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术后硬膜外镇痛并发锥体外系症状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开展术后硬膜外镇痛以来,并发锥体外系症状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并发暂时性神经症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后并发暂时性神经症状(TNSs)的病因较多,局部麻醉药物、患者的体位、患者情况、穿刺技术等都可诱发TNSs,但患者恢复都比较令人满意。通过选择正确的麻醉方法,可减少TN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杨建成 《颈腰痛杂志》2005,26(2):159-159
患者,女性,8岁,因外伤致腰背部疼 痛,右下肢麻木、无力,1天入院。患者腰 背部受重物打击,当即感腰背部疼痛,右 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正常就诊我院。 查体:右下肢自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患 侧股四头肌、腓骨长短肌、伸趾肌肌力 0-Ⅰ级,其它肌群肌力Ⅳ-Ⅴ级。入院 后,X片检查胸腰椎未见异常,MRI检查 发现T12~L1椎间孔处有-8mm×10mm 大小占位病变,T1为低信号,T2为高信 号。手术行右侧椎板开窗探查,术中见 T12-L1处有-8mm×10mm大小囊性占  相似文献   

4.
静脉自控镇痛并发锥体外系症状一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患者,男,18岁,体重53kg,ASA级,诊断右会骨神经损伤,继发马蹄足,于2001后7月10日在连续硬膜外阻滞下行右足三关节融合术.在L2~3S椎间隙穿刺,向足量置管5cm,硬膜外腔注入1.33%利多瞳因和0.17%丁卡因混合液20ml,手术开始时静注芬太尼0.05mg.  相似文献   

5.
6.
患者女性,20岁,凶双下肢不完令截瘫近4年人院。4年前患者曾因头痛、头晕伴流涕等不适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感冒”,给予对症处理,病情无缓解。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渐发展至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先后转治多家医院均无明确诊断,症状也无明显改善。最后诊断为“结核性脑脊髓膜炎”,给予正规抗痨治疗,症状得以缓解,可搀扶下床活动。但出院后未能坚持全程足量抗痨治疗,病情再次加重,双下肢瘫痪,继行抗痨治疗,症状略有好转,双下肢仍不能活动。于2004年8月31日收入院。检查:双下肢肌肉萎缩;双上肢肌力5级,  相似文献   

7.
患者 ,男 ,17岁 ,因右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拟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T 37 4℃、HR 98次 /分、RR 17次 /分、BP 15 / 8 0kPa。甲状腺不肿大 ,无甲亢病史。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手术开始时患者精神异常紧张、恐惧 ,HR 130次 /分。静注地西泮 8mg、氟芬合剂 1/ 2量 ,患者稍安静后又紧张 ,喊叫 ,静注咪唑安定 4mg共 2次。 1小时后出现躁动不安 ,全身大量出汗 ,高热 ,T 39 3℃ ,HR 16 0~2 0 2次 /分 ,BP 18/ 10kPa。怀疑甲亢危象 ,暂停操作 ,吸氧 ,冰袋降温 ,肌注氨基比林 2ml,静注地塞米松 2 0mg、…  相似文献   

8.
严重胸椎间盘突出钙化嵌入脊髓一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患者,女,47岁。因右下肢麻木逐渐加重2.5年,伴左下肢无力,行走困难3个月就诊,上述症状于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无明显外伤史。查体示右侧腹股沟以下感觉减退,T0.10部位有压痛、叩击痛,神经放射痛不明显;左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正常;双侧膝腱反射,跟腿反射亢进,  相似文献   

9.
硬膜外麻醉后硬膜外腔积气导致神经系统症状一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患者,女,21岁,即往体健.因药物流产28 d后腹痛6 h入院.查:体温36.2℃,心率84次/分,呼吸17次/分,血压110/80 mmHg.血常规、电解质正常,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51岁,体重61kg,因急性上消化道穿孔合并弥漫性腹膜炎急诊入院。患者自诉有“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2年余”,在完善各项术前准备后即行急诊手术。选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取T9~10间隙,穿刺过程中患者无异常反应,置管顺利,回抽无血液及脑脊液,给予1.66%利多卡因 0.166%丁卡因混合液5ml试验剂量;5min后无异常再给  相似文献   

11.
12.
颈脊髓损伤合并肺栓塞治疗成功病例一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脊髓损伤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有报道表明其发生率几乎接近100%,但其中大部分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而DVT患者若未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63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肿块4年余入院。4年来患者自觉肿块体积较前增大,间断I生疼痛不适,无右下肢麻木及活动异常。腹股沟超声检查提示:右侧腹股沟皮下肌肉层内见5.1cm×1.7cm×3.1cm大小的低回声肿块,境界欠清,分布不均,CDFI示内部血流,结果提示:右侧腹股沟皮下肌肉层实质性肿块。磁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8岁。主因“发现胆囊结石4年,左上腹部疼痛1个月”于2004年2月5日入院。患者4年前体检发现全内脏转位并胆囊结石,当时自觉无不适症状。1个月前无诱冈发作左上腹部胀痛,无放射痛,无畏寒发热黄疸及恶心呕吐等。查体示生命体征正常,右位心,左上腹压痛,Murphy征阴性,肝浊音区与胃鼓音区转位。胸片、ECG、超声心动图均示右位心。腹部B超、MRCP示腹腔内脏转位,胆囊多发结石(最大直径1.6cm)。诊断:(1)胆囊结石;(2)全内脏转位。  相似文献   

15.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食道瘘及食道刺激症状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椎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手术指征的明确及手术的精良可使颈椎病患者获得理想的疗效。但随着手术的开展,术后各种并发症也时有发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本院行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资料,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探讨如何降低术后食道瘘及食道刺激症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急性血栓栓塞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最常见的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动脉栓塞,而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极其罕见,尚未见文献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9医院关节外科在施行1例复杂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了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总结后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胸椎黄韧带骨化症(OLF)的诊断与手术治疗方法,讨论其病因、病理、手术效果与并发症。方法:对手术治疗的75例OLF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最常见早期症状是下肢麻木、无力和间歇性跛行。手术方法均采用椎管后壁和骨化韧带切除减压,按“孤立-磨薄-整块-切除”的揭盖法将病变节段椎管后壁切除,解除对脊髓和硬膜的压迫。结果75例中,无一例加重,术后55例随访1.5年以上,9例经短期观察。优34例、良19例、可6例、差5例。结论胸椎黄韧带骨化所致的脊髓病表现复杂。手术治疗须谨慎操作。手术近期效果良好,但并发症较多。“孤立-磨薄-整块-切除”揭盖法有助于防止脊髓损伤、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