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61例阵发性房颤的患者,首剂静脉注射150mg,10min内注入,继之以0.5mg/分维持静脉泵入,30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且心室率仍快者,追加静脉注射150mg。结果 15例4小时内转复窦性心律,18例4~12小时后转复窦性心律,13例12~48小时后转复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3.6%;用药期间,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无低血压、心衰加重、心绞痛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不良反应。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5例冠心病性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在常规用药和口服美托洛尔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服小剂量胺碘酮:第1周0.2 g,Tid;有效者,第2周0.2 g,Bid;第3周0.1 g,Bid;第4周起用维持量0.1 g/d,治疗时间12个月。统计2组患者在服药后16个月和76个月和712个月两个时间段内房颤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2个时间点的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期间转为持续性房颤的人数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712个月两个时间段内房颤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2个时间点的左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期间转为持续性房颤的人数和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房颤发作次数、持续时间:712个月与112个月与16个月两个时间段比较,对照组均有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稍有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转为持续性房颤的人数:对照组8例(18.60%),观察组3例(7.14%),(P<0.05)。在LAD、LVEF的恢复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随访期间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美托洛尔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能更有效地转复窦性心率、维持窦性心率,抑制心房重构,延缓心房的扩大,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美托洛尔;只要注意合理选择适应证及定期化验监测,两药联用是安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患者年龄的增长,房颤的进行性发展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3.
王黎霞 《海峡药学》2011,(8):128-129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住院治疗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42例,给予先静脉推注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20mL稀释,10min推注;未转窦性心律者,给予胺碘酮1mg.min-1维持6h后改为0.5mg.min-1维持共24h,期间转为窦律停止静脉应用,改为口服胺碘酮100~600mg.d-1。结果 14d内复律成功35例(83.3%),其中30例(71.4%)于24h内转复。未转窦性心律者7例(16.7%);但其心率控制在100次/min以下。结论胺碘酮是疗效好、比较安全的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的药物,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胺碘酮与厄贝沙坦(科苏)联合治疗阵发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4例阵发性房颤随机分为胺碘酮组(Ⅰ组,n=71),胺碘酮加厄贝沙坦组(Ⅱ组,n=73),计算两组治疗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及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但12个月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Ⅰ组窦律维持率低于Ⅱ组,但无显著差异,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胺碘酮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的扩大.  相似文献   

5.
王涛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91-992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由各种心脏病引起的58例阵发性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0)和西地兰组(n=28);胺碘酮组:胺碘酮首剂150mg静脉注射后,以1mg/min维持静脉点滴,依心室率情况调整剂量,若15分钟无效,追加胺碘酮150mg静脉注射;西地兰组:近1周未用洋地黄者,以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近1周规律应用洋地黄者,以西地兰0.2mg静脉注射,依疗效调整剂量。观察两组复律情况及心室率的变化。结果:胺碘酮组与西地兰组复律成功率分别为70%和4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快速房颤有效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螺内酯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64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每日口服螺内酯20mg,胺碘酮0.2mg,对照组30例,每日口服胺碘酮0.2,共治疗2年。结果治疗组阵发性房颤再次发作5例(14.71%),明显低于对照组7例(23.33%),P〈0.05;治疗组转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3例(8.82%),明显低于对照组5例(16.67%),P〈0.05。结论螺内酯确实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减少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静脉滴注胺碘酮、普罗帕酮治疗转复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9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分别静脉滴注胺碘酮150~600mg或普罗帕酮70~210mg,观察房颤转复情况。结果:胺碘酮组50例转复成功42例(84%),普罗帕酮组46例,转复成功31例(67.3%)(P〈0.05)。比较在转复阵发性房颤成功率中胺碘酮组高于普罗帕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8.
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方法选择心房颤动患者71例,在常规治疗原发病基础上,静脉注射胺碘酮负荷量150 mg,再以1 mg/min静点48 h,初次负荷量效果不满意者30 min后再静注150 mg,24 h总量<1 200 mg。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0.2 g,3次/d。5~7 d后改为0.2 g,2次/d。5~7 d后改为0.2 g,1次/d维持。对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1 mg/kg,每12 h 1次,应用3~7 d。房颤持续时间>48 h者,同时另外增加华法令抗凝。结果本组患者显效65例(91.5%),有效5例(7%),无效1例。静脉注射胺碘酮过程中,出现注射部位局部皮肤红肿7例,血压下降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出现窦性心动过缓3例。随访期间出现窦缓和慢房颤8例,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2例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结论心电、血压监测下应用胺碘酮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范洪起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1):3314-3315
目的 研究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心房颤动患者40例,随机分成胺碘酮组和普罗帕酮组各2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胺碘酮组总有效率90% (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 (13/20) (P <0.05).结论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在其缓解期使用胺碘酮进行预防性治疗疗效较好,并能改善其愈后.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小剂量胺碘酮疗法的价值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 ,认为小剂量胺碘酮是一种高效、长效且安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 [1 ]。我们自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 ,对 36例有症状的复发性心房颤动 (房颤 )患者使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36例均为 1996年 8月至 2 0 0 0年 8月本院心内科住院或门诊患者。男 2 6例 ,女 10例 ;年龄 37~ 75岁 ,平均 5 1岁 ;病程 5~ 2 4个月 ,平均 17个月。2 8例每月发作 1~ 5次 ,8例每 2个月发作 1次 ;发作持续时间 5~ 2 8小时 ,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房颤转复时间及房颤发作持续时间与转复的关系。方法选择阵发性非瓣膜性房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毛花甙C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房颤转复时间、发作持续时间与转复的关系。结果胺碘酮组4h、8h转复率明显高于毛花甙C组;转复时间明显短于毛花甙C组,房颤发作时间越长,转复成功率越低。结论本研究表明:阵发性、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静脉应用胺碘酮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的转复方法,其临床疗效优于毛花甙C。  相似文献   

12.
张锦 《云南医药》2007,28(2):154-155
心力衰竭患者并发房颤常引起血液动力学障碍加重,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心房不能共济收缩失去辅助泵功能,心搏量及心输出量显著减少,使心衰患者心功能恶化乃至死亡的危险度增加。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房颤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陈园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2225-2226
目的:对比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选择32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胺碘酮和普罗帕酮两组,胺碘酮组16例:胺碘酮(可达龙)300mg微泵持续匀速1小时静脉输入,未转复窦性心律者以胺碘酮1mg/分持续静脉滴注5小时;普罗帕酮组16例:普罗帕酮70mg加生理盐水20ml,10分钟注射完毕,观察20分钟,未转复窦性心律者重复静脉注射普罗帕酮70mg,观察20分钟仍未转复者以普罗帕酮0.5mg/分持续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超过2小时。结果:转复率:胺碘酮组81.25%(13/16),普罗帕酮组75%(12/16),两组转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0,P=0.777)。转复时间:胺碘酮组(209±133)分钟,普罗帕酮组(166±128)分钟,两组转复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4,P=0.019)。转复后心室率比较:胺碘酮组(69.8±12.2)次/分,普罗帕酮组(83.5±19.7)次/分,两组转复后心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4,P=0.010)。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阵发性快速心房颤动均有较高的转复率,转复时间普罗帕酮短于胺碘酮,转复后心室率胺碘酮较普罗帕酮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口服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阵发性房颤患者24例,口服胺碘酮400mg/d,分2次口服,2周后做24h心电图观察阵发性房颤发作减少的百分率、Q-T间期及24h平均心率并判定疗效。结果24例阵发性房颤中,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62.5%;治疗后24h平均心率(次/分)较前明显降低[(81.2±6.8)vs(66.8±8.4),P<0.01)];治疗后Q-T间期(s)较前明显延长[(0.38±0.02)vs(0.40±0.02),P<0.01]。结论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的复发和减少发作次数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针刺和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针刺内关、神门穴,并首剂静脉注射150 mg,继以1 mg·min-1静脉泵入,维持6 h。观察PAF转复情况,心率、QT间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2例患者中,25例10 min复律,占16.45%;110例5 h后转复,占72.37%;2例10 h后转复,占1.32%。复律成功137例,占90.13%。未转律者15例,占9.87%。用药期间,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衰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1例心率57次·min-1,占0.66%,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和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P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针刺和静脉注射胺碘酮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F)的临床疗效。方法 152例器质性心脏病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针刺内关、神门穴,并首剂静脉注射150 mg,继以1 mg·min-1静脉泵入,维持6 h。观察PAF转复情况,心率、QT间期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152例患者中,25例10 min复律,占16.45%;110例5 h后转复,占72.37%;2例10 h后转复,占1.32%。复律成功137例,占90.13%。未转律者15例,占9.87%。用药期间,未见缓慢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心衰加重及QT间期延长等,1例心率57次·min-1,占0.66%,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和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PAF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谢彦军  任新燕 《河北医药》2012,34(24):3787-3788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的症状常突然出现、停止,持续的时间也长短不一,病情复杂。如治疗不及时,可以引起休克、心力衰竭、晕厥等严重症状,较大程度的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其不一定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表现,发病年龄和性别均无特殊性,对其的主要治疗为及时终止发作[1]和进行转复。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收治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  相似文献   

18.
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8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组(n=35)和胺碘酮 氟伐他汀组(n=43),治疗随访时间为6个月,研究的一级终点是房颤复发。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胺碘酮组有效率为71.4%,胺碘酮 氟伐他汀组有效率为78.4%(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氟伐他汀治疗阵发性房颤安全有效,还可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方法19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6例;观察组用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仅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转复窦性心律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57.29%和67.71%;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32.29%和39.5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可使窦性心律转复率升高,不良反应少,预防复发效果优于单用胺碘酮。  相似文献   

20.
心房颤动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的人群中房颤的检出率为5%。恢复并且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理想治疗目标,因为预防房颤复发能够改善心功能并减轻患者的症状。我们对22例老年人有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采用小剂量胺碘酮预防复发,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