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及多元功效成分定量分析方法,为南五味子药材质量标准提升提供支撑。方法:采用HPLC,以乙腈-0.1%甲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并以7个木脂素类成分为测定指标建立南五味子药材含量测定方法。结果:建立了南五味子药材HPLC指纹图谱,标定了28个共有峰,并鉴定了其中7个峰;各样品图谱与对照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3。所测定的7个成分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99.2%,RSD均小于3.0%。结论:南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特征性和专属性强,结合木脂素类成分的测定,可为全面控制南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鉴别哮喘宁片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方法:以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对照,采用SunFireTMC18柱(4.6 mm×150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4 nm,流速1.0 mL· min-1,用中国药典委员会颁布的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04A)进行相似度的比较.结果:五味子药材及其成药制剂、南五味子药材及其成药制剂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但五味子、南五味子指纹图谱相似度<0.2.结论:采用色谱技术能够鉴别哮喘宁片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五味子药材的指纹图谱研究方法,并对不同产地五味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建立了五味子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确定了指纹图谱中29个共有峰,各产地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5以上。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可为评价五味子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五味子糖浆原药材、中间体、成品的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CE5-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检测波长218 nm,柱温30℃。结果对长白山产地的五味子药材、五味子糖浆中间体及成品进行了测定,建立了相应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了五味子药材含有18个共有峰,中间体及成品含有12个共有峰。10批长白山地区五味子药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稳定;同厂家不同批号五味子糖浆中间体及成品相似度较大,药材与中间体及成品的相关性良好。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科学评价及有效控制五味子糖浆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方法:用HPLC方法,在检测波长250 nm下,以五味子醇甲为对照品,采用甲醇(A)、水(B)二元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建立北五味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在检测波长250 nm下,北五味子药材共有8个共有色谱峰,且以甲醇(A)、水(B)二元流动相梯度洗脱的条件下,供试品出峰较多,色谱峰分离度良好,所建立的指纹图谱更具代表性.另对10个批次五味子药材指纹图谱进行了相关性考察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共有色谱峰相似系数均在0.999以上,10批样品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可以继续扩大样品范围、数量.可用于建立北五味子的道地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模型并提高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水平.结论:此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均良好,且简便可行,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于敏  王雪  焦安妮  尹春梅  焦连庆 《中草药》2015,46(16):2413-2416
目的建立五味子咀嚼片的HPLC-DAD指纹图谱,对10个不同批次的五味子咀嚼片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Lun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05%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20 nm,进样量20μL。结果通过测定10批五味子咀嚼片的HPLC-DAD图谱,建立了指纹图谱的共有模式,HPLC-DAD指纹图谱共有峰39个,相似度为0.914~0.999;确认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乙素、五味子丙素、丹参素钠、丹酚酸B、隐丹参酮、丹参酮IIA、原儿茶醛、木犀草苷、蒙花苷。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为评价五味子咀嚼片的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五味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4种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测定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脂素成分的含量,寻找五味子优质药材的产地。方法:Scienhome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nm。结果:4种木脂素的加样回收率及RSD分别为:五味子醇甲98.29%,1.50%;五味子酯甲101.48%,2.39%;五味子甲素100.81%,2.86%;五味子乙素99.16%,2.40%。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五味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河北石家庄产五味子木脂素含量最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南五味子UPLC特征图谱方法,并同时测定不同产地药材中五味子甲素、安五脂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为其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CQUITY BEH C_(18)(150 mm×2.1 mm,1.7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12 min切换至220 nm,柱温为35℃,流速为0.3 mL/min,测定不同产地的15批南五味子特征图谱及含量,运用聚类分析法比较不同产地、不同批次间南五味子质量差异。结果:确定15批南五味子UPLC特征图谱中10个共有特征峰,并指认了5‐羟甲基糠醛、原儿茶酸、五味子酯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酯丁、安五脂素和五味子甲素8个成分。五味子酯甲、安五脂素、五味子甲素的进样量分别在0.0085~1.5388μg、0.0246~3.1944μg、0.0216~2.770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42%、99.36%、98.37%;五味子甲素、安五脂素和五味子酯甲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准确、简便、重现性良好,可用于南五味子的质量控制,分析结果显示五味子酯甲含量在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产区含量较高,相较其他产区具备显著差异;安五脂素含量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产区含量较高,相较陕西西安周至县具备显著差异;五味子甲素含量在不同产区、相同产地不同批次间存在一定波动,各产区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吴茱萸指纹图谱研究和3种成分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和品种吴茱萸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柠檬苦素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Eclipse 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乙腈-[四氢呋喃-0.02%磷酸水溶液(13∶65)]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20 nm,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处理分析,建立了不同产地和品种吴茱萸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3种主要成分的含量。结果:24批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5个共有峰,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差异不大,但3种主要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以更好地控制吴茱萸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方法大鼠灌胃给予五味子乙醇提取物制备含药血清,HPLC-DAD测定含药血清、五味子提取物、对照品及空白血清指纹图谱,各色谱峰紫外光谱图,通过色谱峰保留时间和光谱图两方面比对,分析大鼠给药后体内产生的药源性成分。结果含药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13个,其中8个为药材原形成分入血,5个为代谢产物,8个原形成分中的4个分别为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所有13个药源性成分均具有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的吸收特征。结论五味子含药血清中的药源性成分主要为联苯环辛烯类木脂素及其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1.
南,北五味子的红外光谱鉴别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田进国  何心亮 《中药材》1995,18(6):284-285
对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药材的石油醚、乙醚和水的提取物进行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南五味子和北五味子分别具有和很好的光谱特征,根据其红外光谱可以准确地鉴别南、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2.
南北五味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成分(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比较不同产地五味子类药材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方法: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检测波长235 nm,柱温45℃,进样量1μL。以5种成分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南北五味子进行种类识别。结果:分析时间内,上述5种木脂素成分在10 min内分离度良好,在0.001~0.222μg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7%~105.1%,RSD均3.0%。南北五味子中5种木脂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显著,聚类分析结果也表明,南北五味子能完全被区分为两大类。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为五味子类药材的分类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内转录间隔区2(ITS2)序列对五味子及南五味子药材进行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和测序。从Gen Bank中下载了五味子属10个近缘种和2个外类群的ITS2序列。利用Codon Code Aligner软件拼接,采用MEGA 5.10计算相关数据,基于K2P模型构建聚类树(NJ树),应用Blast法进行鉴定分析。获取所测样品序列的ITS2二级结构信息,分析各样品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结果:五味子、南五味子样品序列长度分别为231,225~227 bp,Blast鉴定五味子药材原植物为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南五味子药材原植物为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药材的种间K2P遗传距离(0.010 4~0.015 7)远大于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0.002 5)和南五味子种内K2P遗传距离(0~0.005 1)。在NJ树模型中,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南五味子样品被独聚为1支,皆表现出单系性,Bootstrap支持率较高,可与五味子属近缘种区分开。结论:以ITS2序列为标准的DNA条形码能够有效地鉴定五味子和南五味子药材。  相似文献   

14.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sis或华中五味子S.sphenanthera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为"北五味子",后者称为"南五味子"。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作为中药使用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且应用于多种成方制剂。早在明代南北五味子的疗效差异已被众多医家认识,自2000年版《中国药典》开始,对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并建立了各自的质量控制标准,直至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其不断完善,南、北五味子形态、产地不同,成分各有差异,功能主治各有侧重,但目前临床使用存在南北五味子混用之现象。所以为了区分南北五味子,更加合理、安全、有效地将五味子应用于现代临床的治疗,该文对近年来关于南北五味子的研究进行搜集、检索、归纳、总结,从品种鉴别,化学成分(其中北五味子挥发油成分、总木脂素的含量、多糖疗效均大于南五味子),药理作用(以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为主)等方面的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南、北五味子的研究开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使南北五味子不但从形式上而且从根本上真正分开,使临床用药更加安全、准确。  相似文献   

15.
五子衍宗丸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的液相色谱法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炜  宋旭峰 《中药材》2004,27(6):402-406
目的:鉴别五子衍宗丸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方法:采用RP-HPLC法,以五味子甲素为参考峰,色谱柱:SUPELCOSIL C18柱;流动相:甲醇:水(65: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在选定的色谱条件下,提供了稳定可控的药材及制剂液相色谱图.药材及制剂的图谱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采用色谱技术能够鉴别五子衍宗丸制剂中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具有柔肝养阴功效,可保护肝脏、降低转氨酶。临床应用不宜用于湿热所致转氨酶的升高,待转氨酶复常后应逐渐减量,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17.
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霞  贾晓斌  陈彦  范晨怡  黄丽霞  魏惠华 《中成药》2006,28(8):1122-1126
目的:优化五味子配方颗粒的制剂工艺。方法:以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为指标,考察提取溶媒、药材破碎程度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并优选提取工艺参数。结果:五味子药材破碎后以乙醇提取,其活性成分可得到有效提取,优化后提取工艺参数为药材破碎过40目筛,以70%乙醇提取2次,每次提取2 h。结论:五味子配方颗粒工艺经过优化,比目前市售产品工艺合理,质量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8.
五味子药理作用的变化取决于其内在成分的变化,而五味子内在成分的变化又进一步受其炮制工艺的影响。因此,五味子炮制工艺的确定,需以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依据。为便于厘清五味子炮制工艺与内在成分和药理作用之间的关联,发现已有炮制工艺存在的问题,现对近10年来与五味子炮制方法、炮制工艺及炮制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分析方法等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五味子的科学炮制与临床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在优选五味子各炮制方法的最佳工艺时,常以辅料用量、闷润时间、炮制时间为考察因素,评价指标则不尽相同,目前常见有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安五脂素、襄五脂素、黑润程度、水浸率、醇浸率、色谱峰、总糖类;酒制五味子的理论研究趋于系统化,并给出了相近的炮制工艺,但对于五味子的醋制及蜜制,目前还没有全国统一的炮制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中木脂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中的7种木脂素类成分进行分析评价,为南五味子的科学药用提供实验依据。结果显示秦岭以南,东侧的商洛市柞水县、山阳县所产南五味子中主要含五味子酯甲、五味子甲素;宝鸡市眉县,安康市石泉县、宁陕县,汉中市略阳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有安五酯素,其中宁陕县样品中五味子甲素含量也较高;而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汉中市南郑县所产的南五味子主要含五味子酚、五味子甲素。总之不同产地的南五味子所含木脂素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现代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根据所治疗疾病相关的主要功效成分对不同产地南五味子药材加以区别入药,以达到药物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20.
五味子不同炮制品补益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补益作用。方法 以碳粒廓清实验方法考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水煎液对免疫低下小鼠廓清指数 <> K 、吞噬指数 α 、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的影响。以小鼠转棒耐力、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力、丙二醛 (MDA) 含量作为考察指标,观察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对肾阴虚模型小鼠的影响。 结果 实验研究表明,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可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且可提高免疫器官的重量同时提高小鼠转棒耐力, SOD 活力增强, MDA 含量降低。 结论 五味子不同炮制品均有明显的提高免疫能力,增强补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