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血镁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及血镁的影响.方法 7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8例给予通心络胶囊,对照组 36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疗程 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内皮素 (ET)、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血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 ET水平降低, NO含量增加,血镁升高.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作用机理可能系通过抑制 ET、增加 NO及对血镁的影响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2.
何金波  王超 《河北中医》2012,34(6):812-81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糖、血脂及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通心络胶囊,另选6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组。治疗2个月。检测3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清ET-1、NO、NOS水平变化情况,测定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EI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舒张压及ET-1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均明显升高(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TG及ET-1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NO、NOS水平及EDD、EID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与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收缩压、舒张压、ET-1、NO、NOS、EDD及EID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通心络胶囊可通过影响ET-1、NO及NOS的释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2例行PCI的ACS患者随机分成通心络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56例,于PCI术前、术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Lp—PLA2含量以及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并测定心肌酶、肝肾功能、血脂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和通心络组血Lp—PLA2、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升高(P〈0.05),通心络组血清sVcAM-1水平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血清sV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两组问比较,治疗后通心络组血Lp—PLA2、ET和sV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通过降低血gp—PLA2水平,减轻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反应,并且降低血清ET、sVCAM-1水平和升高NO水平而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通心络胶囊(下称通心络)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6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和通心络组(采用西医常规加通心络治疗),观察治疗前和治疗2个月后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的变化,并应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扩张(flow-mediated dilatation,FMD)变化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vWF、ET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NO水平和FMD均升高(P0.05)。治疗后通心络组血清vWF、ET、sVCAM-1和sICAM-1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1),NO水平和FMD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通心络可能通过降低血清ET、vWF和部分细胞粘附分子水平,提高NO水平等途径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与常规西药相结合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ACEI类药物、营养心肌药物、降脂药物,治疗组在对照治疗组基础上联合通心络胶囊3粒tid,治疗30天后,检测血脂、血清内皮素-1(ET—1)、血清NO水平。结果:通心络组ET-1水平、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和ET—1/NO显著降低,血清NO水平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TG、TC、血清ET-1水平及ET—1/NO明显降低,血清NO及HDL—C明显升高。结论:中药通心络胶囊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缓解作用,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6.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 2组 ,分别予以通心络胶囊和长效易顺脉治疗 4周。结果 通心络组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明显增加 ,血清内皮素 (ET)水平降低与长效易顺脉组比较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通心络胶囊有效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症状与改善其内皮功能、解除冠脉痉挛有关 ,其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增加NO、抑制ET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通心络对急性脑梗死ET、CGRP及NO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一氧化氮 (NO)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 10 2例随机分为 2组 ,均以西医常规基础治疗 ,治疗组加用通心络胶囊 ,对照组则加用脑血栓片 ,疗程均为 3周。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ET、CGRP和NO水平均有改变 ,但治疗组变化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疗效确切 ,并有调节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递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斌 《新中医》2010,(9):22-24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120例AMI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及PCI治疗,术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采用常规治疗;通心络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6月。记录所有患者6月内心血管事件,检测血脂、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结果:通心络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心络组血脂、内皮素(ET-1)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通心络组血一氧化氮(NO)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通心络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显著降低AMI患者PCI术后炎性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脂康对高脂血症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血清一氧化氮(NO)及血浆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50例高脂血症患者作为试验组,50例血脂正常的成人为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血脂康治疗8周,分别测定试验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的血脂情况,基础肱动脉内径,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反应(flow mediated dilation 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及血清NO水平,血浆E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脂血症患者FMD反应明显受损,血清NO水平降低,血浆ET水平升高(P<0.01);基础肱动脉内径及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高脂血症患者应用血脂康治疗8周后,血脂异常明显改善,FMD明显提高,血清NO水平高,血浆ET水平降低(P<0.01)。结论:血脂康可改善高脂血症患者的知脂异常,并明显提高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0.
通心络对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的内皮功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及糖尿病饮食控制,治疗组加用通心络。结果:通心络治疗后NO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ET水平则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对照组治疗后NO水平有升高趋势,ET有降低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对比NO、ET水平有显著差异。提示:对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通心络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心元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性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心元胶囊和安慰剂,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过氧化氢、过氧化脂质、内皮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元胶囊可调节ET/NO水平,抗血管内皮过氧化损伤,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同时期血小板活化状态和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16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通心络胶囊治疗组(通心络组,80例)和常规治疗组(常规组,8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检测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CD62p、CD63和GPⅡb/Ⅲa水平,测定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ET-1和NO, 并测量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服用通心络胶囊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复查上述指标并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两组间比较。结果 ACS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CD62p、CD63及GPⅡb/Ⅲa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vWF因子和ET-1显著升高(P<0.01),NO和FMD显著降低(P<0.01)。冠脉介入术后CD62p、CD63和GPⅡb/Ⅲa以及vWF因子较术前升高(均P<0.05),FMD降低(P<0.05),ET-1和N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和通心络组分别治疗2个月和6个月后, CD62p、CD63、GPⅡb/Ⅲa及vWF因子、ET-1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P<0.01)、NO和FMD增加(P<0.05,P<0.0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通心络组更明显降低CD62p、CD63、GPⅡb/Ⅲa、vWF因子以及ET-1的水平(P<0.05,P<0.01),明显增加NO和FMD的水平(均P<0.01),而且治疗6个月时较治疗2个月时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预防和治疗冠脉内血栓及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30例,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与对照组(30例,单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TIB)、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破血法组方中药参元丹胶囊(SYD)对动脉内皮损伤大鼠血浆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方法:应用导管拉伤加高渗液损伤的方法建立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研究中药SYD对大鼠动脉内皮损伤后血浆ET、AngII、血清NOS水平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ET明显升高,P<0.01;SYD组可抑制ET的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各组的NOS均有升高,P<0.05,P<0.01;SYD组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ET/NOS明显升高,P<0.01;与病理模型组比较,SYD组可抑制ET/NOS的升高,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病理模型组的AngII有升高趋势,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病理模型组比较,SYD可降低AngII,P<0.05,P<0.01。结论:参元丹胶囊能调整ET/NOS比值及AngII水平,提示其对血管内皮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红健  伍新林  吴国珍 《中药材》2004,27(11):882-884
目的:探讨逐瘀通脉胶囊治疗老年脑血栓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64例老年脑血栓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逐瘀通脉胶囊)及对照组(脑络通),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对其进行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均较治疗组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的ET低于对照组(P<0.01),而NO水平则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逐瘀通脉胶囊对老年脑血栓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冠心通脉胶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柯于鹤  赵辉  陈烈  雷健 《天津中医药》2011,28(5):379-380
[目的]探讨冠心通脉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服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冠心通脉胶囊,对照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服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血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血中ET、hs-CRP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中NO含量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通脉胶囊可以升高患者NO,降低ET、hs-CRP,这可能是其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心脉通胶囊对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6 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随机分为心脉通组 (30例 ,常规西药加心脉通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30例 ,单用常规西药治疗 ) ,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计分、心肌缺血总负荷 (TIB)、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心脉通组临床症状计分、TIB、ET、MDA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P <0 0 1) ,NO、SOD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心脉通胶囊有较好抗心肌缺血作用 ,血管内皮保护效应及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加用心脉通胶囊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比单用西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