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化痰代表方二陈汤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并比较其作用间的差异。方法采用高脂喂饲复制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陈汤组、血府逐瘀汤组,观察各组家兔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血府逐瘀汤组家兔球结膜微循环指标中囊性扩张、细静脉管径、红细胞聚集积分低于模型组(P<0.05),缺血区、微血管瘤、血色、出血、微血流速度以及形态、流态、管周、总积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二陈汤组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差别。两中药组比较,血府逐瘀汤组家兔微血管瘤、血色、红细胞聚集、微血流速度、出血、管周积分低于二陈汤组(P<0.05),缺血区、形态、流态、总积分明显低于二陈汤组(P<0.01)。结论血府逐瘀汤具有明显改善高脂喂饲致动脉粥样硬化家兔的球结膜微循环的作用,二陈汤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丹龙醒脑片(DLXNP)对血瘀证家兔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方法从耳缘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dextran500)复制血瘀证家兔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以及丹龙醒脑片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显著升高,血沉(ESR)明显加快,血沉方程K值(ESRK)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明显增高(P<0.01~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各组全血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总积分亦有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丹龙醒脑片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酐所致血瘀证家兔模型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24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了球结膜微循环观察。结果表明: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可见微血管管径纤细、血细胞聚集、血流缓慢、血管周围渗出和出血等现象。经用隔药饼灸治疗后,微循环得到显著改善。上述结果提示:隔药饼灸具有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有利于止血及促进炎症的吸收。同时探讨了隔药饼灸治疗本病的可能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及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耳缘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苷的方法造成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中微血管管径、血液流态、毛细血管开放数的影响;采用冰水浴联合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的方法制备血瘀大鼠模型,观察血塞通软胶囊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血塞通软胶囊27mg/kg、13.5mg/kg、6.75mg/kg能明显增加家兔眼球结膜的血管管径,减少血管管径的变化率,抑制血管管径减小,同时能明显增加血液流速,血塞通软胶囊27mg/kg、13.5mg/kg也能显著增加毛细血管开放数P<0.05。另外,血塞通软胶囊56mg/kg、28mg/kg、14mg/kg均能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粘度,减少全血高切、中切、低切的粘度值,显著减少红细胞电泳的时间。结论:血塞通软胶囊可改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其活血化瘀作用有利于视网膜中央静脉栓塞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5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分别用活血化瘀中药和尿激酶治疗,疗效良好。其中43例进行治疗前后外周微循环观察,发现视网膜静脉阻塞外周微循环障碍主要表现为微血流中红细胞聚集以及局部血流停滞。活血化瘀治疗后,球结膜微循环改善表现为微血流颜色的改善,微血流区域性停滞的减轻,红细胞聚集的离散,微血流速度的增加和微血管周围出血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许欣  潘媛  谢晓芳  唐光梅  彭成 《中成药》2020,(9):2438-2445
目的探讨氢溴酸樟柳碱对血液系统血液流变学、微循环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盐酸肾上腺素溶液复加冰水浴致大鼠血瘀证模型,尾静脉注射给药7 d后造模,20 h后腹主动脉采血进行各组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测定。微循环实验中,建立Dextran T-500致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和盐酸肾上腺素诱导小鼠耳廓微循环障碍模型,分别采用一次性给药后,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软脑膜微循环障碍小鼠的脑膜血流灌溉量,采用BL-420医学图像分析系统记录耳廓微循环障碍小鼠的耳廓微循环血管数目、血管交叉点、血管管径等指标。家兔经心脏采血,分别制备PRP和PPP,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给予不同浓度氢溴酸樟柳碱后观察体外其对血小板高聚集率的影响。结果氢溴酸樟柳碱(2.4、1.2、0.6、0.3 mg/kg)可改善急性血瘀证,降低急性血瘀证大鼠外周血的全血黏度、压积、全血高切相对指数、全血低切相对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TK(P<0.05,P<0.01);氢溴酸樟柳碱(2.4 mg/kg)可恢复软脑膜微循环障碍小鼠的脑血流灌溉量的降低(P<0.05);氢溴酸樟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李时珍药酒对微循环的作用.方法:观察老龄大鼠肠系膜微循环、血液流变学、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功能.结果:李时珍药酒能加快老龄大鼠血流速度,增加毛细血管网交叉点,扩张血管管径,抑制红细胞聚集;同时能抑制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改善红细胞功能.结论:李时珍药酒具有较好的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微循环检查法观察高压氧治疗对人体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方法: 接受高压氧治疗的36 例患者, 治疗前后均用微循环检测仪检测甲皱微循环输入、输出、袢顶管径及袢顶宽度、血管形态及血流速度等。结果: 治疗后其上述管径均有明显缩小, 血管形态及血流速度也有改善, 因而高压氧治疗可明显改善人体甲皱微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中风对微循环的影响。方法:80例用针灸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后微血管管径、微血管压力、血流速度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片时血瘀证犬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其活血化瘀功效。方法从后肢大隐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复制血瘀证犬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性和球结膜微循环改变以及丹龙醒脑片对该模型的影响。结果造模后,模型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和血浆粘度显著升高,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升高,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流态积分明显增高(P<0.01-0.05)。与模型组相比,丹龙醒脑片大中剂量组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降低,球结膜微循环形态积分和流态积分亦显著降低(P<0.01-0.05)。结论丹龙醒脑片能改善高分子右旋糖苷所致血瘀证犬模型血液流变性,改善微循环障碍。这可能是其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针灸对中风患者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凌杰  郭郡浩  蔡辉 《针刺研究》2003,28(4):299-302
本文综述了针灸治疗中风改善微循环、血液流变学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一方面 ,通过对甲襞和球结膜微循环的观察 ,证明针刺能够改善中风患者全身及脑组织的微循环状况 ;另一方面 ,资料显示 ,针刺后中风患者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 ,提示针刺能够降低患者的血液粘度 ,加速血流 ,从而有利于病变部位脑组织的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12.
Inrecentyears,clinically,theauthorhasappliedacupuncturetotreating7Ocasesofcere-bralthrombosis,andobservatednail-foldandbulbarconjunctivamicrocirculationbeforeandaftertreatment.Theresultsarereportedinthefollowing.CLINICALDATAANDMETHODS1.ClinicalDataOfthe7O…  相似文献   

13.
<正> 微循环的观察研究已日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各科,关于冠心病患者外周微循环的改变有一些报道,我们在观察针刺及穴位艾灸对冠心病患者球结膜微循环影响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针刺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机理。从1981年开始先后与北京市第四、第六医院协作,共观察急性心肌梗塞108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瘀血病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5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血液流变学、甲襞微循环各项指标及各项指标加权积分值与得分率进行检测,并与30例健康人作比较.结果:(1)出血组血浆比粘度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P<0.01.全血比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也增高,P<0.05;(2)出血组甲襞微循环突出表现为管襻形态异常,流速减慢及红细胞聚集,并伴有渗出与出血(P<0.01)等微循环异常改变.提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与中医“瘀血”的病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温通针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温通针法对急性期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的影响。方法 将 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捻转针刺组和温通针法组 ,并行相应处理。各组大鼠均于脑出血后第 3天相应时间处死 ,石蜡切片 ,光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 捻转针刺组脑实质大量出血 ,部分血凝块出现纤维素 ,脑组织高度水肿 ,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 ;温通针法组红细胞大量溶解 ,血凝块机化 ,大量纤维母细胞分布和炎性细胞浸润 ,血肿明显吸收 ,脑组织轻度水肿。结论 温通针法能有效清除急性脑出血后血肿 ,且有利于出血后的水肿消散  相似文献   

16.
微循环障碍与“血瘀”及“活血化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微循环角度探讨中医学关于血瘀证的本质和活血化瘀的作用原理,本文就近年来我们应用人体和动物多部位微循环检查的方法,进行的一些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结合部分国内文献及中医对血瘀的论述,讨论血瘀与微循环障碍的联系,以及"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机制。一、血瘀患者微循环障碍的具体表现1.微血管畸形、微血流缓慢和淤滞:我们曾对46例瘀证患者与26例非瘀证患者的手指甲皱和球结膜微循环作了比较观察,发现瘀证患者微血管中血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皮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组取顶颞前斜线和顶颞后斜线,分别在造模后6、12、24h治疗,每次电针20min。运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再灌注24h后各组大鼠缺血区脑组织bcl-2、caspase-3蛋白的表达,全自动血流变仪测定血液流变各项指标表达情况。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回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均P<0.05),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明显升高(均P<0.05);针刺组和模型组比较,大鼠缺血区脑组织bcl-2表达水平增高,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均P<0.05),针刺组大鼠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性明显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头皮针刺可以明显促进大鼠缺血区脑组织抑凋亡蛋白的表达,同时降低促凋亡蛋白的表达,改善血液流变性,这可能是针刺减轻脑缺血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四君固本汤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甲襞微循环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6例用加味四君固本汤治疗,另选择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全血粘度、红细胞电泳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1),红细胞压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健康人(P〈0.01),血浆粘度及血沉无明显变化。治疗后血液流变性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或P〈0.01)。患者有明显的微循环改变,而治疗后管袢晰度变清、血流速度加快、红细胞聚集性减小,微循环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性及甲襞微循环的改变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病理特征,加味四君固本汤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淤状态可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比较加味犀角地黄汤与桃红四物汤对细菌脂多糖诱导的兔内毒素血症中ET-1、vWF、TNF-α、CD62P表达及球结膜微循环的影响,评价凉血化瘀法在内毒素血症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按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活血组、凉血组,每组各8只。活血组及凉血组采用脂多糖诱导内毒素血症并分别给以桃红四物汤及加味犀角地黄汤灌胃。治疗中注射脂多糖后分别于3 h、24 h、7 d时ELISA检测兔血清ET-1、vWF、TNF-α水平,细胞流式法检测CD62P变化,记录球结膜微循环图像。结果:凉血组、活血组及模型对照组在注射脂多糖后3 h兔血清ET-1、vWF、TNF-α、CD62P水平及球结膜微循环积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注射后3 h及24 h时,凉血组所有观察指标及活血组除TNF-α外的其他指标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各时间点凉血组各指标下降较活血组更为明显。结论:活血化瘀在脂多糖诱导的内毒素血症中具有抗炎、抑制血小板活化、防治内皮损伤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加味犀角地黄汤具有更强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刺对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血液粘稠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中假性球麻痹的可能机理。方法与结果 将 75例中风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加西药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将结果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 )、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 01)。治疗后针刺组与针刺加西药组的血浆粘度和血沉方程K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5)。西药组与针刺加西药组间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血沉方程K值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针刺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液的浓稠性和粘滞性,可能是治疗中风假性球麻痹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