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视觉诱发电位在视神经挫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 探讨视神经挫伤后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的异常率、挫伤程度及预后估计。方法记录单眼挫伤患者的伤眼、对侧眼及治疗后伤眼的视觉诱发电位(VEP)。结果 (1) 挫伤眼各视力组VEP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随挫伤眼视力的下降而增高。(2)挫伤眼矫正视力〈0.1者VEP异常更明显,且预后差。结论 VEP是视神经 失伤早期诊断、判断预后的客观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徐娅  李双  周晓芳  项奕 《眼科新进展》2016,(12):1125-1128
目的 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来评价客观视力以及用来鉴别伪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取志愿受检者158例(158眼)患黄斑病变或视神经病变眼,其中65眼为黄斑病变组(A组),93眼为视神经病变组(B组),通过多元回归分析P-VEP波幅和潜伏期与最佳矫正视力的关系。由此得出最佳关系方程,进而得出158眼P-VEP推算视力(PVEP-VA),以及53只伪盲眼(包括21眼黄斑病变及32眼视神经病变)的PVEP-VA,最后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得出可接受PVEP-VA及主观视力差值范围,从而鉴别伪盲。结果 在15′视角黑白棋盘格刺激下引出的P-VEP波形,该波形的P100波幅(记录为Amp15′)与主观视力的相关性最好,Amp15′与主观视力显著相关(A组:P=0.016;B组:P<0.0001)。Amp15′的对数[log(Amp15′)]与主观视力(logMAR)的回归方程为:A组:y=1.867-1.100x,P<0.0001,B组:y=1.502-0.799x,P<0.0001[x为log(Amp15′),y为logMAR]。利用回归曲线和ROC曲线可以得到A组辨别伪盲的截断值为0.3972时,其诊断敏感性为73.3%,特异性为68.0%;B组辨别伪盲的截断值为0.4150,其诊断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67.5%。结论 P-VEP的Amp15′用来判断客观视力最有效,对于鉴别伪盲也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3.
外斜视儿童多导视觉诱发电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hen X  Guo J  Cai H 《中华眼科杂志》1997,33(6):440-443
目的探讨不伴有弱视的恒定性外斜视儿童的多导视觉诱发电位(visualevokedpoten-tials,VEPs)的临床意义及外斜视的发病机理。方法采用14个盘状作用电极行全视野及半视野棋盘格翻转刺激,记录正常对照组与不伴有弱视的恒定性外斜组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结果斜视组全视野刺激所记录的双眼与单眼VEPs潜伏期(LP1)、振幅(AN1P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斜视组主眼和非主眼LP1较正常对照组延长(P<0.01),斜视组非主眼AN1P1较正常对照组下降(P<0.01);斜视组鼻、颞侧视网膜LP1、AN1P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VEPs检测可为恒定性外斜视者的双眼视功能异常提供客观依据;恒定性外斜视者视力虽正常但VEPs并非正常,提示有初级视皮层功能障碍存在;不伴有弱视的恒定性外斜视者在单眼半视野刺激条件下,无颞侧视网膜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4.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觉电生理改变。方法采用眼电图(EOG)和视网膜电图(ERG)检测14例28眼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患者(病例组)和15例30眼正常人(对照组)、观察指标:(1)EOG的基值电位(BVP)、暗谷电位(DTP)、暗谷时间(DTT)、光峰电位(LPP)、光峰时间(LPT)、QAr-den、QGliem、(2)暗适应和明视ERGa、b波振幅、峰时值。采用t检验对上述各项指标做两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病例组EOG的BVP、DTP、LPP、QArdenQGliem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峰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EOG的DTT、LPT与对照组比无明显改变,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例组暗适应和明视ERGa、b波振幅、峰时值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变,两组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2例早期患者中,其ERGa、b波振幅、峰时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EOG、ERG作为客观定量的视功能检查方法,可为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的视网膜功能损害程度提供客观指标。对结晶样视网膜变性早期患者EOG可能较ERG更具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硬化及其视觉诱发电位的临床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11例多发性硬化(MS)和它们的视觉诱发电位(VEP)。在22眼中21眼为MS视神经炎,1眼视功能正常。21眼MS视神经炎的VEP全部异常,另1眼VEP正常。MS视神经炎的VEP检查结果是:1.PVEP6眼不能记录到波形,12眼的P100成分峰时延迟(124.6±9.7ms,P<0.001)、振幅降低(7.6±2.8μv,P<0.001);2.FVEPP1的峰时全部延迟(86.5±8.9ms,P<0.05),振幅降低(10.4±6.5μv,P<0.05),具有统计学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弱视儿童治疗前后PR—VEPP100波变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进一步评价全视野图形反转刺激的弱视治疗前后与正常儿童的图形反转视诱发电位P100波变化,随机选择我院29例(58眼)治疗前后弱视儿童及30例正常儿童,两组年龄均在4~12岁,采用Nomadle电生理仪进行电生理检查。结果:弱视组PR—VEPP100振幅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11.16±6.74μvn=56vs16.78±5.55μvn=60)潜伏期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110.39±10.01mgn=56vs101.81±4.38msn=60)。弱视经治疗视力达基本正常时的PR—VEPP100潜伏期与治疗前的P100潜伏期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弱视儿童的PR—VEPP100振幅降低,P100潜伏期延长。弱视儿童视力降低同时有PR—VEP参数异常的趋势。弱视儿童的PR—VEPP100潜伏期经治疗视力达基本正常时P100潜伏期可以逆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的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和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表现。方法:检查92例(120眼)正常人、51例(52眼)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结果:患眼的PVEP的P100潜伏期和PERGb波潜伏期延长,PVEP的P100振幅和PERG的b波振幅降低,中浆病情重、视力下降明显者,PVEP和PERG的潜伏期均延长明显,波幅亦下降明显。四个观察指标中,以P100潜伏期改变最明显。结论:中浆患者的PERG和PVEP均有改变,有时较视力更敏锐,可客观反映中浆患者的视功能,检查以PVEP更为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35例44只视神经病眼进行了黄斑5°视网膜光敏感度与P-VEP的对比研究。发现二种检查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二项检查均异常者22眼,均正常者9眼,其符合率为70.5%;P-VEP的峰潜时越长,黄斑部视网膜光敏感度的低下越明显,二者呈负相关(r=-0.346,P<0.05)。两者联合检查还可提高诊断的阳性率。本文还比较了不同视力状态下二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以及二者在诊断视神经疾病中的不一致性,指出黄斑5°光敏感度检查与P-VEP检查二者不宜相互取代,联合二者测试可以使视神经病病的定性及定量诊断更趋完善,对疾病有更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实验性兔眼球钝挫伤的视网膜脉络膜ir—ET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钝挫伤性视网膜、脉络膜循环障碍及复方樟柳碱(compoundanisodine,CA)治疗机理。方法用自由落体打击,损伤能量3.3J,造成兔轻度眼球钝挫伤模型。在不同时间点,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伤眼及对侧眼视网膜、脉络膜免疫活性内皮素(immunoreactive-endothelin,ir-ET)水平。结果生理盐水及托拉苏林组伤后3d视网膜ir-ET降低(P<0.05)。伤后1d脉络膜ir-ET下降,3d降至最低水平(P<0.05~0.01),7d各组均趋于正常。CA组视网膜、脉络膜ir-ET水平基本波动在正常范围(P>0.05)。从而避免和减轻挫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缺血。对侧眼变化与伤眼基本平行(P>0.05)。结论眼球钝挫伤使伤后早期视网膜、脉络膜ir-ET水平降低,可能是造成钝挫伤性视网膜、脉络膜循环障碍的因素之一。CA早期应用可稳定ir-ET水平,托拉苏林无此治疗作用。对侧眼ir-ET变化是眼的同感反应所致。  相似文献   

10.
严重视神经损伤后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分析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利用视觉诱发电位(VEP)判断严重神经损伤的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30例严重视经损伤的VEP检测及临床治疗资料,按伤后视力分为A、B两组,统计学分析两组VEP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 闪光视诱发电位(FVEP)是两组差异显著的指标,A、B组FVEP平均波幅下降率分别为79%、43%,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3%、80%,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 FVEP对于判断严重视神经损伤的视力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 将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76例(88眼),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2眼),采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观察组40例(46眼),在传统治疗加NGF肌肉注射基础上联合使用高压氧治疗,比较分析2组疗效、治疗前后视力、视野改变及荧光充盈迟缓时间、视觉诱发电位(VEP)P100潜伏期等。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76.2%,观察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10,P=0.04),总有效率对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5.21,P=0.02)。病程≤2周的患者中,观察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6,P=0.028),但病程>2周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不同病因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提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均有效。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在治疗前的视力、视野、眼底荧光充盈迟缓时间、VEPP100潜伏期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具有可比性;但在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NGF联合高压氧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确切,可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外斜视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双眼总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外斜视儿童VEPs的双眼总和(VEPBS)进行了探讨。测试不伴有弱视的外斜视儿童39名。结果显示,恒定性外斜组及间歇性外斜组的VEPBS较正常对照组减小(P<0.01),VEPs的VEPBS减小与眼位偏斜有关;恒定性外斜组VEPBS小于间歇性外斜组(P<0.01),该结果与临床双眼视功能检查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VEP研究了31例52眼6个月到9岁的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前后的视功能发育状态,结果表明,手术前VEP检查140',70',35'和17.5'方格刺激60-85%的P1波为平坦型,手术后95%以上可以记录到VEP波形;四种空间频率的N1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四种空间频率的P1潜伏期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四种空间频率的P1潜伏期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延长(P<  相似文献   

14.
慢性青光眼的图形视诱发电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索图形视诱发电位(pa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对慢性青光眼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眼慢性青光眼采用P-VEP检测,以P100波峰潜伏期及杯/盘面积比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杯/盘面积比(SC/D)>0.2与SC/D≤0.2两者P-VEP潜伏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SC/D与P-VEP潜伏期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038,P<0.01)。结论P100波峰潜伏期延长与青光眼视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青光眼损害轻时,P-VEP潜伏期阳性率低,而青光眼损害重时,P-VEP潜伏期阳性率较高。提示应用P-VEP检查对青光眼的病情追踪观察及疗效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胆碱能神经元及递质在大鼠初级视皮层可塑性中的作用。方法 36只(36眼)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激动剂组、阻断剂组,每组各12只(12眼)。各组大鼠麻醉、固定后在初级视皮层(V1区)植入记录电极和玻璃微电极、在额叶植入参考电极,术后第7、8、9天于固定时间行紫光闪光刺激1h,第10天行微量注射M受体激动剂卡巴胆碱和M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注射后在相同闪光刺激条件下给予一串高频刺激,记录各组高频刺激前后V1区的视觉诱发电位,分析各组视觉诱发电位的幅值和峰时值的变化。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在强直性闪光刺激后初级视皮层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胆碱酯酶(AchE)活性,Westernblot检测不同组别大鼠初级视皮层ChAT含量。结果 对照组和激动剂组在接受强直性闪光刺激后视觉诱发电位幅值较之前有显著性升高(均为P<0.01),且峰时值变短(均为P<0.01),阻断剂组幅值和峰时值在刺激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在强直性闪光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幅值升高(P<0.01)、峰时值变短(P<0.01),阻断剂组幅值降低(P<0.01)、峰时值变长(P<0.01)。对不同组别大鼠进行强直性闪光刺激后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激动剂组的ChAT活性明显升高(P<0.05)、AchE活性降低(P<0.05);而阻断剂组的ChAT活性明显降低(P<0.05),AchE活性升高(P<0.05);阻断剂组与激动剂组ChAT、AchE活性差异显著(均为P<0.05)。ChAT蛋白的表达经Westernblot分析发现,与对照组比较,激动剂组有显著性升高(P<0.05),阻断剂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阻断剂与激动剂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强直性闪光刺激能使大鼠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呈现LTP样反应,胆碱能神经元及递质系统参与了闪光刺激致大鼠初级视皮层的可塑性变化。  相似文献   

16.
黄斑部病变的局部视网膜电图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黄斑病变局部视网膜电图(localelectroretinogram,LERG)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ernvisualevokedpotential,PVEP)的变化,评价二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7例(54只眼)正常人进行黄斑部视角5°、10°和15°LERG测定,并对25例(35只眼)黄斑病变患者进行LERG和PVEP的测定。结果黄斑病变患者5°、10°和15°LERG的a、b波振幅均值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36.5′、73′及146′PVEP的P1波潜伏期及振幅均值分别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延长和降低(P<0.01)。在LERG(15°)与PVEP(14.8°×19.0°)刺激野相近的条件下,黄斑病变LERG异常率为62.2%、PVEP的异常率分别为48.5%(146′)、54.5%(73′)及48.5%(36.5′),LERG和PVEP的异常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LERG与PVEP的异常率相接近。由于LERG不受视路功能的影响,故认为此项检查是一种较有效和较直接的黄斑功能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选择单眼弱视患儿54例,其中弱视眼54眼,正常眼54眼,对其进行不同背景光照度静态视野分辨阈值及P一VEP变化特点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弱视眼在20℃视野范围内,静态光敏感度阈值均较正常眼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至P<0.01),以5°内变化明显。弱视眼P一VEP变化特点为其P1峰潜时在各种空间频率刺激时,均较正常眼有延长趋势,P1振幅也均较正常眼有降低趋势。弱视程度不同其受累的P一VEP空间频率也不同。轻度弱视仅表现出高空间频率的改变,中及重度弱视则由高空间频率改变向全空间频率改变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侵犯眼球部位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为病情的预测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1年2月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行眼球摘除术的单眼Rb患者。记录术后肿瘤侵犯的部位、治疗情况和生存情况并评估患者的5a生存率(5yearprobabilityevent-freesurvival,5-PEFS)。随访以患者死亡或至2012年2月截止,随访时间为(46.3±29.2)个月。结果 共有202例202眼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筛板及筛板前侵犯所占比例最大(40.6%),5-PEFS也最高(96.1%);筛板后视神经侵犯和视神经断端侵犯者5-PEFS分别是82.5%和40.0%,三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筛板后视神经侵犯接受治疗的患者5-PEFS(91.6%)有高于未治疗者(66.7%)的趋势(P=0.09);视神经断端侵犯者接受治疗与未治疗的5-PEFS分别是50.0%和0(P<0.01),单纯脉络膜侵犯患者5-PEFS是93.8%,巩膜侵犯患者接受和未接受辅助化疗的5-PEFS分别是57.1% 和77.8%(P>0.05)。2例眼眶侵犯患者均死亡,4例患者眼球摘除术后眼眶复发,从眼球摘除术到眼眶复发的时间是5~15个月,平均为9.8个月。结论 Rb眼球摘除术后病理检查对患者预后的预测和辅助治疗有指导意义;眼球摘除术后2a,尤其1a内是Rb复发的高发期,这期间所有患者需要密切随诊。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眼的视网膜血流超声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66例132眼视网膜血流速度。糖尿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收缩期峰速度,舒张末期速度和加速度比对照眼明显减慢(P<0.001)。PSV和EVD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r=0.2781,P<0.05;r=0.3822,P<0.01)。  相似文献   

20.
采用辨病与辩证相结合,分期与分型相结合的方法,用中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46例。结果:视力提高4.5±0.25(P<0.01),眼度出血吸收率87.0%(P<0.05),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渗漏减轻78.3%((P<0.01),视野缺损改善34.8%(P<0.05),总有效率80.4%。以上观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0.01),患者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0.001),中药治疗可调节患者血液流变性,起标本兼治作用,且无全身不良反应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