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调查湖州市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及其与水质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采集2018年水文年内湖州市主城区2家自来水厂的水源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按照GB/T 5750—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水质参数及消毒副产物指标;采用XAD-2大孔树脂富集柱提取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通过Ames试验(鼠伤寒沙门菌TA98菌株)检测其致突变性。结果自来水厂Ames试验阳性结果仅见于丰水期出厂水高浓度组,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同一份水样中+S9与-S9的回复突变率(M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9的出厂水MR值高于末梢水(P0.05),但+S9的出厂水和末梢水M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厂水、末梢水的MR值均高于水源水(P0.05)。不同水期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强度M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平水期致突变性最强,枯水期最低。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致突变性强度(-S9)与二氯乙酸呈正相关(P0.05)。结论湖州市主城区2家自来水厂的出厂水检出致突变性,可能与水厂氯化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某市长江水源水及长距离输送和相关自来水厂净水工艺处理对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孔树脂XAD-2提取该市某自来水厂的进厂水、出厂水和管网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并通过Ames试验检测其致突变性,当回复突变率(mutation ratio,MR)≥2时,认为Ames试验阳性。结果各水样对TA98(-S9)的MR高于TA98(+S9)(P=0.005);自来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处理使得水中有机物的MR值(TA98,-S9)升高(P=0.007);长距离管道输送可降低水样MR值(P=0.038);出厂水MR值(+S9)总体低于水源水(P=0.002),但出厂水致突变性试验阳性结果(-S9)检出频率高于水源水;管网自来水致突变性(TA98,+S9)低于长江水源水(P=0.008)。结论江苏省某市长江水源水及其自来水厂各净水处理单元的出水水样均检测出了致突变性,主要存在移码型直接致突变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2019年不同水文期X市汉江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有机提取物的致突变性强度水平现状、变化趋势以及常规水处理工艺与管网输送对此趋势的影响。方法应用XAD-2大孔树脂富集汉江流域X城市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中的有机物,经洗脱、浓缩、干燥制得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干品,运用Ames试验检测并比较各水样中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在0.5~4.0 L/皿的测试浓度范围内,枯水期出厂水、末梢水的NOCs对TA98(±S9)的致突变性检测结果为阳性(MR值>2),在加S9后致突变性降低(MR值降低);其余水样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平水期出厂水、末梢水的NOCs仅对TA98(-S9)的检测结果为阳性,在加S9后致突变性降低;其余水样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丰水期时,除汉江出厂水外,其他水样对TA98(±S9)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但各水文期各水样NOCs对TA100(±S9)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出现阳性结果时的最低水样量为1.0 L/皿。结论2019年X市的汉江供水水体(水源水及其自来水)中的有机提取物具有一定的致突变性。Ames试验呈阳性时的水质属于中度污染。致突变性强度依次为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源水经自来水厂消毒处理后,水中有机物致突变性增强,但经过管网后有所降低。水样中非挥发性有机致突变物的作用类型主要为移码突变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2008年1月份对武汉市长江、汉江(水厂的)水源水及其出厂水和末稍水中的有机浓缩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方法采用Ames试验。结果各水样中的致突变物主要为移码突变型,汉江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结果大于长江水,有明显的差别。各水样中的碱基移码型的直接致突变物高于间接致突变物。结论长江、汉江水源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出厂水和末稍水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质致突变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N市水质的致突变性。方法 应用XAD- 2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Ames试验、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研究N市主要水厂水源水、滤池出水、氯化消毒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 氯化消毒自来水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氯化消毒自来水5L/皿剂量下 ,TA98 S9MR =4. 92 ,TA98+S9MR =2 . 6 9。结论 氯化消毒自来水有一定程度致突变性 ,水源水、滤池出水未检出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N市饮用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致突变性.方法应用XAD-2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结合Ames试验、微核实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研究了N市主要水厂水源水、滤池出水、氯化消毒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氯化消毒自来水50 L/ml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氯化消毒自来水5 L/皿剂量下,TA98-S8 MR=4.92,TA 98 S9 MR=2.69.结论氯化消毒自来水有一定程度致突变性,水源水、滤池出水未检出致突变性,氯化消毒使水质的诱变性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苏省主要水源地水源水及出厂水中有机物的污染现状。方法于2013年2月,采集江苏省11座集中式供水水厂水源水及出厂水水样进行113种有机污染物含量的检测。结果水源水和出厂水中分别检出17种和21种有机物,其中,挥发性有机物为出厂水中的三卤甲烷类消毒副产物,多环芳烃、有机氯农药以及苯胺、硝基苯、硝基氯苯是半挥发性有机物中的主要污染物。结论该地区水源水及出厂水均存在有机物污染,且污染特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市水质非挥发性有机物在小鼠整体试验中对机体的损害作用。方法 :应用XAD -2大孔树脂吸附浓集水中有机物的技术 ,结合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研究了N市主要水厂水源水、滤池出水、氯化消毒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 (NOCs)的致突变性。结果 :氯化消毒自来水 5 0L/ml剂量组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 <0 0 5 )。结论 :氯化消毒自来水有一定程度致突变性 ,水源水、滤池出水未检出致突变性。提示氯化消毒自来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对哺乳动物可能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某市不同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有机物的遗传毒性作用,探讨水源、消毒剂种类、有无预加氯和活性炭二次过滤对出厂水有机物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 于2008年5-6月,采集某市6家不同水源、不同水处理工艺的自来水厂(A、B、C、D、E、F)出厂水水样.通过鼠伤寒沙门菌致突变(Ames)试验(设0、0.25、0.50、1.00L/皿4个浓度)检测水样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性,采用比活性的参数方法比较不同来源水样的致突变性强弱.结果 6个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有机物的Ames试验结果均为阳性.各自来水厂出厂水中有机物的致突变比活性比较结果如下,TA98(-S9):E>D>C>A>F>B;TA98(+S9):E>C>F>D(A、B为阴性);TA100(-S9):E>F>C>A(D、B为阴性);TA100(+S9):仅E为阳性.结论 某市自来水厂出厂水中的有机物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且以移码突变为主;使用江河水、取消预加氯消毒、以二氧化氯消毒剂取代液氯消毒剂以及使用活性炭二次过滤技术可减少致突变有机物的生成.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genotoxicity of the organic extracts from the product water of water plants and the affection of water source.disinfechant type,prechlorination and bioactive carbon filtration on the genotoxicity.Methods Ames testWaS used to test the mutagenicity of water samples from six water plants from May to June.2008.Resnits All of the product watersamples of six water Works (A,B,C,D,E,F)showed positive results in Ames test.The mutagenicity showed as follows:TA98(-S9):E>D>C>A>F>B;TA98(+S9):E>C>F>D(A,B were negative);TA100(-S9):E>F>C>A(D、B were negative);As for TA100(+S9),only E Wag positive.Conclusion The mutagenicity of product water of six water works is relatively high,the type of mutagenicityiS mainly code.shifting.Taking river water as the water source.using chlorine dioxide and active carbon filtration and no usingpretreatment of chlorination may reduce the mutagenic organics.  相似文献   

10.
长江水源水与自来水有机物组分分析及致突变性研究张恒,赵进顺,胡江泳,田世兰,杜鑫,丁伟,余峥为了解长江(某炼油厂段)水源水污染情况,我们于1994年1月至8月对长江水源水和自来水进行了有机物的分析及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厂原水与出厂水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原水及出厂水的有机物种类。方法 采用GDX树脂富集,对G市两个水厂的原水及出厂水的有机污染进行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 不样共分析鉴定出48个有机化合物,种类包括邻苯二甲酸酯、酚类、杂环、萜类及芳基化合物等。原水及出厂水中所含有机物的种类相似。自来水处理前、后所含的主要污染物均是邻苯二甲酸酯及酚类,环状化合物所占比例很大(85%-94%)。结论 出厂水仍含有多种与原水相同的有机物。  相似文献   

12.
煮沸对自来水有机浓集物致突变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Ames试验观察了以地面水为源水的H市自来水,经煮沸后其致突变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见到,自来水有机浓集物的致突变活性,随着沸腾持续时间的延长而上升。经色/质谱仪分析,亦见有新的化合物生成。  相似文献   

13.
淮河蚌埠段水中有机浓缩物的诱变性与脂质过氧化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淮河水中有机浓缩物的致诱变性及与脂质过氧化关系。[方法]采集淮河蚌埠段上、中、下游水样。经吸附、浓缩后予小鼠灌胃染毒。以小鼠胸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和精子畸形率检测其细胞遗传毒性。并测定血清、肝、脑组织匀浆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淮河不同区段水质中有机污染浓缩物均有不同程度致突变,与对照相比血清、肝、脑组织L  相似文献   

14.
Z流域水质致突变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Z水系地表水主要有机污染物及其致突变性。方法 用Ames试验及双微核试验对该流域各主要城市地表水有机污染物进行致突变性检测,以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机检测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其主要有机污染物。结果 近城市及化工企业的江段水样致突变性较强。I类水质保护区内的采样点未检出致突变性。GC/MS检出60多种有机污染物,其中a采样点检出间、对、邻硝基氯苯及硝基苯胺、氯苯胺;各采样点均可检测出多种芳烃类物质。结论 水质致突变性以Q段最强;J段次之;F段未检测出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15.
某市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某市生活饮用水及源水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断裂损伤.气相色谱固定相GDX-102吸附水中有机物,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 相同剂量时,地面水及以地面水为源水的自来水比深层地下水及以深层地下水为源水的自来水对细胞DNA损伤严重;各水样对细胞DNA损伤级别有显著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某市各水源水及自来水中有机提取物对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存在不同程度断裂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几种不同溶剂提取管网末梢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不同溶剂分次提取的同一管网末梢水样中有机污染物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以XAD-2树脂作为吸附柱,固相萃取,用三种极性不同的有机溶剂分次提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比较不同溶剂中所提取的有机物成分。结果在分次提取的过程中,以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丙酮为溶剂时,检出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分别17种、13种和0种,三种溶剂共检出有机物26种,管网末梢水中有机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烷烃类和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出种类较多,检出率较高。结论以正己烷、二氯甲烷和丙酮为溶剂分次提取吸附在树脂上的有机物时,有机物种类依次下降,并且前两种有机溶剂萃取出的有机物种类不近相同,以正己烷、二氯甲烷为溶剂时,能增加萃取有机物的种类和效率。  相似文献   

17.
Due to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harmful compounds in polluted water, toxicological tests should be combined to evaluate whether a body of water is polluted. The water quality of four rivers flowing into Dianchi Lake, which is well known for its heavy and lasting pollution,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using a combination of GC–MS analysis and cytotoxicity and mutagenicity tests. GC–MS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rivers investigated contained a variety of chemicals and suggested that severe water pollution existed. In addition, the water obtained from the four rivers induced acute cytotoxicity in CHO cells and dose-dependent mutagenicity in four Salmonella typhimurium strains (TA97, TA98, TA100 and TA102). The integration of GC–MS analysis and short-term in vitro toxicological tests might be a valuable approach that can be used to monitor the health hazards that may result from water pol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