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生殖中心全流程管理的概念及生殖中心护士角色功能,提出全流程管理中的辅助生殖护理必须基于患者需求及生殖临床需求。具体实施步骤:分析全流程管理各环节患者需求及临床需求,明确护理任务;根据护理任务确定全流程管理各环节所应具备的护理核心能力;系统培训与考核后,确保全流程管理各环节护理"人岗匹配";落实基于生殖中心患者需求及临床需求的护理;实施与绩效考核挂钩的护理质量评价与反馈。解读生殖中心全流程管理中"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护理思维、"防患于未然"的护理意识、"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护理艺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护理文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流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7 715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2023年4-6月8 417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将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与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对接,通过控制入库、领用、术前清点、使用记录、术后归位5个关键环节,实现手术室器械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交接缺陷率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P<0.05);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准备、器械性能、器械传递、器械清点和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信息化管理前(均P<0.05)。结论 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手术室器械,有利于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提升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升导管护理质量,减少意外拔管,保证患者安全。方法导管小组在对全院各病区带有导管的患者进行横断面调研的基础上,制定29种导管的临床护理操作规范,并完善导管各种规章制度及交接流程、制定转运过程中导管的处理原则。结果导管标准化程序建立后,各种导管非计划拔管发生数由2012年的35例次降至2013年的16例次。2013年导管固定规范率、标识规范使用率,护理人员对意外拔管紧急处理掌握合格率,首次置管护理文件书写记录合格率,患者对导管自护知识知晓合格率显著高于2012年(P0.05,P0.01)。结论导管标准化程序的建立提高了临床护理人员导管护理规范性,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各种导管的能力和业务水平,减少意外拔管的发生,保证了患者管道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规范化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建立全面的妇科围手术期护理流程,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对流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结果 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围手术期全面流程管理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效率,促进护理安全,增加患者满意度,促进护理管理规范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张敏  王玉姣  方燕 《护理学杂志》2008,23(13):33-33
按照急救物品管理规定,医院急救药品完好率应?00%.在急救药品管理过程中,班与班之间均要进行清点、交接、签名.药品需逐一取出进行核对,由于时间有限,被清点药品较多时,往往难以保证交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任国英  方云  周玲 《护理学杂志》2008,23(15):51-52
目的 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 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 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 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在门诊输液中心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中心护患沟通的方法,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对120例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包括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认识与培养、系统学习缝康教育知识,准确评估风险、提高防范意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建立护理服务沟通流程,善用护患沟通技巧等步骤。结果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9.3%提高至97.3%,护患纠纷亦明显减少。结论输液中心实施护患沟通管理流程科学可靠,可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减少呼叫铃声之举措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减少病区内呼叫响铃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主动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胰腺外科采取增加护理人员,调整床护比;科学分组排班,调整工作流程;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主动服务;简化护理文件书写;跟踪管理,及时反馈等措施,以减少病区呼叫铃,为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实施示范工程前后每日响铃次数、不同时段响铃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合理安排护理人力资源及工作量,可减少病区内各种呼叫响铃,营造安静、和谐的治疗和休养环境。  相似文献   

9.
预防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质量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减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方法成立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管理小组,制定住院患者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每月随机检查有跌倒风险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对发生跌倒患者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跌倒原因改进管理方法和工作流程,并对护理人员进行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培训。结果实施前全院跌倒发生率为0.094%,实施后下降至0.044%,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前后均未发生因跌倒引发的护理纠纷。结论对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跌倒护理质量控制,规范了跌倒预防的管理流程,提高了护士跌倒预防相关知识和技能,降低了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病房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在优质护理临床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5月起开展并成立优质服护理示范病区,采取护士分层分组管理,设立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三个层次,分组包干制,以病人为中心,围绕患者需求为导向的分工方式,分为两个护理小组,每组每个护士分别负责6~8名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制定了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辅助护士岗位职责.在责任组长的负责下,通过质控检查,现场改进,保证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工作落实到位.结果:通过分层分组管理,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护士分层分组管理制度的实施,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自身价值,加强了高年资护士对年轻护士的带教和支持作用,护理人员合理应用, 工作更贴近患者需求,减少了护理缺陷和医患纠纷,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