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施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3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在严格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护理技术、心理支持等护理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严格药物治疗及实施护理干预8周后,干预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0%和45.7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也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90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效果佳,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银屑病关节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银屑病关节炎59例患者,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用药指导、功能锻炼及生活指导,观察患者预后。结果银屑病关节炎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全部好转出院。结论精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银屑病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护理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98例银屑病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个性化宣教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和常规教育,个性化宣教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银屑病病情缓解率;银屑病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方法、饮食方法、皮肤护理方法掌握度;干预前后患者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结果个性化宣教组银屑病病情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 <0.05;个性化宣教组银屑病发病机制、诱因、治疗方法、饮食方法、皮肤护理方法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心理、生活质量相近,P> 0.05;干预后个性化宣教组焦虑心理、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对银屑病患者护理效果确切,可有效提升患者对疾病发病知识的认知和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有效控制病情,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门诊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在门诊部收治的银屑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行皮肤科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门诊银屑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于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研究分析采用身心系统护理联合常规心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实施时间段为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实验对象为此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患者64例,其中3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常规组,剩余32例患者采取身心系统护理联合常规心理干预为联合组。结果联合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治疗中采用身心系统护理联合常规心理干预能够积极促进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银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预见性护理组30例和常规护理组30例。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护理后PASI评分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预见性护理组差错发生率、综合满意度、护患纠纷投诉率均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银屑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对治疗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60例银屑病患者进行心理测评和问卷调查。结果 SCL-90各项统计指标均高于我国正常人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数患者缺乏对银屑病知识的了解;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银屑病患者存在明显的不良心理;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方法进行74例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收取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规范护理组实施规范化护理干预。就两组患者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疾病知识认知、遵医用药行为、合理饮食行为、护理满意评价和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治疗效果、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规范护理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规范护理组治疗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规范护理组患者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疾病知识认知、遵医用药行为、合理饮食行为、护理满意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心理状态相似,P>0.05。护理后规范护理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患者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了解,提高遵医行为,改善心理状态,有利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史兰辉  楚鑫  高红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3):2036-2037
目的:探讨银屑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用量表对50例银屑病患者的抑郁及社会支持进行调查,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银屑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9,P<0.05).50例银屑病患者抑郁发病率占24%,高于一般人群5%~10%的发病率.结论:银屑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针对患者的抑郁及社会支持给与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了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由护士实施的电话随访对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对190例银屑病门诊患者随机分组,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发放《银屑病患者服药指南》,干预组患者实施由护士主导的电话随访.探讨两组患者分别在于预6、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6、12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通过由护士实施的电话随访可以改善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肖堂琴  丁志兰 《贵州医药》2023,(12):2007-2009
目的 分析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以对照组基础上予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性指数评分(PASI)、治疗依从性以及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及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PASI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DLQI、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DLQI、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较参照组高(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对于提高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增强其治疗依从性有积极影响,有利于促进病情的改善,使患者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银屑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治疗的银屑病患者135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给予皮肤科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8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指数(DLQI)在患者入院当天和出院前1d对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依从性、护理总满意度及临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SDS、SAS及DL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应用于银屑病患者的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减轻银屑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在银屑病的治疗、预防、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9月期间在某院接受治疗的银屑病患者4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以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法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自信,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心理护理),各50例,并对比组间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经心理护理的SAS评分为(35.64±7.31)分,SDS评分为(36.08±7.36)分,治疗依从性评分为(90.64±7.30)分,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血热证银屑病患者的治疗,回顾性分析运用刺络拔罐法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所涉及到的时间段为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这个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血热证银屑病患者84例为实验对象,其中42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比组,余下4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加以刺络拔罐干预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血热证银屑病患者的治疗中加以刺络拔罐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基于ABC情绪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团体心理咨询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9月大连市皮肤病医院住院治疗的4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基于ABC情绪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8次,应用银屑病患者病耻感体验问卷中文修订版、医学应对量表、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对患者病耻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共38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干预后除了拒绝维度,银屑病病耻感总分及其他各维度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应对方式中面对得分明显升高,屈服和回避得分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ABC情绪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团体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病耻感、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为银屑病患者的心理支持和疾病应对护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在我国的患病率约为0.123%,以青壮年为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影响甚大,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精神紧张、心理因素与银屑病关系的研究报道较多,认为银屑病是由于遗传、心理、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2006年2月~2009年1月,我们对50例银屑病治疗患者及家属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银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方法对148例银屑病患者采用情志护理、日常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及出院指导等中医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周到、有效地中医护理本组148例银屑病患者,痊愈11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5%。结论中医护理可提高银屑病患者的整体医治水平,从而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有效地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关节病型银屑病又称银屑病型关节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不明,可能与遗传、内分泌及精神营养障碍有关,约3~5%银屑病患者发生关节炎。本文分析32例关节病型银屑病的临床及X线特征,并实施了心理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