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2年以来我们共收治脊髓灰质炎后遗症引起大鱼际肌瘫痪 12例 ,均并同侧肩关节肌、肘关节肌或手部其他肌肉瘫痪 ,年龄 5~ 12a。男 9例 ,女 3例。术前检查 12例大鱼际肌肌力均在 0~ 1级 ,对掌功能丧失。一、手术方法  12例采用中指屈指浅肌移位 2例 ,环指屈指浅肌移位 9例 ,小指屈指浅肌移位 1例。 12例同时进行肩关节功能位融合 ,屈肘功能重建 ,伸腕、伸指功能重建 ,桡腕关节功能位融合。二、手术要点 选择良好的动力肌腱。选择的肌肉必须有足够力量和滑动范围 ;建立有效的滑车装置 ,使肌腱走行与外展拇短肌方向一致 ,若尺侧屈腕肌正…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B超评定股四头肌厚度在痉挛型双瘫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价中的作用,为康复疗效评定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选取60例痉挛型双瘫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进行中药熏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30例仅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应用改良Ash-worth(MAS)、粗大运动功能评定量表(GMFM-88)、B超评定股四头肌肌张力、粗大运动功能、股四头肌厚度(MTQ)。结果 (1)治疗1.5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略有降低,GMFM-88分值略有增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TQ值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比较:MAS分值明显降低(P<0.01);GMFM-88分值明显增加(P<0.01);MTQ值明显增加(P<0.05)。(3)观察组治疗前、治疗1.5个月、治疗3个月后MTQ值与GMFM-88分值有相关性(r=0.734,P<0.01)。结论 B超可以通过反映局部肌肉厚度的变化,为脑瘫患儿康复疗效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脑瘫)儿童康复中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有行走能力且存在踝跖屈肌痉挛的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运动疗法、引导式教育、小儿捏脊等治疗,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加用MyoTrac生物刺激反馈系统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进行腓肠肌痉挛评分(改良Ashworth分值,MAS)、被动踝关节关节活动度(ROM)、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及表面肌电评定.结果 治疗后2组患儿的MAS评分均降低,踝关节ROM,GMFM站立及走、跑、跳评分均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MAS、踝关节ROM及GMFM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组腓肠肌的肌电积分(iEMG)降低较对照组明显,自主收缩时胫骨前肌的iEMG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显著提高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可成为痉挛型脑瘫患儿下肢功能康复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及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 89例小儿厌食患儿全部给予针刺四缝穴及捏脊治疗,每周针刺1次,捏脊2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儿食欲与食量的变化。结果显效69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1%;无效7例,无效率7.9%。结论针刺四缝穴与捏脊疗法结合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赖氨酸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四缝穴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55/60)和75.0%(45/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背六法在痉挛型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康复中降低脊背部肌张力的作用。方法将6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选用肢体按摩加脊背六法,对照组仅用肢体按摩,两组均结合现代康复技术,3个疗程(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儿脊背部肌张力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1,2个疗程的治疗后,在降低脊背部肌张力的时间与疗效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3个疗程后,两组患儿脊背部肌张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中应用脊背六法,可在短时间内有效降低患儿脊背部肌张力,缩短康复疗程,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远期效果。方法 采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47例50眼,术后1周评价近期效果,随访观察11月—48月(平均23月),评价远期效果。结果 术后1周矫正良好24例(27眼),基本矫正22例(22眼),矫正不足1例(1眼),成功率(矫正良好 基本矫正)98%。随访中发现,3例3眼矫正良好者回退为基本矫正,1例1眼回退为矫正不足,4例5眼从基本矫正回退到矫正不足,远期成功率为86%。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操作简单、安全、无并发症,是治疗儿童先天性重度上睑下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锌硒宝和聚肌胞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目前,利用免疫疗法治疗RRI的药物较多,疗效不一。我们于2003年1月~2004年8月应用锌硒宝及聚肌胞佐治RRI并进行疗效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性瘫痪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疾患,医疗技术的进步并没有使脑瘫的发病率下降,所以对脑瘫儿童进行合理的康复和治疗依然是一项重要的医学任务,在各种治疗手段中外科手术治疗被认为具有确切的疗效,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以及周围神经缩窄术可以降低痉挛肌群的张力,从而预防或缓解二次损害的形成,相应地提高运动功能。各种软组织的松解和延长术可以解决脑瘫患者的肌群挛缩,  相似文献   

12.
回顾性研究2022年9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收治的1例C2颈髓损伤(CSCI)患儿使用植入式膈肌起搏器(IDP)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患儿, 男, 12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瘫痪, 后完全依赖呼吸机通气。14岁在单侧膈肌起搏模式下可完全脱离呼吸机。术后5年因肺炎使用呼吸机数月后, 再次使用IDP, 自感起搏效果下降。再次入院后评估发现患儿膈肌轻度萎缩, 继发扁平胸及轻度脊柱侧弯。经膈肌起搏阈值优化及康复治疗, 患者呼吸功能较前好转。提示IDP可在CSCI患儿长期使用, 但需考虑扁平胸、脊柱侧弯限制肺部扩张, 同时腹部痉挛加重影响腹部顺应性, 从而导致膈肌做功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