. 76) min (P 0. 05);肺段切除组近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8. 82%,低于肺叶切除组的12. 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2个月随访显示,2组均未出现肿瘤复发、转移或死亡病例,而肺段切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最大通气量(MVV)的下降率均显著低于肺叶切除组(P 0. 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均是治疗老年早期NSCLC患者的有效微创术式,二者近期手术疗效相近,但前者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肺功能较差或不耐受肺叶切除的老年NSCLC患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SHL)影像特点、免疫组化、病理组织起源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并分析15例SH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肺叶切除10例,肺段切除2例,肿瘤摘除与肺楔形切除2例,肺叶切除合并肺大泡结扎术1例,切除组织均行病理确诊;术后均痊愈出院。12例随访1~3年,经X线或CT检查无复发。结论:SHL主要由立方细胞与多角形细胞构成,可能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上皮细胞。对于SHL患者,首选治疗为早期手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
ROS1和RET的基因重排是新发现的肺腺癌驱动基因,各自突变频率约为1%。肺腺癌中RET和ROS1基因重排与其他已知的驱动基因几乎没有重叠,成为独立的新的肺腺癌分子亚型。肺腺癌中ROS1和RET突变基因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已经阐明,体外实验也证实数种多靶点受体激酶抑制剂能抑制含ROS1和RET突变基因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细胞系。而临床研究显示MET/ALK/ROS抑制剂克唑替尼在ROS1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中疗效显著。目前,正开展一些针对肺腺癌ROS1和RET基因的各种激酶抑制剂的早期临床试验。针对这些基因突变的新的肺腺癌亚群的个体化治疗极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作为常规的临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后患者肺功能情况。方法将2013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开胸肺叶切除术组18例、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48例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组14例。将3组患者术后3天、术后3个月时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3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术后3个月肺功能指标(FVC、FVC%、FEV1、FEV1%、FEV1/FVC、PEF、MVV、TLCO、TLC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胸腔镜肺段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中,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及术后肺功能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肺囊肿21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0):2463-2464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囊肿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2/2006-10我院手术治疗的21例支气管肺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例中有9例误诊为肺脓肿、肺大疱、结核、肺癌、气胸。行全肺切除1例,肺叶切除13例,肺段切除1例,单纯囊肿切除4例,肺叶加肺段或楔形肺切除2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结论:支气管肺囊肿易误诊为其他疾病,手术治疗是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肺浸润性黏液腺癌,以前称为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属于浸润性腺癌的变异体,以新增微乳头为主,具有较强的侵袭能力,临床上并不多见,根据报道,约占肺腺癌0.14%,而且大多数病例初期极易被误诊为肺炎、肺结核及其他肺部弥漫性病变,因而未得到及时治疗.现收集2012年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肺浸润性黏液腺癌的3例患者,结合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肺实性黏液细胞腺癌是肺癌中少见的病理亚型,肺癌转移至子宫内膜非常罕见,本文回顾性分析1例肺实性黏液细胞腺癌子宫内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肺穿刺标本为实性黏液细胞腺癌,子宫内膜诊刮标本间质见腺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结果与之一致,TTF-1和CK7阳性,诊断为肺实性黏液细胞腺癌子宫内膜转移。表明肺实性黏液细胞腺癌可以转移到子宫内膜,免疫组织化学可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肺癌外科治疗的公认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及最大限度地保留健康肺组织。然而,当肿瘤距离肺叶支气管开口较近,术前或术中探查证实肿瘤侵犯肺动脉,采用肺叶切除已不能彻底切除肿瘤,而患者又不能接受全肺切除时,肺叶袖状切除术联合肺动脉成形术则为最佳选择,该法既能较完整切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肺功能,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1]。回顾总结我科2002年1月~2004年3月间施行的15例行肺叶袖状切除术联合肺动脉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2002年1月~2004年3月,共完成肺癌手术患者185例,其中15例行肺叶袖状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黏液腺癌(PPMA)的CT表现,并提高CT诊断率。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7例PPMA患者的临床、CT及病理学资料。7例患者均行CT平扫,其中4例行CT双期增强扫描,分析其CT表现、临床资料与病理学关系,并对CT表现进行总结。结果 7例患者病变位于左肺上叶2例,右肺上叶1例,左肺下叶2例,右肺下叶1例,双肺弥漫性1例;4例病变呈单发结节状改变,2例病变为片状实变改变,1例为不规则团块状改变(并双肺弥漫性播散灶)。7例病变未见出血、钙化,细小短毛刺、棘状突起、分叶征、空泡征3例,肺叶膨隆征、支气管截断征、空气支气管征2例,双肺弥漫性播散病灶1例。7例中2例手术证实为肺黏液腺癌,余5例穿刺活检证实为肺黏液腺癌。结论 CT能够很好地显示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特征、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淋巴结情况,为临床诊治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周围型肺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蒋友华  刘凯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1):1153-1155
目的讨论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2004~2006年共进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周围型肺癌172例。其中女性78例(45.3%),男性94例(54.7%),患者平均年龄59.2岁。患者术后病理诊断:肺部转移性肿瘤4例,肺癌168例。其中腺癌106例,在原发性肺癌中占63.1%。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门切除和淋巴结活检或清扫均通过观察监视器屏幕完成,切口长约5cm,不需撑开肋骨。结果2例(1.2%)死亡(无术中死亡及出血死亡患者),6例(3.5%)患者术中转为开胸手术,158例(91.9%)术后没有出现并发症。172例患者中有8例(4.6%)术中输血,1例患者术后输血。中位住院时间7d,平均住院时间8.72d,42例(24.4%)患者于术后第5天出院。其中2005~2006年,247例肺叶切除中108例(43.7%)通过胸腔镜完成。结论在胸腔镜下可完成解剖意义上彻底的肺叶切除,能规范地完成肺周围型肺癌根治术,治疗肺周围型肺癌并发症率和死亡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检测白介素34(interleukin-34,IL-34)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该类肺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诊治的144例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的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及其临床资料。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IL-34在肺癌组织及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IL-34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IL-34在EGFR突变的肺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相对高表达,在正常肺组织中低表达。随访64(42, 73)个月,IL-34高表达组患者(n=93)总生存率低于低表达组(n=51,P=0.006),累积复发率高于低表达组(P=0.011)。Cox比例风险模型示,IL-34表达为患者总生存(HR=2.218, P=0.015)及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HR=2.486, P=0.018)。结论 IL-34升高可能提示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术后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9.
1996年 4月~ 2 0 0 1年 10月 ,我院采用心包内处理肺血管方法进行手术治疗中央型肺癌 31例。心包内处理肺血管切除中央型肺癌 ,在肺门血管已受病变侵犯的全肺或肺叶切除术中 ,降低了术中肺血管损伤大出血的危险性 ,提高了中晚期中央型肺癌切除率及生存率。其中 19例肺叶切除 ,获得与全肺切除同样的彻底性。现就其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31例 ,男 2 4例 ,女 7例 ,年龄 4 2~ 6 5岁 ,平均年龄5 5岁 (其中 6 0岁以上 8例 ,占 2 5 .8% )。病理类型 :鳞癌 2 0例 ,腺癌 11例。根据 1997年国际肺癌分期 ,Ⅲa2…  相似文献   

20.
肺硬化性血管瘤3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31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献复习。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肺叶切除21例,双肺叶切除1例,肺段切除5例,楔形切除和肿瘤除各2例。无术后并发症和死亡。术前诊断为肺良性肿瘤27例。误诊为肺癌4例。结论:该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无特征性,术前确诊极为困难。本病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式以肺叶切除为主。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