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作为治疗不可切除肝癌(HCC)的姑息性方法,但其预后尚未被阐明。作者为了分析预后因子,并确定TACE的价值,分析了所有经TACE治疗的不可切除的HCC患者。对143例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分析了治疗前、中及随访期间各种可能的预后因子。利用Cox回时模型进行了多步骤、多变分析,并获得了预后指数。根据多变分析结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瘦素(Leptin)水平与营养状况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68例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分析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营养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与体重指数(BMI)显著相关(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女性均值高于男性1倍.HCC患者血清Leptin含量与肿瘤的大小显著相关(P<0.01),Ⅲ、Ⅳ期患者显著低于健康对照(P<0.01);随TNM 分期的增加和转移、复发,HCC患者血清Leptin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清Leptin含量可反映HCC患者的BMI和营养状况,并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2007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24例行TACE治疗的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检验;各影响因素行单因素Cox分析,再用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12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40个月,患者0.5、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7.6%、74.2%、15.5%、4.1%,中位生存时间为482 d。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肿瘤大小、有无门静脉癌栓、肿瘤临床分期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影响因素(P值均0.001);进一步多因素Cox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Wald值分别为7.428、7.699、15.235、5.803,P值均0.05)。结论肿瘤大小、肿瘤临床分期、术前血清AFP水平、有无门静脉癌栓是HCC患者TACE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临床判断预后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治疗的2年生存率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鼻咽癌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放疗结束4周后,评估放疗效果;随访2年,分析患者的2年生存情况,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放疗结束4周后,患者的肿瘤控制率为88. 75%;放疗结束后2年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为65. 0%、总生存率为77. 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T分期及N分期是影响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姑息性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调强放疗治疗晚期鼻咽癌患者可获得较高的肿瘤控制率;高龄、T分期、N分期是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姑息性手术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5.
多发性骨髓瘤(MM)的预后差异很大,正确的预后评价对于MM的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判断MM预后的Durie-Salmon分期(DS)[1]和新的国际分期系统(ISS)[2]最为常用.本研究对153例MM患者两种分期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肝脏》2020,(8)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判断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88例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TNM分期、肿瘤直径、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AFP、NLR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AFP、NLR预测HCC患者预后不良的价值,最后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HCC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是否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比无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TNM分期Ⅲ或Ⅳ期、肿瘤直径≥60 mm、淋巴结转移患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AFP、NLR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经ROC分析AFP、NLR预测HCC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15,均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TNM分期Ⅲ或Ⅳ期、肿瘤直径≥60 mm、淋巴结转移、AFP≥444.26 ng/mL、NLR≥2.65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有P0.05。结论 HCC的预后影响因素较多,当AFP≥444.26 ng/mL、NLR≥2.65时HCC患者预后较差,临床治疗中应当关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因素,为HCC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HCC中Livin、surviv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表达,应用COX风险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HCC中Livin、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且与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密切相关(P〈0.05);IGF-2表达与HCC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肿瘤病理分期以及肝硬化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检验示Livin、survivin与IGF-2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三者均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GF-2与Livin、survivin相互作用共同参与HCC的发展,确定其水平有助于判断HCC的预后并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leptin,VEGF和AFP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探讨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30例健康对照、31例肝硬化和146例HCC患者血清Lep,VEGF和AFP含量,分析Lep,VEGF和AFP及其联合检测对HCC的诊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意义.结果:HCC患者血清Lep水平与BMI显著相关(r=0.64,P<0.01),且显著低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19μg/Lvs35,27μg/L,P<0.05).随TNM分期增加和转移、复发,HCC血清Lep水平明显降低(P<0.05).HC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组/健康对照组(398ng/Lvs179,167ng/L,P<0.01),VEGF和AFP间无相关性,二者对HCC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2%,73.3%和80.6%,83.9%,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91.8%)和准确度(90.4%).HCC患者VEGF水平与肿瘤大小呈正相关(<3cm:237±96ng/L,>3cm:398±124ng/L,P<0.01),Ⅲ,Ⅳ期患者血清VEGF水平也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346±131,401±152ng/Lvs228±89,259±102ng/L,P<0.01),术后转移和复发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血清Lep测定可判断HCC患者营养状况和预后,血清VEGF与AFP联合测定可作为诊断HCC和判断其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肝癌(HCC)伴有门静脉主干癌栓(MPVTT)预后极差.由被阻塞门静脉供血的正常肝组织缺血,从而损害肝功能并限制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在治疗HCC中的应用.经皮穿刺肝脏门静脉支架植入(PTPVS)可姑息性解除门静脉阻塞.  相似文献   

10.
204例胰腺癌患者生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胰腺癌患者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电话随访病理诊断明确为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收集临床特征、血常规、生化指标,分析资料齐全的204例患者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4例胰腺癌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2.8%、13.7%、2.9%,中位生存期为6.4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未手术治疗患者较行根治性切除术或姑息手术患者的生存期短(P<0.01);肿瘤标志物高、血红蛋白低、白细胞高、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水平高的患者生存期短(P<0.01);丙氨酸转氨酶及天冬氨酸转氨酶高的患者较正常患者生存期长(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分期晚的患者生存时间短(P<0.01);血清白蛋白低、血清肌酐高患者生存时间短(P<0.05).结论 手术、临床分期、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红蛋白、白细胞、血清白蛋白、血清肌酐均为影响胰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变化及其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后,对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HCC患者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50例和选择的健康人5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法检测血清miR-335水平。给予HCC患者TACE治疗,并随访2年。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应用血清miR-335水平预测HCC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为(1.18±1.35),显著低于乙型肝炎(1.91±2.11)和肝硬化患者(2.01±0.75),也显著低于正常人【(2.07±1.25),P=0.001】,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335水平与正常人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存在门静脉癌栓的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低于38例无癌栓患者(t=4.586,P0.001),13例死亡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低于47例生存患者(t=3.324,P0.001),而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清AFP水平高低患者,血清miR-33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随访2年,本组HCC患者死亡13例(21.7%)。以血清miR-335水平小于或等于0.820为截断点,判断患者2年内死亡的敏感性为83.0%,特异度为100.0%。结论 HCC患者血清miR-335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越低,预后越差,该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NAD依赖性蛋白脱乙酰基酶sirtuin-6(SIRT6)表达与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FOLFOX4化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5例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均接受FOLFOX4化疗。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CC组织中蛋白SIRT6表达水平进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SIRT6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SIRT6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肝硬化、淋巴结转移、Child-Pugh分级以及SIRT6表达水平是影响HCC合并门静脉癌栓患者术后FOLFOX4化疗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SIRT6低表达组的中位生存时间37.2个月(95%CI:28.7~46.2个月)长于SIRT6高表达组29.7个月(95%CI:...  相似文献   

13.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10):511-516
背景目前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分期系统对肝癌手术切除后患者预后判断并不理想,早期发现和识别这些术后易复发的患者并进行针对性干预至关重要.近年来肝脏免疫与疾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26可预测HCC患者的预后,但对于接受HCC手术切除患者的术后5年预后情况尚缺乏研究.目的分析乙肝相关HCC患者肝癌组织中IL-26对接受肿瘤切除治疗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方法收集2006-01/2015-06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手术治疗的乙肝相关HCC患者术前资料.免疫组化测量切除肝癌组织中IL-26的表达量,并根据测得全部肝癌组织IL-26水平中位数分为IL-26高表达组和IL-26低表达组. 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5年的总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和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结果共纳入131例患者, IL-26高表达组患者的肿瘤5cm(P=0.026)、微血管侵犯(P=0.009)、TNM分期Ⅲ-Ⅳ期(P=0.045)明显多于IL-26低表达组.IL-26高表达(HR=1.667, P=0.022)、肿瘤5 cm (HR=1.096, P=0.002)、微血管侵犯(HR=2.696, P=0.006)是HCC切除患者PFS的影响因素. IL-26高表达(HR=1.643, P=0.041)和微血管侵犯(HR=3.303, P=0.016)是HCC切除患者的OS的独立预后因素. IL-26高表达组患者的PFS、OS较IL-26低表达组差(P 0.05).结论肝癌组织中IL-26表达量与乙肝相关肝癌患者切除术后的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肝细胞癌(HCC)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HCC患者通常合并肝硬化,即使经过治愈性治疗,5年复发率仍然很高,预后较差。近年来,骨骼肌减少症作为各类恶性肿瘤的预后不良因素而备受关注。然而,国内对骨骼肌指数与HCC预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较少。国外研究表明,骨骼肌减少症可能是HCC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对HCC相关性骨骼肌减少症病因及可能的发生机制、干预措施如营养补充、适当的运动、药物治疗等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国内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内科》2021,(3)
目的探讨E2F5在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分析E2F5的表达水平与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AFP及ki-67浓度、肿瘤病理学分级、肿瘤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获取HCC患者的E2F5基因组学数据、临床资料及预后信息,比较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2F5表达水平;比较E2F5低表达组和E2F5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学分级、肿瘤TNM分期、血清AFP水平、ki-67水平、患者的整体生存率。结果 HCC患者癌组织的E2F5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2F5高表达组HCC患者的病理学分级、肿瘤TNM分期、血清AFP水平、血清ki-67水平均显著高于E2F5低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E2F5高表达组HCC患者的整体生存率显著低于E2F5低表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患者癌组织中的E2F5呈高表达,E2F5高表达患者的肿瘤病理学分级及TNM分期、血清AFP水平、血清ki-67水平均显著高于E2F5低表达患者,HCC患者E2F5的高表达与其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4个分期系统[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标准(BCLC)、日本综合分期积分(JIS)、意大利肝癌评分(CLIP)和国内分期]对中国肝癌患者预后判断和对治疗方案选择的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2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61例初发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按4个分期系统分期或评分,比较各期患者的生存情况以及不同治疗方案对其生存的影响.结果 在判断预后方面,BCLC、JIS和国内分期系统的各分期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在CLIP分期的一些评分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指导治疗方面,BCLC C期,CLIP 3、4分以及国内分期ⅢA期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与接受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TACE)和(或)肝动脉栓塞(TAE)治疗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比这些更早期的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生存率优于接受TACE和(或)TAE治疗的生存率.结论 BCLC、JIS和国内分期系统在判断预后方面适用于中国患者;但仅国内分期和BCLC分期同时兼备了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两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肝细胞癌(HCC)患者多有基础肝病,与其他癌症不同,HCC患者的肿瘤特征及残存肝功能均会影响到患者术后生存。为了帮助临床医生确定能够在根治性肝切除术中获益的患者,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及文献回顾,总结了对HCC患者预后有指导意义的常见临床检测指标。其中特别介绍了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血清学指标前白蛋白,其作为HCC患者术后独立预后因素被纳入传统Child-Pugh肝功能评价系统,形成改良的肝功能评分系统,可更加精确预测根治性肝切除术后患者的预后。这一评分系统或将有助于更加精准地选择适宜接受手术的HCC患者。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肝组织中GGT mRNA-H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血行转移的方法。方法以RT-PCR法检测38例原发性肝癌(HCC)患者外周血γ-谷氨酰转移酶mRNA亚型(GGTmRNA-H)表达及其中18例患者肝组织GGTmRNA-H表达。结果外周血GGTmRNA.H表达阳性率为42.1%(16、38)。相关分析显示,GGTmRNA-H阳性率与肝癌临床分期、肝内转移、门静脉癌栓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肝癌组织GGTmRNA-H表达的阳性率为93.8%。结论血循环中GGTmRNA-H表达可判断HCC有无血源性播散;对AFP阴性或低值HCC患者有补充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发生、发展因素,为HCC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HCC中Livin、surviv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的表达,应用COX风险模型及Log-rank检验分析其与预后相关性。结果HCC中Livin、survivin的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0.05),且与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密切相关(P<0.05);IGF-2表达与HCC肿瘤镜下门静脉癌栓发生、肿瘤病理分期以及肝硬化密切相关(P<0.05);相关性检验示Livin、survivin与IGF-2表达均有明显相关性,三者均为HC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IGF-2与Livin、survivin相互作用共同参与HCC的发展,确定其水平有助于判断HCC的预后并指导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治疗是肝癌获得根治和长期生存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大部分中晚期肝癌患者不能获得根治性手术治疗。临床实践中需高度关注并深入探讨中晚期肝癌的降期转化治疗策略,进一步提高疗效。根据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不同分期和具体病情,多学科团队协作,优化降期转化治疗方案,有望使不能手术切除的患者获得手术治疗,姑息性治疗转化为根治性手术切除,不能抗肿瘤治疗的患者可接受姑息性治疗,更多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疗效提高,预后改善,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