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庄玉梅  张同利  王晓坤  高国菊 《医学争鸣》2007,28(23):2134-2134
1 临床资料 分别监测了临床科和手术室160只一次性口罩的细菌污染情况.结果发现一次性口罩细菌污染严重,0只口罩当天使用后监测,平均菌落数(16.±3. cfu/cm2)超过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10 cfu/cm),手术室80只口罩在护士分装后监测,有26只菌落数超过卫生部规定的物体表面带菌标准(≤5 cfu/cm),占32.%.并调查了临床科护士使用一次性口罩的时间(4.±1.)d.临床科护士对一次性口罩的细菌污染程度认识不足,调查80人次,其中戴2~3 d的66人,占82.%.  相似文献   

2.
王箭  罗君  王江桥  李玉娟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519-2520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5d内每天对儿科门诊输液室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时间为8点、10点、12点及中午消毒后效果监测。结果:儿科门诊输液室空气8点菌落数平均为368cfu/m3,10点菌落数平均为748cfu/m3,12点菌落数平均为1785cfu/m3,消毒后效果监测菌落数为106cfu/m3。对菌落的初步鉴定发现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又以棒状杆菌、微球菌、奈瑟氏菌多见。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儿科门诊输液室的空气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3.
黄亚灵 《当代医学》2010,16(12):29-29
目的了解儿科观察室空气消毒状况。方法连续5d对儿科观察室采用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采样,时间为8点、10点、12点及中午消毒后效果监测。结果儿科观察室空气8点菌落数平均为368cfu/m3,10点菌落数平均为748cfu/m3,12点菌落数平均为1785cfu/m3,消毒后效果监测菌落数为106cfu/m3。对菌落的初步鉴定发现主要以革兰阳性菌为主,其中又以棒状杆菌、微球菌、奈瑟氏菌多见。结论针对影响空气消毒质量的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儿科观察室的空气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玩具细菌污染的情况,为卫生监督和制定有效消毒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2013年颁发的"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中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细菌污染监测方法,采用液体浸湿的棉拭涂抹法对百色市辖区内多家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进行玩具细菌污染状况监测。结果在检测的234份玩具中,合格玩具98份,合格率为41.88%;棉质玩具污染重,不合格率达100.00%;234份玩具中,消毒前的细菌总体平均菌落数为1 720cfu/25cm2;经过紫外线照射120min后,细菌的总体平均菌落数5.09cfu/25cm2,放置5d后,细菌的总体平均菌落数为12.60cfu/25cm2。共检出314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10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2株、毛霉菌67株,它们的构成比分别是33.76%、22.93%、21.33%。结论百色市辖区内的多家幼儿园机构玩具细菌污染较为严重,建议幼儿园机构应加强易受污染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的消毒管理工作,提高消毒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不同高度采样对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结果影响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样高度对空气菌落数的影响,以便选择科学的采样方法。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不同高度采样结果进行实验观察比较。结果:将采样平板分别置于地面和50cm、100cm、150cm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527cfu/m3、415cfu/m3、453cfu/m3和239cfu/m3,方差分析P<0.01;按照Ⅲ类环境标准,不同高度空气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5%、70%、55%和100%。结论:不同高度采样空气卫生学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建议规范和标准作出一致的规定,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采样用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采样高度对空气菌落数的影响,以便选择科学的采样方法。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对不同高度采样结果进行实验观察比较。结果:将采样平板分别置于地面和50cm、100cm、150cm处,平均菌落数依次为527cfu/m3、415cfu/m3、453cfu/m3和239cfu/m3,方差分析P&lt;0.01;按照Ⅲ类环境标准,不同高度空气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45%、70%、55%和100%。结论:不同高度采样空气卫生学监测结果有明显差异,建议规范和标准作出一致的规定,并制定出统一的标准采样用具。  相似文献   

7.
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与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临床医护人员洗手现状,探讨适合临床实际工作的洗手方法与对策.方法:将监测科室90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为5组,分别按诊疗操作后、传统习惯洗手、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及左、右手洗手方法进行微生物检测,并比较其效果.结果:诊疗操作后手带菌平均菌落数46 cfu/cm2,按传统习惯洗手平均菌落数14 cfu/cm2,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平均菌落数8 cfu/cm2,左手洗手平均菌落数6 cfu/cm2,右手洗手平均菌落数12 cfu/cm2.改用新推荐方法洗手的手卫生合格率为1.67%,与传统习惯洗手卫生合格率88.3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左手洗手与右手洗手卫生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用推荐新方法洗手效果理想,明显优于传统的洗手方法,护士右利手者左手比右手洗的干净.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县县城及乡镇政府所在地幼儿园活动场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细菌污染情况.方法检测方法、结果评价参考GB/T 18204.1-2000、GB 15982-1995、GB9663-1996和DB 31/8-2004进行.结果共采到标本909份,合格541份,总合格率为59.5%.其中教(寝)室空气、老师手表面、课桌表面、玩具表面和扶手类表面的合格率分别为54.6%、53.4%、64.2%、74.1%和56.7%.结论灵山县幼儿园活动场所环境细菌菌落总数监测结果合格率还处于较低水平,随时有可能引起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国家应及时制订出托儿所幼儿园活动场所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卫生标准,为日常监督监测提供依据,为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肖晋 《广州医药》2006,37(3):60-61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监测检验方法.方法选择Ⅰ、Ⅱ、Ⅲ、Ⅳ类环境的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的手进行两种方法采样.方法1用标准规格板涂抹法;方法2用压皿直压法.物体表面采样面积为25 cm2,方法一医务人员手采样面积为30 cm2,方法二医务人员手采样面积为25 cm2.然后标准规格板法按规定方法处理、培养,压皿法直接培养.结果用两种方法检测四类环境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的细菌菌落总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压皿法比标准规格板法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结果准确,完全可以替代标准规格板法.压皿法的推广使用能大幅减轻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检验成本.  相似文献   

10.
探讨手术室清洁工管理存在问题,发现清洁工文化水平低,消毒隔离知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缺少管理章程。采取相应措施:对清洁工加强培训、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保证空气净化效果、消毒质量、加强自我防护,给予人文关怀。通过2a的管理实践,手术室的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从157cfu/m3下降至51cfu/m3,物体表面细菌由11.7cfu/cm2下降至1.9cfu/cm2,营造了手术室洁净、舒适的工作环境,减少了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