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逆转录(RT)-PCR方法检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戊型肝炎病毒(HEV)RNA的意义.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HEV ORF3基因保守区进行扩增和检测.收集北京佑安医院住院和门诊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甲型肝炎患者40例、乙型肝炎患者100例、健康献血员110名作为对照组;提取HEV RNA进行荧光RT-PCR检测.结果 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中232例(53.5%)为HEV RNA阳性.对照组血清HEV RNA检测均为阴性.与血清抗-HEV IgM检测比较,434例急性戊型肝炎患者HEV RNA检测的总符合率为67.1%,两种检测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308,P=0.000).5例患者的首份血清检测为HEV RNA阳性,但抗-HEV IgM为阴性,系列追踪检测,相继出现抗-HEV IgM阳性.急性戊型肝炎患者的血清HEVRNA的检出多在发病的2~10 d内.结论 荧光RT-PCR方法有较高的特异性,应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能对Ⅰ和Ⅳ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患者血清中的RNA进行定性检测.在临床使用可以提高对HEV早期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3.
探讨建立了一种更简便,特异,灵敏的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单管法检测庚型肝炎病毒HGVRNA,通过优化Mg^2+外引物浓度等实验参数,在一个Eppendof管中先后进行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等三步反应,342bp扩增终产物核苷酸序列采用直接测序法测定。本方法可检出10^4~10^5倍稀释的标准阳性血清,用RT-PCR单管法与常规三步法比较检测了不同类型肝炎患者和职业献血员178份血清标志HGVRN 相似文献
4.
采用PCR和巢式PCR方法对53例HIV抗体阳性和阴性标本进行了检测,以扩增HIV特异性DNA序列,结果美国AbbottHIV阳性血清2份,新加坡阳性血清2份,国内阳性血清2份及HIV-1病毒培养物1份,两套PCR扩增反应物均为阳性,对其中一套PCR扩增的gag基因序列进行巢式PCR也为阳性。采自西南边境地区的23份ELISA和WB阳性血清,各种PCR反应均为阳性;11份ELISA可疑阳性、WB阴性标本中,有两例血清呈PCR阳性,探针杂交亦为阳性。而12例SIV、SRV及猴血清标本PCR反应均为阴性。上述结果表明,采用PCR方法检测血清中HIV核酸序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HIV感染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6.
7.
两种方法检测HCV-RNA的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两种方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RNA)的结果。方法逆转录套式定性PCR(RT-nestedPCR)和荧光定量PCR对288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进行HCV-RNA检测。结果288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有248例RT-nested-PCR结果阳性,阳性率为86.1%(248/288);226例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103拷贝/ml,检出率为78.5%(226/288),两种检测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85.9%(219/255)。同时,29例标本定性结果阳性,定量结果<103拷贝/ml;7例标本定性结果阴性,定量结果>103拷贝/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P<0.01)。结论两种方法检测HCV-RNA,可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自1995年,Abbott公司的Simmons等[1]报道,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发现了新型肝炎病毒-GB病毒或后称庚型肝炎病毒(HGV)以来,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为了解HGV与临床的关系,我们采用逆转录ICR(RT-PCR)检测高危人群中的HGV-RNA.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我院收治的病人血清,76例,男47例,女29例,19~55岁,临床确诊:慢活肝(CAN)20例、丙型肝炎3例,血透析病人11例,ALT反覆轻度异常的非A-E型肝炎病人42例.二、检测方法HGVRT-PCR试剂盒由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提供,检测步骤按说明书操作,扩增产物经琼脂糖… 相似文献
9.
10.
自1989年确认丙型肝炎病毒(HCV)与戊型肝炎病毒(HEV)以来,仍有少部分肝炎患不能用现有实验室诊断方法分型,提示可能存在着新型肝炎病毒。1995年,美国的Simmons和Linnen等学率先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发现一种新型肝炎病毒—庚型肝炎病毒(GBV-C/HGV)。各国学也相继建立了多种GBV-C/HGV血清标本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并运用到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研究中去,并取得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多色荧光丙型肝炎基因分型检测方法。方法针对HCV5'NCR区特异性基因设计一对通用引物和Ⅰ/Ⅱ/Ⅲ/Ⅳ型特异性探针,Ⅰ型和Ⅲ型探针标记FAM荧光染料,Ⅱ/Ⅳ型标记VIC荧光染料,分别建立Ⅰ/Ⅱ型和Ⅲ/Ⅳ型两管双色荧光PCR扩增系统。分别采用测序和本研究方法对97份丙型肝炎阳性血清进行分型,比较两种方法分型结果的一致性,并对双色荧光法检测的2889例HCV分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97份丙型肝炎阳性血清中,双色荧光法分出Ⅰ型65例(67.0%),Ⅱ型25例(25.8%),Ⅲ型2例(2.1%),Ⅰ/Ⅱ混合型3例(3.1%),有2例HCVRNA定量为(1~3)×103IU/ml弱阳性标本未分出型;测序法分出Ⅰ型61例(62.9%),Ⅱ型24例(24.7%),Ⅲ型2例(2.1%),Ⅰ/Ⅱ混合型2例(2.1%),有8例HCVRNA定量结果为(1~5)×103IU/ml的阳性标本测序法未分出型,有1例Ⅰ/Ⅱ混合型标本测序无法判断,而荧光法分型明确。我院采用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检测2889例临床丙型肝炎标本,2268份分出基因型,其中Ⅰ型1545例(68.1%),Ⅱ型702例(31.0%),Ⅰ/Ⅱ混合型18例(0.8%),Ⅲ型3例(0.1%),高HCV载量血清全部涵盖在Ⅰ/Ⅱ/Ⅲ型中,未发现Ⅳ型和其他型的病例。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双色荧光HCV基因分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可重复性且省时省力,由于近99%的HCV阳性血清为Ⅰ/Ⅱ型,所以临床可选择Ⅰ/Ⅱ型试剂进行常规检测,对高病毒载量而非Ⅰ/Ⅱ型的标本可采用Ⅲ/Ⅳ型试剂进一步分型明确。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献血者HGV和TTV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分析庚型肝炎病毒(HV)和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新疆地区献血中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GV IgG、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HGV RNA,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TV RNA,对1997年维吾尔族献血和321名汉族献血的血清标本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518名研究对象中抗-HBV IgG的阳性检险率为6.5%(34/518)。维吾尔族和汉族血抗-HBV IgG阳性率分别为11.2%(22/197)和3.7%(12/321),X^2=10.9,P<0.005,维吾尔族有偿献血,无偿献血抗-HBV IgG阳性率分别为13.5%(21/156)、2.4%(1/41),X^2=4.0,P<0.05;汉族有偿献血、无偿献血抗-HGV IgG阳性率分别为7.5%(8/106)和1.9%(4/215),X^2=6.4,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抗-HGV阳性献血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77.3%(17/22)和66.7%(8/12),X^2=0.5,P>0.05。维吾尔族和汉族献血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25.7%(9/35)和13.0%(6/46),X^2=2.1,P>0.05,抗-HGV阳性和阴性献血中TTV DNA阳性率分别为35.3%(12/34)和14.0%(7/50),X^2=5.2,P<0.05。结论:新疆地区存在HGV和TTV感染,有偿献血为HGV感染的高危人群,抗-HGV阳性献血有更高的TTV DNA检出率,这种重叠感染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2000~2002年丙型肝炎病毒核酸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室间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2000年至2002年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在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中的质量。方法 从2002年至2003年每年进行质评两次,每次发放HCVRNA样本5份,其中阳性样本3—4份,含量在10^4-10^7拷贝数/ml范围内。阴性样本1~2份,均为冻干品。要求各个实验室按规定时间检测并回报结果,然后统计分析。结果 对质评样本测定全部正确的比率从2000年的001批的53.3%(24/45)、002批的4.8%(2/42)和2001年011批的73.8%(31/42)、012批的79.2%(42/53),上升到2002年021批的89.7%(105/117)和022批的91.6%(109/119)。假阳性率也从2000年和2001年的高至26.7%和14.3%降至2002年的8.0%以下。对在10^5和10^4拷贝数/ml数量级的质评样本,测定假阴性率从2000年的15.6%(0011)、19.0%(0025)和81.0%(0023)下降到2001年的11.9%(0112)、11.3%(0125)和9.5%(0115),到2002年更是下降到了4.6%(0221)、3.7%(0223)和3.8%(0212)。从试剂盒的临床使用评价来看,从2000年到2002年各厂家试剂的临床检测特异性、灵敏度和符合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从2000-2002年全国临床HCV RNA RT-PCR测定假阳性和假阴性明显降低。说明所建立的HCV RNA临床RT-PCR测定室间质量评价项目能很好的监测实验室存在质量问题,从而促使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用TthDNA聚合酶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丙型肝炎病毒(HVC)5’端非编码序列,对262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HCVRNA测定,结果HCVRNA阳性者53例,阳性率20.2%。凡阳性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其抗HCVIgG,其中30例测到抗HCV,阳性重叠率56%(30/53);HCVRNA阳性中的15例同时用成髓细胞瘤病毒酶行传统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对照,14例阳性,符合率达93.3%(14/15)。TthDNA聚合酶用于RT-PCR检测HCVRNA5’端非编码序列片段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5.
血浆丙型肝炎病毒核酸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血浆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HCV)核酸的稳定保存方法,提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的准确性。方法:HCV混合血浆以TRIZOL提取病毒核酸,分别保存于70%乙醇溶液及溶解于焦碳酸二乙醇(DEPC)水中。在4℃放置不同时间后,以FQ-PCR检测HCV RNA拷贝数。HCV RNA冻干质控品溶解于DEPC水并提取核酸后同时测定作为对照。另外,对保存的HCV RNA稀释后作线性分析。结果:未提取核酸的病毒血浆及70%乙醇溶液中的HCV RNA在4℃保存8d后,病毒核酸拷贝数无明显改变。HCV RNA DEPC水溶液在4℃放置30min后即发现拷贝数降低,5h后下降为零。质控品测定值无明显降低。在70%乙醇溶液中保存的HCV RNA稀释后测定值具有线性(r=0.9991)。结论:病毒在血浆及70%乙醇溶液中保存,其核酸可以在4℃稳定保存至少8d并具有良好的线性。病毒核酸DEPC水溶液在4℃易发生降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戊型肝炎病毒(HEV)IgM抗体阳性患者的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的系列血清中3种生物标志物的变化情况及其诊断意义。方法收集临床常规检测的HEVIgM抗体阳性患者的入院时、住院中和出院时的血清,用酶联免疫(EIA)试剂检测HEVIgG抗体和IgM抗体,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分析其变化情况。结果在25例HEVIgM抗体阳性患者系列血清中,HEVIgM抗体为4例高值无明显变化、15例高值明显下降变化、1例明显升高变化、5例低值无明显变化,HEVIgG抗体为3例高值无明显变化、15例高值明显升高变化、4例高值下降后维持高值、1例低值转为阴性、2例始终阴性,HEVRNA为入院第1天22例(88%)阳性、入院后1周15例(62.5%)阳性、入院后2周1例(5.6%)阳性。结论戊型肝炎患者发病过程中,系列血清HEV IgG抗体和IgM抗体及HEV RNA联合检测有助于戊型肝炎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7.
荧光定量PCR在乙型肝炎患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荧光定量 PCR(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定量检测血清HBV-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FQ-PCR和 ELISA法检测 1 76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 HBV DNA含量和 HBV血清学标志物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HBs Ag、HBe Ag和抗 -HBc三项阳性 ,HBs Ag、抗 -HBe、抗 -HBc三项阳性 ,HBs Ag、HBe Ag两项阳性 ,HBs Ag、抗 -HBc阳性的样品中 ,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 95 .1 %、83 .3 %、1 0 0 .0 %、81 .8% ,DNA拷贝数/ml分别为 2 .2 9× 1 0 7、1 .2 3× 1 0 6 、8.5 1× 1 0 6 、6.61× 1 0 5,其中以抗 -HBc-Ig M阳性组 DNA拷贝数为最高。结论 FQ-PCR法检测 HBV DNA具有灵敏度高、结果可靠的优点 ,可检测 HBV感染和复制状态 ,对于乙肝的早期诊断、传染性判断和疗效考核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外周血淋巴细胞HLA-A mRNA的检测方法,探讨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改良法提取人外周血淋巴细胞RNA,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一步法扩增HLA-A mRNA,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采用Bandscan软件分析相对灰度值,半定量HLA-A的基因表达。结果半定量HLA-A所得平均相对灰度值在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54±0.21、0.34±0.27、0.22±0.16、0.95±0.19。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癌组,肝硬化组与肝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有下降趋势。结论成功建立检测HLA-A基因的RT-PCR一步法,从基因转录水平上证实慢性乙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HLA-A下调,且与相应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减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