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平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2):899-900
目的 :应用 B型超声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愈合情况。方法 :对 4 10例剖宫产术后 7d~ 10 d子宫大小、宫腔及切口进行观察。结果 :术后 7d~ 10 d宫腔线状回声清晰 2 4 2例 (5 9% ) ,宫腔液性暗区前后垂直厚度 0 cm~ 1.5 cm者 114例 (2 7.8% ) ,厚度 >1.5 cm者 5 4例 (13.1% )。按声像图将子宫切口分为 3类 : 类切口稍隆起 36 0例 (87.8% ) , 类切口明显隆起 34例 (8.2 % ) , 类切口处形成局限性包块 16例 (16 .9% )。结论 :B超能动态随访子宫切口及宫腔变化 ,对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评价剖宫产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对206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肌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术后观察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术后病率,B超探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2年。结果:术中术后出血61例,但未发现因缝合所致出血者;晚期出血及子宫切口感染均为O;B超探测显示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愈合良好者1980例(96.02%),子宫切口轻微炎性反应81例(3.93%),严重炎性反应伴积液1例(0.048%),显著低于文献2.36%(P〈0.001)报道。随访病例无不良体征。结论: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3.
施春霞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10):791-792
目的:探讨B超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变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3例剖宫产孕妇在术后4天观察子宫切口、宫腔及宫旁情况。结果:宫腔积血者12例(2.29%),按声像图将子宫切口分为3型:Ⅰ型(切口愈合良好)515例(98.47%),Ⅱ型(切口愈合欠佳)4例,Ⅲ型(切口未愈合)4例;合并其它疾病者5例。结论:B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的检查能动态观察子宫切口变化,发现病理因素,对防治剖宫产术后晚期出血等并发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陶爱萍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1):1925-1926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术后子宫愈合的评估价值。方法用超声检查记录260例剖宫产术后6~8d的子宫大小、宫腔、切口及子宫旁情况,分析超声检查的价值。结果子宫复旧不良54例,占20.8%;宫腔少量积血150例,占57.7%;中等量积血16例,占6.2%;大量积血6例,占2.3%。子宫切口愈合良好226例,占86.8%。切口愈合欠佳22例,占8.5%。切口愈合不良8例,占3.1%。宫旁血肿4例,占1.5%。结论超声检查能早期诊断术后子宫出血、切口愈合、宫旁血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二维灰阶超声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95例临床资料.结果 (1)B超表现为实性非均质型64例(67.4%),混合回声型15例(15.8%),类囊肿型16例(16.8%);(2)保守治疗64例(67.4%),清宫术15例(15.8%),子宫手术治疗10例(10.5%),子宫动脉栓塞术6例(6.3%),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二维灰阶超声是诊断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首选检查方法,应根据B超声像图表现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评价剖宫产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的效果。方法:对2062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子宫切口肌层采用单次全层连续缝合,术后观察子宫复旧、阴道出血、术后病率,B超探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部分病例随访2年。结果:术中术后出血61例,但未发现因缝合所致出血者;晚期出血及子宫切口感染均为0;B超探测显示子宫复旧良好,切口愈合良好者1980例(96.02%),子宫切口轻微炎性反应81例(3.93%),严重炎性反应伴积液1例(0.048%),显著低于文献2.36%(P<0.001)报道。随访病例无不良体征。结论:子宫切口单次全层连续缝合安全简便,值得推广为常规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超对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行剖宫产的110例产妇术后子宫切口瘢痕行彩超检查,其中切口瘢痕愈合不良产妇55例为病例组,另外55例产妇切口愈合良好作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经腹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产妇的彩超图像特征。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切口瘢痕部位与宫颈内口距离比较,P <0.05。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子宫位置比较,P <0.05。病例组及对照组的子宫前后径、子宫内膜厚度、卵泡直径比较,P> 0.05。结论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行经腹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宫腔内及子宫形态,可为瘢痕愈合不良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B超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观察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陆平  兰海 《天津医药》1994,22(9):524-526
采用B超对72例剖宫产术后27~79天的子宫切口进行观察,按B超图像特征将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分为愈合与未愈合两种类型。将产妇按是否存在感染,贫血,妊高征分为正常组与异常组。结果表明:B超图像要较准确地反映了子宫切口的愈状况。且同期正常组愈合率均高于异常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研究证明,B超可作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监测的方法。强调术后预防感染,纠正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对子宫切口如期愈合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李虹  赵忠桢  徐虹 《天津医药》2000,28(3):146-148
目的观察改良子宫下段横切口双层缝合为单层缝合,是否缩短手术时间。方法将510例初次剖宫产产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分别于产后42、60及90天行B超检查。结果(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3.84±4.73)分,比对照组(51.09±4.85)分短(P<0.01)。(2)术后病率观察组为1.5%,比对照组7.1%低(P<0.01)。(3)产后42、60及90天B超检查,子宫切口A型愈合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宫下段切口整齐,解剖清晰,较薄者,采用单层缝合法,损伤下段组织少,异物少,不影响切缘血液循环,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水胶敷料用于剖宫产术切口换药的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术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观察组40例采用水胶敷料覆盖切口,对照组40例采用普通敷料换药。比较两组切口恢复情况、疼痛情况及换药次数、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术后1、3、5w的切口面积减少率分别为(31.8±3.6)%、(53.6±4.4)%、(65.0±3.1)%,对照组分别为(29.9±4.1)%、(51.5±4.6)%、(61.5±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换药时疼痛评分明显低,换药次数明显少,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对敷料的满意度明显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胶敷料用于剖宫产术后切口换药的疗效明显,减轻产妇切口疼痛和医务人员工作量,且使用方便,深受产妇喜欢,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患者26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临床病理学诊断确诊为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分型已知,全部接受腔内彩超诊断,观察诊断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结果切口部妊娠8例,流产型妊娠9例,胚囊型9例;符合率92.3%,误诊2例,将2例胚囊型分别误诊为切口部妊娠和流产型妊娠;对照组诊断结果切口部妊娠7例,流产型妊娠8例,胚囊型11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早期瘢痕妊娠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方面的应用。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切口愈合不良患者32例及切口愈合良好患者196例对比观察。结果 196例子宫切口愈合病例中,完全愈合174例;愈合欠佳,经抗炎及对症治疗后愈合22例;32例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病例中,浆膜层及部分肌层连续26例。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超声检查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疗依据,动态随访观察,对防治剖宫产术后并发症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子宫切口感染及产后出血是剖宫产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我们对我院60例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用彩超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现将本院10年间因急症行子宫切除的1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3例中35岁以下11例,占84.6%;初产妇7例,经产妇6例。最高孕次孕5产3。孕周31-42周。平均38周。13例中剖宫产时切除子宫3例,占23.1%;剖宫产后切除子宫7例,占53.8%;阴道分娩后切除子宫3例,占23.1%。其中子宫乏力5例(46.2%),胎盘因素4例(38.5%),羊水栓塞1例(7.69%),瘢痕子宫破裂1例(7.69%),剖宫产切口感染1例(7.69%),子宫肌瘤并妊娠1例(7.69%)。子宫切除术式及术前总出血量:子宫次切术12例,占92.3%,子宫全切术1例,占7.7%;出血量最多5800ml,最少1600ml,平均2500ml。13例均发生失血性休克,经宫缩剂、按摩子宫、缝扎出血点、宫内填塞等各种保守治疗措施效不佳,而行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42d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施行剖宫产术的1522例产妇术后42d做健康检查,常规进行妇科检查、血尿常规的检查及阴式彩超的检查等,了解剖宫产术后42d产妇全身恢复情况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术后42d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病例为159例,发生率为10.4%。结论做好孕产妇的健康保健工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术的手术指征,降低无指征剖宫产率,严格无菌操作观念和遵守操作常规,严格避孕,降低剖宫产术后意外妊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彩超,对29例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检查,观察妊娠物着床的位置及与剖宫产切口的关系、子宫切口部位的回声、血流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子宫下段切口部位可见胚囊或混合回声包块,根据超声像图特征把它们分为2种类型:(1)胚囊型20例;(2)混合回声包块型9例。结论经阴道彩超检查对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治疗,术后3天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B组采用MTX加米非司酮全身用药,待血B—HCG下降低于200IU/L后在B超监测下行清宫术。观察2组住院天数、清官术中出血量、血B—HCG下降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结果A组21例患者住院天数(11.2±1.7)天,清宫术中出血量(35.2±18.4)ml,血B—HCG下降至正常时间(21.2±3.5)天,术后月经恢复时间(30.0±4.0)天;B组21例患者住院天数(20.6±5.6)天,清宫术中出血量(225.7±125.6)ml,血B—HCG下降至正常时间(36.0±9.9)天,术后月经恢复时间(49.8±7.7)天。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加栓塞术联合B超监测下清宫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住院天数短,清宫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CSP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及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的利弊.方法 对198例二次剖宫产病例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按既往剖宫产术式分为新式剖宫产史组(A组)100例、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组(B组)98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T);开腹时出血量;膀胱下推情况;盆腹腔黏连状况;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观察组开腹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开腹出血量亦明显多于后者.(2)观察组与盆腹腔黏连状况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腹直肌黏连对再次开腹手术有一定的影响;不缝合腹膜并不会加重腹腔黏连;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多数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董陆平 《河北医药》1999,21(2):68-70
目的:为了解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品听生理与病理愈合过程,对96例B超观察剖宫产术后子宫及切口的声像图进行分析。方法:将B超声像图特点部分晚期出血病例治疗前后B超连续观察结果结合临床征象,化验检查、再次手术中的肉眼所见及病理结果综合评价。结果:正常情况术后31-50天,80%以上的子宫切口已达到基本愈合,表现为由“基本愈合”到“愈合佳”的进展过程。子宫切口未愈合的声像图包括子宫切口“未完全愈合”与子宫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腹部横切口对112例孕妇实施剖宫产术。方法:将剖宫产的腹部纵切口改良为腹剖切口。结果:腹部横切口具有疼痛轻,容易观察子宫及子宫底复旧情况,术后反应小,易愈合,切口美观,瘢痕小等优点。不足之处因横切口伤及血管较多,切口出血量稍多;而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胎头娩出时间二者无明显差别。结论:剖宫产彩腹部横切口是对剖宫产腹部切口听良好改进,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