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工作过程的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改革传统的外科护理学学科课程,开发和运用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为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专业教材.方法 深入临床进行外科护理岗位调研,同护理行业专家及资深专业教师分析和确定外科护理技术课程的大纲、结构和内容,将课程结构模块化、项目化.并应用于152名三年制护理大专二年级学生,与151名应用传统学科教材教学的学生统一考核比较教学效果.结果 本课程共设置外科门诊患者护理(3项)、手术室患者护理(5项)、烧伤外科患者护理(6项)、普外科患者护理(10项)、颅脑胸外科患者护理(6项)、泌尿骨外科患者护理(9项)6大模块39个项目;两班学生实践考核分及实习考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外科护理技术项目课程彻底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使外科护理工作任务更明确,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与实施的教学效果,全面推行我院护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案和成果。方法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萃取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临床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将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及《护理药物学》,并应用于2006级238名学生(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教材授课的对照组(2006级242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成绩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的整合与实施能明显提高护理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体现当代护理职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SP)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06名高护专业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型教学法。实验组应用标准化患者情蒂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总成绩以及各分项成绩,除操作准确与完整性和完成操作时间2项(均P〉0.05)外。其它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评价的8项因子中,除掌握操作全程(P〉0.05)外,其它7项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标准化患者用于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爱伤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确定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概念以及结构要素。方法 基于洋葱模型,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理论研究法,初步拟定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概念和结构要素。 然后对18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最终确定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概念结构模型。 结果 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分别为90%和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916和0.919,结构要素的重要性得分为4.56~5.00,变异系数为0~0.13。最终确立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的概念内涵及结构要素,包括5项一级结构要素(知识储备、技能水平、职业态度、人格特质、内在动机),11项二级结构要素和37项三级结构要素。 结论 本研究确定的概念及结构要素可为评价本科护理专业教师课程人文胜任力提供依据,完善本科护理专业教师的准入、考核及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护理美学教学中实施实践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将381名护理本科生按时间段分成对照组(152名)和观察组(229名),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教学,观察组在理论教学的同时进行实践教学。结果观察组学生对课程设置的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护理美学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提高审美能力,促进专业学习,提高护理质量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高职护理学生综合技能教学效果,为其适应临床护理工作奠定良好基础。方法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2017级高职护理专业851名学生的《综合技能集训》课程,基于信息化技术、依据高职毕业生核心胜任力和护理岗位胜任力进行重构:包括单项训练、综合训练、考核3个模块5个阶段,再设内科、外科、儿科及重症监护4大岗位相应技能,实行院校联合教学。结果学生考核成绩为(89.18±4.84)分,82.02%~90.01%的学生对重构后的课程及教学方法持肯定评价;131名临床带教教师中45.04%~67.18%认为较以往带教的学生有更好的表现。结论《综合技能集训》课程的重构及院校联合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受到学生和教师的好评;为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帮助口腔护理方向学生掌握口腔护理专业知识及各种口腔护理专业实践技能的有效方法。方法抽取2011级开设口腔护理模块的2个班级,1个班级49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1个班级50名学生作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口腔护理模块课程体系进行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比较两组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4项实践技能考核中3项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工作过程构建口腔护理模块课程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口腔护理专业实践技能。  相似文献   

8.
标准化患者引入基础护理实践教学的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准化患者(SP)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106名高护专业专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型教学法,实验组应用标准化患者情景教学法。结果实验组操作考核总成绩以及各分项成绩,除操作准确与完整性和完成操作时间2项(均P>0.05)外,其它各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两组学生对教学方法评价的8项因子中,除掌握操作全程(P>0.05)外,其它7项因子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标准化患者用于基础护理实践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培养爱伤观念,激发其学习兴趣及提高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组焦点式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整合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42名护理本科第4学年学生按整群抽样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1名,在临床护理课程整合下,干预组于消化、内分泌、血液系统见习及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等实训课程中实施小组焦点式教学,对照组采取传统见习及实训教学。结果干预组实践考核总分及各项目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干预组对教学满意度总体评分及除"实践教学环境"外的各维度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小组焦点式实践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课程整合下实践教学相适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及护理工作流程设计课程内容,构建4个学习单元、5个项目、20个学习情境,每个单元用1个综合实训项目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授课教师及实习医院进行调查,并对两班理论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96.15%实验班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00%教师认为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84.00%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认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适应目前教学改革要求,更加注重高职护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在外科护理胸腔闭式引流进展性案例实践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三年制普通护理专业2个专科班的98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考核,2014级2个班的99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考核。考核结束后,比较两组理论和临床综合技能成绩,学生对自己考核过程表现、考核教师的满意度及教师对学生在操作考核过程中表现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对胸腔闭式引流实践考核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水平、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实验组的理论及综合技能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考核的满意率,促进护生理论、实践技能成绩的提高,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与实施的教学效果,全面推行我院护理高职教育改革的方案和成果.方法 通过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萃取基础医学课程与护理专业临床紧密相关的知识点,将医学基础课程整合为<人体形态学基础及护理应用>、<人体机能学基础及护理应用>及<护理药物学>,并应用于2006级238名学生(观察组).并与采用传统教材授课的对照组(2006级242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比较.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成绩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护理高职教育医学基础课程的整合与实施能明显提高护理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体现当代护理职业教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累计积分考核法在病房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失分考核法(制定病房护理质量考核细则,包括护士履行职责、病室管理、病情观察、护理记录、消毒隔离以及交接班制度落实6项护理质量标准,按照失分考核)改为累计积分考核法(增加对穿刺技术、患者满意、“三基”考核成绩、杜绝差错、发表论文5项指标的加分考核)进行护理质量控制,比较实施前后护士护理质量失分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累计积分考核法实施后,护理质量失分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累计积分考核法能够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和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基于护理核心胜任力的外科护理课程,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方法根据外科护士工作岗位,由课程专家、护理专家和教师商讨确定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应用于90名大专二年级护生(实验组),并与95名实施传统课程教学的护生(对照组)进行统一考核比较。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临床综合技能成绩、护理核心胜任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基于培养护理核心胜任力的课程改革有助于提高护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的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应用效果。 方法 在“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下,将外科护理学知识点重构,建设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300名护理专业学生按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法教学,试验组采用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平台资源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结果 教学后,试验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职业认同感及自评岗位胜任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基于“课岗对接、德技并修”理念构建的外科护理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选择同一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按照患者就诊顺序及护理工作流程设计课程内容,构建4个学习单元、5个项目、20个学习情境,每个单元用1个综合实训项目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授课后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实验班学生、授课教师及实习医院进行调查,并对两班理论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P0.01);96.15%实验班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00%教师认为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84.00%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认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结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技术课程改革,适应目前教学改革要求,更加注重高职护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急救护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 将139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对照组(49名)和实验组(90名)。对照组按传统的单项急救护理实验项目教学,实验组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根据临床真实病例设计急救护理预案,综合应用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演练、培训。结果 实验组学生认为实验改革增强了综合急救技能,培养了创新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实验组学生操作技能及理论考核成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根据,临床病例设计急救护理实验并结合各项急救护理技术进行演练,增强了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改革传统考核方法 ,更好地发挥考核对学生学习的检测和促进功能。方法随机将2008级专科护理专业二年级甲班分为对照组(53人),乙班分为实验组(68人)。对照组采用传统考核方法 ,实验组采用分段考核方法 ,即将一学期的理论和实践课分别分为3个阶段进行考核,每一阶段相互独立,前一阶段考完的内容下一阶段不再重复考核。理论部分采用护士资格执业考试形式,实践部分采用小组考核法,总成绩为6次考核成绩平均值。结果两组护生技能和理论考核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90.00%以上的学生认为分段考核方法能促进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所学内容及时复习、加深对知识掌握程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认为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了课堂学习氛围、提高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结论分段考核法增加了知识考查点,降低了考核难度系数,减少了实践考核中不同项目难度系数差异,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促进了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合适的护士礼仪考核体系,以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137名护理本科学生按班级分为对照班(66人)和实验班(71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实验班采用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结果两班对考核分数能否体现自身的真实水平,考核是否公开、公正,是否促进对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及是否喜欢考试的过程4方面评价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符合护士礼仪教学课程的要求,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保障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实践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在护理部、质控办及护士长三级管理模式下,实施护士分层次培训,完善25项中医护理技术项目及其实践制度,动态督导,以保障中医护理技术的实施。连续实施6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中医护理操作项目服务由实施第1个月的12 996例次上升到第6个月的17 329例次,经济收入从195 938元上升到262 798元,实施前后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接受程度及护士的认可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本保障管理模式有利于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规范性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