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向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导致一级传入纤维中的C纤维变性后,用免疫电镜技术在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观察到:(1)大量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末与末标记树突形成对称性突触;(2)含甲啡肽的轴突终末与突性终末共同会聚于同一甲啡肽阴性树突;(3)少量含甲啡肽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间形成轴-轴突触或接触(4)变性终末与含甲啡肽的树突形成非对称性轴-树突触;(5)甲啡肽阴性轴突终末与变性终末会聚于同一未标记树突并与变性终末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δ阿片受体是否存在于初级传入C纤维内,为脑啡肽在痛觉切级传入调制中的突触前抑制提供更为可靠的形态学依据。材料与方法:应用双标(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护林在鼠脊髓后角浅层(Ⅰ~Ⅲ层)凝集素I-B们 和δ阿片受体。结果:大量轴突及轴突终末呈δ阿片受体阳性免疫反应,特别是在双标切片上,观察到约40%的凝集素I-B4结合位点阳性纤维及其终末内也含有δ阿片受体。结论:脊髓后角浅层内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揭示大鼠脊髓后角内5型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5)与一级传入C纤维的关系。方法 在大鼠单侧足底注射福尔马林作为疼痛刺激,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光镜下观察疼痛对脊髓后角内mGluR5的影响;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以毁损C纤维,用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mGluR5阳性结构与C纤维间的超微结构关系。结果 脊髓后角疼痛刺激侧Ⅰ~Ⅱ层内mGluR5免疫反应性较对照侧明显增强;在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的大鼠,电镜下可见其后角浅层内大量变性的C纤维轴突终末与1至多个含mGluR5的树突形成突触联系。结论提示脊髓后角浅层内mGluR5主要作为突触后受体参与介导和调节C纤维内对伤害性信息的传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脊髓后角内μ阿片受体(MOR)与C纤维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阿片镇痛的突触机制提供形态学证据. 方法根据辣椒素对初级传入神经中C纤维的特异性神经毒性,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以毁损C纤维,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比较脊髓后角内M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根据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I-B4(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 I-B4,I-B4)与初级传入C纤维选择性结合的特性,应用双标(免疫)组织化学电镜技术(ABC-纳金法)分别标记脊髓后角内I-B4结合位点和MOR. 结果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3~7d后,其脊髓后角Ⅰ~Ⅱ层内的MOR免疫反应性较对照动物明显减弱;电镜下在大鼠脊髓后角浅层内观察到,MOR不仅定位于树突内,也分布在含I-B4结合位点的C纤维终末内.无论在树突内还是在轴突终末内,MOR主要分布在非突触部位,仅少量MOR与突触前膜和/或突触后膜有关. 结论脊髓后角中部分MOR来源于辣椒素敏感的C纤维,外源性吗啡或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如内吗啡肽等MOR激动剂在脊髓后角内既可通过突触后(树突内)的MOR发挥作用,也可通过突触前(轴突终末内)的MOR对C纤维产生突触前抑制效应,而且在此过程中,MOR激动剂在非突触部位的作用可能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5.
李和  王小丽 《解剖学报》1999,30(3):193-196,I001
目的 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大鼠脊髓后角内μ阿片受体(MOR)与C纤维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阿片镇痛的突触机制提供形态学证据。方法 根据辣椒素对初级传入神经中C纤维的特异性神经毒性,在大鼠蛛网膜下腔注射辣椒素以毁损C纤维,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比较脊髓后内MOR免疫反应性的变化,根据西非单叶豆同工凝集素I-B4(griffonia simplicifolia isolectin I-B4,I-B4)与初  相似文献   

6.
大鼠脊髓前角内NMDA受体的定位与生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良为  饶志仁  鞠躬 《解剖学报》2001,32(2):105-108,T001
目的:探讨NMDA受体亚基(NMAR1和NMDAR2A/B)在大鼠脊髓前角的细胞学定位和生后发育特征。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体技术。结果:NMDAR1与NMDAR2A/B免疫反应产物丰富地分布在脊髓前角RexedⅨ和Ⅷ 层内,主要定位于神经元胞体、树突和轴突样纤维终末上,生后早期的NMDAR1和NMDAR2A/B表达具有明显的动态变化,生后7d(P7)的表达微弱,随后逐渐上调,至P21达高峰水平,然后维修此水平至成年。结论NMDAR1和NMDAR2A是构成脊髓前角神经元功能性NMDA受体的重要亚基,NMDA受体可能参与生后早期运动神经元成熟或可逆性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在电镜下观察脊髓侧角区单胺能和某些肽能纤维及末梢的突触组合。大鼠侧角内的5-HT、TH、SP和L-ENK免疫反应纤维均为无髓纤维。在侧角细胞簇内,这些纤维穿行于胞体之间,有的与胞体相邻,但很少与胞体形成轴-体突触。这些单胺和肽类纤维也与树突伴行,在树突束内数量最多。有时一小束无髓纤维都含同一种免疫反应物质。轴-树突触是各种免疫反应纤维终末所形成突触的主要形式。各种纤维终末所含的小泡多为圆清亮小泡,或兼有少数大颗粒泡。SP和L-ENK纤维膨体内的小泡与其终末内者不同,大颗粒泡较多,有时约占半数。各种免疫反应终末所组成参与的突触,对称或非对称型均不显现优势。  相似文献   

8.
将成年大鼠一段自体坐骨神经植入脊髓胸节段右侧后角灰质内、存活半个月至一个月,时移植物及其相连脊髓行神经丝,脑啡肽、P物质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大量阳性轴突通过移植物-脊髓吻合口再生进入移植物.脑啡肽、P物质阳性再生纤维可见两类,膨体样串珠状纤维和大串珠状纤维.结果表明:脊髓后角损伤后至少有脑啡肽、P物质两类肽能神经元保持着再生潜力;在无靶细胞情况下,再生肽能神经元有神经肽的合成且再生轴突出现膨体样结构.  相似文献   

9.
结扎切断SD大鼠左侧坐骨神经或前后根后,在一定的存活时间序列里,用Olympus显微镜的测光装置对经PAP法显色处理后的大鼠腰段脊髓切片后角的VIP(血管活性肠肽)进行了相对变化率(X_c/X_c-1)×100%的测定.结果发现:坐骨神经结扎切断后,术侧VIP在各个时间的值都高于对照侧;术后15天增高至125%(P<0.01),30天时仅增高至27.2%(P<0.05),120天时增高至50.7%(P<0.01)变化曲线呈双峰夹谷状.  相似文献   

10.
用切断颈迷走神经的顺行溃变法结合免疫组化(PAP法)研究了孤束核内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NT样免疫反应(NT-LI)结构超微结构及其联系。发现溃变的迷走神经传入纤维终末多呈电子致密型,少量为电子透亮型;溃变的轴突终末少量地与NT-LI树突形成非对称性突触,较多的与未标记的树突或胞体形成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的细胞构成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突触,NT-LI结构间各存在对称性的轴-体、轴-树和树-树突触。结果表明迷走神经传入纤维可与孤束核内NT-LI细胞构成突触,但数量较少,孤束核内的NT-LI细胞可能作为迷走神经传入纤维与迷走神经背核中节前神经元或高位脑部之间联系的中间神经元的一部分,从而参与内脏、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HRP追踪与免疫细胞化学结合法和免疫电镜技术研究了脊髓背角的GABA神经元的分布、GABA能末梢的来源及其超微结构联系。结果表明:在脊髓背角Ⅰ~Ⅵ层内均有GABA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分布,其中Ⅰ~Ⅲ层较为密集,在后外侧束内也存在GABA能纤维及胞体。脊髓背角的GABA能神经末梢有3个来源:①延髓的大缝核、隐缝核、苍白缝核及腹侧网状结构的GABA能神经元;②脊髓固有的GABA能神经元;③脊神经节的GABA能神经元。GABA能末梢可作为突触前成分或突触后成分与未标记末梢形成轴-树突触,也可同时作为突触前、后成分而形成轴-树型自调节突触。结果提示突触前的GABA能末梢可能对脊髓背角内的其它神经元起抑制和脱抑制作用;同时背角内GABA能神经元还接受其它神经元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将亲脂性羰花青染料 Di I置入胚胎 12 d(E12 )到生后 3 d(P3 )小鼠背根神经节内进行追踪的方法 ,观察了初级传入纤维在小鼠腰段脊髓背角内生长过程和终止的形态特点。结果显示 ,初级传入纤维在 E13时生长至脊髓后索 ,在此停留 2d,到 E15时开始进入脊髓灰质。 E16和 E17时 ,生长至脊髓灰质内的初级传入纤维的数量增加并向腹角延伸。有相当数量的初级传入纤维进入脊髓背角深层。至 E18,背角深层的传入纤维的密度进一步增加 ,分支的状态变得更为复杂。一些分支延伸到背角浅层。在出生后 ,初级传入纤维在脊髓背角的分布特点无明显变化 ,但是在背角前层的纤维数量进一步增多。另外 ,还观察到初级传入纤维发出侧支向对侧脊髓背角的投射。这种向对侧生长的纤维侧支开始于 E16,来源于同侧背角内侧部的传入纤维。至E18和出生时 ,向对侧背角生长的侧支的来源部位增加到两个。本研究的结果表明 ,小鼠脊髓背角内初级传入纤维的板层分布模式形成于胚胎发育的晚期和出生后的早期 ,此后初级传入纤维在背角内进行进一步的精细调整 ,达到与成年时一致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股神经损伤后脊髓内部P物质和L-脑啡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技术观察了大白鼠单侧股神经切断以后,脊髓内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变化。一侧股神经切断后,同侧脊髓腰2、3、4节段后角的Ⅰ、Ⅱ板层内SP、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开始于术后第10天,SP减少最明显在30天。此后,随着存活时间延长逐渐恢复,两侧差异缩小,一直维持至60—90天,至120天两侧差异已不很明显。术后各时期Enk样免疫产物反应性的两侧自然对比差别没有SP那样明显。本文对SP和Enk样免疫产物的减少和恢复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大鼠脊髓背角内FOS和ND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还原性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脱氢酶(NDP)组织化学和原癌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产物Fos免疫细 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内 NDP和 F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联系。一侧足跖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同侧背角内可见大量Fos阳性细胞,而对侧背角内未见或偶见Fos阳性细胞。在背角各层中,大多数Fos阳性细胞分布于Ⅰ层及Ⅱ层外带的内侧部.背角内也可见大量NDP阳性胞体,纤维和终末,密集分布于Ⅱ层内带。双标结果说明部分背用内的Fos阳性细胞也是NDP阳性,双标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区层的内侧部。在Ⅱ层内,Fos阳性细胞周围常有NDP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部分NDP阳性终未直接附着干Fos阳性细胞膜上。本文结果为NO参与脊髓内伤害性刺激信息传递过程提供了形态学证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应用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神经降压素(N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记技术,观察了大鼠脊髓背角向丘脑(TH)和外侧臂旁核(LPb)的NT能投射。将FG注入一侧TH或LPb后,FG逆标神经元主要见于脊髓背角的I层;NT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脊髓背角的I层、II层外侧部及II层内侧部与III层交界处;脊髓背角I层内可观察到FG逆标记并呈NT阳性的双标记神经元。上述结果表明脊髓背角I层的NT阳性神经元向TH和LPb投射,提示脊髓背角I层内的NT阳性神经元可能向TH和LPb传递伤害性信息。  相似文献   

16.
细胞内记录脊髓背角神经元之后,将玻璃微电极中的biocytin用去极化方波电流导入。切片经ABC法孵育,DAB呈色。标记细胞呈Golgi样,胞体直径从数μm到数+μm不等,形态各异;树突树完整,光滑或有棘;轴空有时可以显示,如出现串珠样轴突终末及侧枝则提示细胞标记完整。上述结果表明,在在体细胞内记录与细胞内标记相结合中,biocytin能够完整地显示所记录细胞的形态。特别是在用于标记中、小细胞有其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5-HT受体亚型在原代培养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脊髓背角内 5 -HT发挥作用的受体类型及其胞内信号转导机制 ,本研究首先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胎鼠脊髓背角神经元的产率进行了观察 ,再利用反转录 PCR方法观察了 5 -HT受体 14种亚型 m RNAs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的表达。原代培养的背角神经元生长状态良好 ,存活时间达到 14~ 2 1d。对培养的背角细胞用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神经细胞核蛋白 (Neu N)进行免疫荧光检测的结果表明 ,神经元的产率超过 90 % ;用 PCR方法在培养的背角神经元中检测到了 5 -HT1 A、5 -HT1 B、5 -HT1 D、5 -HT1 F、5 -HT2 A、5 -HT2 C、5 -HT3、5 -HT4 、5 -HT5A、5 -HT5B、5 -HT6 和 5 -HT7等受体亚型 m RNAs的表达。但上述各受体亚型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未检测到 5 -HT1 E和 5 -HT2 B受体亚型 m RNAs的表达。结果表明 ,本研究建立的实验方法可满意地获得原代培养脊髓背角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不但表达多种受体亚型 ,而且表达类型与以往在成年大鼠脊髓背角观察到的表达状况基本一致。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开展 5 -HT作用机制的体外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后背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规律.方法选用1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研究.结果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4周,实验组背根神经节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细胞数、平均面积明显增多,脊髓后角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末梢也明显增多,与正常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神经元形态以中、小型细胞为主.结论大鼠腰神经根受压后感觉神经元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表达上调,提示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可能与根性腰腿痛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地高辛标记cRNA探针原位杂交技术结合计算机回家分析,观察了在正常、伤害性刺激、单纯针刺和电针镇痛条件下大鼠脊髓背角内生长抑素mRNA的变化特点.结果如下:正常情况下脊髓背角内含有少量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主要集中于Ⅱ、Ⅰ层.伤害性刺激,单纯针刺后背角生长抑素mRNA均明显增多,与其他三级相比,电针镇捕后背角生长抑索mRNA进一步增多,上述变化以Ⅱ层最为显著,且以同侧为甚。以上结果揭示生长抑素参与疼觉调制并且在针刺镇痛中起一定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应用制霉菌素穿孔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研究了5-HT对急性分离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Ⅰ、Ⅱ层)神经元甘氨酸激活的全细胞电流的调控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在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甘氨酸作用于士的宁敏感型的甘氨酸受体,在钳制电位为-40mV时,可引起内向电流(IGly);(2)5-HT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Gly反应;(3)5-HT的增强作用既不改变IGly的平衡电位,也不影响Gly与受体的亲和力;(4)5-HT2受体激动剂α-甲基-5-HT能模拟5-HT的增强效应;而5-HT2受体的拮抗剂ketanserine可阻断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5)蛋白激酶C(PKC)的抑制剂chelerythrine可抑制5-HT对IGly的增强作用。本研究的结果说明:5-HT可呈浓度依赖性地增强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的IGly,5-HT经5-HT2受体介导其对IGly的调控,脊髓背角浅层神经元内经PKC的信号转导途径在5-HT对IGly的增强效应中起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的结果提示5-HT和Gly的相互作用在脊髓水平的伤害性信息传递和调控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