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出血机制是多因素的,白血病细胞破坏后的释放物具有促凝和促进纤溶双重活性,由此引起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可能是出血原因之一[1,2]。为了解白血病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指标的变化,作者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了血清α2巨球蛋白(α2M)、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ATⅢ:Ag)、纤溶酶原(PLG)、纤溶酶(PL)活性、纤维蛋白原(FG)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111 正常对照组:本院健康职工和献血员30例,男19例,… 相似文献
3.
4.
目前,血栓性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与健康,用特异性溶栓药物进行治疗是防治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措施,为此人们仍不断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凝血酶激活的纤溶抑制物(throm- bin activatabie fibrinolysis inhibitor,TAFI)是近年来发现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蛋白酶原,是体内纤溶系统的重要成分,它被激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高凝状态在DVT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指导临床采用合理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以60例健康查体者作为对照组,测定60例DVT患者的血小板数量(BPC)、血小板聚集率(PAgT)、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含量;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TPP)、纤维蛋白原(Fg)、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活性、蛋白S(PS)含量;纤溶酶原(PI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活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VT患者PAgT、GMP-140、Fg、vWF含量及PAI-1活性明显升高:PT、TT、APTT、AT-Ⅲ、PC、PS、PIg及tPA活性水平均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液凝血、抗凝和纤溶活性异常所致的高凝状态在DVT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床应采用凝血、抗凝和纤溶联合指标指导DVT的防治,以取得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
7.
观察了81例不同肝病患者7项血液抗凝和纤溶指标的变化,并以传统的白蛋白和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为对照,比较了各项指标在肝病诊断中的敏感性。结果发现肝病患者的抗凝和纤溶功能有明显改变,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为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A)、纤溶酶原活性(Pg: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活性(PAI:A)分别为75.3%、69.1%和71.6%,均明显高于白蛋白(44.4%)和PT(40.7%)。分析肝病出血与各项指标的关系,发现ATⅢ:A和Pg:A降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升高在出血者显著高于非出血者。 相似文献
8.
用生化方法提取蚯蚓组织中的有效成份,并进行纤溶和凝血试验。结果表明,蚯蚓提取物具有纤溶和抗凝作用,其纤溶作用有直接纤维蛋白溶解和激活纤溶酶原的间接纤溶作用,但以直接纤溶为主;在抗凝作用方面包括有依赖AT-Ⅲ和不依赖AT-Ⅲ的两个部分。提示蚯蚓提取物对血栓性疾病防治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紫外线照射后纤溶系统的改变及对血管吻合口血栓栓塞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紫外线对血管吻合口血栓的溶解效应 .方法 30只犬的股动脉吻合口血栓栓塞模型构建成功后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 15只 .实验组以 44 7.72 m J·cm- 2的紫外线行 2 0 cm× 40 cm胸腹部照射一次 ,对照组不照射 .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维蛋白原的改变及吻合口血栓溶解情况 .结果 血管吻合口血栓栓塞的动物模型构建成功 ;实验组照射后 8~ 9h吻合口恢复再通 ,t- PA,Plm活性于照射后 5~ 17h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0 .0 1) ;实验组犬血 FG含量于照射前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而照射后犬血 FG含量明显低于照射前水平 (P<0 .0 1) ;而且实验组犬血t- PA和 Plm活性呈正相关 (r=0 .9113) ;照射组吻合口残余血栓湿重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结论 紫外线照射可激活纤溶系统 ,溶解血管吻合口局部血栓 . 相似文献
10.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血栓栓塞性疾病,纤溶系统功能降低是DVT、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课题通过对原发性DVT患者纤溶系统指标的检测,探讨其在DVT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本实验表明蚯蚓纤溶酶(QM_(85))不仅具有体外溶解血栓的作用,而且口服300万mm~2/kg或静注10万mm~2/kg可加速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溶栓效应,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M_(85)还能使兔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3P”试验阳性,凝血时间,复钙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u-PA,又称外源性u-PA)不同用药方案对实验性肺血栓栓塞症内源性纤溶的影响。方法通过颈外静脉注入^125碘(^125I)-标记人纤维蛋白原的大鼠加热血凝块,建立大鼠肺血栓栓塞症(PTE)模型。按随机原则将70只大鼠分成三大组:①假手术组;②PTE溶栓治疗对照组,含4个亚组:PTE 2 h组,PTE 1 d组,PTE 3 d组和PTE 5 d组;③PTE后3 d溶栓组,含2个亚组:多次用药组和单次用药组。用药后2 h处死大鼠,取血、肺及心脏,测量每分钟γ放射性。以10%甲醛固定肺组织,制成组织切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及原位杂交。结果PTE 2 h、1 d、3 d及5 d组血管栓塞部位内皮细胞u-PA、u-PAR、PAI-1 mRNA及t-PAmRNA的表达均阳性,假手术组均为阴性。定量分析示:①PTE 2 hu-PA及u-PAR mRNA表达最低,3 d最高(P均=0.000),5 d与1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及0.642)。②PTE 2 h PAI-1的mRNA表达最低(P均=0.000),PTE 1 d与3 d、5 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及0.757)。③各组间t-PA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0,P=0.127)。④经相关分析,PTE 2 h、1 d、3 d及5 d组u-PAR mRNA与u-PA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00,P=0.024;r=0.658,P=0.039;r=0.666,P=0.035;r=0.774,P=0.009)。多次用药组血管栓塞部位u-PA mRNA表达及溶栓率明显高于单次用药组及对照组(P均〈0.001),单次用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00)。多次用药组u-PAR 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但与单次用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外源性u-PA的溶栓效果及对PTE内源性纤溶的影响与不同的用药方案有关。外源性u-PA可作用于u-PA系统,促进内源性u-PA及u-PAR的合成,加强纤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20例胆囊结石和17例非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结果:胆囊结石组胆 汁高凝、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化,结论: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异常与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患者胆汁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ELISA和发色底物法测定2 0例胆囊结石和 17例非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和纤溶指标。结果 :胆囊结石组胆汁高凝、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化。结论 :胆囊结石患者胆汁中凝血、抗凝、纤溶功能异常与结石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早期妊娠凝血、抗凝、血栓形成、纤溶和抗纤溶状态的改变。方法选取105例妊娠10~12周孕妇为研究组,另选取82例正常未孕者为对照组。测定凝血状态指标,包括凝血常规即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及凝血酶原片段1+2(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同时测定抗凝、纤溶与抗纤溶分子标志物,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颗粒糖蛋白140(GMPl40)、血栓烷B2(TXB2)、D二聚体(D—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2)。结果研究组Fg、F1+2、TAT、D—Ⅱ、PAI.2分别为4.00、179.95、0.66、201.51、46.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39.46、0.31、125.02、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而研究组反映血栓形成的指标GMP140为9.4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正常妊娠早期,血液凝血功能增强,抗凝状况无明显改变,纤溶活性及抗纤溶活性出现亢进,血栓形成减少,这样的改变可能有利于保持充足的胎盘子宫血流灌注量。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白血病患者抗凝和纤溶系统的变化。方法 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测定患者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α2-巨球蛋白(α2-M)血浆纤溶酶原(PLG)火箭免疫电泳法测血浆抗凝血酶Ⅲ抗原含量(AT-Ⅲ,Ag);刚果红显色法测纤溶酶(PL)活性,血凝法测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纤维蛋白原(FG)。结果 α1-AT,α2-M,AT-Ⅲ;Ag,PL活性,FDP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褐藻多糖硫酸酯(FPS)抗凝血和纤溶激活作用。方法 测定FPS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以及纤溶系统的影响。结果 FPS对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途径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且能够增强纤溶系统的活性,小鼠ipFPS40,20,10mg/kg后30min与对照组相比,血凝时间分别延长1267%,302%,83%。FPS2.5,5,10mg/mL使大鼠离体凝血酶原时间比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延长207%,1627%,4561%。大鼠10mg/kg舌下iv30min后取血,用试剂盒测得其能使血浆t-PA活性提高达107%。结论 FPS具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肝素类似。 相似文献
19.
孕妇产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孕妇产前凝血、抗凝、纤溶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20例临床孕妇凝血指标: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抗凝指标: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指标: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并与非孕健康妇女对照组:TT、APTT、PT、PT-INR、FIB、AT-Ⅲ、FDP、D-D分别为(18.03±2.11)s、(30.16±1.75)s、(13.71±0.42)s、1.10±0.039、(3.06±0.29)g/L、(230.23±50.25)mg/L、(4.06±0.51)mg/L、(0.38±0.105)mg/L。以上各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后,除APTT在两组间无差异(P〉-0.05)外,其余各项指标在组间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分析显示:临床孕妇抗凝活性减弱,凝血、纤溶活性增强,临床前孕妇作凝血、抗凝、纤溶指标测定对防治产后大出血等产科意外具有指导意义,从而确保母婴健康,降低合并病理产科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