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我院近5年来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我院1998-2002年住院病人死亡病案698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年龄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因构成的前五位分别是:损伤和中毒、肿瘤、循环系统疾病、起源于围生产期的某些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占构成的75.5%,结论 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
1997~2006年住院死亡病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分析我院近10年来住院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收集整理1997~2006年住院病人死亡病例3 775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10年间病死率为1.54%,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病人死亡人数集中在50~79岁年龄组,死因构成前3位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以及损伤和中毒。结论:应加强对中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每年定期体检,加强死因前3位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冀鲁豫交界某三甲医院5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特点,为提升医疗技术与质量管理、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201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1329例住院死亡病例相关基本信息,按照ICD-10分类标准,采用统计描述、趋势分析、χ^2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3年-2017年某院共出院患者319481人次,死亡1329例,病死率为4.16%,住院患者病死率随年份有线性上升趋势。男性死亡845例,死亡率为0.55%,女性494例,死亡率为0.29%,男女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5岁年龄组病死率最高为1.07%,5岁~14岁年龄组病死率最低为0.09%,不同年龄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5位死因及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35.99%)、肿瘤(24.92%)、损伤及中毒(14.16%)、呼吸系统疾病(8.66%)、消化系统疾病(4.74%)。循环系统疾病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0.71%,恶性肿瘤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71.0%,损伤、中毒前5位病种死因构成比为96.81%。结论循环系统为重要死亡原因,医院应着重提高医疗技术与多学科综合协作救治能力,采取措施降低中低风险死亡率,重视循环系统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干预,还要加强对高年龄患者慢性病的防治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我院4554例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我院1995-2004年住院死亡病案4554份,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五位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后果、消化系统疾病占90.62%。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五名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死亡率,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5.
1996年~2005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林  高倩 《中国病案》2007,8(7):38-39
目的探讨1996年~2005年住院病人主要死亡原因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某院774例死亡病案,用ICD-10进行疾病分类,对其病死率、死因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五位死因构成分别是:(1)恶性肿瘤(2)呼吸系统疾病(3)脑血管疾病(4)心血管疾病(5)消化系统疾病。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五位疾病的防治工作,提高广大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医院死亡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和分布,为进一步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创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以新疆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1年-2020年住院死亡病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死因分类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Microsoft 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SPSS18.0统计软件对该院死因构成,死因顺位进行统计描述分析。结果 在8602份住院死亡病例中,构成死因前5位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统疾病(38.78%),恶性肿瘤(22.22%),呼吸系统疾病(13.43%),消化系统疾病(7.89%),损伤、中毒和外因后果(4.22%),前五大系统疾病占全部死因构成的86.54%。住院病人年龄不同死亡人数构成比有差异,儿童(0-9岁组)死亡人数构成比较高,进入青壮年期后(10-19岁组)呈下降趋势,老年(60岁以上)死亡人数构成比最高。男性死亡人数高于女性。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死因顺位不同。结论 医院应有针对性的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的主要死因构成的健康宣教,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配置,降低疾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三亚市的疾病发展动态,为防病治病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对三亚市15年住院死亡2180份病案进行疾病构成分析,以国际疾病分类ICD-10为依据,所有数据采用软件Excel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前五位死因:(1)损伤与中毒;(2)循环系统疾病;(3)呼吸系统疾病;(4)肿瘤;(5)消化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死亡为190例,约占8.7%;前五位为肺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白血病、胃恶性肿瘤、胰恶性肿瘤。结论应重点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本地区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为医疗管理部门做好卫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534例住院患者死亡病例,对其病死率、性别年龄构成、死因构成等进行调查分析,时间2006~2008年。结果我院近3年来病死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女性死亡人数明显低于男性,死亡年龄在50岁以上,前3位的死亡疾病系统依次为循环系统、恶性肿瘤以及呼吸系统。结论加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2007年-2009年住院病例死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绥霞 《中国病案》2011,12(1):54-54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分析某院住院死亡资料。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结论应重点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防治,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曹原  范卫刚  牛莉清 《中国病案》2011,12(7):52+42-52,42
目的分析某院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种类及死亡特点,探讨防治方法。方法收集2001年-2009年住院死亡病案412份,对其死因构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构成的前3位分别是: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交通事故引起的重型颅脑损伤及多脏器复合伤是青壮年人群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应加强安全教育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以降低本地区住院病死率,提高广大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死亡的原因,为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某院2003-2007年住院死亡病例819例。结果: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住院病死率居各类疾病系统死亡之首,其次为肿瘤、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平均死亡年龄为65.71岁。结论: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痰病的防治工作,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死因谱的特征。方法对某院2009年-2010年住院死亡病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循环系统、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为住院患者死因构成的前5位。结论需加强宣传,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环境保护,临床治疗要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人群健康水平,降低住院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47例住院死亡育龄妇女进行调查分析,探讨其年龄分布与主要死因,为今后育龄妇女的疾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海南省某医院2003年-2013年247位住院死亡育龄妇女病例资料,采用ICD-10对疾病进行分类,应用Excel与Visual Fox Pro 6.0软件整理数据。结果 45岁~49岁组育龄妇女所占死亡构成比最大,为21.86%。前三位死因为:肿瘤、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所占构成比分别为38.46%、21.05%、11.34%。其中,死因肿瘤中排名前三位的疾病为:肺癌、白血病、乳腺癌,三者累计占肿瘤死亡总例数的48.42%。结论加强育龄妇女保健工作,加大死因顺位前3位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2000年~2005年我院住院育龄妇女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丽星 《中国病案》2007,8(3):43-45
目的了解本地区及周边地区育龄妇女死亡原因。方法对2000年~2005年经我院住院220例育龄妇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掌握了220例育龄妇女死亡主要原因为:意外伤害、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分别占死因构成的27.7%、27.3%、17.3%;死亡年龄组以35岁的年龄段为最高,占死因构成的29.1%。结论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和自杀;恶性肿瘤致死的主要疾病为消化道肿瘤排第一位,其次为乳腺癌、白血病、肺癌。  相似文献   

15.
程爱萍 《中原医刊》2007,34(3):92-93
目的 了解县区级综合医院年内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探索干预措施,以降低住院病死率。方法 对本院2005年123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死因分析。结果 年内住院病死率为1.29%,前6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新生儿疾病、糖尿病,其构成比分别为24.39%、17.89%、13.82%、13.01%、9.76%、6.50%。结论加强健康教育,做好前6位死因的防治及早期干预,是降低住院病死率、提高群众健康水平、保证生命质量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的死亡水平、死因构成及顺位分布状况,为制定三峡库区人群健康保护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60岁前死亡的所有病例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其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构成、顺位及人群分布等。结果 2010-2013年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共982例,占全死因的25.75%,粗死亡率为209.66/10万,标化死亡率为200.58/10万,男性早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86,P0.01)。早死亡的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呼吸系统疾病,占早死亡的89.91%。在年龄组分布中,0~4岁组以围生期疾病、伤害和先天性畸形为主,5~14岁组以伤害为主,15~59岁组以肿瘤为主。具体疾病死因顺位前5位依次是肺癌、肝癌、脑血管病、机动车交通事故、淹死;女性第5位与第11位死因分别是乳腺癌与宫颈癌。结论丰都县三峡库区监测点居民早死亡发生率高,肿瘤、伤害、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早死亡的前三位死因,慢性病与伤害的预防控制应得到高度重视,同时应加强三峡库区妇幼保健工作,减少围生期疾病导致的早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本院新生儿科近10年住院患儿病死率及死因构成,以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降低新生儿住院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12年住院新生儿病例资料,并分为2003—2007年和2008—2012年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0年间共收治新生儿22078例,其中死亡167例,平均住院病死率为0.76%,近5年较前5年有明显下降(0.53% vs 1.05%,P=-0.000);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及相关疾病是近10年住院新生儿的前3位死因(分别占28.74%、20.96%和15.57%),新生儿窒息引起的死亡位于第5位(占8.99%),意外引起的死亡近10年共有8例,位于死因第6位;近5年,先天性心脏病取代感染成为住院新生儿首要死因,感染在死因中的构成比有明显下降(36.0% vs 17.9%,F=0.011)。结论:近年来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稳步下降,在抗感染治疗、出生窒息复苏方面取得重要成效;加强健康教育和普及产前检查,提高新生儿相关外科手术水平是今后降低本科室新生儿住院病死率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王明飞 《华夏医学》2013,26(2):256-259
目的:了解疾病发展动态及死亡原因,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编码的原则,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701例住院死亡病例死亡原因、年龄、性别构成进行分析。结果:病死率中男性高于女性,前3位死因分别是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发死亡的年龄阶段为50~79岁。结论:加强对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合理使用抗生素才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钙摄入对血浆胆固醇浓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家属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这种疾病也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我国不同地区人群疾病死亡率统计数据表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如1997年沈阳市男性和女性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顺位均为第1位[1]。北京地区1984~1998年心脑血管病死亡是人群第1位的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46.0%),而癌症为第2位死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6.5%);该人群冠心病死亡比例15年期间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年均0.52%)[2]。长沙市1991~2000年居民死因顺位前五位分别为脑血管病、心脏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分别占总死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8年的死亡病历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该地区死亡患者的总体情况。方法收集2003~2010年住院死亡病例,对其死亡原因、年龄、性别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死因肿瘤居首位,男性死亡人数明显多于女性。结论加强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全民医疗意识,降低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