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浓度的HPLC方法,并对大鼠尾静脉注射给药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后,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大黄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进行HPLC分析,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78∶22,V/V),流速为1.0m L·min-1,检测波长为275 nm。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2、4、8 mg·kg-1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后,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的浓度,并对其血药浓度-时间曲线采用DAS 2.1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在0.05-10.00 mg·L-1血浆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6 2),定量下限为0.05mg·L-1,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8%,日内和日间差异RSD均小于6%,方法学考察均符合要求。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按2、4和8 mg·kg-1静脉注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68.35±1.36)、(69.32±2.21)、(69.32±2.03)min,AUC0-t分别为(101.03±24.9),(144.79±3.29),(231.92±19.30)min·mg·L-1。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HPLC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1,8-二川芎嗪基大黄酸血药浓度分析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2.
U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的UPLC法,探讨大豆苷元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SD大鼠6只,ig给予30mg·kg-1大豆苷元混悬液,血浆样品经β-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后,采用UPLC法测定大豆苷元浓度,并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大豆苷元的血药浓度在20μg·L-1~800μ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提取回收率均大于85%,日间和日内RSD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浆中大豆苷元的药时曲线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T12β,AUC(0-t),AUC(0-∞),CL,Vd分别为33.3min,355.4μg·L-1,915.7min,213.2mg·min·L-1,218.2mg·min·L-1,0.1467L·min-1·kg-1,74.4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大豆苷元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双-O-甲基四氢呋喃愈创木素B(DiB)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HPLC-ESI-MS)联用的分析方法,并用于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SD大鼠6只,单剂量静脉注射(10mg.kg-1)DiB,以三白草酮为内标,用HPLC-MS法测定给药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并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DiB的血药浓度在0.025~5.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定量限为0.025 mg.L-1,提取回收率≥91.1%,日间、日内RSD≤10.0%。大鼠单剂量尾静脉注射DiB 10 mg.kg-1后,主要动力学参数AUC(0-t)、T12β、CL、V1分别为:(11.44±2.44)mg.h.L-1、(3.73±1.30)h、(0.65±0.14)L.h-1.kg-1、(3.36±3.1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DiB的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色胺酮的浓度及药代动力学参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测定血浆中色胺酮含量的HPLC法,并用于色胺酮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采用ODSC18色谱柱(4.6 mm×250 mm),流动相为乙腈∶水(47∶53),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1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内标物为桂皮醛。按56 mg.kg-1剂量给大鼠灌胃后,用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刻大鼠血浆中色胺酮的浓度。采用DAS 2.1.1软件分析,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色胺酮在0.0183~1.1712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最低定量限为0.02 mg.L-1。回收率大于95.0%,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8%。大鼠灌胃色胺酮56mg.kg-1后,♀和♂T12分别为4.314和5.597 h,Tmax分别为5.2和4.6 h,Cmax分别为1.887和2.620 mg.L-1,AUC0→t分别为12.1和14.70 mg.h.L-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色胺酮血药浓度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测定柴胡皂苷a血浆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的分析方法(LC-ESI-MS),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SD大鼠12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单剂量静注(5mg·kg-1)和灌胃(50mg·kg-1)柴胡皂苷a,用LC-MS法测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药物浓度,利用DAS软件拟合并计算其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柴胡皂苷a的血药浓度在0.025~5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为25μg.L-1,以质控样品计算,在各浓度水平下,此法的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和日内精密度小于10%,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大鼠单剂量静注柴胡皂苷a5mg·kg-1后,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呈二室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Tmax,Cmax,AUC0-t,T12β,CL,Vd分别为:5min,1907μg.L-1,64370mg.h-1.L-1,100.6min,0.0867L·min-1.kg-1,21.89L.kg-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柴胡皂苷a的体内大批量样品定量分析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的RP-HPLC法。方法以茶碱为内标,甲醇沉淀蛋白提取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色谱柱为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0∶80),流速1.0mL·min-1,测定波长为248nm。结果血浆中杂质不干扰样品的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在2.0~700.0mg·L-1范国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定量限为2.0mg·L-1,高、中、低浓度的日内和日间变异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在95.31%~98.61%,相对回收率在99.87%~104.67%。结论该方法能准确简便地测定对乙酰氨基酚血药浓度,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能满足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芦荟大黄素在大鼠血浆中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SPE-HPLC)分析方法,研究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SD大鼠,按50和20 mg.kg-1剂量灌胃给药,不同时间点尾静脉取血,以SPE处理血浆样品,用HPLC内标法测定血药浓度,甲醇-0.1%磷酸水(70∶30)为流动相,柱温为30℃,检测波长254 nm,以DAS2.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血浆中芦荟大黄素在0.016~19.53μg.mL-1(r=0.998 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为88.7%~94.6%,最低检测限为0.008μg.mL-1,定量限为0.016μg.mL-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6%。结论:芦荟大黄素在大鼠体内呈二室模型,分布广泛。建立的测定大鼠体内芦荟大黄素含量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专属性,适用于芦荟大黄素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人体血浆中克林霉素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法。方法血浆样品以甲醇沉淀蛋白,直接将上清液酸化后进行HPLC-MS分析,色谱柱为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40 mmol.L-1乙酸铵缓冲液(pH 4.1)-甲醇(30∶70,V/V);内标为林可霉素;检测离子(m/z):425.2(克林霉素[M+H]+)、407.3(内标林可霉素[M+H]+)。结果血浆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1007 mg.L-1~10.07 mg.L-1,高、中、低3种浓度的批内和批间精密度均小于10.0%,提取回收率为87.0%~92.4%。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口服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各300 mg后,用HPLC-MS法测定血浆中克林霉素血药浓度,用面积法估算的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00.3±10.5)%。结论建立的HPLC-MS分析方法快速、灵敏、准确、简便,适用于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9.
红景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红景天苷质量浓度的方法,并探讨在大鼠体内红景天苷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红景天的新药设计、剂型评价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Alltima C18柱(150 mm×4.6 mm,5μm);内标物:茶碱;流动相:甲醇-水(体积比20∶80);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应用WinNolin药物动力学软件对实验数据处理。结果红景天苷质量浓度在5~30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A=7.600×10-3ρ+1.568×10-2(r=0.999 0)。当信噪比S/N≥3时,在血浆中红景天苷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25 mg.L-1。大鼠静脉注射红景天苷100 mg.kg-1,其主要药动学参数t1/2为(0.37±0.15)h,CL为(1.32±0.37)L.h-1,V为(0.69±0.33)L,AUC0→∞为(81.65±24.57)mg.h.L-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红景天苷血药浓度测定及其药物动力学考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测定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浓度的HPLC方法,并用于新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以藤黄酸为内标,建立大鼠血浆中新藤黄酸的HPLC测定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大鼠单剂量静脉注射1、2、4 mg.kg-1新藤黄酸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血浆中的新藤黄酸的浓度,对其血药浓度-时间采用BABP 3.0软件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血浆中新藤黄酸在0.07~18.0 mg.L-1浓度范围,其线性关系良好(r=0.999),定量下限为0.07 mg.L-1,提取回收率分别为大于70%,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0%。新藤黄酸以1、2和4 mg.kg-1静脉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T12分别为(43.61±0.61)、(46.07±2.11)和(46.73±1.14)min,AUC0-t分别为(158.52±6.27)、(211.13±9.33)和(361.37±14.97)min.mg.L-1。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样品前处理简便、操作简便、能满足新藤黄酸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荆芥内酯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或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荆芥内酯24 h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并用Kinetica 4.4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47.87、23.94、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关系。静脉给予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分别为6.5 mg.L-1、18 mg.h.L-1。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紫花前胡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研究中药狭叶羌活和宽叶羌活主要化学成分之一的紫花前胡苷(N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SD大鼠(200~220)g随机分组,每组5只,单次尾静脉注射,给药量为8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恒速洗脱,应用外标法测定ND在SD系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在所建立的方法学下,ND的保留时间为6.7min;标准曲线为Y=2.0×10-4X+0.4(r=0.9999),在0.2~80mg.L-1的血浆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血浆中最低检测浓度为0.01mg.L-1(S/N=3),最低定量浓度为0.1mg.L-1(S/N=10);在1.0、10.0和40.0mg.L-1低、中、高3个浓度下的提取回收率为76.23~83.72;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5.60%(n=3)。在室温和冷冻—解冻试验中,ND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按80mg.kg-1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ND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二房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α、t1/2β、AUC、Vc、Vp、Vss和CL分别为7.02min、219.27min、1384.34mg.min.L-1、0.92L.kg-1、6.04L.kg-1、6.96L.kg-1和0.06L.kg-1.min-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ND药代动力学研究要求。按80mg.kg-1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ND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消除速度中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盐酸阿比朵尔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ar系大鼠(200~220 g),随机分组,每组6只。单次灌胃给予药物,剂量分别为9、18、54 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测定药物在血浆中的浓度,应用DAS 2.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按9、18、54 mg.kg-13个剂量分别单次灌胃给予大鼠盐酸阿比朵尔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Cmax分别为644.1、1002、4711μg.L-1;Tmax分别为0.35、0.28、0.18 h;AUC0-t分别为1127、1956、6790μg.h.L-1;AUC0-∞分别为1250、2224、7558μg.h.L-1;T12分别为3.2、3.6、3.3 h。结论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在9~54 mg.kg-1剂量范围内,单剂量灌胃给予大鼠盐酸阿比朵尔后,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动力学行为具有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人参皂苷-Rg_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g2(ginsenoside-Rg2,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将健康♂Wister系大鼠(360~420)g随机分组,每组7只,单次尾静脉注射,3个剂量,分别为10、20、50mg·kg-1,从眼眶静脉丛分时取血、处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外标法测定GSRG-2两个差向异构体SGSRG-2[20(S)-ginsenoside-Rg2]和RGSRG-2[20(R)-ginsenoside-Rg2]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应用3P87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按10、20、50mg·kg-13个剂量分别单次静脉给药后,SGSRG-2和RGSRG-2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符合开放一房室模型,50mg·kg-1剂量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0、Ke、Vc、T12Ke、AUC和CLs,SGSRG-2分别为77.0478mg·L-1、0.0853min-1、0.6489L、8.1232min、902.9501mg·min·L-1和0.0554L·min-1;RGSRG-2分别为101.7467mg·L-1、0.0675min-1、0.4914L、10.2747min、1508.2185mg.min·L-1和0.0332L·min-1。结论在大鼠体内,SGSRG-2具有代谢不稳定性,部分转化为RGSRG-2;RGSRG-2的消除半衰期较SGSRG-2长。各剂量组中,AUC与给药剂量成正比;SGSRG-2的Ke、T12Ke、Vc和CLs值相近,RGSRG-2的亦相近;但是,SGSRG-2和RGSRG-2两者之间的Ke、T12Ke和CL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5.
姜黄素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姜黄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绝对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姜黄素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分别经灌胃ig(200 mg·kg-1)、ip腹腔注射(20 mg·kg-1)、舌下静脉iv(10 mg·kg-1)给予姜黄素后血药浓度变化。用DAS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根据腹腔注射、灌胃和静脉给药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和给药剂量,计算腹腔注射和口服姜黄素的绝对生物利用度。结果姜黄素浓度在0.05~6.0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定量下限为0.05 mg·L-1;低(0.10 mg·L-1)、中(1.00 mg·L-1)、高(4.00 mg·L-1)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99.29±5.40)%、(104.21±4.72)%和(99.83±1.97)%;日内RSD分别为4.49%、3.90%和1.72%,日间RSD分别为4.61%、4.27%和2.00%。大鼠经灌胃、腹腔注射和静脉注射姜黄素后,姜黄素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消除半衰期分别为(159.28±18.12)、(90.79±11.55)和(11.96±2.64)min;AUC(0-∞)分别为(86.36±12.90)、(73.39±8.72)、(104.62±11.89)mg.min.L-1。按剂量折算,姜黄素经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35.07%,灌胃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13%。结论姜黄素经不同途径给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相似,腹腔注射给药的绝对生物利用度较高,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雷替曲塞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国产注射用雷替曲塞在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采用固相萃取法提取血浆样品中的雷替曲塞,进行HPLC分析。6名中国晚期实体瘤患者使用雷替曲塞单药3 mg.m-2静脉滴注,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雷替曲塞浓度的变化,采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雷替曲塞在2.5~2 000μg.L-1浓度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284.79 X+853.64,r=0.996(n=3)。雷替曲塞浓度为5、100和1 000μg.L-1的提取回收率分别为(102.7±2.6)%、(89.7±4.6)%和(99.1±7.5)%,RSD分别为1.72%、3.75%和5.28%。雷替曲塞给药剂量3 mg.m-2时,ρmax为(839.4±246.2)μg.L-1,AUC0-t为(719.8±146.7)μg.L-1.h。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合药动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片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健康志愿者20名(其中维吾尔族10名,汉族10名,男女各半),单剂量口服替硝唑片剂1g;采用高相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硝唑的含量;用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受试者单剂量口服1g替硝唑片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Cmax为(18.81±3.10)mg·mL-1,Tmax为(2.25±0.54)h,T12为(14.34±1.92)h,AUC0~72h为(378.40±40.56)mg.h.L-1。汉族受试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9.04±2.42)mg·mL-1,Tmax为(2.15±0.47)h,T21为(16.94±2.40)h,AUC0~72h为(454.37±59.74)mg.h.L-1。结论替硝唑片剂在维吾尔族和汉族健康志愿者体内药动学参数差异有显著性,性别间药动学参数差异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