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平面恶性胆道梗阻的介入治疗策略.方法 对15例胆总管中、下段梗阻患者,12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余3例由右肝管穿刺在胆总管内置人支架.对24例肝门区梗阻患者,20例行经皮穿刺胆道引流,其中15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经置入胆道引流管,3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左肝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1例经剑突下穿刺在左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人胆道引流管;1例经双侧穿刺,分别在左肝管、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入胆道引流管行全肝引流.4例经右侧腋中线穿刺在右肝管与胆总管之间置人支架.结果 全组病例术前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分别为(312.8±184.9)μmol/L、(198.9±115.7)μmol/L;术后2~48 d复查分别为(139.4±109.4)μmol/L、(99.4±80.1)μmol/L.表明手术前、后的总胆红索水平及直接胆红素水平之间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4.3×10-5、3×10-4).全组患者中35例术后总胆红索水平较术前下降超过30%,有效率为89.7%(35/39).结论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引流或支架置入术是姑息性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方法;对肝门区肿瘤,宜根据Bismuth分型确定引流肝的范围及支架置入方式.  相似文献   

2.
王伟 《吉林医学》2013,34(19):3855-3856
目的:探讨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均行胆道损伤的修复手术,其中有4例后期行胆道内塑料支架支撑引流。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胆道重建手术,术后并发胆漏3例,1例再次手术引流,2例腹腔穿刺置管引流治愈,后期并发胆管狭窄4例,经胆道塑料支架引流好转。结论:对于不同病情的医源性胆道损伤,采用合适的修复方法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对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和引流(PTCD)操作过程中要点和术后并发症的认识。方法 15例不明原因的胆道梗阻患者,经B超和X线透视下定位后,采用Chila针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确定了梗阻的部位、性质后,其中8例患者放置了内外引流管或外引流管。结果 15例行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患者,经手术探查和病理证实13例,另2例因一般情况差,无法手术,诊断正确率达87%;8例行引流术患者,均取得了引流成功,明显缓解了症状,其中6例胆道梗阻严重者,经引流2周后实施手术探查。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15例梗阻性黄疸的造影诊断和引流的操作要点和并发症的论述,有助于该项技术在临床中更好地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和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iatrogenic bile duct injury,IBDI)。方法回顾分析1995年11月-2005年11月共治疗医源性胆管损伤13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IBDI的原因及防治。结果13例IBDI病例中:2例因解剖变异,7例因Calot三角区严重粘连致解剖不清,2例因操作不熟练,1例因使用电刀不当所致;3例行(肝)胆管修补或吻合术,并放置胆道引流和腹腔引流管;7例行腹腔引流或胆管引流,3例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12例IBDI治愈出院。1例并发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IBDI预防措施应落实在IBDI发生之前;IBDI一旦发生,应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危胆道疾病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高危胆道疾病患者接受胆囊穿刺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24-72h,临床症状迅速缓解,41例后期行择期胆囊切除,13例经导管行接触性溶石治疗。3例导管脱落,其中1例置管后4d脱落,致局限性胆汁性腹膜炎,急诊行胆囊切除,另2例置管后2周脱落,无任何不适。全组无死亡及气胸、出血、结肠损伤。结论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治疗高危胆道疾病患者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6.
胆道探查术后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胆道手术方法。方法 对37例胆道探查病人实施逆行穿刺经肝胆道置管引流。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后,在B超导引下逆行穿刺经肝置管外引流,均一次穿刺成功。结果 术后引流通畅,无脱管及胆漏发生。术后发生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胆囊保留12例,术后造影显示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及成角,胆囊显影良好。动物实验:应用6只仔猪进行经肝胆囊置管引流试验。在术后第8天肝被膜与壁层腹膜在引流管周围形成致密粘连,肝内引流管周围形成一层完整的纤维组织,拔管后肝内窦道很快自行闭合,阻止胆汁溢出。结论 经肝逆行穿刺置管是安全有效的胆道探查引流术。总胆管内不置T管可使肝外胆管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术后带管时间缩短、保留的胆囊免受T管压迫及窦道粘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术中胆道造影在急诊胆道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急诊胆道手术97例施行术中胆道造影,用25%-30%泛影葡胺或欧乃派克,选择经胆囊管、T管及经胆总管穿刺造影三种途径。结果 经胆囊管造影55例,阳性10例(18%);经T管造影37例,阳性8例(21.6%);经胆总管穿刺造影5例,阳性2例(40%)。结论 在急诊胆道手术中施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减少胆总管的阴性探查,降低胆道残石发生率,了解胆道解剖形态,避免或弥补胆道损伤。有一定临床应用价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华枝睾吸虫感染的胆道梗阻性疾病外科治疗后胆道引流的特点。方法2001年1月~2004年12月外科治疗华枝睾吸虫感染致胆道梗阻性疾病68例,调查手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放置时间、胆汁流量、闭管时间、拔管指征以及预后追踪等情况。结果68例胆道梗阻患者全部为华枝睾吸虫感染所致,2例伴有恶性病变,2例伴有重症胆管炎(ACST),急诊手术32例(47%)。手术后平均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26.3±3.1)d,3例结石复发2次手术。结论华枝睾吸虫感染引起的胆道梗阻性疾病,手术后胆道引流管放置时间相对要长,配合驱虫治疗十分必要,必须反复检测胆汁内无虫卵排出方可拔除引流管。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分析6例终末期肝病(包括1例小肝癌)患者行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供肝均经动脉及门静脉双重灌注,胆道重建采用胆管端端吻合。结果,6例中2例出现胆道并发症:1例于术后6日出现胆漏,经调整右肝下引流管的位置,术后第31天胆漏停止,另1例于术后5周出现胆汁减少、胆栓形成,经胆道冲洗、口服溶石药及抗感染等治疗,胆汁引流恢复。认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视情况放置T管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多经非手术治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及研究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到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胆道梗阻患者的资料,对其行PTCD术放置胆道引流管,通过肝脏穿刺的次数、穿刺的时间、内引流及支架植入的例数、引流的有效时间等来观察通过改良PTCD与常规PTCD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及谷丙转氨酶均有所下降,改良PTCD术优于常规PTCD术(x2=61.4876,P0.05)。结论:改良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简单、实用、安全,有效的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