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饶旁 《四川医学》2014,(4):440-441
目的:探讨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 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50例门诊随访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组25例,在接受慢性心衰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d持续12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 NT-proBNP)及血浆hs-CRP浓度。结果治疗组血浆hs-CRP (2.27±0.85) mg/L,对照组血浆 hs-CRP (4.36±1.03) mg/L,两组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可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及其对ACS炎症抑制和斑块稳定的作用。方法:8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治疗组予常规药物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40mg/d,口服疗程2个月。治疗后7天及30天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7天,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无明显变化;治疗后30天,常规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降至正常,而阿托伐他汀组血清hs-CRP水平降低程度较常规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具有抑制炎症和稳定斑块作用。  相似文献   

3.
尚晓斌  梁艺  黄学成  王琦武 《广西医学》2009,31(8):1086-108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脂联素(APN)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85例ACS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将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d,ACS对照组40例仅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脂联素和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ACS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hs-CRP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ACS对照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hs-CRP水平均显著下降;与ACS对照组比较,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血清脂联素水平更高,而血清hs—CRP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的血清脂联素与h8-CRP呈负相关(r=-0.348,P=0.013)。结论ACS患者血清脂联素下降和hs—CRP升高在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阿托伐他汀等他汀类药物可通过降低血清hs—CRP及升高脂联素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ACS患者粥样斑块内的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中阿托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对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白细胞分化抗原40配体(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在ACS患者中的抗炎作用。方法选取ACS组患者96例,正常对照组34例。其中ACS组随机分A组:辛伐他汀20mg/d,B组: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hs-CRP、MMP2、CD40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辛伐他汀治疗组之间治疗后的血脂结果未见明显差异(P0.05),但他汀类药物治疗4周后hs-CRP、MMP2、CD40L水平明显下降(P0.05);阿托伐他汀组较辛伐他汀组及对照组hs-CRP、MMP2、CD40L水平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具有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的抗炎作用,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和管腔狭窄、稳定冠脉斑块,从而阻止或延缓ACS的发生发展。此外阿托伐他汀比辛伐他汀在抗炎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ACS患者90例,按给予阿托伐他汀剂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波立维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睡前口服;分别测定治疗前后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脂水平,并记录缺血性事件发生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0.05);两组治疗后hs-CRP水平明显下降、缺血性事件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结论较大剂量他汀药物早期干预能明显抑制ACS的炎症反应,降低血浆hs-CRP水平,减少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8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予常规药物治疗+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40例)仅予以常规治疗,随访1个月。在入选时及观察结束后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hs-CRP及IL-6。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ST、ALT、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s-CRP及IL-6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hs-CRP及IL-6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hs-CRP及IL-6均有所降低(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抑制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王选琦  沈剑  聂书伟 《医学综述》2012,18(17):2917-291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对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CSA患者93例随机分为3组(各31):A组为常规治疗组,予以常规治疗但不用降脂药物,B组为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组,C组为阿托伐他汀40 mg/d治疗组。ACS患者在治疗2周前后分别测定血脂和hs-CRP水平。结果治疗后A、B、C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治疗2周后hs-CR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这对临床研究ACS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IL)-6的影响.方法:9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给予常规量阿托伐他汀20mg/d,B、C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80mg/d,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月后患者血清hs-CRP及IL-6水平.结果:用药后hs-CRP、IL-6水平B组较A组明显降低(P<0.05),C组又较B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hs-CRP及IL-6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对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单独治疗组(阿托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普罗布考1g/d,阿托伐他汀20mg/d).分别测量两组患者服药前和服药1个月时的血清PAPP-A、hs-CR水平.结果 单独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分别为(2.09±0.69)mIU/L和(4.17±2.93)mg/L,治疗后降至(1.68±0.40)mIU/L和(2.33±2.25)mg/L.联合治疗组治疗前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分别为(2.25±0.64)mIU/L和(5.18±4.56)mg/L,治疗后降至(1.54±0.38)mIU/L和(1.60±1.11)mg/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APP-A和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但联合治疗组降低的幅度较单独治组大(P<0.05).多因素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CS患者的血清PAPP-A与hs-CRP显著相关(r=0.378,P<0.01).结论 短期使用普罗布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用阿托伐他汀均能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与hs-CRP水平,可能起到抑制炎症反应、稳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能发挥进一步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阿托伐他汀短期干预对ACS患者APN和hs-CRP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7 d后血浆脂联素(adiponectin, APN)及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变化.方法 选取30例ACS患者为阿托伐他汀短期治疗观察组,以2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血浆APN和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浆AP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浆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ACS患者血浆APN和hs-CRP水平之间呈负相关;观察组经阿托伐他汀20 mg/d短期治疗后,血浆APN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而血浆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随访1个月,观察组患者均未发生阿托伐他汀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ACS患者短期使用阿托伐他汀20 mg/d可升高血浆APN水平并降低血浆hs-CRP水平,可能通过降低斑块内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预后;阿托伐他汀20 mg/d早期强化治疗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以120例经临床症状和/或冠脉造影确定为ACS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阿托伐他汀剂量的不同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剂量组(20 mg/d,60例)和阿托伐他汀大剂量组(40 mg/d,60例),分别于入院24 h内及服药后1周、2周测定两组患者的ox-LDL及hs-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两组的ox-LDL水平分别为[常规剂量组:(0.62±0.12)mg/L,(0.47±0.14)mg/L,(0.33±0.13)mg/L;大剂量组:(0.63±0.15)mg/L,(0.41±0.11)mg/L,(0.21±0.15)mg/L];两组的hs-CRP水平为[常规组:(17.62±1.90)mg/L,(8.81±2.6)mg/L,(6.22±0.87)mg/L;大剂量组:(17.81±2.42)mg/L,(7.24±3.82)mg/L,(3.88±0.81)mg/L]。治疗前两组的ox-LDL及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二者的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但是大剂量组下降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更显著(P<0.05)。结论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更有效降低ACS患者的ox-LDL及hs-CRP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妊娠相关蛋白-A (PAPP-A)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0例ACS患者,随机将其分为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每组40例,分别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及20 mg/d治疗,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及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40例分别纳入对照组及SAP组,比较不同组别研究对象的血清hs-CRP及PAPP-A的水平.结果 ACS组患者的血清hs-CRP与PAPP-A水平均较SAP组与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剂量及低剂量组ACS患者血清hs-CRP、PAP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高剂量组下降比低剂量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hs-CRP与PAPP-A水平明显增高,阿托伐他汀治疗ACS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且此效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IGF轴的改变及阿托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将70例ACS作为实验组;健康成年人68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前各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均无显著差异。ACS患者均予以阿托伐他汀(立普妥)20 mg/d治疗2周。分别于药物治疗前、治疗后2周采空腹静脉血,测定CK-MB、cTnI、PAPP-A、IGF-1、IGF-BP4、hs-CRP等指标;同时分离静脉血单核细胞,测定其IGF-1R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 ACS患者组较健康成人对照组CK-MB、cTnI、hs-CRP、PAPP-A、IGF-1、IGF-BP4等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cTnI与hs-CRP差异极显著(P<0.01)。他汀治疗2周后,ACS患者血浆cTnI、CK-MB和hs-CRP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APP-A与IGF-1均下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但IGFBP-4水平较治疗前进一步上升(P<0.05);ACS患者治疗前、后单核细胞IGF-1R基因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ACS患者血清IGF-1与IGFBP-4上升,阿托伐他汀可降低cTnI、CK-MB、hs-CRP、PAPP-A和IGF-1,增加IGFBP-4水平,但对IGF-1R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mg/d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在治疗1周前后分别测定血清白介素-18、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脂水平。结果阿托伐他汀组治疗1周后血清白介素-18及高敏C-反应蛋白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白介素-18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独立于降脂作用以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治疗可能获益较大。  相似文献   

15.
李松森 《中外医疗》2012,31(21):6-7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1(PPARγ)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9月在该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2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口服治疗,分别检测术前、术后24h和术后3d的血清hs-CRP和PPARγ/水平。结果研究组术后血清hs-CRP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血清PPARγ水平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降低PCI术后血清hs-CRP水平,并且可以显著提高血清PPARγ水平.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可溶性OX40L(sOX40L)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变化水平,及其与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C反应蛋白(CRP)、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中sOX40L、sP选择素的水平,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CRP,同时测定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按照Califf危险分数来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所显示的冠脉病变情况。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血浆sOX40L、sP选择素、CRP水平较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及对照组明显为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sOX40L与sP选择素、CRP呈显著正相关;与冠脉危险分数、血脂等未显示相关性。结论ACS患者血浆中sOX40L、sP选择素、CRP水平明显升高,提示可能与ACS的发生有关。炎症在不稳定斑块的破裂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OX40/OX40L共刺激信号通路可能是一个中心机制。sOX40L可发展为新的标志物来早期预测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高敏C反应蛋白(hs-CRP )和尿酸(UA)水平,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CS患者10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48例,不稳定心绞痛(UAP)54例分别作为AMI组和UAP组,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根据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亚组43例、双支病变亚组37例和多支病变亚组22例;另选52例冠状动脉正常者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血浆YKL-40、hs-CRP和UA水平.结果: AMI组YKL-40、hs-CRP和UA水平与UAP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CS组亚组血浆YKL-40和hs-CRP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各亚组间除AMI组与UAP组比较U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ACS患者血浆YKL-40水平与hs-CRP、UA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 0.05).结论: YKL-40升高可能预示着ACS患者的不稳定状态,且与冠心病发病及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