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实施营养支持护理应用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重症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营养情况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茂名市中医院接诊的62例ICU重症患者,利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营养支持护理的小组为研究组,将两组ICU重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相似文献   

2.
吴飞 《现代养生》2014,(22):33-33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108例,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4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总蛋白等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有效的获得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对重症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84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及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的营养生化指标、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白蛋白、总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较高,腹胀缓解时间、排气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短,并发症总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营养,有利于恢复肠道功能,改善预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各40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护理方案对重症病人热卡达标率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入住东部战区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肠内营养(EN)的重症病人214例.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支持治疗;干预组采用EEN护理方案,比较两组7d热卡达标率、每日热卡摄入量、喂养不耐受症状、预后指标、营养指标.结果:干预组7d热卡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喂养不耐受症状与喂养中断次数少于对照组(P< 0.05);两组7d营养学指标和炎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施EEN护理方案能够提高重症病人热卡达标率,改善喂养不耐受症状,减少喂养中断次数,有效改善重症病人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行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ICU患者分为循证护理组(观察组)和常规营养支持组(对照组)各40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营养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方法的肠内营养支持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且有利于原发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4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患者108例,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54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对照2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总蛋白等营养指标无显著差异,在临床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红蛋白、白蛋白、血总蛋白等营养指标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使患者有效的获得营养,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有助于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对重症患者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重症脑损伤患者,随机把所有患者均分成两组,命名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以促进营养吸收,增强患者身体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满足患者的临床护理需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外营养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b、ALB、PA、GSH-PX水平均高于对照组,LPO、MDA、hs-CRP、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及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在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留置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留置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的达目标喂养量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HB、 PAB和AL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胃肠道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的28.57%(P <0.05)。结论 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相比,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支持能够快速改善急诊ICU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甲组与乙组,每组均有37例.给予甲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法干预,给予乙组患者在甲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NIHSS评分有所下降,ADL评分有所提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高于乙组,ADL评分低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有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应予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用于老年重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每组各30例.肠内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佳维体,肠外营养组通过中心静脉输注全营养混合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循证护理在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66例ICU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护理措施为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措施为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疗效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项营养指标情况和腹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也比对照组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发腹泻现象的知识掌握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腹泻患者通过循证护理干预,不仅能缩短腹泻时间,改善营养状况,还能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ICU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结果对照组氮平衡为(-91±48)mg/kg·10d,ICU平均时间为(7.12±1.01)d,观察组氮平衡为(98±52)mg/kg·10d,ICU平均时间为(4.89±0.71)d,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肠内营养支持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上升趋势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肠内营养支持中,给予循证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促进疾病的治疗,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王秀芬 《现代医院》2013,13(7):48-49
目的探讨有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收入我院的83例诊断为营养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其中治疗组42例入院就实施全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41例实施半肠内营养+半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费用、蛋白代谢及精神状态等临床结果。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精神状态,言语对答及反应均明显好转;两组组患者的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转铁蛋白(TRF)、血清前白蛋白(PRE)和白蛋白(ALB)水平均明显升高,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住院治疗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肠内营养支持和半肠内+半肠外营养支持都能有效改善营养不良所致的临床症状,有效提升营养指标。而全肠内营养具有较少的治疗费用,是营养不良患者经济实惠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学工程》2017,(10):1371-1372
目的探讨添加谷氨酰胺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外营养支持中的效果。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在肠外营养液中添加谷氨酰胺注射液。持续治疗2周后,评估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营养不良-炎症综合征(M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MIS评分为(16.5±1.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4±1.8)分(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5.0%(P<0.05)。结论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中添加谷氨酰胺,可以有效地改善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态,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581-1582
目的分析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ICU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行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淋巴细胞计数、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体重均高于治疗前(P均<0.05),而淋巴细胞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计数、体重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6.00%(P <0.05)。结论营养支持疗法用于ICU中可促进患者康复,而肠内营养支持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具有更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肠内外营养支持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48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以及肠内营养组(EN组)24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肠内外营养支持前后的白蛋白、血糖、氮平衡、生存率、机械通气时间等情况.结果 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血糖正常率较高(P<0.05),氮量排出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白蛋白、ICr指数优于PN组(P<0.05),EN耐受性及通气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但与PN组相比,EN组患者生存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合理对ICU患者应用营养支持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改善患者营养,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其中EN支持与PN相比,更适合应用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重症颅脑外伤昏迷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观察组)36例和传统营养组(对照组)34例,对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各项营养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ALB)均较入院时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的TP、ALB、PALB在观察组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与护理。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依据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外营养支持与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差异。结果:在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35%,对照组为72.5%,两组差异显著;在腹部不适改善时间、炎症控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等情况上,观察组各项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运用早期肠内营养与护理可有效的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