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宽QRS心动过速1例,同时有宽及窄QS心动过速1例,单纯窄QRS心动过速13例。显性预激6例,其中A型预激4例,B型预激2例。12例为单一旁道,1例为房室结4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为3条旁道,1例2条旁道同时合并有房室结双径路所引起的慢-快型AVNRT。17条旁道的部分布如下:右前间隔1条,右中间隔3条,右后间隔4条,左后间 相似文献
2.
射频消融(RF)在心律失常方面的应用已经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尤其是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已成为根治性治疗手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冷冻消融作为治疗AVNRT的新技术,具有更低的并发症、更少的组织损伤、更小的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风险,弥补了RF的不足。目前,冷冻消融已经在大量患者身上证实至少和RF一样安全、有效。现就RF和冷冻消融AVNRT的原理和临床疗效予以综述,重点分析RF的缺点及冷冻消融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房室旁路折返是室上性心动过速常见的病因之一 ,最常见的是游离壁的房室旁路 ,后间隔旁路占的比例近 1/3。由于后间隔旁路接近中心纤维体区域 ,解剖关系复杂 ,并近冠状窦口 ,因此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 ,尤其是后间隔隐匿旁道具有递减传导特性时与双径路的鉴别就更为重要。我院有 2例后间隔旁路病人 ,经射频消融术治疗终止 ,随访 6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女 ,2 8岁 ,诊断为左后间融隐匿性旁道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动过速月经前反复发作二年 ,每次持续 2~ 3小时 ,安静休息时缓解。既往无特殊病史。查…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介绍2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的护理。具体措施是:①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有关的器械及实验室检查。②术中加强监护,做好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并对出现的并发症能尽早识别,及时正确处理,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③术后绝对卧床休息5 ̄12h,加强生命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监测,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8.
采用射频消融(RFCA)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SVT)21,其中旁道(AP)参与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13例(左侧显性AP6例,左侧隐匿性AP4例,右侧显性AP3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8例.13例AVRT患者的15条AP均被阻断;8例AVNRT患者阻断慢径7例、快径1 例.21例SVT患者均获首次消融成功,无明显并发症,成功率为100%,随诊2~15个月无SVT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电生理特性 ,探讨AVNRT的消融方法学及疗效判断终点。方法 对 42例AVNRT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测量术前快经路前传有效不应期 (FERP -B)、术后快经路前传有效不应期 (FERP -A)、术前和术后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 (Wen -AVN)、心房程序刺激最长A2 H2 间期 (AHmax)、心动过速时A2 H2 间期 (AHsvT)及心动过速周长 (CL)。结果 42例AVNRT患者中 ,慢—快型 40例 ,慢—慢型 1例 ,快—慢型 1例。所有患者消融慢径路后均未诱发AVNRT ,成功率为 10 0 %。消融前后房室结前传文氏周期分别为3 2 9.14± 5 2 .3 4ms和 3 18.47± 46.2 5ms,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消融FERP -B和FERP -A分别为 :3 12 .14± 5 1.3 6ms和 2 67.62± 48.80ms,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彻底阻断慢径传导 ,可改善房室结传导功能 ,是RF CA治疗AVNRT安全、有效、理想的消融终点。 相似文献
10.
11.
为探讨对慢径消融成功的有关心内电图的指标。作者对42例慢快型房室结折生心动过速慢径改良成功者进行了消融成功预测因素的分析。分析结果为心内电图的稳定性、放电时交界区心律的出现率和慢电位对消融成功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8%、94.9%和84.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29.4%、23.9%和15.1%。随心房(A)波宽度和峰数的增加,消融成功的可能性增加,当A波宽度≥80ms时,成功的可能性为50%;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性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的治疗效果,方法:程序和分级递增刺激发AT,并且单个或双大砂消融是电极导管于AT时标测心房最早激动点(EAA)放电消融。结果:12例符合折返性AT的电生理特点,3例系自律发生性增高所致,起源倍位在冠状静脉窦口附近10例,左心房侧壁3例,右心耳部1例,左心房右上肺静脉口1例,15例AT经RFCA治疗全部成功,无并发症,随访2-42个月,仅1例位于右心耳部AT并于术后1个月复发,结论:AT最常见的起源部位是冠状静脉窦口附近,其次是右心房侧壁,RFCA治疗AT安全,有效,具有根治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研究和评价射频导管消融治疗房室结返型心动过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病例来源于1993年4月至1997年4月在心内科住院治疗的心动过速病人,共28例,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12至67岁,患者均经心电生理盐证实后行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所有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后均获成功,随访3~6个月无1例复发,1例出现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结论:射频过程中出现交界性心律并逐渐减少是成功的征象,消融治疗房室 相似文献
14.
15.
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安全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94例患者经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引起术中24例及术后5例房室传导阻滞(AVB)的原因。方法:作者对94例AVNRT患者进行RFCA术,采用时间、能量、功率递增法,比较在解剖消融部位上、中、下区及腔内消融靶点图心房/心室(A/V)波比值、H值与AVB的关系。结果:在解剖消融部位,随着消融部位的抬高,其发生AVB的危险性增加。从腔内消融靶点图上看:①随着A/V波比值或H值增大,其发生AVB危险性亦随之增大。②若A/V波比值及H值两者同时增大,则危险性最大。结论:RFCA治疗AVNRT患者,当采用中、下位法标记选择腔内靶点,图A波为多峰、A/V波为0.1~0.25、无H波或H波≤(0.02±0.03)mV时,进行RFCA是非常重要的,它可大大减少AVB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以小剂量射频电能及消融时间递增法治疗“平滑”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的可行性。 方法 :86例AVNRT患者以A1 A2 刺激时房室结传导时间最大跃增≤ 4 0ms ,>5 0ms和 4 0~ 5 0ms分为平滑曲线组、跳跃曲线组和过渡组。选择消融慢径 ,采用“时间能量递增法”消融。射频消融术 (RFCA)前后测定各电生理参数。 结果 :平滑曲线组RFCA成功率为 10 0 % ;跳跃曲线组RFCA成功率为 96 .7%。 结论 :时间能量递增法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治疗方法 ,应用于“平滑”型AVNRT的慢径消融时可以减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预防射频消融术后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l025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患者射频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首次消融成功率97.5%(829/850),邻近希氏束和房室结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7.1%(170/175);总复发率2.5%(26/1025),均再次消融成功,无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结论积累经验,熟练心电生理和心脏解剖知识,及时处理手术中的房室传导阻滞,可有效地避免射频消融并发永久性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极标测法在特发性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0例特发性左后分支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法,另一组在激动顺序标测法的同时加用单极标测法进行标测,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及消融功率、消融温度、放电有效时间、手术时间和平均阻抗。结果加用单极标测法治疗组与激动顺序标测法治疗组相比手术成功率分别是(36/37)97.3%,(41/43)95.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加用单极起搏标测法治疗组的实际消融功率、实际消融温度、放电有效时间及手术时间均低于激动顺序标测法治疗组,且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导管消融治疗左后分支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加用单极标测法可用较低的消融功率、温度进行治疗,缩短了靶点标测及放电有效时间,从而提高手术效率。 相似文献
19.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室结双径路(DAVNP)被认为是发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的基础。DAVNP具有解剖学及生理学基础上的快径路和慢径路,成为目前射频消融房室结改良方法的依据。新近又证明了多径路的存在并提出多样性AVNRT。射频导管消融术(RFCA)已被公认是根治AVNRT及AVRT的首选方法,且慢径路为AVNRT的靶点部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导引鞘在慢径路消融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中的价值。方法:应用长导引鞘作支撑行慢径消融术治疗48例AVNRT患者,与文献报道的普通AVNRT消融术的平均放电次数、平均功率、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48例AVNRT患者全部消融成功,术中平均放电次数为(2.6±0.4)次,平均功率为(16±9)W,48例均无并发症出现,无1例复发。结论:使用长导引鞘辅助消融,加强导管的稳定性及贴靠的紧密程度,提高消融成功率,节省费用,降低放电功率,减少并发症和复发率,是治疗AVNRT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