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男,42岁。1984年4月24日诊。右项发际处患毛囊炎13年,经多家医院治疗未愈。诊见右项发际处有一3×5cm~2病灶,有少量分泌物及红色丘疹。触之硬块状。自觉刺痒、疼痛,舌质微红,苔薄黄,脉弦微数。诊为慢性毛囊炎湿热型。拟五味消毒饮加味:银花30克,滑石60克,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各30克,黄芩、黄柏、三棱、莪术、海藻、昆布、天葵子、野菊花、防风、苍术、牛膝各15克,白芷12克,川芎10克,木通12克,半夏12克。服药  相似文献   

2.
我们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眩晕症40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基本方药:姜半夏9克,白术、陈皮各12克,天麻、茯苓各18克,甘草6克。例1.傅××,女,29岁。1986年6月10  相似文献   

3.
本方由当归、生地黄各15克,火麻仁、桃仁各12克,甘草3克组成。病案:贾××,女,45岁。大便秘结,解便时肛门灼痛,便后出现鲜血。1985年4月诊断为肛裂,拟用上方治疗痊愈,嘱咐患者养成定时解便的习惯。至今未发。  相似文献   

4.
余用自拟养血活血祛风的“消疣汤”,先后治疗寻常疣21例,全部治愈。愈后观察多年均未复发。方剂组成:当归12克、川芎10克、赤芍18克、荆芥12克、防风12克、红花10克、桃仁12克、苡仁30克、僵蚕12克、板兰根20克、刺蒺藜20克、白藓皮12克。水煎服。小儿用量酌减。使用本方少则几剂,多则十几剂就能痊愈。例一:袁××,女,18岁,1979年7月就诊。面部长寻常疣已两年,曾服病毒灵等治疗无效,后用本方八剂而痊愈。例二:邓××,女,18岁,护士,1974年5月就诊。手背生寻常疣年余,曾用鸦旦子外敷治疗多次无效,后服本方七剂而愈,至今已十年未复发。  相似文献   

5.
我们应用蒿芩清胆汤加减治疗眩晕症80例,临床治愈52例,显效2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基本方药:青蒿、黄芩、陈皮、桑叶、菊花、龙胆各10克,半夏、茯苓、枳实、竹茹各12克,郁李仁30克。例1.张××,女,42岁。1983年8月16  相似文献   

6.
玻璃体混浊     
<正> 处方:夜明砂、龙胆草各30克,望月砂、石决明、熟地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菊花、蒺藜煎汤送服,每晚睡前服6克。病例:伍××,男,21岁,住院号18454。1959年3月28日因左眼视物不清已12天入院。检  相似文献   

7.
基本方茵陈蒿50克,土茯苓、蒲公英各30克,金钱草、鲜茅根各20克,猪苓、泽泻各12克,木瓜、苡仁、柴胡、甘草各10克。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加减法;目黄、身黄、尿黄甚者加黄柏、栀子各12克;心烦口渴者加寸冬12克,花粉10克;肝区痛胀者加玄胡、郁金、枳实各10克;纳呆者加神曲15克,山楂20克;腹胀者加莱菔子30克,青皮10克;大便燥结者加大黄15克,麻仁30克;脾胃虚弱者加白术12克,山药18克,莲米15克。治疗结果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88冽;好转(服药时诸症悉除,而未坚持治疗,一年后又复发)12例。典型病例邱××,女,26岁,工人,于1986  相似文献   

8.
一般资料男性127例,女性91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4岁。属急性者72人,慢性者149人;病程在5年以上者41人,2~5年者123人,1年以内者54人。方药及疗效基本方:地龙、威灵仙各12克,赤芍、丹皮、桃仁、皂角刺各10克,土茯苓、连翘、地肤子各14克,香附、枳壳、甘草各6克。煎汁日服一剂。痒甚者加刺蒺藜、白芷各10克;风热偏重者加蝉蜕、黄芩各8克;血虚偏重者上方去丹皮,加当归、白芍各12克;湿热偏重者加苦参、滑石各15克。治疗结果:临床治愈193例,有效22例,无效3例。病案举例朱××,男,34岁,武警干部。  相似文献   

9.
【阳萎】吴××,男,45岁。1985年4月2日诊。素性胆小,夜间不敢出门。二年前某夜卒受惊恐,而后发生心悸、阳萎。多处求治不效。诊见面如常人,身形稍胖,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处方:半夏、陈皮各10克,枸杞、山萸肉各12克,甘草、枳实、竹茹各6克,茯苓18克。5剂后,夜间  相似文献   

10.
廖××,女,45岁,农民。1986年5月12日诊。患者自述:近月来双上胞下垂,无力提起。刻诊:除上症外,兼有头昏,神倦乏力,食欲不振。查舌质淡红无苔,脉沉细。脉症合参,辨为脾虚气陷。治以益气升提。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20克,白术、当归各15克,陈皮12克,潞党参、粉葛根各30克,柴胡、升麻、甘草各10克。2剂,水煎服。复诊:上方  相似文献   

11.
杜××,女,19岁。1984年4月7日赴诊。主诉:双足踝肿痛三年,步行艰辛,经中西医治疗,无明显变化,××医院诊为“穿踝疽”。余诊:“脚肿如脱”,穿41码文鞋,踝处扪之发烧,时时酸重痛,经来血少,每多迟至,舌苔淡白,两边青紫,脉沉涩。诊断:历节病。治则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处方: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10克,麻黄、防风各6克,白芍、白术各12克,附子15克(先煎十分钟),甘草6克,生姜9克。3剂后足踝肿痛  相似文献   

12.
林××,女,47岁。1991年1月11日诊。声音嘶哑已三月,此次以胃脘痛求治。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肝气郁结,阳明化热内结。用大柴胡汤加味。处方:柴胡、大黄各10克,白芍、蚤休、五灵脂、枳实各18克,法夏、郁金、金铃子、黄芩各12  相似文献   

13.
1.养神案:文××男60岁干部1984年11月3日就诊。据诉:近半年来,发作性眩晕,每发伴脑鸣似流水声,或耳鸣如蝉噪。思维随之迟钝,记忆减退,神疲乏力。脉弦细,舌质红少苔。审症系精髓不足,不能上充于脑,髓海失充而致眩晕神衰诸症。治当补肾益精,养脑怡神。方用杞菊地黄汤加味,药用:枸杞15克菊花12克生熟地各12克山药10克山萸肉12克丹皮9克泽泻9克云苓12克女贞子12克桑椹子12克石菖蒲9克磁石12克  相似文献   

14.
肠痈治验     
卢××,男,16岁。1988年8月日诊。突然腹部剧痛,拒按,发热(38.8℃),伴有恶心呕吐,烦躁不安,口苦口干,纳少,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全下腹部有压痛,右下腹压痛明显。白细胞18×10~9/L,中性0.8。诊为肠痈(瘀滞型)。治宜清热解毒泻下,活血祛瘀散结。方药:大黄12克,番泻叶3克,枳实、厚朴、桃仁、丹皮各10克,薏苡仁、瓜仁各20克,木香8克,银花15克。  相似文献   

15.
<正> 徐××,男,50岁。门诊号:80—7880。患者无肝炎史。1980年12月中旬突感右肋部剧痛,某医院作同位素扫描示肝占位性病变,甲胎蛋白化验阴性,诊断为肝癌不能排除。经对症处理后,剧痛减轻,但仍感胀闷不适。乃于1981年2月初来信求治。笔者于2月9日复信,拟方:海藻、带各30克,夏枯草30克,牡蛎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铁树叶30克,茵陈30克,车前子30克(包),漏芦15克,郁金12克,香附12克,川楝子9克,木香9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丹参15克,党参15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苡仁12克,陈皮9克,查、曲各9克,谷、麦芽各9克,甘草9克。患者服药后腹胀减轻。但1月后又增右胸痛,且乏力消瘦。遂来院治疗。3月26日检查:巩  相似文献   

16.
眩晕多因风、火、痰、郁所致,但四者互为因果。余临床以清眩汤为基础,随证加减治疗眩晕获效。清眩汤组成:钩藤30克(后熬),菊花12克(后熬),僵蚕12克,刺蒺藜15克,天麻20克(为末冲服),茯苓15克,半夏12克(先熬),白术15克,生龙、牡各30克,生石决30克。风甚加全蝎5克。(一)肝阳上扰:毛××,女,38岁。78年2月6日就诊。头痛眩晕,视物旋转如坐舟车,不敢睁眼,恶心呕吐,诊见口干,舌红,脉弦滑,拟上方加全蜗5克,生赭石30克,珍珠母30克,淮牛膝30克,冬桑叶3克。一剂显效,迭进两剂而愈。(二)血虚眩晕:王××,女,教师,40  相似文献   

17.
处方:麻黄12克杏仁9克薏苡仁30克甘草9克赤芍9克丹参12克元参9克僵蚕9克防风9克防己12克公英15克夏枯草9克乳香9克水煎服,口服一剂。共治疗3例,均在5~6日内治愈。石××,女性,42岁,1970年4月2日初诊。两腿疼痛,两膝关节以下起红斑数个,呈散在的0.5×0.15厘米大小红斑,摸之硬而碍手,  相似文献   

18.
刘顺埮老中医年高七十有七,临证五十余载,精勤不倦,学验俱丰。早年悬壶宜昌,后转至沙洋、荆门。擅长内科杂证,屡起沉疴。现将刘老医案二则,整理如下。一、齿衄王×,男,25岁。1986年6月26日初诊。牙龈出血一年余,伴腰痛,精神不振,口中时有腥气。几度更医治疗,或取效于一时,或不见效果。近半年来,齿衄加剧。查舌红脉细。血常规:血红蛋白9克,红细胞3.2×10~(12)/L,白细胞6.7×10~9/L。血小板95×10~9/L,凝血时间:玻片法3分钟。拟滋阴清热止血为治。生地20克,山药、侧柏叶、白茅根各15克,白芍12克,骨碎补25克,藕节7克,炙甘草6克。2  相似文献   

19.
笔者近年来以自拟方“加味滋肾丸”治疗老年前列腺肥大患者数十例,收效良好,介绍如下: 基本方:知母20克,黄柏12克,肉桂10克,炮甲粉15克(分两次吞服),鱼腥草、二花、地丁、千里光各30克,黄连12克。凡前列腺质地较硬者加鳖甲30克,当归20克;小便刺痛者加滑石、王不留行各12克;肛门坠胀者加乌梅30克,丹参20克。日1剂二次分服。胡××,64岁,离休干部。尿频淋沥时兼  相似文献   

20.
痹证辩治     
例1.李××,男,48岁。82年3月6日就诊。右肩关节疼痛,肘、腕关节麻胀刺痛,游走不定,时轻时重,已10天,舌白,脉浮数。诊为行痹。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训,拟防风汤加减:防风、秦艽、僵蚕各15克,黄芪、葛根各30克,天麻20克,当归、川芎、麻黄各10克,姜黄、地龙各12吏,炮山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