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二极管激光在眼底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二极管激光在各种眼底病伴有屈光间质混浊中的光凝效果。方法对各种眼底病伴有屈光间质混浊43例(47只眼)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40例(42只眼)采用间接检眼镜式光凝,行手术患者于术中行眼内光凝。结果视力进步者占24.7%,视力不变者占62.9%,视力下降者占12.4%。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新生血管退行性变者占78.3%(47/60只眼),视网膜裂孔全部封闭。结论在屈光间质混浊但能见眼底的患眼及术中采用二极管激光光凝治疗者效果好,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144只眼,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对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该18例患者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患者的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提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对38例有或无非增殖型视网膜病的糖尿病患者和38例非糖尿病患者,共76例93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表明两组的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术后矫正视力达0.5以上者:糖尿病患者47只眼中有26只眼(55.3%),非糖尿病患者46只眼中有30只眼(65.2%),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观察结果提示对此类患者术后必须密切  相似文献   

4.
双目间接眼底镜下激光治疗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总结双目间接眼底镜下激光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44例(48只眼)无法应用裂隙灯激光及眼内激光患者行双目间接眼底镜下激光治疗。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20例(24只眼);视网膜分枝静脉栓塞4眼;Eales病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9眼,在视网膜复位术中采用双目间接眼底镜下激光封闭裂孔。结果29眼视网膜血管性疾病,视网膜病情得到不同程度控制。19眼视网膜复位术后,随诊6~12个月,视网膜在位,裂孔封闭。结论双目间接眼底镜下激光治疗以其独特的优点,扩大了临床治疗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总结影响现代晶体囊外 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远期视力的因素与手术操作的关系。方法 对70眼行现代晶体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口才进行术后一年后的随访,排除人为造成的术后近视,排除用于不镜矫正视力达1.0患者,共有47例(58眼)。结果 影响视力因素主要为散光52眼,占82.8%;后发障21眼,占30%;人工晶体表面膜3眼,占4.2%;视网膜病变3眼,占4.2%;角膜混浊2眼,占2.8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广角激光检眼镜(全景200)在准分子激光术术前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拟行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的近视患者349例(693只眼),利用全景200在自然瞳孔正常照明条件下获取眼底图像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散瞳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49例(693只眼)全景200发现了有较大临床意义的眼底病变28例(35只眼),近视患者有意义的眼底改变包括发生在周边视网膜的格子样变性、霜样变性、裂孔及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其中格子样变性4例(5只眼),霜样变性12例(15只眼),视网膜裂孔6例(7只眼),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7例(7只眼),视网膜脱离伴视网膜下增生1例(1只眼)。这些病变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高(P〈0.005)。经瞳眼底检查发现38例(47只眼)存在眼底病变,全景200对眼底疾病筛查的敏感度达到74.47%(35/47)。有18例(24只眼)于激光光凝治疗后复查了全景200检查,均能清晰显示光凝斑。结论全景200在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前眼底病变的筛选中,具有免散瞳、快速、大范围眼底观察等优点,可保存客观记录,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对近视患者的周边眼底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并能提供连续性眼底变化监测。  相似文献   

7.
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早期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对本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经WHOIDDM诊断标准确诊,病程<5年)72例,共144只眼,常规眼科会诊,双眼散瞳详细检查眼底,眼底镜下可疑及有明确病变的患者行FFA检查确诊。结果:72例患者144只眼中眼底镜下有明确病变的4例5只眼,可疑14例,18例患者均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最后确诊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6例7只眼,占8.3%。结论:要高度重视早期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筛查及早期治疗的意义。方法 采用矫正视力、散瞳查眼底、眼底照相等方法对54例(108眼)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根据结果进行早期治疗。结果 14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患者继续内分泌科治疗,2年后复查1次。DR1期12例患者眼科随访观察,每年筛查1次。DR2期10例患者随访观察,6个月筛查1次。DR3~6期18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激光治疗并长期随访。结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应成为治疗糖尿病常规的一部分。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盲目地发生。  相似文献   

9.
15岁以下儿童玻璃体手术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追踪随访了行玻璃体手术2年以上的15岁以下儿童53例,其占同期玻璃体手术总例数的10.79%。病因有眼穿通伤26例(49.06%),眼挫伤15例(28.3%),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及先天性眼部异常伴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各4例(7.55%)。术后28-61个月视力恢复0.02以上者35例(66.04%),其中0.5以上者12例(34.29%)。64.15%(34例)的病例术中见增殖性改变,其中19例(55.88%)系广泛性玻璃体视网膜增殖性病变,是致术后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首钢职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首钢所属年龄在30岁以上人群2993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进行调查。方法对确诊为糖尿病的955例(3.19%)中的534例进行系统眼部检查,部分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结果糖尿病患者534例中,90例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6.9%)。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法和空腹血糖水平显著相关。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表明,糖尿病病程和空腹血糖水平是视网膜病变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杰  赵东生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6):1170-1171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30例39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Ⅰ~Ⅲ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20例210眼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12mo,对照组110例185眼给予常规治疗12mo。观察治疗前后眼底、血管造影(FFA)、视力的改变。 结果:治疗组眼底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视力有所提高(P<0.05)。 结论: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效果明显,对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激光扫描检眼镜,对随机选择的13例(13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患者的恢复期进行靛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以证实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后的代偿方式。研究发现,13眼中,10眼有视盘血管袢形成,其中4眼为缺血型,6眼为非缺血型;3眼无视盘血管袢形成,均...  相似文献   

13.
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二极管激光在治疗视网膜新生血管伴有屈光间质浑浊中的光凝效果。方法 56例(64眼)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2例,视网膜静脉阻塞20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14例。42眼伴有不同程度的晶状体、玻璃体浑浊,但能见眼底。治疗前常规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行全视网膜光凝或病变区限局性播散性光凝,一般做1~5次。有10眼玻璃体浑浊重或伴有视网膜脱离术前无法光凝者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术中进行光凝。结果 光凝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振荡电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振荡电位(O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不同阶段的表现,探讨DR早期诊断的敏感性指标,并为DR国内分期提供功能学信息。方法 选择83名糖尿病患者、155眼,进行眼底检查、眼底摄像;按国内DR分期将患眼分成眼底无改变、1期、2期、3期、4期但无玻璃体出血等5组,对所有患眼按国际标准化方法进行OPs检测。选择43只正常眼作对照。结果 OPs总和振幅、OP2振幅在眼底无改变时下降,在1期时进一步下降;OP3振幅在1期时较对照下降,OP1振幅在2期对较对照和无改变组下降,OP4在3期时较对照下降,4期的OP2振幅以及3期和4期的OPs总振幅分别与0期、1期和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有差异。结论 OPs和OP2振幅在DR临床前期下降,是DR早期诊断的敏感与客观性指标;OPs及其子波振幅在DR早期和病变分期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该检查患者的眼底疾病构成,以及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临床诊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我科行FFA检查的糖尿病患者565例(1063只眼),诊断患者视网膜病变情况和分级,并根据诊断结果指导治疗。结果565例糖尿病患者1063只眼中DR 697只眼(65.6%)、老年黄斑病变37只眼(3.5%)、视网膜静脉阻塞20只眼(1.9%)、高度近视眼底改变10只眼(0.9%)、视神经炎9只眼(0.8%)、视网膜色素变性6只眼(0.6%)、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3只眼(0.3%)、其他3只眼(0.3%),未发生DR 366只眼(34.4%),正常眼底278只眼(26.1%);除外视网膜其他病变,共计975只眼,其中无明显视网膜病变(28.5%)、轻度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NPDR)(16.7%)、中度NPDR(14.4%)、重度NPDR(22.1%)、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8.3%);局限性黄斑水肿(33.1%)、弥漫性黄斑水肿(35.1%)、囊样黄斑水肿(23.1%)、缺血性黄斑水肿(3.8%)、增生性黄斑水肿(4.9%);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DR的发病率逐渐增加(χ2=54.927 P <0.05);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DR的发病率也逐渐增加(χ2=11.798 P <0.05);随着DR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水肿的程度增加(χ2=63.15 P <0.05)。结论 FFA能够及早发现程度不同的DR和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ME)改变以及是否伴随其它的视网膜病变,可更好的指导临床诊疗工作;增加糖尿病患者对DR的认知能力,对预防患者视力下降及失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的图像特征对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低视力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术后第1~3天矫正视力低于0.3的68例(68只眼)超声乳化术后白内障患者进行OCT检查,分析其图像特征。结果在68例患者中,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19例,其中干性11例,湿性8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5例;高度近视眼底病变14例;黄斑视网膜前膜1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黄斑裂孔3例;视网膜脱离1例;正常眼底2例。结论 OCT作为一种新型的高分辨率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原因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可能是白内障患者术后低视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静脉封闭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科近年来应用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以下简称中浆病),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30例34只眼,其中男26例30只眼,女4例4只眼;年龄29~53a,平均39a;病程5d~7mo,平均33d;治疗前裸眼视力最低0.3,最高为1.5,平均0.8;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物不清、视物变形、变小及中心暗点等症状。眼底均表现黄斑区水肿、渗出、中心凹反光消失。部分病人眼底黄斑区存在1/4~1/2PD的视网膜浅脱离,但均无出血。1.2 治…  相似文献   

18.
许贺  徐丽 《临床眼科杂志》2010,18(4):321-322
目的探讨对急性玻璃体后脱离眼进行详细眼底检查的必要性并评价欧堡全景200激光扫描检眼镜在其眼底病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329例(329只眼)玻璃体后脱离患者进行欧堡全景200激光扫描检眼镜与三面镜检查,统计眼底病变的发生率并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29例(329只眼)受检患者中,三面镜检出有临床意义的眼底病变59只眼(17.9%),其中视网膜裂孔34只眼(10.33%),裂孔性视网膜脱离4只眼(1.22%),视网膜格子样变性21只眼(7.9%),视网膜出血18只眼(5.47%)。全景200激光扫描检眼镜对眼底病变的检查结果与三面镜检查结果无差异。结论急性玻璃体后脱离眼进行详细眼底检查是非常必要的,欧堡全景200激光扫描检眼镜为玻璃体后脱离患者眼底疾病的筛查提供了一条简便、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乳化摘除,睫状体平坦部下班体切割及人工晶体囊袋内植入联合手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玻璃体视网膜病普合并白内障18例(18眼)施行该联合手术。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10例;视网膜分枝静脉阻塞,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4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出血伴白内障3例及特发性视网膜1例,术后随访2~13个月(平均9月)。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12眼(67%)术后  相似文献   

20.
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三面镜眼底检查及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了解LASIK术前高度近视眼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的结果及类型。 方法:对241例屈光度在-6.00~-24.00DS之间准备接受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外,专门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详细记录其中18例有视神经、视网膜病变的检查结果。 结果:241例受检中,眼底多呈不同程度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发生各种视神经、视网膜病变18例,约占被检人数7.5%。其中格子样变性2例(4眼),霜样变性1例(1眼),视网膜铺路石样变性l例(2眼),视网膜色素性变性2例(3眼),单纯视网膜裂孔5例(7眼),不完全性视网膜裂孔3例(3眼),裂孔性视网膜脱离1例(浅脱离1眼),陈旧性视网膜脱离术后1例(1眼),视神经萎缩2例(4眼)。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在接受LASIK术前行散瞳三面镜眼底检查是必要可行的,避免和减少术后并发视网膜脱离的可能。对于相关眼底视网膜变性的患者可密切观察随诊,必要时择期行预防性眼底激光治疗;有视网膜脱离者可及时行手术复位;超高度近视眼可选择晶状体摘除术。另外,通过眼底检查可鉴别和排除高度近视眼合并青光眼等疾患所致的视力下降,使LASIK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