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鼻饲肠内营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持续滴注的鼻饲方法作为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后早期肠骨营养支持的临床应用和效果。方法:早期(48-72h)持续滴注鼻饲要素膳综合治疗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3例(GCS评分4-8分)与按传统方法伤后7-8d鼻饲流质综合治疗的同类患者53例比较。结果:GCS评分5分以上的病人能较好地耐受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方法。实验组的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胃肠道并发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生存质量显著改善。结论:持续滴注的鼻饲营养可安全地用于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早期,且对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促进营养状态和预后恢复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2.
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为该类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方法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均在5分以上],入院后根据患者生命体征和肠鸣音恢复情况经鼻管或胃管施行肠内营养(EN),观察EN支持前后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结果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及转铁蛋白值较EN前升高,(P<0.01,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胃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始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的合适时间。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伤后24-48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方法,对照组伤后4—8d开始按常规方法行鼻饲流质饮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GCS评分、体重均改善(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始持续滴注鼻饲肠内营养的合适时间.方法:将12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3例和对照组58例.实验组伤后24~48 h采用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方法,对照组伤后4~8 d开始按常规方法行鼻饲流质饮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可获得较优的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肌酐身高指数(ICr)、GCS评分、体重均改善(P<0.05,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持续滴注鼻饲要素饮食安全、有效,对维护胃肠道功能、降低上消化道出血、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给予肠内营养治疗,与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比较治疗之后的血红蛋白(Hb)、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以及转铁蛋白(TF)值。结果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均能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但治疗组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较对照组升高。结论肠内营养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具有简便、经济、安全、符合生理等特点,可作为营养支持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两种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组(研究组80例)和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组(对照组80例)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高血糖发生情况及发生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高血糖发生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的呕吐、反流、腹泻、便秘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输注泵鼻饲肠内营养法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鼻饲肠内营养法低,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把1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2例和治疗组8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营养支持疗法,治疗组于入院后48h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液,并观察两组腹泻、腹胀、胃肠道出血、院内感染及血糖等。结果治疗组营养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发症少(P〈0.05,P〈0.01)。提示对严重颅脑损伤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8.
介绍重型颅脑损伤患肠内营养的多种选择途径,肠内营养液的储存,供给装置及供给方式,开始时机及营养状态的监测评估。在护理方面应注意:遵循阶段化营养护理;患抵抗力低下易引起肠内感染;营养液的浓度、容量、速度和温度要适当;心理护理;预防和处理机械性并发症、胃肠性并发症和代谢性并发症等三类并发症;加强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2月山东省淄博矿业集团责任有限公司中心医院参与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患者50例,均不能经口正常进食,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采用普通胃肠营养)和治疗组(24例,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值及胃肠道并发症等项目。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较治疗前均有升高,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道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具有保护作用,促进患者康复,改善营养状况,明显减少胃肠道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急剧[1],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治疗和痊愈,常用的营养供给方式有胃肠外营养(TPN)和胃肠内(EN)两种。胃肠外营养往往不能满足颅脑损伤后的高能量消耗,而且费用高。故主张以胃肠内营养为主,但易发生并发症。我科对2000~2004年12月的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鼻饲支持治疗,其并发症的预防及其护理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9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男性,69岁,女性,23岁,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6个月。其中原有糖尿病病史的有2例,应激性溃疡2例,GCS评分≤6分,行开颅术86例,保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鼻胃管、鼻肠管联合应用的方法,对于胃肠功能完整或具有部分肠道功能2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24h内行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创伤应激后出现营养不良情况下给予联合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52例重型颅脑外伤住院患者,在获得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联合肠内与肠外营养支持,观察营养支持前及营养支持7、14 d时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联合营养支持后,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有上升,与营养支持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联合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是该类患者综合治疗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一种商品匀浆膳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中的优越性。方法 :63例重型颅脑外伤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 3 2例于伤后 72h内予匀浆膳行肠内营养 (EN)支持。B组 3 1例于伤后 72h内予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配方营养制剂行EN ,观察EN前后患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A组、B组各指标EN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组间各指标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A、B两组均未发生严重的EN并发症。结论 :使用匀浆膳和含膳食纤维的整蛋白配方营养制剂可以有效地维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 ,行EN治疗是安全的 ,匀浆膳可以作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EN治疗的营养制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15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采用鼻饲混合奶为主的肠内营养支持疗法。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因较长时间的意识障碍,加之手术创伤和术后高热,使机体代谢发生改变,这就强调了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的特殊性、重要性和长久性。认为鼻饲给混合奶为最佳方法,它可以提高供热卡数和蛋白质的含量,以满足机体需要,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另外昏迷病人下鼻饲管不同于清醒病人,有一定的难度,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了昏迷病人插胃管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几乎都会出现意识障碍,不能自主进食,可引起新陈代谢亢进,高血糖症,免疫功能改变等全身性的代谢反应及营养不良,影响治疗和预后。近年来,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已成为共识。加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可提高治疗效果。作者曾对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1月期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改良鼻饲法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鼻饲饮食在减少腹泻等并发症,提高营养支持治疗效果上的新方法。方法:将42例重型颅脑损伤鼻饲患者按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良法组。传统法组采用常规热量、蛋白质量计算和喂养;改良法组经查表计算热量和蛋白质量,选择食物接近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并对喂食时间、量、体位作了改进。结果:两组腹泻发生率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改良法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法组:两组营养效果(鼻饲前和鼻饲5天后的上臂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中点周径、上臂肌肉周径)比较也有显著性意义(经t检验,P值均<0.05),改良法组明显优于传统法组。结论:改良鼻饲法,能减少并发症,防止或改善营养不良,且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导致严重的营养障碍和免疫功能衰竭,增加了能量的消耗,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易于发生难以控制的感染和不可逆的细胞功能损害,增加了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早期进食可满足机体的营养,加速组织功能重建。鼻饲是颅脑损伤病人补充营养的最好途径。总结2005年11月-2007年8月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鼻饲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意识障碍不能进食,且机体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急增,尤其是蛋白分解代谢,使病人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依靠静脉营养不能完全满足机体需要,故早期胃肠内营养就显得极为重要。我科从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共收治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鼻饲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方法。方法对41例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组完全肠内营养支持。比较2组氮平衡(NB)、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转铁蛋白(TFN)、IgA、IgG、IgM以及肝、肾功能、血糖(GLU)和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2组患者营养支持后NB、PA、TFN、IgA、IgG、IgM水平明显改善,而ALB、肝功能、肾功能、血糖水平无明显变化;治疗组NB、PA、IgA、IgM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不仅可以改善患者全身代谢状况,减少负氮平衡,而且还能提高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配营养液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13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或术后48h内应用本院营养科配制的营养液,同时改进鼻胃置管方法,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针对并发症制定护理措施,评估临床预后情况.结果: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预后优良率达85%.结论:自配营养液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内营养支持,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能保证胃肠内营养的顺利开展和提高治疗效果,并改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