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1年10月间收治5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2例患者肢体肿胀、疼痛症状均缓解出院。药物治疗52例发生1例有症状肺栓塞,经溶栓抗凝治疗后好转;无其他出血并发症。1例股青肿合并Cockett手术取栓加PTAS,术前置入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cava filter,IVCF),患者恢复满意,足背动脉博动恢复。41例随访1~50个月,平均12.4个月。结论尿激酶辅以低分子肝素钙在下肢DVT中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严格抗凝溶栓可降低PE。IVEF的置入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介入联合手术治疗股青肿合并Cock-ett综合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的价值.方法 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分别经股静脉(30例)、右颈静脉(9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滤器位于双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将溶栓导管插入血栓之髂股静脉进行溶栓.药物尿激酶80~100万u,肝素1mg/kg.结果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术中导管溶栓32例完全再通及部分再通,余16例术后溶栓成功.结论? 经导管术中溶栓成功率高,效果好,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近3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分为治疗组(37例)放置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尿激酶溶栓、抗凝治疗,对照组(21例)抗凝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全部病例下肢肿胀症状均明显好转,复查彩超血栓消失或静脉狭窄改善.治疗组有效率89.1%,对照组有效率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42例我科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22~79(48±15)岁.依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n=14):A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全身溶栓、抗凝治疗;B组,下腔静脉滤器保护下,经溶栓导管溶栓、抗凝治疗;C组,抗凝治疗.以肢体周径差、血栓溶解程度,介入治疗并发症及肺栓塞发生情况为指标评价近期疗效,半年后随访.结果 各组健、患肢周径差值均减小,B组患肢肿胀消退较A、C组快(P<0.01).B组血栓完全消失5例(35.71%),与A、C两组比较,溶栓疗效显著(P<0.01).B组尿激酶用量(1.56±5.80)×106 U,较A组[(3.06±8.24)×106 U]明显减少(P<0.01).A组出现肉眼血尿、滤器移位各1例,C组出现肺栓塞1例.34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6~18个月.无滤器移位及血栓形成.B组中仅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症状.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结合导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方法:5例经造影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先于下腔静脉内放置Greenfield滤器,后在患者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尿激酶用量600~900万U。结果:下腔静脉滤器展开良好,溶栓治疗显效,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溶栓过程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现象。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患肢浅静脉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经彩色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21例于下腔静脉内放置滤器,后给予中等剂量(10~20万u/d,平均给药14天)尿激酶溶栓治疗。每日测量患肢小腿中部、大腿中部周径,10~14天后复查彩超或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21例下腔静脉滤器全部释放到位,展开良好;经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均有效,其中痊愈3例,显效12例,有效6例。均未出现肺动脉栓塞及重要脏器出血。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后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保护下,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 2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于DSA下行股、髂和下腔静脉造影后,在下腔静脉内置入滤器,再用导管抽吸、经导管尿激酶溶栓和抗凝治疗.结果 所以患者症状均完全缓解,疗效为100%,平均7.3 d,患者患肢肿胀疼痛于治疗后1~2 d内开始消退,出院时患肢膝关节上下...  相似文献   

8.
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4例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于腔内治疗前植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24支,其中Simon—National 3支,Cook—Gunter Tulip2支,B.Braun—Vena Tech19支,滤器均置于肾静脉开口下方的下腔静脉内。术后常规行下肢深静脉血栓抗凝溶栓治疗。结果24例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全部植入释放成功,术后随访3—38个月,均无症状性肺栓塞发生及相关并发症。下腔深静脉血栓经抗凝溶栓治疗后症状及体征缓解或消失。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中,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对预防肺栓塞及术后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患者行经皮股静脉穿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术后给予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50-75万u/d,平均给药5—7d),每日测量患肢膝上15cm,膝下15cm周径,15—30d后复查彩超。结果12例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患者经尿激酶溶栓及抗凝治疗后治愈10例,显效2例。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操作简便,安全,且为抗凝治疗降低了风险,加快了DVT患者的康复,能有效预防肺栓塞的发生。术后经中等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保证溶栓疗效和减少其发生性的最佳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腔静脉滤器联合个体化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方法 22例急性或亚急性深静脉血栓患者,先行经健侧股静脉植入腔静脉滤器,之后将导管置于患侧股动脉内短期持续灌注尿激酶,同时辅以抗凝等治疗。结果全部病例介入操作成功。对全部病例临床平均随访15个月(1-48个月)。术后5天内18例患者的下肢水肿及疼痛迅速消失,4例患侧肢体肿胀、无力症状有不同程度减轻。本组没有发生滤器移位及腔静脉血栓阻塞和肺栓塞病例,也没有发生出血性并发症。结论腔静脉滤器联合个体化动脉灌注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安全可行、疗效好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7年7月~2009年6月应用尿激酶和低分子肝素所治疗的30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结果30例患者经精心治疗及护理,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加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密切观察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是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为总结下腔静脉滤器(IVCF)植入后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应用经验,分析14例经下肢静脉造影证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病例资料。先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在监测下经患肢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全部成功,溶栓治疗显效12例,有效2例,无肺血栓栓塞症(PTE)及严重出血发生,复查滤器位置满意。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经患肢浅静脉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6年~2008年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住院患者40例,分为手术组(20例)和非手术组(20例).手术组通过置入下腔静脉滤器联合静脉取栓,术后辅以溶栓、抗凝、祛聚等治疗;非手术组采用常规抗凝、祛聚等治疗.结果 平均随访12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不同剂量、不同方法的尿激酶溶栓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在应用尿激酶自患肢远端浅静脉滴注的同时,阻断近端浅静脉,剂量50万U/d,疗程3~5天,之后应用肝素、华法令抗凝治疗;对照组溶栓途径自周围静脉,剂量10~30万U/d,疗程5~10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达14.3%,有效率69.0%,对照组分别为3.0%、45.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病人溶栓治疗前后各项凝血指标无显著改变.结论每天尿激酶50万单位溶栓治疗,辅以肝素及华法令抗凝治疗显著提高了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愈率,可预防肺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置入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17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12例置入临时腔静脉滤器,5例置入永久性下腔静脉滤器,分别行溶栓或抗凝治疗。临床观察有关肺梗塞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均全部成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缓解,近期无肺栓塞出现。结论:腔静脉滤器在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使用,能有效预防肺动脉梗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VCF)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198例,其中31例在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后给予抗凝、溶栓等治疗及术前术后正确的康复护理指导。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PE)的发生。31例患者术后经抗凝、溶栓治疗,术前、术后正确护理,患肢肿胀明显消退,术后无肺栓塞及滤器置入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好且安全,正确的护理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置入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肺栓塞的作用。方法 2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治疗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其中24例患者放置临时滤器,5例患者放置永久滤器,COOK滤器6枚,Cordis滤器12枚,先健Aegisy滤器11枚。术中同期或术后给予溶栓+抗凝、取栓+抗凝或单纯抗凝治疗。结果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全部成功,经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及体征明显缓解或消失,无肺栓塞发生。结论下腔静脉滤器可以有效预防肺栓塞发生,临床上近期预防肺动脉栓塞简便安全有效,远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考证,临时和永久性滤器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4例急性期DVT患者的抗凝、溶栓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均应用低分子肝素,每日一次,皮下注射,用尿激酶(25万U)静脉滴注,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出现并发症时停药或对症处理。结果:全部病例症状缓解,8例出现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无死亡。结论:抗凝、溶栓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肯定,费用较低,但存在一定的并发症,溶栓过程需要严密观察。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可防止肺动脉栓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合溶栓抗凝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方法.方法:2007年6月~2009年6月对1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与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结合溶栓抗凝治疗,并给予精心的术后护理及用药护理.结果:本组治疗后下肢疼痛消失,肿胀较前明显减轻,平均住院10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针对心理反应、体位及伤口的观察、手术并发症的观察、监测心电图与血气分析动态观察有无肺栓塞的发生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及有效的出院指导可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的成功率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12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先于DSA下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后在监测下经患肢足背静脉加压推注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治疗过程中及结束时,以静脉通畅度评分、静脉通畅改善率及健患肢周径差指标评价疗效,并于出院半年后随访.结果 12例患者下腔静脉滤器全部置放成功,12例患者溶栓后复查多普勒超声显示,静脉通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48.58±15.02)%;健、患侧肢体大、小腿平均周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过程中无肺栓塞发生.11例患者取得随访,随访时间6~18(平均12)个月.滤器无移位,未发生肺栓塞.多普勒超声检查,静脉通畅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静脉通畅改善率为(61.89±13.56)%.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及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