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告两例发生于迴肠的嗜酸性肉芽肿,均系术后确诊并经组织学证实。本病病理学特点为结缔组织增生与显著的嗜酸性白细胞及淋巴球浸润所形成的肉芽组织。本病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临床上分两型:限局型及弥漫型。此两例为限局型,且发生于迴肠,较为少见。  相似文献   

2.
<正> 胃肠道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诊断困难,经治疗预后良好的疾病。临床比较少见,兹将我们遇到的2例,经病理证实为胃窦部与回盲部的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病例报告如下。例1 杨××,男性,35岁,1970年6月14日以“黑便一日”入院。1961年和1967年曾便血二次,经胃肠钡透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7天前感心口痛,反酸,胃纳减退,头昏乏力,因症状加重而入院。查体:一般可,双侧颔下淋巴结可触及,心界不大,心率每分80次,律齐,心尖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性杂音,不传导,两肺未闻及干湿鸣,腹软,肝脾未扪及,剑突下偏左有压痛,未扪及包块,腹水征不明显,肠鸣音增多,未闻到气过水声,两下肢无水肿,入院诊断:溃疡病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疗经过:入院后经饮食疗法,氢氧化铝  相似文献   

3.
嗜酸性肉芽肿是多发生于儿童和青年的一种网状内皮细胞增生症。病变局限于骨骼,为弧立的或多发的溶骨性损害,以颅骨、肋骨、长骨较多见。一般愈后良好。笔者近两年来曾遇二例乳突骨嗜酸性肉芽肿,由于病变部位的特殊性,且发疒迅速,骨组织破坏严重,肉芽组织多,有血性脓液等临床表现,诊治上有一定困难,特报  相似文献   

4.
报告4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提出本病发病与外伤有一定关系。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帮助。对颅骨缺损直径在30cm以上的单发病灶可在手术切除的同时进行颅骨修补术。  相似文献   

5.
<正> 临床资料性别和年龄本组11例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2岁。病程最长5年,最短半月。部位在额骨3例,额骨并股骨及颧骨各1例;顶骨4例,顶骨并枕骨1例;中颅底1例。8例为单发,3例为多发。临床表现本组病例多无全身症状,头痛或局部疼痛者5例,低热者2例,视力下降以至最后失明、左面部感觉减退(三叉神神经第2支分布区)者1例,局部破溃流脓者1例,其中4例同时具有以上几种症状。3例多发者  相似文献   

6.
消化道嗜酸性肉芽肿在国内外虽曾有报道。但由于对该病变大体形态认识不足,临床上常误诊为恶性肿瘤。我院最近偶见两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 例1 女性,75岁,因持续性黑便一月,于1987年9月5日入院。既往体健,无过敏史。查体无异常体征。化验:白细胞6700/mm~3(中性69%,淋巴31%)多次复查均未见嗜酸性白细胞。大便潜血阳性。B超:  相似文献   

7.
嗜酸性粒细胞性肉芽肿是一种网状内皮细胞增生性疾病,好发于骨骼。发生在内脏者多见于肺,胃则罕见。1931年Mock氏首先报道本病。我国1963年曾报道一例,至今共报道约55例。我院1981、1982二年中曾遇到三例。例一:男,61岁。反复间歇性上腹部疼痛30余年,伴有反酸、嗳气。疼痛往往在饥饿时发生,进食可缓解。受凉和饮食不当可诱发,“服胃舒平”也可缓解。否认有过敏史。查体及化验:上腹剑突下偏左有深压痛。血红蛋白12g%,红细胞400万/mm~3,白细胞10500/mm~3,中性粒细胞54%,淋巴细胞40%,嗜酸性粒细胞6%,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900/mm~3。  相似文献   

8.
<正> 胃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较少见的疾病。1937年Kaijsen首先报告1例,并命名为“胃嗜酸性肉芽肿。1961年Ureles综合文献47例并作了命名和分类。国内1963年赵氏首先报告1例,至目前我们所能收集到的文献国内共报告25例。我院自1960年以来遇到3例,结合文献予以报告。例1 杨×,男,38岁。上腹隐痛不适已9年,秋冬季甚,曾有过两次黑便,疑“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入院。查体:除上腹部有轻  相似文献   

9.
胃嗜酸性肉芽肿(Gastric eos nophilic granuloma)是一种并不少见的疾病,最初由Kaijser于1937年描述,1950年由Polayers正式命名为胃嗜酸性肉芽肿。其主要病变特点是胃病变区增生的肉芽肿样组织内有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临床上无特征性表现,易与胃恶性肿瘤混淆,常需外科治疗。现将我院所诊治的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6例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资料。观察指标:病灶数目、部位、形态、大小、边缘、密度或信号及强化程度。结果单发15例,其中额骨6例,顶骨5例,枕骨3例,眼眶1例;多发1例共3个病灶,分别位于额骨、枕骨及斜坡。额骨、顶骨及枕骨病灶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清晰;眼眶及斜坡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缘清晰伴有硬化缘。X线表现为溶骨性破坏,边界清楚,多边缘无硬化,仅眼眶及斜坡处病灶局部有硬化缘。CT主要表现为颅骨内外板类圆形骨质破坏,眼眶及斜坡病灶呈不规则侵蚀性骨质破坏,边界清楚,无骨膜反应;其中6例单发病灶及1例多发病灶均见骨质破坏内残留小点及细条骨片;软组织肿块部分呈均匀等密度,增强后软组织部分轻度强化。MRI均见骨质破坏区向颅骨内外形成软组织肿块,其中11例11个病灶T1WI呈低信号,4例6个病灶呈中等信号,1例1个病灶T1WI见斑点状高信号;T2WI及脂肪抑制序列均呈高信号,信号均匀;病灶软组织肿块均呈显著性强化。结论 X线结合MRI有助于诊断颅骨嗜酸性肉芽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胃嗜酸性肉芽肿临床少见,本院诊治4例,术前均误诊为溃疡型胃癌,现就其临床情况与 X 线钡剂检查所见进行复习探讨,以寻求术前正确诊断。1 病历资料例1,女,47岁。进食后上腹部胀痛8个月,时有反酸暧气及“柏油样”便。近一个月来症状加重。无过敏史。体检:发育正常,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未扪及肿块。白细胞6.3×10~9/L,中性61%,淋巴32%,嗜酸性6%,单核1%。血红蛋  相似文献   

12.
<正> 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少见且病因不明的良性系统性疾病。常侵犯颅骨、肋骨及脊柱。有时也可侵犯脑及其他内脏器官。现就临床所遇8例经病理证实的单纯侵犯颅骨的嗜酸性肉芽肿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不是很多见,但临床上易误诊为其它颅骨疾患,兹将我院所遇到的4例报告如下: 例一:男,45岁,因左顶后持续性针刺样疼痛7个月,于1963年10月23日入院。患者于7个月前左侧顶后部头皮轻度压痛,局部逐渐肿胀高起,无寒战发热。因头部疼痛加重,曾在某医院局部穿刺诊断颅骨骨  相似文献   

14.
现将我院经X线、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瘤7例报告如下。7例中男6例,女1例,年龄为,16岁、26岁、29岁、30岁各1例,31~45岁3例。颅骨病变部位为,额骨4例,项骨3例。从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半年者3例,三年、2年者各1例,不评者2例。主诉强烈全头痛者3例,全头痛并有局部痛者3例,仅局部痛者1例。局部改变为,仅一侧额部肿胀者4例,一侧额部肿物并破溃者1例,一侧耳后上方肿物并破溃者卫例,一侧外耳道息肉及耳后上方肿物者1例。X线改变,一侧额骨破坏、边缘不整者4例,一侧顶骨破坏、边缘不整、骨破坏区内有一小片死骨者1例…  相似文献   

15.
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以组织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原因不明,临床上将其分为三种类型:骨嗜伊红细胞肉芽肿;Hand-Schuller-Christian病;Letterer-Siwe病。此病较为少见,其良、恶性处决于属哪一类型。我院1958~1987年共收治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颇为少见。我科自1978年以来见到1例。患者男,4岁。主因右额外伤后肿物逐渐增大伴疼痛1月余入院。体检:神清合作。右额顶部肿物约为3cm×4cm×2cm,质软,无移动度,压痛(++),未  相似文献   

17.
骨髓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全身性骨病,以颅骨为多发,有其较特征的CT表现。文内收集了18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CT扫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CT表现特征,以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完整并经病理证实的骨嗜酸性肉芽肿 19例 ,其中单发者 15例 ,多发者 4例。病灶刮除植骨 11例 ,脊柱病变前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4例 ,后入路病灶清除植骨 1例 ,放疗、化疗等综合性治疗 4例 ,所有病人获得随访 1~ 10年 (平均 4 .5年 ) ,病变均顺利愈合。文中同时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附2例报告)阜宁县人民医院外科王冰,王德本胃肠道嗜酸性肉芽肿,亦称炎性纤维性息肉,系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胃肠道特殊性隆起性病变。临床上易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混淆,以致行较大范围的癌肿根治术。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有其重要意义。现将...  相似文献   

20.
<正> 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个笼统的名称,其中发生在骨骼的称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Eosinophilic Granuloma of Bone,简称EGB),发生在腺体(唾液腺、淋巴腺)的称嗜酸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atic Granuloma,简称ELG)。这两种疾病虽然都具有末梢血象嗜酸性细胞计数的增高,但侵犯的部位却不同,临床经过和表现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近年来人们多主张将它们区分为两种疾病。 EGB和ELG虽然不同,但两者均易发生在口腔颌面部,而且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往往直至手术切除病变作病理检查时方获确诊。从我科收治10例中看出,几乎全部病例术前均未作出正确诊断(表1)。为提高对这两种疾病的临床诊断的正确率,现结合本科病例作一初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