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在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肝功能变化和体液免疫水平,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蒿汤治疗,探讨其对阳黄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阳黄证动物模型符合黄疸特点,未改变黄疸模型的关键指标,未影响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主证及湿热证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的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符合中医学传统病因病机理论,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与人类阳黄证相似,并且经茵陈蒿汤复健后阳黄证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血清胆红素、血清酶、免疫指标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茵陈蒿汤对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同时探讨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中药茵陈蒿汤对阳黄证动物模型的影响.方法:在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肝功能变化和体液免疫水平,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蒿汤治疗,探讨其对阳黄证动物模型的影响.结果:阳黄证动物模型符合黄疸特点,未改变黄疸模型的关键指标,未影响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主证及湿热证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湿热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的中医阳黄证黄疸动物模型符合中医学传统病因病机理论,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与人类阳黄证相似,并且经茵陈蒿汤复健后阳黄证动物模型的一般状态、血清胆红素、血清酶、免疫指标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3.
当药提取物对鼠试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当药提取物对试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0.1%CCl4油溶液(0.01 mL.g-1体重)连续给药7d,D-氨基半乳糖(D-Gal,800 mg.kg-1)连续给药6 d,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ipα-萘异硫氰酸酯(ANIT,100 mg.kg-1),连续给药8 d,造成大鼠急性黄疸模型。各组分别ig当药提取物低剂量(46.3 mg.kg-1)、中剂量(92.6 mg.kg-1)、高剂量(185.2 mg.kg-1)。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大鼠测量胆汁流量,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ST,ALT,总胆红素TBIL,DBIL水平。各组分别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同模型组比较,当药提取物92.6,185.2 mg.kg-1能够显著抑制CCl4,D-Gal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ANIT导致大鼠黄疸模型AST,ALT,TBIL,DBIL的升高,能够减轻模型动物肝脏变性、坏死数量和程度,能够增加黄疸模型大鼠的胆汁流量。结论:当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复方柳菊片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利胆、退黄作用.方法 制备大鼠四氯化碳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复方柳菊片对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蛋白、白蛋白、A/G的影响,同时观察肝脏病理学改变.用胆管引流法测定复方柳菊片对正常大鼠胆汁量的影响.用异硫氰酸-1-萘酯造成黄疸模型,测定血清中ALT,AST和总胆红素的含量.结果 复方柳菊片能明显降低由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血清ALT,AST值,促进肝组织修复以及肝细胞合成蛋白.复方柳菊片能明显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降低ANIT引起的ALT,AST和总胆红素升高.结论 复方柳菊片具有保肝降酶、利胆和退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建立中医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降黄合剂对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在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建立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观察降黄合剂对大鼠肝功能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黄合剂对改善高胆红素血症动物模型的肝功能、血清胆红素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赤芍总苷对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阳性药(赤丹退黄颗粒)对照组;各治疗组小鼠连续6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1天和第4天按80 mg/kg的剂量灌胃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末次给药后2 h采血,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等指标,并进行病理组织观察和半定量分析.结果 赤芍总苷各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及肝组织病变均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且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赤芍总苷对小鼠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饶坤胜 《河南中医》2016,(9):1522-1524
目的:观察疸清颗粒对急性肝内胆汁瘀积大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只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造模对照组、茵栀黄颗粒组、疸清颗粒大剂量组、疸清颗粒小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 L·kg-1灌胃,其他的大鼠均先进行造模,一次性给予100 mg·kg-1体质量α-荼基异硫氰酸盐(ANIT)复制急性肝内胆汁瘀积大鼠模型,造模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 m L·kg-1灌胃,茵栀黄颗粒组给予茵栀黄颗粒3 mg·kg-1灌胃,疸清颗粒大剂量组给予疸清颗粒5 mg·kg-1灌胃,疸清颗粒小剂量组给予疸清颗粒1 mg·kg-1灌胃。10 d后进行血清检测,观察ALT、AST、TBIL、DBIL、GGT变化情况,引流胆汁液,观察胆酸、胆固醇、胆红素含量变化情况。结果:疸清颗粒大剂量组胆酸、胆固醇、胆红素水平优于模型对照组、茵栀黄颗粒组、疸清颗粒小剂量组(P0.05);疸清颗粒大剂量组ALT、AST、TBIL、DBIL、GGT水平优于造模对照组、茵栀黄颗粒组、疸清颗粒小剂量组(P0.05)。结论:大剂量疸清颗粒对急性肝内胆汁瘀积大鼠疗效最好,能显著改善肝功能。  相似文献   

8.
赤丹退黄颗粒利胆及退黄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动物实验验证赤丹退黄颗粒利胆退黄作用。方法:α-萘异硫氰酸酯造成大鼠胆汁郁积模型,以熊去氧胆酸对照.观察各实验组胆汁流量及胆红素(TBIL)变化。结果:治疗药及对照药均可增加正常动物胆汁流量。造模后各组胆汁流量下降,TBIL升高。治疗后治疗组96小时段及模型组120小时段TBIL恢复正常;对照组TBIL仍高于正常。结论:赤丹退黄颗粒消退黄疸除利胆作用外,与降低血栓素B2、加强TBIL代谢、改善肝脏病理等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益苷颗粒对正常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方法将正常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中药益苷颗粒剂大、中、小剂量组,做十二指肠插管给药,胆管插管收集胆汁;分段收集胆汁,比较给药前后流量的变化,分析药物对胆汁流量的影响,并测定用药前后胆汁中胆红素含量.结果中药益苷颗粒剂能使正常大鼠胆汁流量增加,且与剂量正相关.结论中药益苷颗粒剂具有利胆和促进胆红素排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α-异硫氰酸萘酯灌胃引起家兔肝内阻塞性黄疸后30小时,参三七注射液静脉滴注实验组的家兔血清胆红素已降至正常;而对照组至42小时后,胆红素仍为0.71mg,超过正常值两倍以上(P<0.01)。另以大白鼠腹腔麻醉后作胆汁引流,实验组静注两种不同剂量参三七后,胆汁流量均较给药前明显增加(P<0.01和 P<0.05),而对照组胆汁流量反有下降。实验显示本品有消退黄疸和增加胆汁流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溪黄草茶浸膏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溪黄草茶浸膏对小鼠和大鼠的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和退黄作用.方法以0.1?l4花生油溶液腹腔注射,制备小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以α-萘异硫氰酸酯(ANIT)造成大鼠黄疸模型,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该药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血清总胆红素(STBIL)的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病理检查证实,该药具有明显的减轻肝细胞的肿胀、脂变、坏死、炎性浸润等症状的作用.结论溪黄草茶浸膏有一定的降酶利胆和保肝护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医黄疸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建立中医黄疸动物模型,并对模型加以评价。方法:在采用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分别结合中医高脂高糖饮食加湿热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阳黄证动物模型;中药大黄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一般生物学状态、肝功能变化及体液免疫水平,并分别予中药复方茵陈蒿汤、茵陈术附汤治疗。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指标以及中药治疗反证等方面对模型加以评价。结果:动物模型符合黄疸证疾病特点,未改变黄疸模型的关键指标,未影响异硫氢酸苯酯(AP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湿热证/寒湿证主证及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方治疗后,黄疸证指标和湿热证/寒湿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上述方法建立的黄疸动物模型符合中医学传统病因病机理论,方法可靠,重现性强,与人类黄疸相似,为中医药研究治疗黄疸提供了较为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芍甘多苷(DSM)对多种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采用四氯化碳(CCl4)、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发小鼠化学性急性肝损伤,内毒素+卡介苗(LPS+BCG)诱发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然后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DSM,每天1次,连续4天,观察药物对血清转氨酶和肝脏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转氨酶及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明显增高,DSM组血清转氨酶,肝脏病理组织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DSM能减轻化学性和免疫性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探讨温阳化湿中药菌陈术附汤对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大黄煎剂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疽动物模型。观察大鼠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D-木糖吸收率的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菌陈术附汤治疗,探讨其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结果:阴黄证动物模型符合黄疸特点,即阴黄证大鼠表现为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升高、UDPGT活性及D-木糖含量下降,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符合肝内胆汁淤积黄疸的病理改变,符合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寒湿证主证及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寒湿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菌陈术附汤有保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细胞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诱导UDPGT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探讨温阳化湿中药茵陈术附汤对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肝细胞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的影响,揭示其利胆退黄的机制。方法:在采用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诱导大鼠肝损伤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大黄煎剂灌胃加寒湿环境因素,建立中医阴黄证黄疸动物模型。观察大鼠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UDPGT活性、D-木糖吸收率的变化,并予中药复健方茵陈术附汤治疗,探讨其对胆红素代谢的影响。结果:阴黄证动物模型符合黄疸特点,即阴黄证大鼠表现为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升高、UDPGT活性及D-木糖含量下降,肝病理组织学改变符合肝内胆汁淤积黄疸的病理改变,符合异硫氰酸-1-萘酯(ANIT)灌胃造模方法的主要特点;同时模型大鼠出现明显寒湿证主证及客观指标变化,经中药复健方治疗后,黄疸证和寒湿证主证及指标明显改善。结论:茵陈术附汤有保肝利胆退黄的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肝细胞β-葡萄糖醛酸酶含量、诱导UDPGT活性、促进胆红素排泄,从而改善胆红素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消黄散对实验性黄疸大鼠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 的影响。方法:采用一次性灌胃异硫氰酸α-萘酯(ANIT)中毒制备大鼠黄疸模型,不同剂量消黄散为治疗组,与思美泰对照,观察血清NO、ET及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消黄散能降低病理性升高的NO水平,恢复ET正常水平,并能显著改善相关指标(P<0.01),消黄散中、大剂量在某些方面优于思美泰(P<0.01)。结论:消黄散对NO、ET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微循环,促进肝损伤的修复,促进胆红素的正常摄入和排泄。  相似文献   

17.
连翘酯苷对大鼠胆汁流量和主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连翘酯苷对大鼠胆汁流量和胆汁中主要成分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去氢胆酸片组、连翘酯苷低剂量组、连翘酯苷中剂量组、连翘酯苷高剂量组5组,采用胆管引流法,观察连翘酯苷对正常麻醉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并分别测定胆汁中主要成分.结果:生理盐水组比较,各组均可显著增加大鼠胆汁分泌量,差异有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溪黄草水提物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发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ANIT 80 mg·kg-1复制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健康SD雄性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即:空白对照组,溪黄草高剂量组(60 g·kg-1),溪黄草中剂量组(40 g·kg-1),溪黄草低剂量组(20 g·kg-1),模型组和熊去氧胆酸(UCUD)组(100 mg·kg-1)。灌胃给药后,进行胆总管插管手术,观察溪黄草对大鼠1.5 h内的胆汁流量以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总胆固醇(TC)、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溪黄草各剂量组各项指标(除ALT、ALP、γ-GT外)均有一定改善(P0.05,P0.01),但部分未呈现一定量效关系。UCUD组对AST有改善,其他7项指标效果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溪黄草中、高剂量组以及UCUD组胆汁流量均有显著提高(P0.05,P0.01)。病理切片结果显示溪黄草高剂量组和UCUD组对ANIT诱发的肝细胞损伤有所改善。结论溪黄草对ANIT诱发的实验性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损伤具有一定干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总萜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通过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和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大鼠研究山茱萸总萜的降血糖作用。方法:1.山茱萸总萜以100 mg.kg-1,50 mg.kg-1,25 mg.kg-1的剂量连续10 d灌胃给予正常小鼠,观察其降血糖作用。2.以相同剂量连续4 d灌胃给予正常小鼠,末次给药1 h后灌胃给予淀粉5 g/kg,观察其对糖耐量的影响。3.以相同剂量连续12 d灌胃给予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观察其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素水平的影响。4.以60 mg.kg-1,30 mg.kg-1,15 mg.kg-1的剂量连续14 d灌胃给予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大鼠,观察其降血糖作用及对胰岛素水平,糖化血清蛋白GSP和肝糖原含量的影响。结果:山茱萸总萜对正常小鼠的血糖水平无明显影响;100 mg.kg-1可提高正常小鼠的糖耐量(P<0.01);三个剂量均可显著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血糖值(P<0.05),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P<0.05);显著降低链脲佐菌素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血糖值(P<0.05或0.01),增加肝糖原含量(P<0.05);60 mg.kg-1,30 mg.kg-1可以显著降低糖化血清蛋白GSP的含量(P<0.05)。结论:山茱萸总萜对糖尿病模型动物具有良好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20.
退黄合剂32 g/kg、16 g/kg、8 g/kg体重给小鼠灌胃,可降低一次注射四氯化碳所致的中毒性肝炎小鼠血清转氨酶升高,对注射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阻塞性黄疸小鼠ALT、TBIL升高亦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剂量组对正常小鼠细胞免疫功能有提高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