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探讨两者问的关系以及对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85例的血浆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水平,分析FIB与CRP的相关性.结果 偏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FIB与CRP明显相关,相关系数r=0.592,P<0.01.结论 FIB不仅在凝血途径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参与体内炎症反应,加剧冠脉病变进展,为一项简便易测的重要临床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4例脑梗死患者,将其设定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14例设定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合理。结果研究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均和对照组患者检查含量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含量逐渐增加,说明其梗塞面积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越高,说明病情越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含量予以优先检测能够分析出患者梗塞面积及其病情发展程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进行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检测方法 ,并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健康体格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经检测,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14.14±2.66)mg/L高于对照组(2.13±0.78)mg/L;观察组纤维蛋白原(8.35±2.67)g/L高于对照组(3.32±0.95)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脑梗死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可及早发现患者病情,提高诊断和治疗有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1年12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97例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50例60岁以上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彩色多普勒颈动脉斑块检查、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检测,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81.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6%,且观察组中不稳定斑块的检出率为49.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血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同组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观察组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其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15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研究组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面积越大,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程度越严重,超敏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是脑梗死患者良好的检测指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梗死面积大小与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呈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前后对血浆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 10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两组患者均制订个性化的饮食方案及运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服用阿卡波糖.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4周、48周后两组的ET、CRP、Fg变化及随访1年的转归情况.结果 糖耐量减低患者应用阿卡波糖治疗24周、48周后,血浆内皮索、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均显著下降,而对照组三者均无显著性改变;随访1年内,治疗组比对照组DM发生率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 阿卡波糖缓解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倾向,进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G)检测方法,观察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5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收治的4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考组,分别检测两组受检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hs-CRP、FG水平明显高于参考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组内梗死灶直径〈1.5 cm者hs-CRP、FG水平明显低于梗死灶直径1.5~3.0 cm及〉3.0 cm患者(P〈0.05),梗死灶直径1.5-3.0 cm患者hs-CRP、FG水平低于梗死直径〉3.0 cm患者(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可作为脑梗死的有效评价指标,同时能够对梗死程度及面积等进行反应,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4月间收治的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体检中心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FIB水平和异常率。同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NDS评分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比较急性脑梗死病情与血浆FIB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浆FIB水平及其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NDS重型亚组患者血浆FIB水平明显高于中型和轻型亚组患者(均P<0.05),而中型亚组和轻型亚组间血浆FIB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的FIB水平明显高于健康成人,病情越严重,FIB升高越明显,高水平FIB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之间收录的80例冠心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的80名健康对象(对照组)的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通过两组的对比分析,观察组的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冠心病患者的病变支数的增加,其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也明显的升高,组间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可以通过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和C反应蛋白含量进行诊断冠心病,而且含量越高则表示病情越严重,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浓度、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凝固法对85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87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及8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测定、并予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三组间作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最高,进展性脑梗死组三个指标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618 3,P〈0.01),而血浆纤维蛋白原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呈正相关(r=0.459 2,P〈0.05)。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越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越高,脑梗死病情进展越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60例脑梗死患者(其中分为大梗死灶、小梗死灶、腔隙性梗死灶和重型、中型、轻型),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检测和比较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G)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hs-CRP和FG水平显著升高,随着梗死灶面积的增大和严重程度的加深,hs-CRP和FG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和FG水平越高,脑梗死患者的梗死灶面积越大,病情的严重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牙周炎症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中重度牙周炎患者(脑卒中伴牙周炎组)、单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卒中组)、单纯中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组)及健康者(对照组)各20例.记录牙周临床指标包括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检测血清hs-CRP和纤维蛋白原的含量.结果 脑卒中伴牙周炎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高于脑卒中组、牙周组、对照组(均P <0.05).牙周炎组、脑卒中组、脑卒中伴牙周炎组的hs-CRP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hs-CRP:(2.7±0.8)、(3.2±0.5)、(5.9±3.2) mg/L比(1.4±0.8)mg/L;纤维蛋白原(2.72±0.20)、(2.91±0.54)、(3.24±0.20) g/L比(2.29±0.14) g/L],脑卒中伴牙周炎组又明显高于脑卒中组、牙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s-CRP、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牙周指数正相关(均P<0.05).结论 牙周感染和炎症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s-CRP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以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脑梗死临床患者56例和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对其展开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并对检测结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且随着梗死面积的增加检测结果逐渐升高(P〈0.05)。结论对超敏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14.
江显萍  陈建华 《贵州医药》2012,36(4):312-3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纤维蛋白原(FIB)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脑梗死患者41例作为对照,分别检测两组病人的Hs-c、FIB和相关血脂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Crouse积分,比较两组病人所检测指标的不同.结果 急性脑梗死患者Hs-c、FIB、脂蛋白(a)、IMT、Crouse积分较非脑梗死组明显增高,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脂蛋白(a)、Hs-c、IMT与有颈动脉斑块形成患者导致脑梗死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Hs-c、FIB、脂蛋白(a)血浓度的增加可导致IMT增加,Crouse积分增加,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颈动脉脉粥样硬化斑决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人群发病率为0.5%左右,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60岁以上的人群中,其发病率可高达6%以上[1]。血栓栓塞是房颤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房颤患者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与其存在血栓前状态有密切关系。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是反应血栓前状态的敏感指标。炎症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作为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反应指标,其升高标志机体处于一种炎症状态,随着其测定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不断提高,C-反应蛋白被证实可以间接地反映局部炎症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心宁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浆FIB及CRP水平的变化。结果冠心宁注射液治疗2周后,FIB及CRP水平明显下降,分别为(3.97±0.54)g/L比(3.25±0.66)g/L(P<0.05)及(10.77±0.65)mg/L比(9.15±0.32)mg/L(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冠心宁注射液,能进一步降低FIB及CRP水平,可能减少ACS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原(FIB)的表达水平及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于本院住院的糖尿病足患者53例,根据是否存在感染分为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组(A组29例)和糖尿病足未合并感染组(B组24例).选取28例糖尿病未合并糖尿病足患者为C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浆hs-CRP水平,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FIB水平,观察并比较3组的hs-CRP及FIB水平及其相关性.结果 A组和B组的hs-CRP及FIB水平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hs-CRP及FIB水平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足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血清hs-CRP与FI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组患者应积极检测hs-CRP与FIB水平,并采用抗感染及抗凝治疗,以促进局部病患血供及恢复.  相似文献   

18.
王贵荣  段永桂  周钧 《天津医药》2004,32(8):515-516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反应有着密切关系。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和白细胞(WBC)作为炎症反应的敏感指标可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稳定程度,预测CHD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检测了多种炎性标志物,旨在进一步探讨炎症反应与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田维舟 《贵州医药》2003,27(6):491-492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与冠心病(Coranary heart disease,CH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1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 CAG),同时测定血浆Fg和血清CRP。结果123例冠心病患者的Fg和CRP明显高于88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P<0.05);在不同狭窄支数亚组中,Fg和CRP水平与病变支数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Fg和CRP水平明显升高,说明Fg和CRP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季玮  江艳芬  陈春叶 《中国药房》2011,(32):3021-302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纤维蛋白原(Fg)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0.4g·d-1,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d-1,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d。治疗前及治疗第14天后分别测定患者的血浆CRP和Fg浓度并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第14天,2组血浆CRP和Fg浓度及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血浆CRP和Fg浓度及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也明显降低(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能使急性脑梗死患者升高的血浆CRP和Fg浓度降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