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制备甘草酸二铵-壳聚糖纳米粒(DG-CS NPs),评价其制剂学性质及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喷雾干燥法制备DG-CS NPs,正交设计法优化;考察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布及体外释放特征。硫酸葡聚糖诱导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小鼠,以疾病活动指数法评价DG-CS NPs的治疗效果。结果:DG-CS NPs大小在300~600 nm,载药量为(51.25±1.75)%。DG-CS NPs的药物释放受环境pH的影响,对UC具有显著的治疗与改善效果。结论:喷雾干燥法制得DG-CS NPs对UC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姜黄素纳米粒的制备和释药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姜黄素纳米粒,并进行体外药物释放的测定.方法: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壳聚糖-醋酸乙烯酯共聚物,采用超声振荡技术制备了姜黄素纳米粒,研究纳米粒的包封率和释药性能.结果:纳米粒呈球形,粒径均匀,表面为正电荷性质;药物包封率达到91.6%;体外模拟释放表明载药纳米粒的药物释放速率持续稳定.结论:制备方法简便易行,姜黄素纳米粒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慧  童雨  廖正根 《中草药》2023,54(11):3696-3705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易复发性和使人衰弱的、多因素导致的复杂炎症性疾病,其发病具体原因尚不清楚,目前治疗UC的药物主要包含合成药物和单克隆抗体,然而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姜黄素是从姜科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能与多种炎症细胞通路靶点相互作用有关,是治疗UC的候选药物。通过对近年来姜黄素治疗UC的机制及其微纳米传递系统抗UC研究进行归纳,并进一步讨论姜黄素抗炎制剂的开发与临床应用存在的局限性和可能的解决方法,为姜黄素在UC防治中的深入研究及其制剂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纳米粒(Cur-PLGA-NPs),鼻腔给药后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并对其脑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NPs;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以姜黄素混悬液(Cur-Sol)为对照组,考察大鼠鼻腔给药Cur-PLGA-NPs的体内药动学过程,并测定其在大鼠脑组织的浓度。结果: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99.37±1.79)nm,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81.63±1.96)%和(4.55±0.15)%;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Cur-Sol和Cur-PLGA-NPs的T1/2分别为(0.85±0.12)h和(1.72±0.44)h,AUC0-t分别为(224.59±22.44)μg·h·L~(-1)和(588.03±34.02)μg·h·L~(-1)。脑组织分布结果显示,Cur-Sol和Cur-PLGA-NPs的AUC0→t分别为(31.33±6.38)μg·h·g-1和(45.39±2.08)μg·h·g~(-1)。结论:Cur-PLGA-NPs经鼻腔给药后显著提高姜黄素体内和脑组织蓄积量并且延缓消除。  相似文献   

5.
《中成药》2015,(11)
目的建立和厚朴酚-PLGA纳米粒含有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测定纳米粒中和厚朴酚的含有量,透析法从和厚朴酚-PLGA纳米粒中分离和厚朴酚,然后计算其包封率。结果乙腈溶解后应用超声法从纳米粒中提取和厚朴酚,测定条件为流动相甲醇-水(78∶22);检测波长294 nm;体积流量1.0 m L/min。测得平均包封率为62.51%。结论 HPLC法准确可靠,而且透析法与离心法、葡聚糖凝胶柱色谱法相比,更适合测定和厚朴酚-PLGA纳米粒的包封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姜黄素mPEG-PLGA纳米粒逆转大鼠肝纤维化作用。方法: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聚乙二醇聚乳酸乙酸酯(mPEG-PLGA)载姜黄素纳米粒,大鼠腹腔内注射0.5%DMN(2mL.kg-1),每周连续3天,每天1次,共4周造肝纤维化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治疗组又分为姜黄素组、姜黄素纳米粒低剂量组和姜黄素纳米粒高剂量组,每组12只。模型组及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方式为腹腔注射,姜黄素组为每日姜黄素50mg.kg-1,姜黄素纳米粒低剂量组和姜黄素纳米粒高剂量组分别为每日姜黄素10mg.kg-1和30mg.kg-1。用药治疗4周后杀鼠取材料。全部实验大鼠采血,取肝组织,分别检测血清ALT活性、AST活性、检测肝组织Hyp含量、MDA活性、SOD活性、GSH-PX活性、GST活性,观察肝组织胶原沉积变化。结果:①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ALT活性、AST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大鼠血清ALT活性、AST活性显著降低。②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药物治疗组大鼠肝组织Hyp含量显著降低(P﹤0.05)。③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增生明显,大多数形成较厚的完全间隔。药物治疗组有所改善。④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总SOD、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MDA、GST活性显著升高(P﹤0.01);药物治疗组的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GST活性显著降低(P﹤0.01)。结论姜黄素mPEG-PLGA纳米粒能够逆转大鼠肝纤维化,显著改善肝功能,能够显著减轻过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减少胶原生成,阻断和逆转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王晓明  张智强 《中成药》2022,(2):356-362
目的 制备柚皮素-PLGA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纳米沉淀法制备PLGA纳米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大鼠分别灌胃给予柚皮素及其PLGA纳米粒混悬液(40 mg/kg)后采血,HPLC法测定柚皮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处方为...  相似文献   

8.
陈坚平  方玉婵  申楼 《中药材》2016,(10):2315-2317
目的:制备熊果酸-PLGA纳米粒(UA-PLGANP),并考察制备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初选UA-PLGANP的制备条件,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最优处方。结果:实验制得的UA-PLGANP平均包封率为56.77%,平均粒径为99 nm,Zeta电位为78.5 m V。透射电镜结果显示UA-PLGANP呈球形且粒径均一。结论:UA-PLGANP的包封率较高,稳定性良好,优选的工艺方法适用于UA-PLGANP的制备。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u X  He XL  Liu XJ  Guo JY  Zhai GX 《中药材》2012,35(2):296-299
目的:制备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并对其主要理化性质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热处理高压匀质法进行制备,以载药量和包封率为指标,采用均匀设计法对处方和工艺进行优化,并考察其理化性质。结果:制得的液晶纳米粒在电镜下呈类球形,平均粒径176.1 nm,zeta电位-25.19 mV,平均载药量(1.5±0.2)%,包封率(95±1.8)%,36 h体外释放60.0%,释放方程为ln(1-Q)=-0.0251t-0.0075。结论: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具有较高的包封率和良好的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共载姜黄素和IR780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acid,PLGA)纳米粒(curcumin/IR780 PLGA nanoparticles,Cur/IR780-NPs)并对其进行表征和体外抗肿瘤评价。方法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IR780-NPs,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X射线粉末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HPLC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并考察Cur/IR780-NPs稳定性和体外释药性能;利用人肝癌HepG2细胞模型考察Cur/IR780-NPs的细胞摄取和体外抗肿瘤效果。结果 Cur/IR780-NPs形态呈球形,平均粒径为(224.10±7.06)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081±0.013、ζ电位为(-9.84±0.16)mV,具有良好的稳定性。Cur/IR780-NPs能够有效负载姜黄素和IR780,载药量分别为(2.21±0.07)%、(2.35±0.31)%,具有近红外光谱响应性释药...  相似文献   

11.
厚朴配方颗粒药效学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露  邵利洁  唐方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8):1490-1494
以传统水煎剂为参照、以厚朴干预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为代表,探讨中药配方颗粒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可行性。首先应用红外光谱法,明确厚朴传统水煎剂、不同厂家配方颗粒药用成分相似度。采用UC大鼠模型,以水煎剂为参照,给予不同剂量、不同厂家厚朴配方颗粒,观察UC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黏膜损伤指数(CMDI)及组织病理学变化、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ET)、结肠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含量。通过比较其对UC大鼠的干预作用,探讨三九、天江2种厚朴配方颗粒药效学有无差异,来求证厚朴配方颗粒药效学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结果显示厚朴配方颗粒与传统水煎剂药效作用相近。不同厂家厚朴配方颗粒对UC大鼠药效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实验表明以中药复方为基础,通过拆方明确各药物作用靶点,选取传统水煎剂为参照,对相应配方颗粒进行药效学等效性比较,此方法可避开有关配方颗粒单煎与共煎的争议,能够对配方颗粒的药效作用给予客观评价,证实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傅德皓  郑思维  陈春生  史琛 《中草药》2015,46(17):2556-2562
目的 制备溴化双十二烷基二甲基铵(DMAB)修饰的载汉防己甲素(Tet)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DMAB-Tet-PLGA-NPs),考察其制备的影响因素,优化制备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乳化分散溶剂挥发法制备DMAB-Tet-PLGA-NPs,运用均匀设计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通过包封率、载药量、累积释药量等指标考察其载药特性;采用MTT比色法考察DMAB-Tet-PLGA-NPs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细胞毒性;采用定量定性法评价DMAB-Tet-PLGA-NPs细胞摄取率。结果 制备的DMAB-Tet-PLGA-NPs平均粒径为(205.40±2.66)nm,表面带正电,呈规则的球形及椭圆形。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50.780±3.253)%和(2.130±0.035)%。体外释放实验显示DMAB-Tet-PLGA-NPs缓慢释药,48 h累积释药量64.56%。MTT实验表明DMAB-Tet-PLGA-NPs细胞毒性呈剂量及时间依赖性。定性定量细胞摄取实验证实DMAB-Tet-PLGA-NPs能较好地被细胞摄取。结论 DMAB-Tet-PLGA-NPs粒径大小均一,包封率高,体外释药表现出较好的缓释效果,易被细胞摄取,对A549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春雨  秦之琦  汤洪萍  郝吉福 《中草药》2022,53(21):6734-6740
目的 制备荷载甘草酸Eudragit L100-55/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肠溶纳米粒[glycyrrhizic acid loaded Eudragit L100-55/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enteric nanoparticles,GA@EL100-55/PLGA NPs],并考察其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结肠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GA@EL100-55/PLGA NPs,并对其形貌、粒径大小、表面ζ电位等理化性质进行表征;以体质量及结肠长度变化为指标,考察其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治疗效果。以细胞膜红色荧光染料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dicarbocyanine,4-chlorobenzenesulfonate salt (DiD)为探针,探讨纳米粒在肠道的滞留情况。结果 GA@EL100-55/PLGA NPs外观呈圆球状,平均粒径为(166.0±3.4) nm,ζ电位为(-7.17±0.22) mV;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91.51±0.26)%和(5.35±0.01)%。体外释放结果提示,GA@EL100-55/PLGA NPs具有pH值响应特性及缓释效果。药效学实验证明GA@EL100-55/PLGA NPs能够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GA@EL100-55/PLGA NPs为甘草酸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递送形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了一种针对炎症微环境的结肠靶向-酶敏感纳米给药系统以解决雷公藤红素的递送难题。方法 合成透明质酸-金刚烷甲酸(hyaluronic acid-adamantanecarboxylic acid,HA-AD)聚合物,通过1H-NMR进行结构确认。采用透析法制备装载雷公藤红素(celastrol,Cel)的纳米粒(Cel/NPs),以包封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试验优化改善处方,并测定纳米粒的粒径分布、ζ电位、形态、稳定性、酶敏感性、药物包封率和载药量;采用透析袋法考察纳米粒的体外释放行为;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分析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情况;建立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小鼠模型,对比研究free Cel和Cel/NPs的体内抗UC作用。结果 最佳制备工艺为Cel 2.04 mg、环糊精27.19 mg、HA-AD 7.96 mg、DMSO 3.0 mL、纯水(reverses osmosis,RO)10 mL、搅拌时间2 h。所得纳米粒为光滑圆整球形,平均粒径为(152.37±1.42)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62±0.009,ζ电位为(-32.1±0.8)mV,Cel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94.18±2.36)%、(5.17±0.13)%,递药体系具有较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胃肠道稳定性,但在结肠微环境α-淀粉酶的刺激下,可使环糊精迅速解体,从而瓦解Cel/NPs,快速释放Cel;Cel/NPs增加了NCM460细胞对药物的摄取。体内抗UC结果显示Cel/NPs可以显著改善UC,降低小鼠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恢复小鼠结肠组织状态,增加结肠长度,降低脾脏质量,恢复结肠黏膜上皮完整性。结论 所制备Cel/NPs有利于雷公藤红素抗UC靶向递送,显著改善UC,为结肠病变部位药物靶向递送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合成聚乙二醇-聚己内酯-聚乙烯亚胺(PEG-PCL-PEI)三嵌段聚合物载体材料,制备包载大黄酸(RH)的PEGPCL-PEI纳米粒(PPP-RH-NPS),并评价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生物学特性。通过开环聚合和麦克尔加成反应合成得到PEG-PCL-PEI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为9.5×10~3,临界胶束浓度为0.723 nmol·L~(-1)。包载RH制备得到PPP-RH-NPS,外观浅黄、乳光明显,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分散均匀圆整无团聚,粒径为(118.3±3.6)nm,PDI为(0.19±0.08),Zeta电位为(6.3±1.5)mV,包封率为(93.64±5.28)%,载药量为(8.57±0.53)%。透析法考察PPP-RH-NPS体外释药特征,48 h内累积释放率为75.92%,释药曲线符合Higuchi模型方程:Q=0.121 6t~(1/2)+0.069 5(R~2=0.887 4),呈缓释特性。选用兔红细胞考察其溶血率,MTT法评价其对HK-2细胞的生物安全性,在0~0.05 mmol·L~(-1)不会引起红细胞溶血和细胞毒性。流式细胞仪考察其摄取效率,PPP-RH-NPS可被细胞迅速内吞,摄取效率高,30 min内摄取完全,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PPP-RH-NPS能够从溶酶体进入细胞质,具有溶酶体逃逸特性。因此,该研究成功合成PEG-PCLPEI聚合物和制备得到PPP-RH-NPS,粒径分布均匀,包封率及载药量较高,摄取迅速,具有缓释特征、溶酶体逃逸特性、优良的生物安全性,是一种良好研究前景的新型纳米制剂。  相似文献   

16.
任非  陈建海  陈志良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5):1163-1166
 目的优化pH>6的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处方工艺。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设计考察乳化聚合法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工艺条件对纳米球粒径、包封率和载药量的影响,并考察了冷冻和温湿条件下对制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优化的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的数均粒径、包封率、载药量和饱和磁化强度分别为:(122.4±2.3)nm,(85.51±0.74)%,(8.61±0.04)%,(0.31±0.01)kA·m-1。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胶体溶液具有良好的抗寒和抗湿热性。结论在pH>6条件下乳化聚合制备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具有粒径小、包封率和载药量高,质量稳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韩静  李智  岑琴  潘岳峰  殷莉梅 《中草药》2008,39(7):996-999
目的 利用超声分散法制备紫杉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以稳定性、Zeta电位、粒径、包封率为考察指标筛选制备工艺,对超声时间、超声功率、脂质材料和助乳化剂的用量做了详细的考察.结果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处方为:脂质骨架单硬脂酸甘油酯(100/150 mg)、乳化剂豆磷脂(100 mg)、助乳化剂Pluronic F68-聚山梨酯80(2:1),在(75±5) ℃下乳化,之后以功率300 W进行超声,时间为20 min.结论 本实验成功地将紫杉醇装载进固体脂质纳米粒中,纳米粒在胶体分散液中分散均匀,稳定性良好.此制备工艺安全、可靠,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