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内经》“木郁达之”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木郁达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内经》“五郁”之疾,缘于运气的太过和不及的变化而发生,属于外感范畴,后世进一步推演,认为内伤也可致郁。“五郁”之中以“木郁”为先,“木郁”即肝郁,肝郁之因虽有内、外两端,但以情志失调所致肝气郁结者居多。所谓“达之”即畅达之意,疏利肝胆、理气解郁是“木郁达之”的主要含义,也是临床常用之法。属于肝气郁结者,主以疏肝理气;肝郁化火,治以清肝泻火;肝木乘土,治以抑  相似文献   

2.
木郁达之,初出于《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郁,古字“鬱”,按《说文》原指木丛、茂林,后延伸为聚、滞、塞等义;达,不相遇也,后作通畅解。故木郁达之,意即木气抑郁就应该条达它.木郁,原属运气学说的范畴,指自然界气候变化的一种现象,为“五郁’之一,按天人相应的观  相似文献   

3.
妇女之病,以“虚”“郁”为多。“虚”有脏腑阴阳气血之别,“郁”有气、火、痰、血、湿、食之异。临床所见“虚”、“郁”相比,又恒以“郁”证为多,此皆因女子以肝为先天,阴性凝结,善怀而多郁之故。所谓“木郁”即是肝郁,肝郁即是气郁。六郁相因,气郁为首,是由肝之功能所  相似文献   

4.
中医肝郁证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国内基础理论研究比较活跃。特别是对“肾”和“脾”的研究,已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有关“肝”研究的系统报道,尚属少见。现将近年来用传统中医方法对肝郁证研究的主要进展作一概述,为进一步开展肝本质研究提供参考。一、临床研究 (一)对肝郁证病因的认识董襄国认为《内经》提出的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等五郁之中的木郁,在人体而言,就是肝郁。五郁之中,首重木郁,所以说,“凡郁皆肝病也”。李克淦在朱丹溪气、  相似文献   

5.
“木郁达之”是中医常用的治则之一,而在妇科临床上运用更为广泛,现将本人对此认识和体会赘述如下。 一、“木郁”与妇科疾病 “木郁”指肝气郁结,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认为风气通于肝,风气骤变,致肝受病。这是最早用木气生发的冲和条达失调来形容肝的疏泄功能失常,而出现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以致为病的叙述。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指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指出“木郁”即肝郁,肝木遏郁则肝气横逆,气机紊乱则诸血症可生。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强调,凡“郁”症多在“悒郁动肝”、“气郁不舒、木不条达”为患,明确指出“郁”与“气”有关。由此可知,木郁、气郁、肝郁皆同出一辙。  相似文献   

6.
“木郁达之”是临床运用范围较广的治则之一,历代医家十分重视本郁在内伤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五郁之中,应首重木郁。鉴于此证在临床常见,且病理变化多端,笔者谨从以下几方面谈点个人粗浅认识。一、本郁的基本含义王安道说:“郁者,滞而不畅之义。”因肝为木脏,故木郁当指肝郁。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主司  相似文献   

7.
读经拾贝     
《黄帝内经》不仅创立了中医理论体系,并且为我们提供了珍贵的临床思路,今举一例以印证《内经》启迪之功。“木郁达之”出自《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其论为五郁之甚者,各循其性而调其气,达到过者折之,以复其常的治疗目的。经云:“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达即疏达、畅达,气机通调畅行,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而恶抑郁,  相似文献   

8.
郁证,古谓之“郁”,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而引起的疾病的总称。郁证是指脏腑气血失和引起病邪郁滞、瘀结、壅遏的一组疾病。郁证范围甚广,正如古人郑守谦所说:“郁非一病之专名,乃百病之所由起也。”王安道亦说:“凡病之起,多由于郁,郁,滞而不通之义”。郁证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内经》所论五郁之治(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和朱丹溪倡言六郁之说(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均属广义的郁证,  相似文献   

9.
木郁概念源于《内经》,出现在《黄帝内经·六元正纪大论篇》中,五运之气被胜制后,若抑郁过甚,则有复气发作,称为"郁发之气".依据五行、五运的太过提出五郁,"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并提出五郁的治则:"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之后开始在秦汉时期发展开来,后慢慢发展至金元时期,明清时期则更加丰富的发挥、发展.可见关于木郁证治,后世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对于"木郁达之"之法也有不同的理解.最终总结为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但凡能恢复肝生理功能的方法,肝得以疏泄、藏血均可为"达之"之法.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已故老中医陈超群,临证尤擅疗脾胃之疾。现将其治疗胃痛经验简介如下。一、木郁犯土疏解毋忘调血陈老认为,木与土,五行相克关系密切,“土得木而达”,木郁乘土,常病胃痛,如《素向·六元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故民病胃脘当心痛”。肝郁犯胃多因情志不遂致肝失疏泄,郁结气滞,犯胃作痛,痛攻两胁,嗳气频频,症随情绪波动而增减。病之症结在气之郁滞,然“木气冲和调达,不致遏郁,则血脉通畅"。(《血证论》)  相似文献   

11.
朱丹溪与"六郁"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经》中的“五郁”到朱丹溪“六郁学说”的创立,体现了医学发展由浅入深、由理论到注重临床实际的求索过程。《内经》云“木郁者,肝病也……火郁者,心病也。……土郁者,脾病也……金郁者,肺病也……水郁者,肾病也。”朱丹溪综合了六淫、七情等内外致病因素,对“郁证”有独到的见解,认识到《内经》五郁有明显的机械唯物论痕迹,临床中很难使用,他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创立了“气郁、湿郁、痰郁、火郁、血郁、食郁”的六郁学说。  相似文献   

12.
“土郁夺之”为《内经》五郁治则之一,土郁即脾土为肝郁、食滞、寒湿、湿热所壅滞,脾胃失其运化升降之证。治疗应辨其虚实,通过疏肝理气、消食导滞、温阳化湿、清热利湿之法,以疏通脾土,使脾胃升清降浊功能恢复正常,则郁气可解。  相似文献   

13.
《内经》养生学说的理论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经》养生学说的理论特色孙桐(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部内经教研室210029)主题词《内经》,养生养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又称“摄生”、‘’道生”、((l经b非常重视养生,在《素问》的前三篇即《上古天真论》、《四气调神大论》、《生气通天论冲就作了比较集中...  相似文献   

14.
<正> 郁证,是情志不舒,气机郁滞所引起的疾病总称。所谓郁,滞而不通之义也。祖国医学对郁证的记述颇多。《内经》中早有关于情志变化引起人体气机失调可出现多种病证的论述。如《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故凡人情绪不宁,心志不舒,精神不爽,气郁不伸者均可导致气滞、血滞、痰结、食积、热郁、食郁等“六滞”。气机郁滞日久不愈,由气及血,变生多端,乃至脏腑不和,引起种种病症,均属郁证范畴,临床以妇女尤为多见。朱丹溪说:“病之属郁者常八九”;王安道指出:“凡病之起,多由于郁”。故前人有  相似文献   

15.
1 肝郁在古代文献中的有关记载1.1 肝郁与五气之郁古典医籍中与肝郁证有关的记载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有“帝曰 :五运六气 ,亦复多乎 ?歧伯曰 :郁极乃发 ,得时而也。帝曰 :郁之其名 ,论之奈何 ?歧伯曰 :木郁达之 ,……”该篇内容主要论述六气司天在泉及五运值年值时的规律 ;运气运行对气候的影响 ;气候的变化对自然生态的促进和损害作用 ;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和病理的影响[1] 。而我们今天研究的肝郁证或多或少与其中涉及的五气之郁中的木郁有着某些联系。肝在五行中属木 ,肝的生理特点与木的主升主动具有内在…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对肝郁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肝郁的认识扬州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25001)王禾【关键词】肝郁《内经》补泻条达《内经》曰:“木郁达之”。达者,条达之意,汉唐及宋医家据此多述肝木条达之性。自元朱丹溪首倡:“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以后,历代医家多引述其为肝主疏泄的功...  相似文献   

17.
对“补中益气汤证”的认识青海省劳改局卫生防疫站丁创业青海红十字医院杨印坤仲景有理中、建中二法,东垣先生根据《内经》:“损者益之”、“劳者温之”之义,制定了补中益气汤,大忌苦寒之药,选用甘温之品,治疗饮食劳倦、脾虚气弱、内伤寒热之证。先生说:“内伤脾胃...  相似文献   

18.
明代医学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道:“宾尝闻之孙真人曰‘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虽阴阳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阴阳也,岂非医易相通,理无二故。可以医而不知《易》乎。”此语言简意赅,深得医易相通之理。医易相通,通在何处,张介宾说:“欲赅医易,理只阴阳。”这里我们姑且抛却义理上的相通,而重点探讨中国传统儒学与中医科学在思维模式及其表述方法的共通之处。 爱因斯坦曾经在给其友人斯策威的一封信中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  相似文献   

19.
就《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的命题进行分析、阐释,认为此说既强调了胆的生理功能及作用(胆主少阳春升之气、轩调人的情志、通达阴阳表里之枢纽)又体现了胆与其它脏腑的联系,强调了胆在脏腑的平衡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郁证皆在中焦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泛指结滞不得发越的病证。自《内经》论五郁之发和五郁之治以来,经后世医家不断充实,如陈无择之情志致郁、张介宾情志之郁总由乎心,孙一奎的五脏本气自郁、赵献可之凡郁皆肝病等,使郁证理论得到了完善。戴思恭的“郁证皆在中焦”,其论述可谓独树一帜。丹溪创论六郁,并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