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三维CT脑血管造影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自发性脑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0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3D—CTA和14次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3D—CTA发现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6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其余6例未见特异性的病因。其中有14例患者进行了全脑血管造影检查,证实了3D—CTA的发现。3D—CTA能准确发现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并且显示了这些病变的三维构造和毗邻关系。结论:3D—CTA具有简单、快速、无创、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诊断,有助于早期确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6.
X线数字减影设备配置不间断电源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线数字减影设备是传统X线机血管造影与电子计算机在20世纪80年代相结合的新产物,成为内外科以外的第三大治疗学科的介入放射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设备中的CPU(中央处理器)、硬盘、内存等是计算机系统的心脏,而不间断供电电源(UPS)则是整个仪器的动力源泉,它不仅是后备电源,还具有净化电源的功能,直接决定着设备整体正常运行的可靠性,连供电质量较好的欧美国家亦将UPS视为标准设备。 相似文献
7.
故障现象用每秒30幅的速率进行CINE连续照相采集,每次的连续照像采集都不超过5秒,机器发生报警并且“GENOVERLOAD”过载指示灯亮,机器不出X射线,有胶皮烧焦的气味,X线球管的温度很高。故障分析检查烧焦气味的来源,经检查发现X线球管的靠阴极的那一端,球管内黑色的膨胀囊涨开堵头的铅板及铁板,从缝隙中鼓出直径约5cm的气囊。并且X线球管过热。在油循环散热系统的指示窗内看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油循环很慢并有异常声音。从此现象可以看出X线管球烧坏,油循环热交换器损坏。故障的原因可能是X线管球过热———导致过热的原因有如下四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CT检查,以DSA作为"金标准",对比MRI、CT单独与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析临床价值。结果:200例患者均经DSA诊断,确诊多发性脑梗死,MRI、CT联合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率97.00%(194/200)高于MRI 80.00%(160/200)、CT 75.50%(151/200)单独诊断(P0.05);200例患者均经DSA诊断,基底节区病灶178个,脑室旁病灶67个,额叶病灶122个,顶叶病灶91个,丘脑病灶63个,颞叶病灶45个,小脑病灶52个,MRI、CT联合诊断在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顶叶、丘脑、颞叶、小脑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诊断(P0.05);MRI、CT联合诊断平均病灶检出数较单独诊断多,病灶大小较单独诊断小(P0.05)。结论:MRI、CT联合检查能提高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尤其是病灶较小患者检查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测试扫描技术在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以期提高肺动脉造影(CTPA)的图像质量。方法:应用GELight Speed16层螺旋CT扫描仪进行测试扫描和传统扫描各50例CTPA,所有扫描重建图像传送至AW4.2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并分别由3名经验丰富的CT诊断医师采用双盲法,对2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进行评价,分别统计优、良、可、差。结果:测试扫描:优90%、良6%、可4%、差0%;传统扫描:优62%、良12%、可22%、差4%。结论:应用测试扫描技术进行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所得诊断图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扫描,有助于放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的扫描方法及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152例疑似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行320排CT血管成像,扫描数据调入Vitrea fx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其中21例同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结果:该组152例320排CTA检查均能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其中,阴性35例,动脉闭塞15例,动脉变细或狭窄28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瘤23例,动脉钙化或斑块76例.21例同时行DSA检查,其中,320 CTA检出的5例动脉狭窄仅1例得到DSA证实,余4例中3例为阴性,1例为颅底小动脉瘤;320 CTA检出的9例动脉瘤经DSA检查证实均有动脉瘤存在;320 CTA检查中3例阴性病例DSA检查也为阴性.2种检查结果基本相符.结论:320排CT头颈部血管成像可清楚显示头颈部血管病变,避免了分段成像的遗漏或不必要的重复及追加扫描,为头颈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无创性“一站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近3年来数字X线摄影技术得以临床应用,本文综述了用于数字X线摄影的各种平板探测器的研究进展,比较了不同类型探测器结构之差异,并给出了描述数字化X线摄影平板探测器的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前数字X线摄影种类繁多,构成探测器的材料不同工作原理也不一样,本文论述临床常用3种数字X线摄影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李玉旺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09,(2):29-31
目的探讨分水岭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因素,与大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根据脑血管造影结果,结合磁共振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3组分水岭脑梗死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8/10皮质型分水岭脑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29/42皮质下型分水岭脑梗死有严重血管狭窄,6/6混合分水岭脑梗死患者有严重血管狭窄。结论分水岭脑梗死与脑血管狭窄有密切关系,低血压与其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骏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5,11(7):33-40
本文论述了我国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概况,主要阐述了一些新的医学成像技术系统和设备在我国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如:数字成像,包括计算机放射照相CR.直接数字放射照相DR,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计算机断层放射照相CT,包括多种照相技术,如三维重建、CT仿真内窥镜成像CTVE等,核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数字化平板探测器数字减影X线系统与传统影像增强器-摄像机数字减影系统间的性能及电路差别。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数字化X线设备成像链特别是各类探测器的结构性能分析及影像质量评价,提出了设备选购应注意的问题和相应技术指标及功能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