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姚  张志哲 《广西医学》2001,23(1):26-28
目的 :为了解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 2型糖尿病 (NIDDM)组患者和 70例非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1NIDDM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 .0 0 1) ,NIDDM患者血清尿酸与血糖呈负相关 (r=- 0 .2 34,P <0 .0 5 ) ,2 NIDDM组血脂代谢异常较对照组检出率高。结论 :提示 NID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降低可能与高血糖的高渗利尿作用使尿酸的排泄增加有关 ,高尿酸血症本身可能不是长期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在不同血糖水平和糖尿病病程人群中进行骨钙素(BGP)、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数值测定,探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BGP与血糖、血脂间的相互关系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ELISA法、电化学发光法、高压液相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检测BGP与相关实验室参数指标。结果 (1)BGP水平从NGT到IFG再到新诊断T2DM组最后到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逐渐降低(P<0.01).(2)BGP与FPG、HOMA-IR、HbA1C、TG呈负相关(P<0.01);BGP与BMI、TC无相关关系(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P>0.05).(3)新诊断T2DM组与T2DM病程10年以上组间BGP、FPG、FINS、HOMA-IR、HbA1C、TG、HDL-C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BGP与FPG、HOMA-IR、HbA1C、TG及病程呈负相关(P<0.05),BGP与FINS、H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BGP与血糖及血脂关系密切,是糖、脂代谢调节的重要参与因子。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与血糖血脂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与血糖,血脂之间的关系,探讨血尿酸水平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16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尿酸,血糖及血脂水平,并与100例正常健康者作对照。结果:糖尿病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尿酸与甘油三酯,尿素氮,血肌酐呈正相关(r依次为0.23,0.33,0.24,P<0.05或0.01)。与血糖,胆固醇的关系不明显(r分别为-0.15,-0.05,P>0.05)。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组高血压,冠心病,血脂异常血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正常尿酸血症组。结论:高尿酸血症是2型糖尿的一个危险因素,应重视糖尿病伴高尿酸血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脂质代谢异常是糖尿病 (DM)的重要慢性并发症 ,脂质紊乱作为一种危险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笔者对 1995~ 2 0 0 0年 5 3例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水平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型糖尿病患者 5 3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诊断符合 WHO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男性 2 9例 ,女性 2 4例 ,年龄 5 6 .2± 9.6岁 (37~ 6 9岁 ) ;病程 3~ 12年 ,平均 8.8年。排除心、肺、肝、脑等疾病。 5 3例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u- MAL b)排出量分为 3组 :正常微量白蛋白尿组 ( 组 ) 2 1例 ,男…  相似文献   

5.
6.
常俊佩  戴卫  辛宁  贾中春 《当代医学》2012,18(25):100-10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DN)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9年2月~2010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DM)患者150例分为正常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以及大量蛋白尿组,每组各5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各组的血脂、胆固醇、载脂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其他三组TG、TC、LDL-C以及Apo-B1的水平以及HbA1c均上升,而HDL-C和Apo-A1的水平均下降.TC、TG、LDL-C、Apo-B1与UAER呈正相关,而TG、LDL-C也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会出现明显的血脂代谢异常,血脂代谢紊乱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与血脂变化的关系。方法:观察50例2型糖尿病患者伴有不同时期肾病时的血脂、载脂蛋白的变化,并与无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较。结果:发现糖尿病肾病血脂、载脂蛋白水平与无肾病组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肾病三亚组之间血脂、载脂蛋白亦有差异,且血脂、载脂蛋白随糖尿病程度加重而升高。结论:高血脂促进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则加重血脂紊乱,形成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代谢水平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与血糖、血脂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空腹血糖、空腹血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8、0.574、0.510、0.634、0.678,P均<0.05),与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207、0.196、0.218,P均>0.05)。结论血清抵抗素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对血清抵抗素水平的监测可从一定程度上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李付军 《中原医刊》2007,34(13):90-9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脂代谢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以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例本地学校在职及退休教师为对照组,测定两组人群的血糖(B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生化指标,比较两组结果的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TG、TC、HDL、LDL4项指标的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观察组中血糖控制较差者(BG〉7.22mmol/L)与血糖控制较好者(BG≤7.22mmol/L)比较,TG、TC、LDL3项指标明显升高,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差者较正常人更容易出现血脂代谢异常,在治疗2型糖尿病过程中应注意对血糖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血脂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kidney disease,DKD)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913例T2DM患者,根据微量白蛋白尿的有无,分为非DKD组和DKD组,并以184例正常成人作为对照组,观察DKD的患病率,各组血清胆红素及血脂的差异,并对DKD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T2DM患者DKD的患病率为35.71%(326/913)。DKD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均明显低于非DKD组(P<0.01或P<0.05)。DKD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明显高于非DKD组(P<0.01),而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 total,TC)、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DKD组与非DKD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DKD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收缩压、TG、LDL和糖尿病病程为T2DM患者DK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或P<0.05),而间接胆红素为DKD的保护性因子(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LDL与间接胆红素呈负相关(r=-0.146,P<0.01)。结论:糖尿病早期采取积极的抗氧化与调脂治疗对防止DKD的发生有重要意义,且抗氧化与调脂治疗互为有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fractalkine(FKN)在糖尿病肾病(DN)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3组:正常清蛋白尿组(NA组)45例(UAER <20 μg/min),微量清蛋白尿组(MA组)43例(UAER 20~199 μg/min),临床蛋白尿组(CP组)42例(UAER≥200 μg/min).另选正常对照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组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的血清FKN水平.结果 NA、MA、CP组患者的血清FKN水平[分别为(0.65±0.09)、(0.72±0.12)、(0.83±0.19) ng/ml]均明显高于NC组[(0.54±0.07)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KN水平随UAER的增加呈递增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血清FKN水平与UAER呈正相关(r=0.537,P<0.01).结论 FKN与DN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FKN可能是DN发展的一个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Fractalkine、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 测定112例2型糖尿病患者(DM组)及健康对照组40例的IMT、血清CRP及Fractalkine.结果 糖尿病组患者血清Fractalkine、CRP及血脂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IMT厚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细胞外基质 (ECM)水平与糖尿病肾病 (DN)之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78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2 5名健康者的血清Ⅳ型胶原 (CⅣ )、层粘蛋白 (LAN)、前胶原 3(PⅢ )和透明质酸 (HA) 4种ECM水平。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泌率 (UAER)分为糖尿病肾病组 (DN)和非糖尿病肾病组(NDN) ,DN组进一步根据UAER值分为微量白蛋白尿组 (MA ,UAER 30~ 30 0mg 2 4h)和临床肾病组 (CDN ,UAER≥30 0mg 2 4h)。结果 DN组和N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NDN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DN患者进一步分组后 ,CDN组的血清CⅣ、LAN水平与MA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均分别与空腹血糖 (FPG)、舒张压和病程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Ⅳ、LAN水平高于正常人 ,而且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差异,从而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糖尿病无肾病组、糖尿病肾病组,并以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无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P〈0.01),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随着蛋白尿的增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也相应增加。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助于监测、判断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随着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
16.
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慢性血糖波动与下肢血管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对68例HbA1c≤6.5%的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DM组)及30例健康者(NC组)进行72 h动态血糖监测,分析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然后以大于NC组MAGE的(x±1.96s)为MAGE升高的诊断标准,将DM组患者分为MAGE升高组和MAGE正常组,并对每个患者进行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结果 (1)DM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HbA1c、MAGE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DM组患者中,MAGE升高36例,MAGE正常32例,两者的年龄、病程、HbA1c水平、下肢血管病变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AGE、年龄、病程、HDL-C与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相关(P<0.05);病程与MAGE相关(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年龄、MAGE是下肢血管病变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慢性血糖波动是HbA1c控制良好的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病程是影响血糖波动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与血糖,血尿酸代谢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60例老年对照组进行了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Lp(a)]、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PBG2h)、尿酶(UA)的测定。结果:观察组血清TG、LDL-C、Lp(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血清HDL-C、Apo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对血脂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对于合并脂代谢异常的观察组血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老年2型糖病患者血脂和血糖,尿酸代谢异常的共存是该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及早发现,全面纠正其血脂、水酸代谢的异常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刘寒森  樊霞 《医学综述》2012,(18):3030-3032
血糖监测是国际糖尿病联盟提出的"五驾马车"学说之一,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病情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血糖监测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化血清蛋白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存在假性升高或假性下降的情况,不能有效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现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讨论更适合T2DM合并高血压患者的血糖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高继玲  王秀玲  高沛 《农垦医学》2006,28(4):246-248
目的:探讨尿儿茶酚胺(uCA)与2型糖尿病肾病(DN)动态血压(ABP)的关系。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M—EDA)测定22例糖尿病肾病(Ⅲ)UCA浓度;昼、夜UCA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索(E)、多巴胺(DA),同时监测24hABP。结果:DN病人高血压者(HDM)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反转及非反转)者24hMBP与日、夜及24h尿的IVE、E水平之间。本资料提供的信息不能认为有相关性(P〉0.05),UCA与24hABP各指标间亦不能认为有相关性(P〉0.05)。HDM病人日夜D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活性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之间不能认为有相关性,外周DA水平降低有可能与糖尿病肾病变及高血压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胱抑素C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内分泌科2011年8月—2012年4月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37例进行研究,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将其分组。检测血胱抑素C,观察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无糖尿病肾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和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别是(15.24±10.83)mg/24 h,(198.71±63.08)mg/24 h,(1025.36±495.47)mg/24 h;胱抑素C分别是(0.73±0.25)mg/L,(1.43±0.41)mg/L,(2.05±0.59)mg/L。B组、C组与A组比较,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和胱抑素C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血胱抑素C可做为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