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视网膜色素上皮(RPE)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上海医大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栾洁综述王文吉审阅PVR是指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表现为剥离后由视网膜在其内、外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可以收缩的细胞性膜,常致视网膜剥离复位手术失败。许多学者认为,视网膜...  相似文献   

2.
视网膜脱离PVR形成与脂质过氧化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清芬  郭希让 《眼科研究》1999,17(3):220-222
目的 探讨视网膜脱离(RD)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关系。方法 建立成年健康家兔RD模型9只眼,临床观察PVR形成情况,同时视网膜脱离前后脱离后5,15,30天分别抽取血及玻璃体标本,测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及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 (1)视网膜脱离5天后,血清及玻璃体LPO活性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前膜细胞成分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网膜前膜细胞成分的电镜观察栾洁,王文吉,陈荣家增殖性玻璃体现网膜病变(PVR)是引起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失败的最常见原因[1],表现为视网膜脱离后在其内、外面及玻璃体内形成可以收缩的细胞性膜。PVR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关于PVR中细胞成份的研究,将有...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键 《眼科》1998,7(1):60-62
对玻璃体在非糖尿病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中的作用,已有很多认识[1]。而糖尿病患者发生PVR有其不同非糖尿病性者的特征与特点。本文拟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包括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糖尿病性增殖性视网膜病变(PDR)及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等所有眼内过度增殖性的病变〔1〕。目前认为这些疾病的发生是由炎症、损伤、缺血产生的过度修复而引起。生长因子在其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生长...  相似文献   

6.
Chen S  Wang J  Cheng J  Xu R  Chen H  Weng N  Zhang E  Liu W  Wei W 《中华眼科杂志》1998,34(6):424-427
目的探讨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失败原因。方法对477例(479只眼)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oretinalsurgery,VR术),即玻璃体切除、膜剥离、气液交换、惰性气体(SF6,C3F8)及硅油眼内填充。结果近期有效者347例(349只眼,72.9%),失败者130例(130只眼,27.1%)。结论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VR术近期效果的显著因素为眼内填充硅油、巨大裂孔、眼内填充SF6、医源性裂孔、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严重视网膜下增殖、PVR、眼内填充C3F8、手术频次及脉络膜脱离  相似文献   

7.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是眼内组织对创伤修复反应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常见并发症和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目前,对于PVR的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现将我们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PVR的结果总结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对象:我科诊断入院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PVR病人45例,45只眼。女性14例,男性31例,年龄13~63岁,平均年龄28~40岁。病程5天~2年,平均4.5月。PVRB级4例(巨大视网膜裂孔2例,脉络…  相似文献   

8.
近年研究表明,某些生长因子具有促进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和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形成的作用。单核细胞趋...  相似文献   

9.
视网膜脱离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糖代谢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是导致视网膜脱离(retinaldetachment,RD)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PVR的药物防治研究是一项重要课题。我们通过观察RD兔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e...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的疗效。方法 C2级以上PVR合并视网膜脱离21眼,其中特发性PVR14眼,外伤性PVR7眼;C级9眼,D级12眼,均作常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环扎、膜剥离、松解性视网膜切开、气体或硅油填充等附加术式。结果 出院时21眼视网膜全部复位(100%),19眼随访2~9个月,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78.9%(15/19)、术后视力提高95.2%(20/  相似文献   

11.
非手术方法治疗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是引起视力障碍及至失明的严重眼病,玻璃体切除术是目前治疗PVR的一种有效手段,但依然存在缺陷,特别是手术后再复发的PVR。随着对PVR病因学了解的深入,以及药理学及基因治疗学的进展,通过药物或基因疗法治疗;PVR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对参与PVR形成的细胞和体液成分以及对药物及基因治疗PVR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巨大裂孔和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眼球穿通伤性视网膜脱离以及视网膜血管性疾患引起的牵拉合并裂孔性视网膜脱离计215例,分别进行了首次或再次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对术中使用SF6或硅油填充的复位率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在PVR视网膜脱离C期、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PVRC2期以下改变以及黄  相似文献   

13.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玻璃体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玻璃体手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C2级以上PVR合并视网膜脱离21眼,特发性PVR14眼,外伤性PVR7组,C级9眼,D级12眼,均作常规玻璃体切除术联合环扎、膜剥离、视网膜切开、气体或硅油填充等附加术式。结果随访2~9个月,视网膜复位15眼(78.9%),视力提高20眼(95.2%)。4眼手术失败,均系PVR再次复发所致。结论 现代玻璃体手术是治疗严重PVR的理想术  相似文献   

14.
符敏  吴伟  唐罗生  陆晓和 《眼科新进展》2014,(11):1038-1041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时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photocoagulation,PRP)前后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状态的变化。方法 将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2例217眼随机分为四组:单纯糖尿病组、轻中度非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PDR)组、重度NPDR组和增生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组,另选取正常对照组26例52眼。采用裂隙灯显微镜加前置镜、B超、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观察各组患者玻璃体视网膜界面的状态,比较各组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的发生率,观察NPDR组、PDR组患者行PRP前后PVD的变化。结果 重度NPDR组(48.3%)和PDR组(51.7%)PVD发生率高于正常对照组(7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NPDR组(38.3%)和PDR组(32.8%)PRP术后完全性PVD发生率(38.3%、32.8%)高于治疗前(16.7%、1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R常合并异常玻璃体视网膜界面,PRP可以促进增生期DR患者形成完全性PVD,有利于延缓或者阻止DR病变进展,防止视网膜脱离,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5.
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vitreretinalsurgery,VR术)联合晶体切除/超声粉碎的效果。方法对81例(81只眼)应用晶体玻璃体视网膜联合手术(lenticular-vitreoretinalsurgery,LVR术)治疗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解剖性成功者64只眼(79.01%),功能性成功者45只眼(55.56%);手术成功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PVR)(成功率42.86%,P<0.01)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成功率58.82%,P<0.025)。结论LVR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方法;显著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是前部PVR和术中/术后眼内出血。  相似文献   

16.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炎性细胞增殖过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形成过程中炎性细胞的增殖过程。方法通过眼球穿孔伤和玻璃体内注入自家血诱发大鼠PVR模型,分别在处理后第1,3,7,14,21和28天取模型眼行细胞学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玻璃体和视网膜的增殖细胞。结果炎症反应在处理后第五天就开始,细胞增殖在第7天达高峰,14天后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增殖为主。后期玻璃体纤维化,视网膜脱离,结构不清。结论实验性PVR形成过程中,炎性细胞的增殖规律与创伤后伤口愈合过程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被认为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临床上易与后极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PVR)共存并且发病率高,根据牵引方向不同可分为前后、前部环形及前部垂直牵引三种类型。直接的手术切除大大增加了视网膜复位率并且可使部分低眼压眼球得到治疗。其病理结构与PPVR不同之处在于色素和无色素睫状上皮细胞的组成成分及纤维血管膜增殖的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前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APVR)被认为是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失败最主要的原因,临床上易与后极部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PVR)共存并且发病率高,根据牵引方向不同可分为前后、前部环形及前部垂直牵引三种类型。直接的手术切除大大增加了视网膜复位率并且可使部分低眼压眼球得到治疗。其病理结构与PPVR不同之处在于色素和无色素睫状上皮细胞的组成成分及纤维血管膜增殖的高发生率。病理发展可分收缩、混合及新生血管长入三期。充分认识APVR临床表现及病理过程,加上良好的手术技术可使APVR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极部裂孔 (黄斑裂孔及巨大裂孔除外) 视网膜脱离时的手术选择。方法: 回顾我院 1997 年 1 月至 1998 年 6 月间 61 例 (61 眼) 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病例的临床资料, 从裂孔位置、膜形成 ( P V R) 程度、术式选择及预后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40°以内裂孔视网膜脱离眼中, 95% 的病例应用了玻璃体切除术, 5% 应用环扎加压术, 痊愈率 80% 。40°以外裂孔视网膜脱离眼中, 732% 的病例选择了环扎加压术, 其余采用了玻璃体切除术, 痊愈率927% 。结论: ①后极部裂孔视网膜脱离时, 常伴严重 P V R; ②应根据裂孔位置结合膜形成 ( P V R) 程度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20.
人玻璃体膜及视网膜前膜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少山  王剑波 《眼科研究》1999,17(6):457-459
目的 鉴定人玻璃体膜及视网膜前膜的细胞成分。方法 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12例和外伤性PVR8例患者经玻璃体手术取出的增生膜标本,用鼠抗人角蛋白、波形蛋白、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CD14等4种单抗做免疫组织化学ABS法染色并观察。结果 12例PVR膜抗角蛋白染色均为阳性,6例抗GFAP阳性,10例抗CD14阳性;8例外伤性PVR膜2例抗角蛋白染色阳性,7例抗GFAP阳性,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