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滋肾丸配伍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中药成方制剂滋肾丸的配伍机制 ,确定方中各药味在处方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全拆方实验设计 ,对不同药味组成的各组方的 50%醇提液进行药理试验 ,选择对小鼠的抗炎实验和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实验 2项药理指标 ,对所得共 7个组方进行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 (CCOR)将药理数据和组方的药味、药量相关联 ,探讨滋肾丸的配伍机制。结果 :确定了方中黄柏和知母相须为用 ,肉桂反佐行之 ,三药同用 ,相反相成的配伍关系 ,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结论 :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配伍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机制 ,确定方中各药味的君臣佐使关系。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药味与药量同时加减拆方 ,选择小鼠常压耐缺氧、对抗氯仿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利尿 3项药理指标 ,对所得 16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 ;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 (CCOR)将所得药理数据和组方药味及药量相关联 ,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机制。结果 :确定了方中以茯苓为君 ,以桂枝为臣 ,佐以白术 ,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 ,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结论 :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配伍机制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从"中药配伍-代谢"关系探讨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按L9(34)正交表,戊己丸的配比设计为9个受试复方,以睾丸酮为探针药,HPLC检测戊己丸对大鼠体外肝微粒体CYP3A1/3A2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黄连、吴茱萸、白芍各提取物及戊己丸1号~9号方抑制CYP3A1/3A2的IC50分别为38.96,871.96,15 519.17,43.17,60.47,276.12,133.40,118.08,88.47,64.36,35.13,39.91mg·L-1;黄连及戊己丸均可显著抑制CYP3A1/3A2酶活性,不同配比戊己丸抑制CYP3A1/3A2酶活性作用不同,有统计学差异;随着黄连在戊己丸方中剂量水平的增高,戊己丸组方抑制CYP3A1/3A2酶活性的能力增强,且戊己丸组方中吴茱萸和白芍配比不同可以影响方中黄连抑制CYP3A1/3A2酶活性的程度.结论:戊己丸配比不同,对CYP3A1/3A2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这种差异可能是不同配比戊己丸药效学、药动学差异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均匀设计-偏最小二乘回归建模(UD-PLS)的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运用数学、系统科学、计算科学、非线性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手段,用数学语言定性定量分析中药复方配伍的相互作用效应,建立针对中药复方药味多、相互作用复杂等特点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方法。以小承气汤和厚朴大黄汤配伍组方规律为研究实例,分析研究中药复方七情和合与君臣佐使配伍关系及相互作用效应。通过UD-PLS方法获得了中药复方不同配伍与整体疗效密切相关的认识,阐明了药物配伍对中药复方整体作用的重要性和合理性,能体现中医学的整体观与系统论的思维模式,对科学揭示中药复方配伍及组方科学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汤剂与经过分煎制成的中药单味配方颗粒剂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比较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三者特征图谱的差别,并通过相似度软件分析两者的相似性。结果: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重复性,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颗粒剂与配方颗粒均识别出27个峰,传统汤剂与复方颗粒汤剂、配方颗粒汤剂相关性分别为0.992,0.956、复方颗粒汤剂与配方颗粒汤剂相关性为0.979。结论:戊己丸传统汤剂与其复方颗粒剂较为相似,与配方颗粒剂有一定差异,三者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但共有成分含量差异较大,本法对戊己丸配方和复方颗粒剂在临床的推广以及质量控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卿勇军  刘文  杜平  金阳  姚晓艳 《中草药》2017,48(16):3390-3395
目的以大鼠胃溃疡模型为研究对象,研究中药复方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治疗效应的谱效关系及药效物质基础。方法在建立不同来源药材的11批戊己丸指纹图谱的基础上,采用大鼠胃溃疡模型,对11批戊己丸进行药效实验。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将11批戊己丸药效数据与指纹图谱共有峰的相对峰面积相关联,建立谱效关系模型。结果谱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戊己丸对大鼠胃溃疡的药效作用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黄连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中吴茱萸碱、白芍中芍药苷等可显著降低胃组织中胃蛋白酶(PEP)的量,是戊己丸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谱效关系研究获得了药效活性物质群,建立了戊己丸谱效关系评价的方法,客观反映药物内在质量,为该类中药制剂后期创新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通过对赤芍总苷、三七总苷不同比例配伍对大鼠体内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的组方理论与配伍关系,为研究中药配伍规律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苓桂术甘汤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宋宗华  冯东  许俊博  毕开顺 《中成药》2003,25(2):133-138
目的:研究《伤寒论》名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的配伍机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确定方中各药味的君臣佐使关系和质量控制指标。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药味与药量同时加减拆方。选择小鼠常压耐缺氧,对抗氯仿所致小鼠心律失常和利尿三项药理指标对所得16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采用方差分析,逐步回归分析(SREG)与典型相关分析(CCOR)将所得药理数据和组方药味及药理相关联,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配伍机制;同时对各处方进行HPLC色谱指纹图谱研究。将所得药理数据和各指纹峰的峰面积(即各化合物的含量)相关联,探讨复方苓桂术甘汤的药效物质基础。并确定其质量控制指标。结果:确定了方中以茯苓为君。以桂枝为臣,佐以白术,使以甘草的配伍关系,与对该复方中药的传统诠释相一致;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从50个色谱峰中选取17个作为药效物质基础,其中桂皮酸,甘草酸和去氢土莫酸被确定为质量控制指标。结论:本研究为探讨复方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三七配伍抗炎镇痛治溃疡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冬英  钟正贤  何飞  陈学芬  陈卫卫 《中药材》2005,28(10):935-938
目的:观察三七不同配伍关系抗炎、镇痛、防治胃溃疡的作用.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方中组成药味进行三七与各药味用与不用的组合,选择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应激性胃溃疡等3项药理指标对所得8个处方进行药理实验,结果采用直观分析、方差分析方法将所得作药理数据和组方分析,探讨三七配伍规律.结果:通过正交试验从8个处方中确定了最佳处方:用田七、白芨、黄芪、牡丹皮4味中药组合时对耳廓肿胀抑制作用最好.用田七、黄芪、金银花为药物组合时,对小鼠扭体实验的镇痛作用最强.用田七、黄芪、牡丹皮、金银花为药物组合时,对抗应激性胃溃疡作用最好.结论:本研究为探讨三七配伍抗胃溃疡的药效规律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多数中药复方配伍都是关于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中医药理论对配伍规律具有指导作用,其中理论研究占据绝大部分,而关于复方配伍的研究,在药理学、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增长,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献报道开始增多。现今,实验大部分是对药物配伍、以及不同剂量配伍的研究,查找药效增强或减弱,以确定最适宜的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味剂量的变化可能不会导致药效的改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同的剂量配伍将会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研究者从中医药理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化学成分与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组方配伍的认识与思考,其中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并论述了从拆方方法、指纹图谱法和现代仪器运用等多种途径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研究中的配伍原则、配伍规律和相关进展。2000年后,实验研究分别在饮片和有效成分,以及体内体外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学科融合进行了研究,随现代科学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内CYPIA2酶活性的影响,从药动学角度探讨戊己丸配伍机理,为临床优化给药提供借鉴.方法:以非那西丁为CYP1A2酶活性研究探针药,HPLC测定大鼠体内非那西丁及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变化,间接反映CYPIA2酶活性的大小;以正交法设计戊己丸3因素3水平交互的9个实验点,考察所选取实验点对应的9种戊己九配比方对CYPIA2酶活性的不同影响.结果:9种戊己丸配比复方,组成戊己丸的黄连、吴茱萸、白芍3单味药及对照组动物中,CYPIA2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方、白芍、9#方、7#方、6#方、1#方、2#方、4#方、对照组、3#方、黄连、吴茱萸,5#方;随着复方中黄连剂量水平的增大,酶活性呈增高趋势,复方中引入小、中剂量水平的吴茱艾或白芍可以增高CYPIA2酶活性,但高剂量吴助于或白芍对CYPIA2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戊己丸各因素水平变化均可能对CYP1A2酶活性造成影响,此种影响有可能是戊己丸药效学差异的原因之一;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优化戊己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戊己丸3种剂型的镇痛、止泻及抗急性胃溃疡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镇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比较不同剂型的药效差异。方法:将小鼠或大鼠分为对照组、阳性药组和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高、中、低剂量组(小鼠4.0,2.0,1.0 g·kg-1;大鼠2.8,1.4,0.7 g·kg-1),ig给药3~8 d,制作乙酸致痛、番泻叶致泻及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溃疡模型,观察戊己丸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的镇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戊己丸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4.0,2.0,1.0 g·kg-1能明显抑制乙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减少番泻叶引起的小鼠腹泻次数;其2.8,1.4,0.7 g·kg-1显著减轻无水乙醇导致的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结论:戊己丸传统汤剂、复方及配方颗粒剂均有较好的止痛、止泻和抗急性胃溃疡作用,药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麻黄汤为例,采用路径分析模型对组方原理进行分析,检验模型图与麻黄汤经典组方理论的吻合度,探索路径分析模型应用于中药复方研究的合理性。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方中药味的剂量组合,以发汗和止咳二指标反映方剂整体疗效。将组方药量和药效数据进行路径分析,描绘出多个药味与二药效指标间的总体路径图,用图中各药味的正向系数表示其方剂地位,以药味间网络系数表征七情合和。结果:利用路径图解析方法,可以得出复方中各药味对整体药效作用的方向量化指标,并标出药味的组方地位,反映药味间的七情和合。结论:从麻黄汤发汗和止咳两主要药效角度,各路径系数可反映药味在复方中的组方地位,这和"麻黄为君、臣以桂枝、佐以杏仁和使以甘草"的组方原则相吻合。路径分析方法对中药复方各药味组方地位而言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戊己丸配伍方中的小檗碱、巴马汀在人源肠道菌群中的代谢.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将黄连、吴茱萸、土炒白芍组成9组戊己丸配伍方和相应剂量的黄连单味药,分别与人的新鲜粪便进行厌氧培养,在培养24h后采用HPLC-UV法同时测定菌液中小檗碱和巴马汀的含量,比较在不同配伍比例下2种成分的代谢.结果:在黄连提取物中,小檗碱的代谢速度与剂量呈正相关,巴马汀的代谢速度与剂量呈负相关.复方配伍加速了低剂量小檗碱的代谢,与吴茱萸和土炒白芍呈正相关;而减慢了高剂量小檗碱的代谢,代谢速度与吴茱萸呈负相关.复方配伍加速了高剂量巴马汀的代谢,减慢了低剂量巴马汀的代谢,并且代谢速度与吴茱萸和±炒白芍的剂量呈负相关.结论:当黄连代表成分在肠道菌群中代谢较快时,戊己丸复方配伍减慢其代谢速度,而当黄连代表成分在肠道菌中代谢缓慢时,戊己丸复方配伍则加快其代谢,从而起到平衡的作用.而且黄连、吴茱萸、土炒白芍比例不同,小檗碱和巴马汀的代谢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戊己丸不同配比方对大鼠体内CYP1A2 酶活性的影响,从药动学角度探讨戊己丸配伍机理,为临床优化给药提供借鉴。方法:以非那西丁为CYP1A2 酶活性研究探针药,HPLC 测定大鼠体内非那西丁及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血药浓度变化,间接反映CYP1A2 酶活性的大小;以正交法设计戊己丸3 因素3 水平交互的9 个实验点,考察所选取实验点对应的9 种戊己丸配比方对CYP1A2 酶活性的不同影响。结果:9 种戊己丸配比复方,组成戊己丸的黄连、吴茱萸、白芍3 单味药及对照组动物中,CYP1A2 酶活性从高到低依次为:8# 方、白芍、9# 方、7# 方、6# 方、1# 方、2# 方、4#方、对照组、3# 方、黄连、吴茱萸、5# 方;随着复方中黄连剂量水平的增大,酶活性呈增高趋势,复方中引入小、中剂量水平的吴茱萸或白芍可以增高CYP1A2 酶活性,但高剂量吴茱萸或白芍对CYP1A2 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戊己丸各因素水平变化均可能对CYP1A2 酶活性造成影响,此种影响有可能是戊己丸药效学差异的原因之一;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优化戊己丸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分析治疗慢性胃炎中药复方用药规律,为临床遣药组方及新药开发提供依据.方法 检索2015—2020年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慢性胃炎的中药复方专利,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药频次、中药归经及药性药味进行统计,运用关联规则方法分析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运用熵聚类获得核心中药组合及候选...  相似文献   

17.
中药配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结合中药药性理论,遵从"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实现"整体综合调节"的目标。中药性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中药性味配伍是中医方药理论中最具特色的层面,是方剂配伍的原始理论之一,结合病证特点,研究方剂性味配伍,有利于明确方剂的配伍机制。中药复方配伍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应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进行中药成分、剂量、配伍关系等的研究,是传统医药理论与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是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从符合中药性味的药理效应入手,对性味组分的配伍效应与机制进行研究,能更好地解析中医药配伍机制,用现代信息学方法诠释中医理论,综合探究中药性味归属与组分配伍后药理效应消长的相关性,有利于推动中药复方理论的发展。中药性味与组分配伍研究应该注重性味配伍后对组分配伍药理效应的结合,明确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更好的发扬中药的特色和优势。对近年来中药复方配伍方式和药效进行了综述,为后续新药开发和临床应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二至丸对小鼠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中药治疗肿瘤和慢性肝炎等疑难疾病受到关注 ,尤其对多糖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更是引人注目。为了探讨传统中药二至丸的免疫调节机理和中成药二至丸组方 (即女贞子旱莲草等分配方 )配伍 ,协调增强免疫调节的作用 ,笔者对二至丸主要成分女贞子多糖及旱莲草沉析液共同刺激小鼠脾脏增重[1] ,使其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白介素 2 (IL - 2 )的情况 ,进行实验观察[2 ] 。现报告如下。1 材料方法和结果1 1 实验动物和材料实验动物为 6~ 8周龄 ,LACA体重 18g~ 2 0 g实验小鼠 ,IL - 2标准品种小鼠 ,由湖北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噻唑兰…  相似文献   

19.
杨锁成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0):853-854
中药复方的配伍组合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病情,随证加减,谴药组方。但组方全凭医生的经验,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临床上常常出现相同的病证因医生不同,组方差异很大。作者采用正交试验,通过能代表中医病症的药理指标,对治疗肠胃炎的中药处方进行研究,筛选和验证药物在处方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最佳配伍用量,从而为临床用药和中药复方新药的开发提供能验证处方有效性的方法。1材料动物:昆明种小鼠,购于河南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戊己丸不同配伍时,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变化.从胆汁排泄的角度解释戊己丸的配伍机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得到9个戊己丸复方,加上9个单味药,共18个复方.于十二指肠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取胆汁,用LC-MS测定代表性成分的胆汁浓度,以此计算胆汁排泄率,药-时曲线下面积,并对结果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吴茱萸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负相关;白芍与小檗碱、巴马汀胆汁排泄呈正相关;黄连、白芍与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胆汁排泄呈负相关;并且得到了针对各代表成分胆汁排泄的最优配伍比例.结论:吴茱萸抑制黄连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白芍促进黄连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黄连、白芍抑制吴茱萸代表性成分胆汁排泄;黄连、吴茱萸抑制白芍代表性成分的胆汁排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