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消化外科》2005,4(4):229-232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例经病理证实为胃肠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肠外营养(PN)组和肠内营养(EN)组。PN组术后行TPN支持,能量为125kj.kg^-1.d^-1,氮入量0.2kg/d。EN组术后第1d起经鼻饲管(放置于Treitz韧带下或空肠输出袢下30cm)输注能全力,量为1500-1800ml/d,速度20-75ml/h。分别于术后及术后2,4,8d抽取外周血测定T细胞亚群、NK细胞、血清IL-2(白细胞介素2),血清前白蛋白(PA)、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结果 (1)术后患者血清PA,RBP浓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P<0.01)。经一段时期的EN笔PN支持后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EN的营养恢复作用与P比无明显差异;(2)术后经EN和PN支持后T细胞亚群恢复到术前水平,NK细胞明显增高(P<0.05)。结论 术后早期应用EN支持可以改善胃肠道肿瘤病人的营养状况,其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优于PN。  相似文献   

3.
术后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为探讨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免疫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代谢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将60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等氮等热量[104.5~125.4kJ/(kg·d)]营养支持;对照组给予一般的肠外营养(PN)支持,治疗组给予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两组患者均于术前、术后营养支持7d后检测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B)和转铁蛋白(TRF)以及IgG,IgA和IgM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结果示,治疗组免疫营养支持7d后ALB, PAB和TRF均明显上升(P<0.05),而对照组ALB,PAB和TRF与支持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治疗组PAB的增加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gA,IgG和IgM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T淋巴细胞亚群CD4百分比和CD4/CD8值均高于营养支持前和对照组(P<0.05)。提示:以谷氨酰胺为底物的肠外免疫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蛋白质合成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两种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免疫水平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PN)组(270例)与肠内营养(EN)组(270例),营养支持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按等热量[125 kJ/(kg.d)]和等氮量[0.25 g/(kg.d)]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营养情况、细胞免疫情况和转归及预后情况。结果:营养指标方面,术后PN组转铁蛋白水平低于术前,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EN组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转铁白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和PN组(均P<0.05);免疫指标方面,PN组NK细胞水平高于术前,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而EN组术后CD3,CD4,CD8,NK细胞和IL-2受体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和PN组(均P<0.05);并发症与预后方面,PN组与EN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6.3%和28.9%(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EN组并发症持续时间,术后感染应用抗生素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PN组(均P<0.05)。结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早期EN支持优于PN支持,EN支持能较好地改善患者机体营养状况、提高免疫能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患者切除肿瘤后胃肠道瘘的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胃肠肿瘤切除术后发生胃肠道瘘并行营养支持的患者40例。分析患者的营养支持过程、是否为自愈,并观察患者的自愈时间。患者其他治疗均根据其实际情况应用药物。结果 40例患者经过营养支持后,38例患者的瘘口自行愈合,2例患者在营养支持情况转好后行手术治疗痊愈。结论胃肠肿瘤切除术后胃肠道瘘的营养支持,能较好改善患者的状况,促进胃肠道瘘自行愈合。  相似文献   

6.
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术后营养支持对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646例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组(215例)和肠内营养组(215例)及对照组(216例),术后营养支持7d,采用等热卡[125.5kJ(30kcal)·kg-1·d-1]和等氮(0.25g·kg-1·d-1);对照组术后常规补液直至恢复正常饮食。观察比较术后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入选的3组患者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总死亡率为1.5%,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外营养组33.5%(72例),肠内营养组28.4%(61例),对照组44.9%(97例);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1;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0。肠内营养组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10.2%,明显低于肠外营养组的15.3%,P=0.002;而两组非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9%vs.23.7%,P=0.06)。住院时间:肠外营养组(11.2±5.0)d,肠内营养组(9.8±3.4)d,对照组(14.5±7.1)d;肠内营养组住院时间短于肠外营养组,P=0.002;对照组与肠外营养组比较,P=0.003;与肠内营养组比较,P=0.001。结论术后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不良的胃肠道肿瘤患者的预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能降低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胃肠道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相当高,严重营养不良除能增加患者的病死率外,还可降低抗肿瘤治疗的效果、增加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延长住院时间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恶性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而有效地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对大部分肿瘤患者是有积极意义的,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胃肠肿瘤患者术后短时间内无法进食,必须通过肠外或肠内途径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以促进机体恢复。已有研究表明,支链氨基酸(branch chain amino acid,BCAA)对于手术创伤后的患者能抑制肌肉蛋白分解、促进肝脏蛋白合成和纠正负氮平衡,具有明显的节氮效应[1]。本研究通过比较胃肠肿瘤术后患者予以富含BCAA的高浓度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和普通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营养支持效果,进一步评价富含BCAA的高浓度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存在营养风险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手术后进行肠外营养支持的合适起始时间.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符合研究标准的胃肠道肿瘤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术后第2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术后第1天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的变化、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感染并发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术后营养支持相关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 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疾病和手术类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提早[(3.33±1.10)d vs.(4.03±1.51)d,P=0.020],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发生率低(8/40 vs.17/40,P=0.030),术后住院时间短[(3.33±1.10) d vs.(4.03±1.51)d,P=0.020]和营养支持费用少[(2144.49±1210.96)元vs.(2915.99±1615.68)元,P=0.018].实验组与对照组术后营养指标和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后第2天(24 ~48 h)开始肠外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和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能够更好的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10.
胃肠道肿瘤患者常伴有营养不良。对于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治疗。营养方案的制定是关键的第一步.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一些未明确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营养方案的选择及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上消化道高位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高位瘘患者采取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的可行性。方法43例由于外伤以及胃、十二指肠手术后发生高位肠瘘的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组28例(A组)和全胃肠外营养组15例(total parental nutrition TPN,B组)。观察术前、术后1、15、30d两组患者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前白蛋白、氮平衡、淋巴计数作为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测定患者的ALT、AST、总胆红素的值作为肝功能评价的指标,观察他们各自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和经费。结果观察期内A组患者的营养状况、肝功能优于B组(P<0.01)。A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和费用少于B组患者(P<0.01)。结论采用个体化阶段性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治疗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减轻肝脏的负荷,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是一种治疗上消化道高位瘘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Χ������Ӫ��֧�ֺ����Ż�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营养不良(不足)或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围手术期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评估可以提早制定营养干预计划。围手术期选择合理、优化肠外、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3.
Optimum nutritional support in critical illness remains controversial. A recent review of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s in the ICU concluded that few of them improved clinical outcomes. In our view, it is a serious shortcoming of these trials that they focused on calories, falling far short of current recommendations for protein provision. Well designed clinical trials that ensure sufficient protein provision are urgently needed if we ar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tritional support in the ICU.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术后合理的早期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前瞻性入组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癌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完全肠外营养组(TPN)、完全肠内营养组(TEN)及部分肠内加肠外营养组(EN加PN),每组40例。比较3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耐受性、术后7d营养指标和免疫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感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在营养支持过程中,EN加PN组耐受性(97.5%,39/40)明显高于TPN组(82.5%,33/40)和TEN组(80.0%,32/40)(P〈0.05)。术后7d,3组患者体质量指数、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EN加PN组和TEN组CD3、CD4、CD4/CD8等免疫指标明显高于TPN组(均P〈0.05)。EN加PN组和TEN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TPN组[5.13%(2/39)和6.25%(2/32)比12.12%(4/33),P〈0.05],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快于TPN组f(49.5±22.1)h和(48.2±17.6)h比(68.2±16.7)h,P〈0.05]。结论老年胃癌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安全可行.EN加PN为最佳的早期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联合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后免疫功能、营养状态 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 溪医院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38例,根据术前营养风险评估,分为有营养风险组(n=53)和不存在营养风 险的对照组(n=85),前者再分为接受营养支持组(A组,n=32)和未接受营养支持组(B组,n=21)。比较三 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免疫功能及相关营养指标。结果 A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B 组(P<0.05),但均较对照组延长(P<0.05);A组和对照组半流质饮食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B组(P<0.05); 术后,A组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明显高于B组(P<0.05),对照组血 清Alb和PA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三组IgA、IgG和IgM差异明显,其中A组各指标水平最高,对 照组次之,B组最低(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术前营养风险筛查,对有 营养风险的结直肠癌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 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胃肠外科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外科的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直接影响其手术疗效、医疗费用及预后。入院后24~48h内进行营养筛查与评估.对存在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高风险患者及早选择最佳营养途径和施行营养计划.是提高手术与营养支持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以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必要策略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改善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及其放化疗不良体验.方法 将74例鼻咽癌患者按住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两组均行根治性调强放疗加同期化疗,行常规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营养管理,观察组实施由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协作的营养管理.放化疗疗程完成后(7周)评价效果.结果 放化疗完成后观察组PG-SGA评...  相似文献   

18.
刘瑾  路潜  马玲  陈莲 《护理学杂志》2015,30(2):87-90
目的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营养状况及症状发生情况,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人体测量、实验室检查、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主观全面评定法(SGA)以及记忆症状评估量表(MSAS)对75例食管癌患者进行测评。结果 42例(56.0%)患者存在营养风险;SGA评分存在营养不足16例(21.3%)。根据各项不同指标,营养不足检出率为5.3%~58.7%。患者平均经历6种症状。躯体症状评分与上臂围、上臂肌围呈负相关(均P<0.05),与NRS 2002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前常存在营养不足和营养风险,且伴有多种症状,症状与营养状况之间存在关联。建议在评估患者营养风险和制定营养支持策略时,结合患者的症状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应用状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1 182例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调查其营养支持应用现状。结果 1 182例住院患者中,营养风险的发生率为24.45%,男性营养风险发生率23.89%,女性25.14%。住院患者营养支持应用率为35.03%,肠内营养应用率为4.65%,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8.09%,肠内联合肠外营养应用率为2.28%。结论住院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肠内肠外营养临床应用存在不合理性,应推广和应用基于循证医学的肠外肠内营养指南和应用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