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最近的一些报告认为吡啶试验不象过去首次报告那样特异。有人报告可培养的分枝杆菌亦能被吡啶提取而丧失其抗酸性。为澄清这些问题,作者作了如下试验。试验材料包括实验感染麻风的犰狳麻风杆菌、人麻风瘤中的麻风杆菌、18种可培养的分枝杆菌、HI-75株和从野生犰狳天然感染淋巴结中分离的可培养分枝杆菌以及由其组织直接制得的菌悬液。由感染组织制得的各菌悬液直接用白金耳蘸取涂片,加热固定。培养基培养的受试菌悬液则按同法在事先已涂一白金耳5%酚血清处涂片,亦加热固定。每株受试菌连同对照共制4张涂片。整个试验对照为人麻风杆菌和一株已知的抗酸染色菌做对照。每受试菌株的4张涂片分成2组,每组2张,按下面程序进行处理(其中一组不经吡啶提取步骤);①在Bouin氏液中固定1小时,②70%酒  相似文献   

2.
作者从大白鼠和小鼠的胎儿移植背根神经节和整个横断面(肌原节、索和神经节)之器官型培养物,并采用Maximow双盖片培养法培养之。所用培养基系由Eagle氏最低基础培养基(MEM)、牛血清超滤物、人胎盘血清和鸡胚浸液各按等量相加而成。并在每100毫升中再补加600毫克葡萄糖。移植于盖片的上述培养物,用一滴培养基喂养之,在35℃培养,并每周在Simm氏平衡盐水内洗二次,洗后再用一滴新鲜培养基喂养。待培养物成熟  相似文献   

3.
虽然麻风杆菌(ML)是最早被确认的引起人类疾病的微生物之一,但实际上对它的了解比医学上其它重要的细菌要少的多。这是因为至今它不能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因此许多适用于其它细菌的基础生物和生化研究方法不能用来研究ML。最近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ML越来越显示它对我们认识ML的生物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从感染的犰狳组织获得大量的ML为ML的核酸研究开辟了道路。用粘性质粒或大肠杆菌噬菌体载体制备ML DNA文库使ML DNA的来源有了保障。16s核糖体  相似文献   

4.
作为麻风杆菌的来源,鼻粘膜和哺乳母亲的乳腺的重要性并未遭到怀疑。皮肤上的麻风杆菌可能也常常是来自鼻粘膜的。但是并不能认为麻风的原发损害位于呼吸道或胃肠道,而皮损是继发的。相反,有许多证据反对这种假设。流行病学的证据。 (1) 对印度尼西亚Irian Yaja地区进行密切观察超过30年,麻风的流行过程并未显现和飞沫传染相一致。 (2) 在过去30年,荷兰有200名以上“开放性”麻风病人在拥挤的社会上自由往来,而只发现一个确定的土生的麻风病人。这不符合于飞沫传染是麻风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 (3) 瘤型母亲的小孩麻风发病的平均年龄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不相符。如果麻风是在生命的最初几个月通过哺乳而传染,则多数病例应发生在4、5岁左右,但实际上发病常常晚于此时。临床证据: (1) 大部分结核样型麻风病人(特别是儿童),第一个而又是唯一的症状是单个皮肤斑。低抵抗力结核样型麻风和界线类偏结核样型发生单个初发损害后,继发皮损通常不是单个的而是出现一批新皮损,这就表明杆菌为血源播散,显然是几条杆菌从原发损害同时释放出来。这一过程符合“第一个皮损是原发损害”的假设,因为如果原发损害是位于呼吸道或胃肠道,那么在发病时应出现多数皮损。 (2) 单个损害的分布因地而异,但身体的外周部位不是好发的地方。然而继发性皮损的分布明显地好发于四肢和头部。如果原发损害位于内脏管道,而皮损为继发性的话,那么初发的单个损害应主要位于身体的外周部。细菌学证据: 在鼠实验已显示,接种物含菌量少至10至100条完整杆菌即可繁殖,完整杆菌的最低感染量是3.4~34条。而到达皮肤表面的杆菌数目足以超过所需的接种杆菌数目,故通过皮肤传播是完全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吡啶对麻风病人各种材料中的麻风杆菌以及各种可培养分枝杆菌的特异作用,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其做法如下:从麻风病人皮损作直接涂片,每个皮损同时作两张涂片。一些病人除了病损做直接涂片外,尚取活检标本作组织学检查;另从一卡介苗肉芽肿致死儿童的肺、淋巴结、大肠取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与此同时对18种32株分枝杆菌每株培养物亦做两张涂片为研究用。所用可培养的分枝杆菌为:脓疡分枝杆菌、水生分枝杆菌、鸟型分枝杆菌(2株)、牛型分枝杆菌、卡介苗、淡黄分枝杆菌、偶然分枝杆菌(4株)、堪萨斯分枝杆菌(4株)、不产色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6株)、草分枝杆菌、猿猴分枝杆菌、土壤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2株)、牡牛分枝杆菌、蛙型分  相似文献   

6.
鉴于鼠麻风杆菌在鼠足垫(MFP)细胞中成功的传代已维持5年以上,作者企图用MFP细胞作人麻风杆菌的细胞培养。首先研究了MFP细胞的吞菌作用。将麻风杆菌混悬于含10%小牛血清的Eagle基础培养基中,浓度为2×10~7/毫升。将5毫升菌悬液标本接种于数个50毫升培养瓶的单层生长的MFP细胞上,各取一份培养于25、31、33和37℃,培养72和96小时后吸去培养基,并用温缓冲盐水充分冲洗细胞层以除去未被吞噬的菌。以后再将细胞用胰酶消化并  相似文献   

7.
一、形态指数的概念麻风杆菌和其它微生物一样,与周围环境是密切相关的。病人体内的麻风杆菌在抗麻风药物及人体各种防御机能的作用下,逐步发生变化直到死亡。很久以来,许多麻风临床工作者就已观察到在使用有效的抗麻风药物以后,病人体内菌体完整染色均匀的麻风杆菌所占的比率迅速下降,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记录这种情况。Davey(1959)采用二级百分率记录法,即分别算出涂片中完整菌的比率下降到治疗开始时数值的50%和100%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斑点试验改良法(M-Dot-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0例多菌型麻风患者治疗前后的99份血清进行了PGL-I抗原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后及治疗中各段时间的抗原下降速度远快于抗体,二者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U=9.05,>2.58,P<0,01)。抗原量的下降以治疗后第1个月最快(79.14%),治疗第3个月时已下降99%以上,这提示抗原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多菌型麻风的早期疗效,在发现耐药和抗麻风新药筛选方面亦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麻风杆菌的鼠足垫感染劫冲模型是测零麻风杆菌生活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探讨紫外线和日光对麻风菌的杀菌效能和观察其失去活性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应用鼠足垫接种方法,通过定期耸查鼠足垫中麻风杆的繁殖情况,判断麻风杆菌经紫外线和日光照射后的生活力。  相似文献   

10.
利用鼠麻风菌的细胞培养模型试验了几种药物对鼠麻风菌的作用。利福平(10μg/ml)和链霉素(100μg/ml)能抑制巨噬细胞中鼠麻风菌的增殖,而氨苯砜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在鼠麻风动物感染模型中的结果完全一致。新药R—773(10μg/ml和5μg/ml)也能抑制细胞内鼠麻风菌的增殖。因而,鼠麻风菌的巨噬细胞模型可望作为麻风药物筛选的模型。  相似文献   

11.
韩森(Gerhard Henrik Armauer Hansen)1841年出生于挪威。当时的医学细菌学和流行病学尚处于摇篮时期。在还没有电灯,只有初步染色法和简单显微镜的年代,他凭着自己坚强的个性和敏锐的科学洞察力,战胜种种困难和阻力,终于在1873年发现了麻风杆菌。他关于麻风的防治对策被称为韩森模式而获得国际上的普遍承认和推广。对挪威麻风法律的制订及麻风的防治与消灭,作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自1976年首次报告麻风杆菌对利福平耐药以来,有关耐利福平麻风病例的报告也日益增多,引起了麻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对利福平耐药基因基础的深入研究,发现基因突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快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为利福平耐药菌株的快速诊断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麻风病流行区饮用水中麻风杆菌DNA,以探讨其对麻风流行区麻风持续流行的影响.方法:分别从云南丘北县有、无患者村和北京非流行区乡村采集70份水样,提取DNA、PCR扩增后测序检测样品中麻风杆菌DNA.结果:流行区36.7%(22/60)的水样含麻风杆菌DNA,而非流行区水样中未检出麻风杆菌.流行区有患者的村庄中,患者和健康者家庭内饮水中麻风杆菌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麻风流行区患者家庭饮用水中麻风菌的存在可能与持续性流行有关,但须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本文系统复习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麻风杆菌组成、生长、代谢、耐药、检测及其有关抗原成分的分析和DNA重组后表达物质的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远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自从挪威学者韩森(Hansen)于1873年发现麻风杆菌以后,很多人都曾试图用各种方法建立动物感染模型,但都没有成功。直到1960年美国研究者Shepard才成功的创建了小鼠足垫感染模型。20多年来,该模型已作为麻风研究的重要手段而广泛应用,他人在小鼠足垫感染模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新的实验感染模型。现将这些研究工作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麻风杆菌作为麻风的病原体,至今仍不能体外培养.而麻风虽经联合治疗患病率渐下降,但新发病例数并未明显减少.近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则应用于麻风杆菌的菌株鉴别、活力测定,麻风的传播、诊断、耐药监测、易感基因检测等多个方面,试图从分子水平增加对麻风杆菌及麻风病的认识,以便从发病、流行等方面进一步控制及消灭麻风.  相似文献   

17.
本文系统复习了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在研究麻风杆菌组成,生长、代谢、耐药、检测及其有关抗原成分的分析和DNA重组后表达物质的生物活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远景作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自1976年首次报告麻风杆菌对利福平耐药以来,有关耐利福平麻风病例的报告也日益增多,引起了麻风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随着对利福平耐药基因基础的深入研究,发现基因突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系列快速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为利福平耐药菌株的快速诊断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麻风杆菌是专性细胞内寄生菌,以往多认为从人体排出后迅速死亡。因此,麻风病的传染方式亦认为主要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由于麻风杆菌不能培养,故没有实验方法能复制其天然过程和考核杆菌从人体排出后的生活力。但是,有了鼠足垫模型后,  相似文献   

20.
今天人们都已熟知麻风的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然而,在一百多年以前,当时麻风杆菌还未被发现,人们对于麻风的病因认识是非常混乱的。许多人把麻风看成是遗传的疾病。自从1873年韩森发现了麻风杆菌以后,证实麻风是麻风杆菌致成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证实杆菌能够引起人类的疾病,是现代医学的一大进展。这个发现不仅对麻风病学,而且对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