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广东新会地区2003—2012年新生儿死亡率变化及死因构成。方法对广东新会地区2003—2012年辖区出生的所有活产新生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2003—2012年本地区活产新生儿64309名,死亡337例,死亡率5.24‰,每年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中2007年新生儿死亡率最高(7.82‰),2011年死亡率最低(2.24‰)。本地区10年间新生儿主要死因前五位分别为: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构成比31.2%),先天畸形(23.7%),新生儿窒息(21.7%),肺炎(5.9%),败血症(4.7%)。结论应加强本地区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等疾病的防治,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肺部疾病(附尸检597例死因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61~1989年我院共作新生儿尸检932例,其中肺部疾病597例(64.5%)。本组死亡原因以感染302例(50.6%),呼吸衰竭症228例(38.2%),肺未成熟3.2%,畸形2.7%,产伤2.2%,其他3.2%,本组临床与病理诊断不符共166例(27.6%),误诊依次为肺脓疡(95.1%),或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75%)、肺不张(67.5),肺透明膜病(46.1%)。文章就死因及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诊断意见。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南某三甲医院住院儿童的疾病构成及死因,为儿童疾病的预防、治疗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湖南某三甲医院2010~2014年住院儿童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0~2014年5年间,该院住院儿童人数由2010年的7 303例增长至2014年的10 902例,病死率则由0.33%下降至0.20%(P结论 该院住院儿童人数不断增长,病死率呈下降趋势;不同年龄段患儿病死率不同。肿瘤、癫癎、肺炎和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住院的主要病种,先天畸形为首要死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1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46%,其中婴幼儿125例(68.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1例(28.0%),居死亡疾病首位;先天性心脏和消化道畸形43例(23.1%),为第2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33例(18.1%),为第3位死亡原因.54例找到直接死因,依次为脑疝(16例)、窒息(16例)、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8例)、致死性心律失常(6例)、严重低钾或高钾血症(4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安定静脉注射速度过快(1例).结论 对于颅脑疾病、复杂性先天畸形(术后)和重症肺炎的危重患儿,尤其是婴幼儿,临床医师应予更多的关注.直接死因的分析有利于急救医师寻求更加有效的监护、救治和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1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46%,其中婴幼儿125例(68.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1例(28.0%),居死亡疾病首位;先天性心脏和消化道畸形43例(23.1%),为第2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33例(18.1%),为第3位死亡原因.54例找到直接死因,依次为脑疝(16例)、窒息(16例)、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8例)、致死性心律失常(6例)、严重低钾或高钾血症(4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安定静脉注射速度过快(1例).结论 对于颅脑疾病、复杂性先天畸形(术后)和重症肺炎的危重患儿,尤其是婴幼儿,临床医师应予更多的关注.直接死因的分析有利于急救医师寻求更加有效的监护、救治和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近年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患儿死亡疾病谱的变化和直接死亡原因,以便采取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 对2008年182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病死率为0.46%,其中婴幼儿125例(68.7%).中枢神经系统疾病51例(28.0%),居死亡疾病首位;先天性心脏和消化道畸形43例(23.1%),为第2位死亡原因;呼吸系统疾病33例(18.1%),为第3位死亡原因.54例找到直接死因,依次为脑疝(16例)、窒息(16例)、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8例)、致死性心律失常(6例)、严重低钾或高钾血症(4例)、急性左心衰竭(3例)、安定静脉注射速度过快(1例).结论 对于颅脑疾病、复杂性先天畸形(术后)和重症肺炎的危重患儿,尤其是婴幼儿,临床医师应予更多的关注.直接死因的分析有利于急救医师寻求更加有效的监护、救治和防范措施,降低住院患儿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住院新生儿109例死因分析(附59例尸检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广州地区1976年~1995年0~14a儿童死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州地区儿童死亡原因的变迁规律,我们对广州,也区1976年~1995年0~14a儿童死亡原因作了统计分析,揭示了儿童的总死亡率、各主要死亡疾病的死亡率及其构成和死因顺位。结果显示,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新生儿疾病仍是0~1a组死亡的主要疾病,先天异常逐渐成为1~4a组的第1位死因,损伤中毒和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在不同年龄组均逐渐升高并居于5~14a组死亡原因的第1~2位。  相似文献   

9.
肺容积测定与新生儿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容积与肺部疾病的关系。方法将我院72例新生儿尸检作病理和临床分析。结果病例中早产儿占81.9%,死因前4位分别为RDS、肺出血、支气管肺炎和肺扩张不全,死亡时间最短的为羊水吸入和RDS。肺比值(肺容积/肺重量)最小的是肺出血和RDS,平均0.98;肺炎、肺扩张不全及肺内羊水吸入的肺比值较接近,分别为1.05、1.04、1.04。肺内羊水吸入死亡时间最短1.17天,多见于足月儿,出生时均有窒息(重度窒息占66.6%)。因颅内出血和先天性心脏病致死的4例中,肺扩张良好,肺比值分别为1.74和1.47,可能接近正常。结论肺比值可间接反映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程度,对初步判断死因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5例早产儿疾病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现将我院185例早产儿并发疾病及死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57例围生期新生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围生期新生儿死亡原因,为降低围生期新生儿的死亡率而制定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近7年5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临床资料。结果 57例死亡围生期新生儿中足月28例(49.3%),早产儿23例(40.3%),过期产6例(10.6%)。顺产33例(58%),剖宫产19例(33%),臀位牵引4例(7%),急产1例(2%)。死亡原因依次为:新生儿围生期窒息、出生缺陷、极低体重、败血症、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结论 加强围生期保健,采取适宜分娩方式,预防窒息与早产的发生是降低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肺容积与肺部疾病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 72例新生儿尸检作病理和临床分析。结果 :病例中早产儿占 81.9% ,死因前 4位分别为 RDS、肺出血、支气管肺炎和肺扩张不全 ,死亡时间最短的为羊水吸入和 RDS。肺比值 (肺容积 /肺重量 )最小的是肺出血和 RDS,平均0 .98;肺炎、肺扩张不全及肺内羊水吸入的肺比值较接近 ,分别为 1.0 5、1.0 4、1.0 4。肺内羊水吸入死亡时间最短 1.17天 ,多见于足月儿 ,出生时均有窒息 (重度窒息占 66.6% )。因颅内出血和先天性心脏病致死的 4例中 ,肺扩张良好 ,肺比值分别为 1.74和 1.4 7,可能接近正常。结论 :肺比值可间接反映新生儿肺部疾病的程度 ,对初步判断死因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11 769例住院新生儿疾病构成及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Wang XY  Liu YJ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7):551-552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 ,新生儿疾病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新生儿疾病病种及死亡率也在不断的变化。为进一步做好新生儿疾病的医疗工作 ,对 1994年 1月 1日~ 2 0 0 1年12月 31日 ,在我院住院的 1176 9例新生儿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以便为今后确定新生儿疾病的防治重点提供科学依据。对象和方法以患儿出院时第一诊断为统计病种 ,总结我院收治的1176 9例住院新生儿疾病及死亡原因构成 ,比较不同病种的病死率 ,并将 1994~ 1997年与 1998~ 2 0 0 1年为前后 2个时间段分析疾病谱及病死率的变化。疾病诊断标准按吴瑞萍等主编的第 6版《诸福棠实用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孝感地区2007~2010年新生儿死亡原因。方法:对2007~2010年间孝感市辖区内七个县(市)区发生的664例新生儿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007~2010年该地区新生儿死亡率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1.12%;2007~2010年该地区新生儿死亡病因前3位是早产/低出体重、出生窒息及先天性疾病。结论:应加强对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出生缺陷等疾病的防治,从而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死亡原因的构成及其与日龄、胎龄、年份的关系.方法 分析整理我院1998年1月至2008年5月间107例住院期间死亡新生儿尸检的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结果 40.2%死亡患儿于生后24 h内死亡,72.9%死亡患儿于生后7 d内死亡.7 d内最主要死因为窒息性因素(48.6%),7 d后最主要死因为先天发育畸形(34.5%)和出血性疾病(34.5%).早产儿最常见死因为肺透明膜病(29.7%),足月儿最常见死因为先天性心脏病(23.3%).前后5年比较,窒息性因素仍是我国目前新生儿最主要死因,感染导致患儿死亡有增加趋势,畸形患儿亦有所增加,产科因素及出血性疾病所致死亡有下降趋势.结论 做好产前保健,积极防治早产,加强产科、儿科间协作,提高NICU的诊疗水平是降低新生儿病死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87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院1984年1月 ̄1993年12月十年间住院死亡新生儿254例,尸解241例,颅内出血87例,其中直接死于颅内出血47例,占总死亡数18.5%,早产儿及窒息儿为易发人群;生后24小时内死亡占61.7%,可见重在预防;五种分娩方式中以剖宫产颅内出血死亡率最低,胎头吸引,臀位较高,提示宜放宽臀位剖宫产指症,头吸亦宜慎用。十年中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由84 ̄87年的1.332‰下降至88 ̄93年的0.4  相似文献   

17.
王群力  李庆霞 《新生儿科杂志》1997,12(6):281-281,255
出生缺陷是影响人口素质的重要因素,一直是我县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主要目标,大幅度降低残疾儿的出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现对大兴县医院1989~1995年住院分娩的12383例围产儿出生缺陷及死因动态监测结果分析如下:一、资料1.方法监测对象为大兴县医院1989~1995年分娩的全部围产儿,约占同期全县围产儿总数的三分之一。对参加监测的人员进行专门培训,统一诊断标准,确定专人负责,专人审核,每月上报县妇幼保健院,每季进行一次质控检查。…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急腹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急症 ,死亡率高。而高原新生儿急腹症又有其特殊性 ,现将我院 1986~1997年收治的新生儿急腹症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新生儿急腹症 114例 ,均行手术。其中存活 5 9例 ,死亡 5 5例 ,病死率 48.2 %。死亡病例中男 41例 ,女 14例 ,发病日龄~ 1d6例 ,~ 3d18例 ,~ 7d2 4例 ,~14d7例 ;早产儿 13例 ,入院体重 <2 5 0 0克 15例 ,≥ 2 5 0 0克40例。二、死亡疾病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2 1例 ;先天性空、回肠闭锁 6例 ;结肠穿孔 3例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6例 ;胎粪性腹膜炎 3例…  相似文献   

19.
颅内出血 (Intracranialhemorrhage ,ICH)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一种脑损伤 ,其病因与产伤围产期缺氧、缺血、及维生素K缺乏等有关。我院位于西宁市 ,海拔 2 2 6 1米 ,属高海拔地区。本文对我院从 1 995年 2月至 1 999年 1 0月共 2 75例经CT确诊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例 ,进行分析 ,旨在探讨高海拔地区新生儿颅内出血病因的临床特点 ,为进一步降低该病的发生及残伤提供参考。临床资料和结果一、临床资料新生儿男 1 94人 ,女 81人 ;足月儿 2 37人 ( 86 1 8% ) ,早产儿 38人 ,其中胎龄小于 34周 8人。出生~ 3天 1 96…  相似文献   

20.
住院新生儿1 4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2005年产科出生新生儿的出生状况和新生儿科住院病人的疾病谱。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12月期间出生或住院的1 434例新生儿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全国资料作比较。结果:①该时期在我院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共1 100例,早产儿比率为2.3%;剖宫产比率为54.2%,高于全国资料(49.2%,P<0.01);新生儿死亡率为0.2%;早产儿的母亲中产前出血、先兆流产及孕期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分娩足月儿的母亲。②该时期在我院儿科住院新生儿共有334例,早产儿占38.0%。与全国资料比较,住院新生儿中早产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败血症、颅内出血等疾病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资料。住院新生儿病死率为 0.9%。结论:①我院过高的剖宫产率有待于控制;②做好孕期保健和胎儿监测工作,减少早产儿、RDS、败血症和颅内出血的发生率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我院新生儿死亡率。[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9):736-7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