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 方法将132例发病48h内入院的ALS患者,按入院7d内有无并发ALI分为2组:ALI组34例,非ALI组98例.观察2组胸部影像、神经功能缺损(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否卧床及咳嗽反射减弱)、鼻饲使用情况及入院1周和出院时的病死率.结果 132例脑卒中并发ALI 34例(发生率达25.8%);ALI为多因素作用所致,其中与鼻饲、卧床、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及肺感染程度等有关; ALI组与非ALI组的总病死率分别为52.9%和22.4%(P<0.01).结论 ALI是老年人急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临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与脑卒中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总结AMI并发脑卒中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AMI并发脑卒中的类型、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428例AMI并发脑卒中34例(7.9%),其中脑梗死3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出血1例.34例共死亡7例(20.6%).结论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07—2014-07Ⅱ~Ⅲ级27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卒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80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90例未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为对照组,对比2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并对心电图异常率与急性脑卒中的部位、类型及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2组分别有146例和44例心电图异常者,心电图异常率分别为81.11%和48.89%,观察组心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T波异常(31.67%)、ST-T改变(52.22%)、心律失常(42.78%)、左心室高电压(5.56%)、左心室肥大(7.78%)与两种及以上的心律失常(22.78%)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性脑卒中心电图异常率94.12%,脑干、丘脑、基底节部位的心电图异常率为87.85%,病情恶化或死亡患者心电图异常率95.12%,分别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和发生在脑叶、小脑、腔隙部位的脑卒中以及病情好转稳定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心电图异常检出率较高,且与急性脑卒中的发生部位和类型显著相关,并能反映其预后,应对心电图改变进行监测,以便及时采取合理措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性昏迷的救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急性脑血管病(ACVD)后并发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性昏迷(HHNC)者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其发生与ACVD本身及某些治疗有关。作者对我院三年来住院ACVD患者并发HHNC的28例进行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8例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贫血特点、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脑MRI特点。结果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占同期所有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05例)的比例为8.78%。其中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0.56±12.50)岁(35~87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74.06±14.95)g/L(52~102 g/L); 轻度贫血3例(16.66%),中度贫血12例(66.67%),重度贫血3例(16.66%); 平均血小板计数(311.33±101.48)×109/L(136~455×109/L);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14例(77.78%)(9例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患者平均血小板计数(375±73.78)×109/L(251~455×109/L)。无脑卒中危险因素者6例(33.33%),脑卒中危险因素1~2项者7例(38.89%),3项以上危险因素者5例(27.78%); 5例有意识障碍(27.78%); 12例病灶累及前循环(66.67%),14例累及分水岭区(77.78%),10例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55.56%); 13例为多发性脑梗死(72.22%),15例为小梗死(83.33%)。18例患者均行扩容治疗,4例输注红细胞; 临床治愈及好转者12例(66.67%)。结论 成人贫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多为中度贫血,缺铁性贫血占多数,多伴有继发性血小板增多; 患者多缺乏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病变多位于脑前循环分布区,分水岭区多见,病灶以多发性小梗死灶为主,且多累及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治疗应以扩容及纠正贫血为主。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血糖升高与卒中预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浓度升高与卒中预后关系.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2005-12~2007-12期间急性脑卒中患者226例进行研究,其中出血性脑卒中77例,缺血性脑卒中149例,在患者发病后72h内测空腹血糖,并根据血糖值高低分为高血糖组和非高血糖组,观察2组间脑卒中加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高血糖组脑卒中加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糖组,2组有极显著差异(P<0.05).脑卒中加重者高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卒中加重者,2组有极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糖浓度升高可以作为判断急性脑卒中病情、预后评估的指标之一.故应积极控制脑卒中后的高血糖状态,以减少脑卒中加重.  相似文献   

7.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并发脑卒中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并发脑卒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27例PV并发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本组PV并发脑梗死22例(81.5%),其中多发性脑梗死18例(66.7%);短暂性脑缺血发作2例(7.4%);脑出血2例(7.4%);蛛网膜下腔出血(SAH)1例(3.7%).均符合PV的临床表现和体征及血象、骨髓象的改变.(2)影像学检查显示脑梗死以多发小梗死灶多见(66.7%),常见于脑叶、基底节、内囊;脑出血的出血灶内密度不均匀,周边水肿明显.(3)本组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脑卒中痊愈8例,显著进步18例,无效1例.结论 PV并发脑卒中以脑梗死多见,其中又以多发性梗死为主,并发脑出血和SAH较少,采用静脉放血加小剂量化疗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性Guillain-Barre综合征(GBS)呼吸危象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GBS呼吸危象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发生低钠血症时表现嗜睡4例,兴奋、烦躁、易激惹7例.低钠血症出现在发病早期5例,血Na+121~134 mmol/L,持续时间2~5 d;病程后期6例,血Na+115~134 mmol/L,持续5~10 d;两者血钠最低值和持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组患者皆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经用高渗盐水补钠纠正低钠血症,以及GBS常规治疗,10例预后很好,1例死亡.结论 GBS呼吸危象患者合并低钠血症的发生率较高,持续时间长,常出现精神或意识障碍,如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脑心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 结合临床资料对22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心电图及心肌酶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心综合征发病率为26.5%,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P<0.01);脑心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主要表现为ST-T改变、各种心律失常和心肌梗死.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病死率为48.3%,明显高于同期未合并脑心综合征的脑卒中患者(7.2%,P<0.01).结论 急性脑卒中脑心综合征的发生可能与脑卒中类型有关,机制可能与脑卒中直接或间接导致植物神经中枢功能失调、神经体液功能紊乱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渗血症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高渗血症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重症脑卒中患者80例,根据评价生存与死亡的血浆渗透压界值分为高渗组(〉310mmol/L,34例)和非高渗组(≤310mmol/L,46例)。监测可能影响血浆渗透压的危险因素。结果大剂量甘露醇(〉100g/d)、高钠血症和高血糖症是导致高渗血症的3个主要危险因素。高渗组4周生存率(47.1%)明显低于非高渗组(7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引起高渗血症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大剂量甘露醇、高钠血症和高血糖症,高渗血症患者预后差,生存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315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般资料,并进行血常规、生化指标及凝血四项的测定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白细胞计数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不良预后的关系。结果根据mRS评分,将患者分为无残疾组2640例,残疾组407例,死亡组104例;511例为短期不良结局。残疾组的高血糖史、脑卒中复发、血脂异常比率及体温、血糖、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残疾组(均P0.05)。死亡组的高血糖史、脑卒中复发、血脂异常的比率及年龄、体温、血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无残疾组(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脑卒中复发、体温升高、高血糖、血脂异常、纤维蛋白原升高、尿素氮升高与白细胞计数升高是发生短期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为10.1×109/L~11.0×109/L、11.1×109/L~12.0×109/L、≥12.1×109/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01),并且发生短期预后不良的风险随着白细胞计数的增高而增加(趋势性P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血白细胞计数升高增加了短期预后不良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0-03~2008-10收治的46 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 血糖及血钠均明显升高, 血浆渗透压>350mosm/L.所有病人经确诊后予补液纠正脱水, 应用胰岛素、补钾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本组死亡9例, 重残植物生存9例, 恢复良好28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预后不佳, 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症的干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血糖症在危重症患者被称作"毒性代谢环境",它潜在地导致住院患者病死率的增加.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可导致脑梗死面积的扩大及神经功能的恶化,不论患者既往有无糖尿病史.据统计20%~50%急性脑卒中患者,会并发高血糖症.此文通过回顾血糖代谢的生理病理变化,对脑梗死急性期高血糖症的干预策略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可能机制。方法分析586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9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伴SIRS,病人至少符合2个SIRS标准,包括发热、体温过低、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或白细胞计数异常;MODS则符合在机体遭受打击24h后连续出现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及各器官功能障碍标准。结果586例急性脑卒中发生SIRS199例,SIRS的发生率是33.96%,其中76例合并有MODS,MODS的发生率12.97%,病死率42%。结论急性脑卒中并发SIRS,并能引起MODS的发生,SIRS死亡者均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随SIRS标准的项数增加而增高,有显著性差异(χ2=12.41,P<0.01),病死率随MODS器官衰竭数目的增加而增高,有显著性差异(χ2=35.89,P<0.01)。受累器官越多,病死率愈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8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西医的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中药治疗,2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2组2周内病死率、住院时间以2周后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对照组病死率为10.3%,观察组为2.6%,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36.4±9.68)d,观察组为(24.8±8.45)d,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59.0%,观察组为87.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可明显降低病死率、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调查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80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死亡49例,病死率为61.3%.入院时血压高、血糖高、出血量>5 ml、GCS评分≤8分、瞳孔异常、早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死率更高.结论 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原发性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意识障碍、出血量、GCS评分和早期并发消化道出血是评估脑干出血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2006-10~2008-10 128例重症脑卒中急性期并发7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后病死率明显升高.多数重症脑出血发生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时间早于重症脑梗死.结论 重症脑卒中并发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预后差,积极预防及治疗应激性上消化道出血对改善重症脑卒中的预后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脑血管病(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发病机制、致病因素、治疗及预后.方法 我科收治的83例急性脑血管(ACVD)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痊愈12例,致残23例,死亡50例,病死率60.2%.结论 急性脑血管并发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治疗重在预防,对相关重要脏器功能的监测应早期进行,可有效降低MOD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并发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400例急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急性脑卒中患者400例,并发肺部感染65例,感染率16.25%。脑卒中类型、脑卒中史、糖尿病史及住院期间侵入性操作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P〈0.05);高龄、住院时间〉3周、有意识障碍及吞咽障碍、慢性肺部疾病史、低白蛋白血症及肾功能不全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显著相关(P〈0.01)。并发肺部感染组病死率8.4%,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的1.6%(P〈0.01)。结论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肺部感染与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并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患者均以脱水、意识障碍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血糖、血钠、血浆渗透压均明显增高,确诊后给予补液、应用胰岛素等综合治疗,死亡11例,重残及植物生存状态6例,中残及恢复良好7例。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高血糖高渗非酮症昏迷预后差、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