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筛选超声二维斑点显像技术检测左室旋转/扭转运动改变的敏感指标,初步探讨其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心功能不全患者24例和正常健康志愿者32例,分别获取左室二尖瓣口水平和心尖水平短轴观图像.测量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旋转角度,并依此计算出各标化点处的左室扭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扭转峰值、心尖旋转峰值、心底旋转峰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收缩末期心尖旋转值、收缩末期心底旋转值,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鉴别诊断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旋转/扭转的相关指标,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一回归方程.结果 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心尖与二尖瓣几水平短轴观的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第一步自变量x1(收缩末期左室扭转角度)入选,方程分类能力达75.00%,第二步白变量x2(左室扭转峰值)入选,方程分类能力达85.7%,且收缩末期左室扭转角度(Lvtor-at-AVC)在方程中的作用大于左室扭转峰值(Peak Lvtor).回归方程为:ρ=1/[1 e-8.969 0.378x1 0.601x2].结论 运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时Lvtor-at-AVC、Peak Lvtor可敏感评价收缩期左室扭转形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局部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方法 健康志愿者21例,获取左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 (1)正常人左室短轴各水平间心肌整体径向峰值应变相互比较,乳头肌水平>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在大多数节段,P<0.05,各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正常人左室短轴各水平间心内膜下心肌径向峰值应变相互比较,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均大于心尖水平,在大多数节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3)正常人左室短轴各水平间心外膜下心肌径向峰值应变相互比较,三者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能准确评价左室心肌径向应变,并评价室壁局部心肌功能,为心肌疾病的定位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解剖M型超声技术检测左室壁运动的准确性。方法两个月内两次测量3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的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观和乳头肌水平观的6个节段以及心尖四腔观的4个节段的室壁收缩快速射血期最大厚度、舒张期末厚度和收缩期增厚率。结果两次测量结果显示,左室壁所有各节段的收缩快速射血期最大厚度、舒张期末厚度和室壁收缩期增厚率的平均值均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解剖M型超声技术测定左室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增厚率等指标时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因此有可能用于准确定量分析左室壁节段性运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短轴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特征.方法 HCM组35例,正常对照组30名,获取左室短轴二尖瓣环水平,心尖水平二维图像.测定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计算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结果(1)HCM组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及心尖水平各节段心肌收缩期旋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2)HCM组左室短轴心肌收缩期扭转角度峰值较正常组增大(P<0.05).结论 HCM组左室旋转及扭转运动均较止常组增高.  相似文献   

5.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HCM患者21例,正常对照者21例,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位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①HCM组与正常组心尖位二维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外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肌整体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尤以肥厚节段较多的乳头肌水平明显(P〈0.01)。结论HCM患者肥厚与非肥厚节段于左室纵向及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均受损,并且径向收缩功能受损以心内膜下心肌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筛选超声二维斑点显像技术检测左室旋转/扭转运动改变的敏感指标,初步探讨其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和32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分别获取左室二尖瓣口水平和心尖水平短轴观图像。测量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旋转角度,并依此计算出各标化点处的左室扭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扭转峰值、心尖旋转峰值、心底旋转峰值、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收缩末期心尖旋转值、收缩末期心底旋转值,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鉴别诊断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旋转/扭转的相关指标,建立相应数学模型—回归方程;对筛选指标绘制ROC曲线并获得界值。结果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心尖与二尖瓣口水平短轴观的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步自变量收缩末期左室扭转角度x1(LVtor-at-AVC)入选,方程分类能力达75.0%,第二步自变量左室扭转峰值x2(PeakLVtor)入选,方程分类能力达85.7%,且LVtor-at-AVC在方程中的作用大于PeakLVtor。回归方程为:p=1/[1 e-8.969 0.378x1 0.601x2];ROC评价显示LVtor-at-AVC和PeakLVtor的ROC曲线偏左上角,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和0.797。对应界值分别为LVtor-at-AVC=9.15°和PeakLVtor=11.02°,其诊断心功能不全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25%、83.34%和75.00%、91.67%°。结论运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显示心功能不全患者时LVtor-at-AVC可敏感评价收缩期左室扭转形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扭转及左心扭转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方法 获取31例DCM患者与30例正常人的标准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的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短轴各个水平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并测量二尖瓣水平、心尖水平心室的旋转角度.比较DCM组及正常组的收缩期整体峰值圆周应变和旋转角度、达到旋转角度峰值时间百分比,以及最大圆周应变、扭转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人相比,DCM患者收缩期短轴左心室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整体最大圆周应变及旋转角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心尖部达峰值角度时间较正常人提前.且左心室短轴各水平总体收缩期圆周应变峰值均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左心室扭转与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呈正相关.结论 DCM患者的左心旋转收缩功能显著受损,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反映左心室收缩功能,对DCM左心收缩功能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二维应变超声成像(2DSE)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组患者28例,其左室射血分数50%,心脏运动、各腔室大小及室壁厚度正常;体检健康者22例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记录两组左室心尖长轴观、二腔观、四腔观及胸骨旁左室短轴二尖瓣环、乳头肌、心尖水平切面,应用Echo-PAC工作站二维应变软件检测左室各室壁节段收缩期的纵向应变(SL)、圆周应变的应变峰值(SC)和左室扭转角度。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左室长轴室壁各节段SL较低(P0.05),糖尿病组基底部、中间部、心尖部同水平以及左室长轴整体SL均小于对照组(P0.05)。②糖尿病组心尖部SC小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均有心尖部旋转角度大于心底部,同水平中前间隔和后间隔旋转角度较大,且糖尿病组大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扭转角度较对照组增大(P0.05)。结论 2DSE可对常规超声检查左室收缩功能正常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比较准确评价,能早期发现心脏收缩功能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心肌旋转及扭转运动变化.方法 32例正常对照者和24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显示左室标准短轴观图像,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左室旋转及扭转角度、收缩期左室旋转及扭转峰值与相应达峰时间,观察左室旋转值及扭转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各短轴观收缩期左室旋转及扭转峰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心功能不全组左室扭转达峰时间明显延长(P<0.05),达峰点出现在舒张期,左室心尖水平顺时针旋转达峰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延长至射血期.结论 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室扭转运动减低,左室心底、心尖相对旋转不同步,旋转角度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左心室短轴方向收缩期扭转运动的变化.方法 应用STI技术对16例DCM患者和18例健康成人胸骨旁左心室心尖、乳头肌和基底短轴观的心肌收缩期扭转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DCM组左心室各节段心肌最大旋转角度较正常组明显减低(P<0.05),基底与心尖水平最大旋转角度差值(扭转角度)较正常组明显减小(P<0.05).DCM组左心室短轴基底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100%(同正常组),乳头肌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82%(正常组为50%),心尖水平各节段呈顺时针扭转的比例为47%(正常组为0).结论 STI技术是有效评价左室扭转运动的超声心动图新方法,DCM左室扭转运动减低,扭转模式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